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美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差异

中美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差异

2024-04-06 来源:乌哈旅游
理论研究大 众 文 艺中美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差异

赵昆鹏 (河南安阳工学院 学生处 455000)

摘要:主旋律电影叫好不叫座,好莱坞却载着美国主义无孔不入,重要的原因是二者不同的意识形态策略:主旋律电影依靠政府支持依赖官方渠道,不关心受众心理。好莱坞电影是文化工业产品,重视市场迎合受众,隐蔽宣传美国价值观;英雄形象塑造上,主旋律英雄高大化、非日常化,经常有家/国、忠/孝的冲突。好莱坞多为平民英雄,有强烈的个性和人性化;主旋律是历史的宏大叙事,以乌托邦色彩的道德承诺规范人的生命和生存意义。好莱坞是个体的生命叙事,通过个体的叙事呈现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关键词:主旋律;意识形态策略;比较本文是团中央2008-2009立项课题《传媒多样化与青少年成长研究》研究成果

我国集中表达意识形态的电影称之为“主旋律电影”,主旋律却不等于主流,人们似乎对主旋律电影抱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即叫好不叫座,市场表现惨淡。好莱坞不等于娱乐化,他们也很“讲政治”,宣传“美国梦”的好莱坞,以商业片的形式的在全球横冲直撞,让许多国家警惕,即使同在西方阵营的法国,为保持他们自豪的法兰西文化而对好莱坞设置各种限制。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除了价值原点的根本差异,中美电影贯彻意识形态中有何策略差异?

主旋律电影的生存要看政府脸色,依赖政府渠道,没有政府的支持,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中注定惨不忍睹。

有些主流电影的创作初衷就是一个非电影的命题,作者不是把创作的焦点对准观众的心理需求、对准投资的市场回报、对准艺术的原创个性上,而是把一部故事电影变成了一种专题宣传片来对待。作者不是用电影去表现一个故事,而是用电影去表现一个事件,不是用电影去创造角色,而是用电影去临摹人物。影片能够得奖并不是不好,影的宣传职能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一部电影的创作初衷只是为了评奖、仅是为了宣传,这种电影的命题从开始就背离了电影的主旨,进而也背离了电影的最终形式。成和谐校园的建设,要三方面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尤其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为,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习惯养成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辅助促进作用,填补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地方,完善和谐教育,让家庭多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学校多了解学生在家习性,正确处理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

1.生存策略:找政府和走市场

由于中国电影所依托的生产体制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电影商品化的产业机制,我们的电影除了自然带有文化事业的属性之外,还带有鲜明的国家意形态属性,在某种意义上,电影是我们国家政体的文化显现,也是我们国家意志的一种独特呈现方式 (磊磊)。主旋律电影更是如此,制作方首要的事情是“把政治的脉”,“判断一个题材的政治前途,这是一部主旋律片首先要完成的事儿”。“入院线正式上映更重要的,是首先扩大在政府内部的知晓率”,“能卖多少拼的是政府的渠道”[1]主旋律是“挟政府以令市场”,用政府红头文件保证票房收入。在能真实反映影片商业指数的各大院线,《铁人》的观众寥寥无几,通过总工会系统以文件形式团体观看,却有望市场过亿。那些曾获得高票房美名的主旋律影片,背后大多站着庞大的政府身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任长霞》等等,莫不如此。现在,《铁人》不仅身揣文件,又有投资方之一的总工会保证票源,就算没有零售市场,也可以稳拿几千万的票房。

主旋律影片的政府路线,虽然在经济上有所保障,但就其宣传效果而言就大打折扣,一方面与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习惯差距甚大;另一方面以政令形式搞市场运作难免会遭到抵制,当代社会公众对政府常常有警惕甚至逆反的心理,政府的高调宣传很可能是票房毒药。但除了少数影片外,多数主旋律电影基本未能进入主流电影消费市场, 被戏称为“以领导为导向,以政府为市场、以获奖为目的,以仓库为出路”。

好莱坞走的是商业化路线,是一个工业化的影像流水产业基地。商业化却并非淡化其意识形态宣传,“好莱坞的确有意识形态的表达,这种表达甚至弥漫在一切好莱坞的影像中,成为好莱坞电影支配性的内在结构法则”,“好莱坞正严肃地传输美国文化,正在有效地将美国主义行销全球”。[2]

好莱坞将主流意识形态巧妙地包裹隐藏在不同的商业元素下面,美国的主旋律让人受了教育还不觉得,走出电影院还能津津乐道。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提供娱乐的形式传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例如从九十年代开始,好莱坞拍摄生产出一大批的灾难大片。高科技技术的巧妙使用,使得这些大片具有奇妙和震撼性的视觉奇观,观众为之惊

演唱《游击队之歌》,声音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以表现游击队员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的音乐场景。游击队员灵活机动、神出鬼没的英雄形象则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

其次,通过音乐实践,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以合唱来说,合唱是一种最有群众基础的音乐活动,引导最多的人去接触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也是最容易的方法。合唱要求相互间适应与协调的意识,学会倾听、配合,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

三、锻造和谐的学生群体需要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教化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不是一种指令,而是一种外在压力作用的自觉内化,社会化因素使合唱产生一种和谐统一的力量,合唱

孔子高度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诗、乐有“兴” 的群体参与形式,使人忘我投入,所创造的和谐之美,造就人的“观”“群”“怨”四种功效,综合来说就是启发、观察、协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感受集体协作之美。调、劝上的作用,个人要“文之于礼乐”,“成于乐”意是用礼最后,音乐引导人最终从感性进入理性阶段,提高人审美乐来培养修养,完善品格的形成。[3] 《礼记•经解》里讲道“广的生存意识。音乐告诉我们什么叫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博易良,乐教也”旨在以诗乐来塑造温柔敦厚、胸怀宽广、和易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音乐教学过程的唱游、体态善良的人格。音乐可以磨砺骄纵之杀气,使人成为一个有着仁爱律动以及合唱、合奏等一系列活动,使人与音乐相融,获得愉悦之心的谦谦君子,成为一个弘德明道的志士仁人。而旬子对孔子审美的体验,久而久之,审美素养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步步提礼的解说更加深化,相对于墨子的“非乐”思想,旬子针锋相高。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快乐与美,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中创对,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是“治人之胜者”(治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环境。强调美育、艺术教育不仅会使人的感理人的极为重要的手段),主张乐与礼配合,相铺相成,引导人性得以回归、人的本性得以提升,而且还可以使人对“非美”的民,是人性变恶为善,国家变乱为治。存在状态加以改变,成为美的内在与状态,建造美好、和谐的精

儒家的这些美学思想对当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指导方神家园。式方法手段的作用。而音乐教育能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爱国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集大成之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诚信方面的教育,和谐的校园和教地,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育氛围使学生愉快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千百年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同时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是道德情操的培养不可缺的一环,音乐作用于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相协调,努力建设好和谐的高校校园。人的情感,不知不觉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地使人接受

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参考文献

人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政治态度、伦理德、思想品格等方面[1]夏于全.四库全书精华(经部)[M].第一卷.第一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形成高尚正确的指导作用,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构建起追求民出版社, 2002 真善美的理想和行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2]张以文.四书全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首先学习音乐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的活动包括[3]张前. 音乐美学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通过两方面的活动,使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4]羊悦.关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2009,10.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想

象、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音乐实作者简介践活动使人的感知,联想能力得以发展,又可协调人的身体机邹丽,女,出生于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人。毕业于西安音乐能,外在内在美的和谐发展。以歌唱来说,能培养人的审美感学院音乐教育系。现任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器乐教研室主任,讲师职知、审美能力、审美意识,掌握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等的细称。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曾有多篇研究论文在微变化,进而推及到对音乐作品整体的感受与表现能力。例如,刊物上发表。

31

大大 众 文 艺讶,为之感叹,而正在这种被动的观赏之中,观众不知不觉地被洗脑,而接受了“大美国主义”观念。这类影片诸如《独立日》、《星球大战》和《大地震》等等。影片中在危机状态中,总会出现一个具有超人性质的英雄来拯救世界。比如《独立日》当那位超人英雄解救世界时,一幅巨大的美国星条旗遮盖了整个银幕。在普通人的意识中,星条旗就是美国的象征,看到星条旗,自然就想到热爱美国。随着旗帜画面出现了美国国歌的宏伟乐声,在这样的音画的感染下,观众看到了美国是世界和人类的解救力量,而为之落泪。

好莱坞意识形态的商业化路线是极其成功的,全世界的电影院中的85%片源来自好莱坞,虽然美国影片的年总产量只占有世界每年电影片总产量的6%--7%,但是美国好莱坞影片占全世界电影院总放映时间的50%--60%,而且视地区与国家不等,在有的国家,竟然占据该国每年电影总放映时间的85%。在影片出口和投资上,特别是票房收入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美国相提并论。

凡,鲜活多面,让观众爱不释手。

理论研究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段表达不同的意识形态诉求。国内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多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来直接表达,个人投(献)身于革命事业或国家利益而获得人生意义,用“人民伦理”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个体被压缩得越小,历史意义越丰盈;但好莱坞处理此类题材时多是小处着手,他们往往把个人命运(以悲剧爱情为核心)融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即通过讲述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来展现恢宏的历史进程、动荡的政治时局,并以此作为促进故事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主旋律的宏大叙事方式,立足于宣传和教化,“叙事主题先验化、题材共性化、人物塑造平面化、叙事场景戏剧化、情节设置程式化、视听语言单调化的通病,总让观众觉得“创作不近情理、形象不近人理、表现不进心里”。先验的道德主题、政治主题和社会主题,使影片中往往是集体记忆、民族记忆大于个人记忆、情感记忆,社会情感及其评价大于个人情感及其对生命的体验--而个人情感、记忆及其对生命的直接体验和表现是艺术的灵魂和本质所在[3]。主旋律电影超出日常生活的乌托邦意识形态承诺及其斗争哲学与清教徒哲学,逐渐与后现代语境中的关注个体情感、消解崇高追求享乐的社会公众诉求格格不入,“它所宣扬的牺牲个人意识成全国家意识的观念很难被个人认同”。[4]因此主旋律电影很难被接受。

好莱坞意识形态叙事是个人主义路线,它通过个体化的叙事,以个体的人生起伏情感激荡来折射大的历史主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受众传达美国意识形态。正是通过一系列个体化的叙事,形成美国意识,“美国人的民族角色认同源泉不是国家而是个人,不是整体而是个体,个人的边疆决定国家的边疆,个人主义才是美国主义的核心”。[5]电影中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诸如事业成功、获得爱情、复仇的成功,似乎都是个人行为,其行为的成功与否仿佛都与社会无关,因而,文本似乎就没有体现出什么社会意义,实际上文本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却是在表征社会的文明和公正,是对主流的一种礼赞。电影《珍珠港》,以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为背景,震撼的战争场面令人惊心动魄,讲述了两个美国大兵同时爱上了一个美丽的战地护士的故事,曲折的、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美国式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全人类为之感动的爱情故事引领了美国

个体化叙事的典型是刻画小人物的胜利,小人物的胜利最能体现个人主义逻辑、个人奋斗精神合理性。小人物处在社会的下层,是社会的大多数,因此这类银幕形象最能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同,当看到影片中与普通观众处境类似的小人物因实践个人奋斗的逻辑而获得财富、爱情并且扭转其社会地位时,能够建立强烈的认同感及得到精神抚慰和心理满足。《功夫熊猫》里的浑身肥肉,只会卖面条的阿宝,则被赋予了一个崇高的使命,打败敌人,拯救小镇居民。电影赋予了他最好的外部条件(乌龟大师等人)和最差的自身条件(只对吃东西有兴趣),还有一个一心想让他继承面馆的老爸。但是没关系,阿宝居然通过刻苦的训练和努力达到了最终目的:拯救大家。就是这个丑且平庸的熊猫以个人努力赢得了全球的喜爱。这部电影其实是借中国文化元素推销美国主义的文化精神。从建筑、音乐、武术到鞭炮、面条和包子,所有的细节都很认真地研究和遵循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但是尽管如此,熊猫阿宝仍然是美国文化背景下的英雄。他从厨师到神龙大侠的蜕变过程是一个英雄诞生、成长和加冕的过程,其所体现的完全是美国化的价值观。

在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电影首先是作为文化商品被大众消费的,主旋律电影也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叫座”才能很好地传达意识形态价值观。主旋律电影可以借鉴好莱坞的意识形态策略实现转型突围,应当突破类型化的束缚,走商业片路线,将意识形态价值观融入娱乐性文化消费之中,寓教于乐,使观众于无形中情感受到激荡,精神得以升华;“无情未必真豪杰”,主旋律英雄应当更加人性化,丰富多彩,消除观众与英雄的距离,英雄既是圣人,也是凡人,能够让人觉得平凡人也有机会成为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主旋律应当多采用平民视角和个体化叙事,以小见大,以情化人,通过情感的共鸣得到灵魂的净化。总之,主旋律电影应当处理好思想性和娱乐性、政治宣传和经济效益的矛盾,借鉴好莱坞意识形态策略,形成有自己民族特色和文化特点的“叫座”影片。

参考文献

[1]沈亮,祝莹莹.主旋律影片如何才能赚钱?[N].南方周末,2009-06-25.[2]蓝爱国.好莱坞主义[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5.

[3]李宗彦.全球化语境中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策略探析[J].电影文学2007(8):31.

[4]李明军.话语转型期中国电影的失语症[J].电影评介,2007(21):28.[5]蓝爱国.好莱坞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8.作者简介

赵昆鹏(1975-),男,河南柘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3.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宏大与个体

2.英雄形象塑造策略:圣与凡

电影的经典叙事中,英雄叙事一直是主旋律。好莱坞的类型片(尤其是西部片、科幻片、动作片)中经常出现英雄人物,标榜美国独立自由的精神,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这些英雄都能引起观众的狂热追捧。同样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形象中也中英雄倍出,他们意志坚定、道德高尚,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可以说每一位英雄形象都在自身叙镜中成为意识形态的代码。但是中国主旋律影片的英雄概念化公式化,有过度拔高的倾向,宣教意味明显。好莱坞多为平民英雄,平时即为普通民众,有爱有恨有烦恼,只在危急时挽狂澜于既倒,蜘蛛侠即如是,他每天担心着如何能缴上房租。好莱坞英雄离人们很近,可敬而又可爱。比较之下,我们的英雄形象高大,让人高山仰止,往往比那些个人英雄缺少一份人性的生动与生命的鲜活。

主旋律电影建构了一个普遍性冲突叙事模式:英雄个体情感的压抑,个体感性服从于革命集体理性。没有家庭和爱情,“小家”遭毁弃,个体的人生价值汇入“集体” ( 革命、解放军、共产党)。影片《生死牛玉儒》围绕着情感关系和工作关系,设计了与妻子、工人、医生、嫂子以及病魔的冲突等。《孔繁森》主人公也借他人之口道出了“我见过你这样的书记,但没见过你这样的丈夫”;《任长霞》中任长霞一心工作无暇照顾家人,甚至连跟家人照一张全家福都顾不上,以至于母亲埋怨她“是谁家闺女还不知道”,通过展现工作和家庭的矛盾冲突,表现毒任长霞公而忘私的工作态度;主旋律中的英雄解有爱情,基本上排斥了花前月下的男欢女爱,男女间从恋爱到相离的焦虑、等待、相思、冲动等各种场面的描写和刻画;女性英雄也模糊了性别,女性也被“雄化”、“道德化”和“非家庭化”,即使是柔情似水的女性的体态之美等,本属人的基本情感需要的画面,也往往被刚毅、反抗、不屈的女英雄气概所掩盖了。在影片中英雄人物塑造中,为了突出主人公的高大,往往把周围的人物矮化,逻辑上英雄与普通民众处于孤立状态,欲行说教,反而让人知易行难。

英雄的高大化,脱俗入圣,人物塑造人为地僵化了,这就使得影片具有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客观上削弱宣教功能。我们是不是必须塑造和自己的亲情、和自的家庭完全背离的人物才配当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如果我们的英雄总是一种与家庭伦理相互悖逆的人物,又怎么能够被观众所接受、所认可?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式的英雄是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融合。好莱坞英雄影像特别注意于个人的意识形态作用,常常通过富有个性风格的个人传达,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肉身化、性格化成为好莱坞意识形态传播途径和特点。与我国主旋律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英雄不同,好莱坞电影中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诸如事业成功、获得爱情、复仇的成功,似乎都是个人行为,其行为的成功与否仿佛都与社会无关。比如《巴顿将军》中的巴顿言行粗暴,好斗、自大、狂妄、酷爱冒险,为赢得竞争不惜任何代价, 可谓是“劣迹昭昭”的暴戾军神,性格鲜活,成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典型性格。好莱坞英雄不排斥爱情,英雄常有美人相伴,《007》系列作为冷战意识斗争意识典型形象,常常是美女相助,逢凶化吉,甚至以自身魅力俘获敌对方的漂亮女性,以此表现价值优越性。

平民英雄是美利坚民族的一个精神支柱和象征。这些平民英雄延展着每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白日梦——在他们毫不起眼的外表的包裹下,总是顽强地埋藏着不甘于现状不甘于命运的种子,渴望自己一变成为英雄。《阿甘正传》中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客观上成为“美国精神”的一个当代寓言。它是一个关于弱智人从奋斗走向成功的曲折故事—一从橄榄球明星到大学生、到士兵、再到富翁。在阿甘身上,凝聚了被人们普遍认可的美德.他的纯洁、善良、诚实、坚韧无不令生活在噪杂纷乱之中的现代人赞叹不已。而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更是准确无误地显示了美国式的精神梦幻:象阿甘这样一个智商只有75的白痴都能够获得如此超常的成功.那么正常人的人生就更可以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从而阿甘也就超出他自身的“所指”成为“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

就中美电影中英雄形象的丰盈度而言,中国英雄超凡入圣,没有过多的七情六欲,多是人们敬仰和供奉的对象而非模仿学习的素材。好莱坞英雄与普通民众心性相通,立于平凡而超越平

4.结语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