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设计意图
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我抽到的题目是?物体的转动?,因为这个课中班已上过,再加上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限制,对中大班幼儿的开展水平不是了解得很透彻,自从上次家长半日活动后觉察中班幼儿对科学领域很感兴趣,因此我降低了难度,在制订活动目标时浅些,选择了中班进行教学。转动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拟常见,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时机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重难点
1、 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并在操作、引导幼儿获得物体转动的相关经验。
3、 体验物体转动的乐趣,初步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这是一堂科学课,主要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其中提供了日常常见的物体让幼儿进行探索,设计了课件让幼儿能直观的欣赏,这样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因此整堂课重点就在于让幼儿对物体的转动有初步的了解并获得物体转动的相关经验,而作为难点,是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发现物体是怎样在转动的原理。 三、活动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伞、钟、自行车、电动玩具、风车等 四、教法和学法
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幼儿尝试教学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讲述
法、操作法、启发联想法等教学方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创造者,而教师是幼儿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要放手让他们通过亲生经历并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过程:
一、我首先设计情节来引出转动并揭示课题:1、老师想喝水了,谁能帮我把瓶盖翻开?刚刚你是怎样把盖子翻开的?2、教师再次演示几样能转动的物体,〔伞、钟、按摩器〕让幼儿找找他们的共同点,在让幼儿找的同时引出“转动〞。
二.设计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法,直接感性地获得经验。但是在操作前我提了几个要求,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培养幼儿边操作边思考问题的习惯。我设计的题问是〔1〕哪些东西能够转动?〔2〕它们又是怎样转动的?
1、在给幼儿分组探索、操作时,教师适时介入,观察引导。 2、等幼儿操作完后进行交流,请局部
幼儿上来说说你是怎么在玩的,把幼儿的玩法呈现出来,初步让幼儿了解转动原理。3、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些物体的转动都是围着一个转动轴作圆周运动。但考虑到小班幼儿对转动轴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再次演示伞的转动,让幼儿找找转动轴在哪里,以加深印象。 三、讨论转动带给我们的好处,首先我先对幼儿进行提问,让他们找找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引导幼儿说出电风扇、钟、自行车、门等。然后我制作了课件,让幼儿从图片中更直观地得到启发。 四、运用转动的原理,享受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我出示榨汁机,并进行演示,让幼儿品尝果汁。 活动目标:
1、了解、发现转动并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产生兴趣。 2、在试试、玩玩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体验操作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3、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人体图一张、录音机、磁带、记号圆点。
2、“转转转〞展览会:筷子、线圈、伞、风车、牙签、钟表、卷笔刀、盖子、转动玩具、筐子等等。
3、摄像机、电视机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老师做转手腕动作,幼儿初步了解转动现象。 2、试一试、找一找,发现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 3、听音乐做各种不同的转动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方法转动物体。 1、用“转转转〞展览会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操作、探索:用什么方法能够把物体转动起来?
2、幼儿分组探索、操作,教师适时介入,观察引导。 3、交流操作探索的结果。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1、在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2、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四〕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转动?它们的转动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五〕幼儿观看VCD,进一步感知生活中转动的运用。 〔六〕延伸活动:是谁把转动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气氛,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
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