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号:NX/ YA-02
版本号:2017-01
宁夏 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
应
急预案
编制单位 宁夏 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 二零一七年X月X日
发 布 令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效防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保护员工的生命,减少公司财产的损失,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各部门、车间必须组织员工认真做好学习、演练工作,依照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的规定,使各项应急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预案于2017年06月21日经专家组审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宁夏 科技有限公司
签发人:
年 月 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而制定的,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编制依据
1.2.1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2.2 规范性文件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17号);
(3)《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2010]113号);
(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宁夏回族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6)《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7)《宁夏回族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8)《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1)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 ②《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④《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①原料处理、粉碎排放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②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③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④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⑤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3)其他标准
①《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②《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③《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 ④《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⑤《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 相关基础技术资料
《宁夏 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戊二醛等化学产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宁夏 科技有限公司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类别包括:
(1)及其它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2)生产过程因造成的气体泄漏而污染环境的事故; (3)危险废物在储存过程中泄露而污染环境的事故;
(4)因暴雨而造成的事故; (5)其它环境突发事故。 应急预案体系
本公司应急预案包括了综合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针对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环境污染事故或其他事故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制定的应急预案。车间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各岗位或物质种类制定的应急预案。
各应急预案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完善。 本公司内部应急预案关系如下1。
图 1-1 企业内部应急关系图
《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针对 市辖区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本公司应急预案属于《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构成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其在企业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本公司与 市环保局、 市安监局、 市消防大队等部门之间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在这些外部单位介入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各应急组织单位将无条件听从调配,并按照要求和能力配置应急救援人员、队伍、装备、物资等,提供应急所需的用品,与外部相关部门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本公司与外部应急预案关系如下2。
图 1-2 企业外部应急关系图
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极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适应。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为本公司和其他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概况 2.1.1 概 况
宁夏 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用化学品、中间体及高分子特殊化学品生产并在核心产品上拥有领先地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延长”的经营理念,通过自主研发,在电石深加工领域开发出了十余种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家用电石生产乙烯基醚类、戊二醛产品全合成厂家,使中国摆脱了戊二醛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实现了戊二醛的出口。本公司与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经过数年研发,自主掌握了丙烯醛、戊二醛、醚类产品等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并成功进行了小试、中试和工业化生产;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三废排放量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并在节能节水和资源的可循环综合利用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淄山工业园区,属于 市规划的工业重点开发区。
表2-1企业基本信息表
单位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 单位所在地
中心经纬度 所属行业类别 建厂年月 主要联系方式 企业规模 厂区面积 从业人数 地理位置与交通 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直属地级市、国家重要城市、宁夏能源重化工和工业基地,号称“塞上煤城”。是宁夏典型的型工业城市,已探明有煤炭、、方解石、石灰石、、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煤炭储量为25亿吨,全国12煤种中该市就有11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硅石储量5亿吨,是硅系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粘土储量1300万吨,是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介于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东西宽约公里,南北长公里。包兰铁路、109国道、201省道、京藏高速公路等四条交通干线贯通全境,拥有水、陆运输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惠农区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流通、信息于一体的滨河山水园林工业化城市。现
辖6个街道办事处(北街街道、南街街道、中街街道、育才路街道、河滨街街道、火车站街道)、3个镇(红果子镇、尾闸镇、园艺镇)和3个乡(庙台乡、礼和乡、燕子墩乡),共39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总面积,耕地面积26万亩;总人口21万,其中城镇人口16万,占总人口的76%。惠农区建成的陆路口岸,总占地面积15万m2,其中堆场占地8万m2。可实现年吞吐量10万只标准集装箱,年物流配送能力达200万t。集聚了内陆口岸,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物流信息服务以及综合商贸等诸多功能,是公-铁-海货运枢纽型陆路口岸,它将有效架起天津港与西北的物流平台,为宁夏及周边地区产品通过天津港发往世界各地铺通快捷的通道,将有效拉近内陆与海洋的距离。惠农区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有“宁夏工业重镇”的美誉,是宁夏工业的发源地,辖区现有工业企业670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大型规模以上企业40家,农业产业化雏形已基本形成;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惠农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地理独特,距5A级风景沙湖50km,西夏王陵100km。境内有众多古老文化遗址和风景优美的独特自然景观,西夏遗址、长城雄关、贺兰山岩画记载着古老的文化和历史渊源;黄河湿地和万亩红柳园形成了塞上江南的奇异景色。
宁夏 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工业园区。位于宁夏北端,是连接西北与华北的枢纽要地。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占地面积60km2,规划面积28km2。区内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距银川河东机场98km,包兰铁路和石中高速公路,109、110国道穿区而过,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拥有三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60×104kW,黄河水厂日供水能力8×104m3,园区供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园区分为重化工产业区、原材料产业区、生态旅游区和综合服务区,采取“一区多园,以园带区”的模式,规划出电力工业园、钢铁工业园、煤化工工业园、氯碱工业园、机械工业园等多个工业小区。主要企业有 发电厂、阳光硅业、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 市金石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地形地貌
宁夏所属华北地震区银川地震带,是我国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较高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害地震,现今仍处于活动期。据《中国地震简目》记载,宁夏发生M≥8级地震2次,≤M≤级地震3次,地震震源深度一般为20-30km属浅源地震,破坏性较大。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B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A1),项目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市位于银川地堑式断陷盆地的北端。第四纪以来新构造活动仍然频繁,主要断裂有贺兰山东麓的汝箕沟-大武口-王泉沟断裂及大武口东部的芦花台隐伏大断裂等。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使盆地西侧的贺兰山巍峨屹立,主要出露第四系基岩,构造裂隙十分发育而银川断陷盆地则相对下降,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堆积物,大武口区沉积物厚达近千米。据银川断陷盆地物探推测,惠农区的断裂有:南北向的惠农火车站西、下营子至永红 、礼和西三条;东西向的尾闸、下营子、西永固至永江三条,上述断裂所切割地层为第三系及石炭、二叠系。受断裂控制,该区基底及地面均呈相对隆起状态致使 火车站以北面坡度骤然趋平缓。本公司所在区域地层构造简单,表层为中砂黄土状轻亚粘土,厚度约0~,以下分别为碎石,厚度~,其下层为砾砂,厚度为~,再下层为细砂,厚度0~,沙砾最大控制厚度,除中砂黄土轻亚粘土外均可作天然地基,地下水埋深约10m。
市地形主要由贺兰山山地、黄河洪积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三部分组成。山地位于 市西北部,属贺兰山北段,是贺兰山煤田所在地,平原由洪积和冲积平原组成,洪积平原位于贺兰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位于 中部,由黄河冲积而成,是 市农业发展基地。台地位于市辖平罗境内,属鄂尔多斯台地边缘。
本公司位于 工业园区西片区,贺兰山以东、京藏高速公路以西属于贺兰山东麓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地形略有起伏,西南高,东北低。绝对标高大约在1195m-1223m之间,落差约18m。
地表基本上是石砾堆积,有效土层少,厚度30-60厘米,土壤质地偏沙。砂砾:广泛分布,最大厚度5米,承载力特征值fak=328KPa。粗砂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沙砾中,灰褐色,稍湿,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325KPa。角砾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砂砾中,灰褐色,稍湿,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340KPa。 2.1.4 气象气候
市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常年大部分时间受西北气流控制,典型的,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常年气候干燥,雨雪稀少,风大沙多,其中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多晴朗天气;冬季气候寒冷,降雪少,多寒流。 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毫米。年蒸发量在~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近30年的气象资料见2-2。
表2-2 气象资料统计表
序号 项目 参数 1 平均气压
2 年平均气温 ℃ 3 极端最高气温 ℃ 4 极端最低气温 ℃ 5 平均相对湿度 50% 6 年降水量 7 最大日降水量 8 年蒸发量 S 9 主导风向 10 静风频率 19% 11 主导风向频率 8% 12 年平均风速 s 13 最大风速 s 14 日照时数 15 大风日数 16 沙尘暴日数
17 最大冻土深度 91cm 18 雷暴日数 19 年积雪日数 20 年霜日数 7cm 21 最大积雪深度 水文地质
黄河为区域内唯一的地表河流。黄河自南而北从陶乐镇明东长城附近入境,经平罗县、惠农区出境,在境内长140km。河道平缓,河面比降1000;流速较小~s;水面一般宽~,最大可达4~5km,水深1~10m;黄河水矿化度~L,pH值~,总硬度13~L,水质良好。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2.2.1 产品及产量
本项目总征地面积201亩,装置占地面积107亩。北靠经三路、东临纬二路、
南靠经四路、西靠纬五路。
建设规模:年产1万吨戊二醛、年产1万吨乙烯基醚类、年产1万吨丙烯醛、
年产万吨3,6-二氯水杨酸、年产万吨2,5-二氯苯酚、年产500吨3-羟基苯乙酮、年产300吨苯丙三氮唑、年产5000吨聚乙烯基醚类。
主要产品及产量见表2-3。
表2-3 产品及产量表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规模(t/a) 备注 1 2 3 4 5 6 7 8 主要原辅材料见表2-4。 表2-4主要原辅材料及数量
序原料名称 号 规格 单位 年用量 备注
序原料名称 号 规格 单位 年用量 备注
原辅材料中危险物质及其理化性质见表2-5 表2-5危险物质理化性质
分子式名/结构称 式 理化性质 分子量:,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臭味,对人的眼睛刺激 性极强,熔点℃,沸点为℃,闪点小于℃,相对水密度 分子量:,熔点-123℃,沸点8℃,相对密度 4℃),折射率,闪点-51℃。 溶于乙醇、乙醚,难溶于水 分子量:,无色透明液体,熔点℃,沸点℃,相对密度,闪点-45℃。 微溶于水,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
分子量:,无色透明液体。熔点-92℃,沸点℃,相对密度(20/4℃), 折光率,闪点-9℃,易溶于醇和醚,微溶于水 分子量:,物化指标:无色液体,熔点-112℃,沸点83℃,相对密度, 闪点-13℃,溶于醇和醚,微溶于水 相对分子质量:,无色或浅黄色略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熔点℃, 沸点101℃,折射率(25℃),可溶于水、乙醇、溶于苯 分子量:,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188~191℃,相对密度:cm3,不溶 于水,溶于碱及有机溶剂 分子量:163,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有特殊臭味;熔点54-57℃;沸 点211℃;闪点10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分子量:,针状体结晶。熔点95-97℃,沸点296℃,153℃(),相 对密度cm3,(109℃),折光率。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苯,微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 分子量:312,本品为白色粉末,熔点106~108℃,易溶于二甲基甲 酰胺(DMF)等有机溶剂 分子量:,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熔 点2300℃ 分子量:,白色晶体,易潮解。熔点℃,沸点1320℃
分子量:,熔点℃,沸点℃ 分子量:,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沸点℃,闪点11℃ 分子量:,无色液体,有酒香,熔点℃,沸点℃,闪点12℃ 分子量:,一种无色、有酒气味的液体,沸点℃,密度20℃,cm3, 闪点35℃,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重量) 分子量:,一种无色、有酒气味的液体,沸点℃,熔点-108℃,凝闪 点℃,能与醇、醚混溶,微溶于水。 分子量:,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熔点(℃):(纯), 沸点(℃):(20%),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分子量:,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熔点℃,沸点℃,闪 点30℃,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分子量:,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沸点338℃,熔点℃ 分子量:,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熔点℃,沸点℃,闪 点4℃ 分子量:,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气味。熔点-16℃,沸点111℃, 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 分子量:,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熔点271℃, 沸点320℃,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分子量:,纯品为无色晶体,有像山楂的香气,沸点(℃):,熔点 19-20℃,闪点180℃,微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能与蒸气一同挥发 分子量:,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香的酒香,易扩散, 不持久。熔点:℃,沸点:℃ 分子量:,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体。溶于水生成顺丁烯二酸。 溶于乙醇并生成酯。熔点51-56℃,沸点200℃ 分子量:,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熔点℃,沸点℃,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乙醚 分子量:,白色针状晶体,熔点119-121℃,沸点260℃,闪点140℃, 易溶于水,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苯 分子量:,无色、无臭、无味,可压缩至高压的气体。熔点-210℃, 沸点-196℃,溶于水,微溶于醇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1、 2、 3、 4、
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公司主要大气污染源有锅炉烟气、等生产线废气和罐区无组织废气等。 废气治理措施如下:
生产废气设集气罩+喷淋+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处理后经一定高度的排气筒排放,集气效率90%,去除效率95%以上。
公司有锅炉房,内设锅炉1台20t/h燃煤锅炉,燃烧时会产生少量的SO2、NOX和粉尘,采用SNCR脱硝、布袋除尘、石灰-石膏法脱硫进行烟气治理,经45米高排气筒排放。
表2-6 废气治理措施一览表
编号/污染源 污染物名称 治理措施 丙烯醛装置 丙烯醛吸收尾气 丙烯醛 碱喷淋吸收 效率≥95% 吡喃 效率≥95% 丙烯醛 戊二醛装置 吡喃精馏尾气 乙烯基甲醚 冷凝回收 效率≥95% +碱喷淋吸收 效率≥75% 甲醇 效率≥90% 3,6-二氯 二甲苯回收尾气 二甲苯 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
水杨酸装置 效率≥95% 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 甲醇回收尾气 甲醇 效率≥95% 3-羟基苯 反应釜置换废气 乙酮装置 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 甲醇回收尾气 甲醇 效率≥95% H2、N2 / 2,5-二氯苯酚装置 反应釜废气 H2、N2、CO2 / 中和反应废气 CO2 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 二氯甲烷回收尾气 二氯甲烷 效率≥90% 苯丙三氮唑装置 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 四氢呋喃回收尾气 四氢呋喃 效率≥90% 合成反应废气 CO2 / 丙烯醛储罐 罐区有组织 浓盐酸储罐 丙烯醛 二级尾气塔吸收,效率≥95% 浓盐酸 一级酸尾气塔吸收,效率≥98% 2、水污染治理措施
公司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工艺废水、地面冲洗水、循环冷却水以及化验废水等。主要废水治理措施如下:
全厂总废水量为h。其中生产工艺废水h,清净下水10m3/h,生活污水h。 本工程建设一座建设一套处理能力为1000m3/d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芬顿预处理+混凝沉淀+厌氧+好氧+过滤,生产废水由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A等级标准后排入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清净下水排水主要为循环水系统排水及化水系统排水,除少量用于洒水抑尘外,大部分进入污水处理站过滤池过滤去除盐分及悬浮物后同处理达标的生产废水一同进入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废水首先通过车间管路进入混合调节池集中收集混匀,用水泵提升进入混凝池,通过加入硫酸亚铁和双氧水进行搅拌混匀,芬顿反应出水自流进入中和池,用电石渣上清液中和,调整废水PH=8-9,混合液自流后进入絮凝沉淀池,再在氢氧化亚铁的絮凝作用下通过加入适量的PAM助凝剂对水体中SS进行絮凝沉降,上清液自流进入后续生化配水池,沉淀池底部污泥定期排出,经压滤机压滤外运处理。
调整好生化配水池废水PH=8-9;后用水泵提升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生化段采用水解酸化+厌氧+连续好氧曝气工艺,末端采用过滤池进行深度处理来进一步保障出水的达标排放。把生活污水接入生化配水池,经调整PH值和各营养比例后进入厌氧反应池,通过厌氧反应后进一步削解废水COD,出水进入中间水池,污泥回流厌氧池前段,污水进入后续好氧曝气反应池,经连续好氧曝气生化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经上述生化处理后出水COD等各项指标都得到降解,出水COD已达到一定的数值,为确保所排出水完全能达标,因此在生化段末端采用物理过滤对水体COD进一步深度处理,从
而使得出水各项指标都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预处理采用芬顿试剂和水中有机物反应,一作为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对有机物直接氧化;二是经OH自由基和水中有机物发生反应,速度很快,且无选择性。本工程利用芬顿试剂诱发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是已知氧化剂中,氧化能力仅次于氟的非选择性氧化剂,能从各种不同位置攻击有机分子,使之发生一系列反应,使苯环类有机物及大分子发生破坏及断链,由大分子转化为小分了,甚至氧化成最终产物CO2和H2O。
在预处理系统留有相当空间,在芬顿氧化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增加微电解的处理系统,提高废水预处理的效果和废水的BC比。
预处理后的废水首先进入生化配水池,根据来水水质情况调节pH值和营养比,调节废水pH值在8-9左右,调节C:N:P在300:5:1左右。调节完成后均匀连续进入厌氧生化池。厌氧生化池共分若干个串联的反应室,废水进入反应室后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一个反应室的载体层,水力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而在整个反应器中则类似于推流式。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到去除。借助废水的流动作用,反应室中的废水上下进行运行,由于载体层的阻挡作用和污泥的自身沉降性能,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室内。在生化池中设置填充生物载体,载体为悬挂的组合填料,填充量占有效容积的近3/5,经驯化培养,生化池中将形成以水解酸化菌群和产碱杆菌群为主的微生物环境和微生态平衡。废水在生化池中与生长在载体上的菌体接触,水解菌首先将废水中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紧接着酸化菌将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酸化为乙酸等低级脂肪酸,然后产碱杆菌利用废水中的H+为电子受体将低级脂肪酸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水解酸化。
连续好氧曝气反应采用相当于接触氧化形式的好氧模式。但又与接触氧化有着些微的区别,本工程在好氧曝气池内投加30-80目的粉末活性炭载体,载体约占池体有效容积的10-15%。废水在好氧池停留后,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出水排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清液自流进入清水池,而沉淀后污泥主要为带有菌种的粉末活性碳,可以采用回流泵回流进入好氧生物曝气池,来维持好氧池内菌种数量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好氧处理段对废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
这种PACT生物处理系统,适用于有毒、难降解物质较多,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废水处理,原理主要是利用PAC(粉末活性碳)对难降解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使难降解的有机物,首先吸附在PAC表面,从而使曝气中的难降解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浓度减少,处于游离状态的微生物活性提高,对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能力增强。同时,由于PAC对难降解物质和微生物的吸引,延长了微生物和这些物质的接触时间。长期运行的结果,施微生物得到驯化,并提高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处效果。PAC地微生物的吸附,使微生物泥龄大大延长,这就为微生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PAC对细胞酶的吸附也有利于微生物对多聚物活其他大分子的分解和去除。而且PAC巨大的比表面积还能起到储存氧源的作用,这对改善微生物微环境有极其积极的作用。
物理过滤系统通过使用特殊的过滤介质,使其集快速过滤和定期反冲于一体,并以不同的运行方式实现对有机物、SS和氮磷的去除。
好氧曝气后的废水经过沉淀,上清液通过水泵提升进入物理过滤系统。物理过滤系统内采用砂滤、活性炭或其他高效的吸附剂,在物理过滤系统中过滤部分SS,吸附难降解有机物,能够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物理过滤系统设有布水系统、过滤系统、反冲洗系统。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
废水处理站主要构筑物规格情况见表2-4,废水处理站主要设备见表2-5。
表2-7 废水处理站构筑物表
参数 序号 构筑 有效物名称 容积 容积 规格 结构 备注 1 调节池 1000m 925m 3325m×10m×4m 地下砼结构 防腐 2 预处理池 320m3 300 4m×4m×5m×4 地上砼结构 防腐 3 pH调节池 160m3 150m3 4m×4m×5m×2 地上砼结构 斜管 4 一沉池 480m3 450m3 12m×8m×5m 地上砼结构 5 配水池 320m3 300m3 8m×8m×5m 地上砼结构 斜管 6 厌氧池 2560m3 2400m3 16m×8m×5m×4 地上砼结构 7 中间水池 640m3 600m3 16m×8m×5m 地上砼结构 8 好氧池 6400m3 6000m3 16m×8m×5m×10 地上砼结构 9 絮凝池 160m3 150m3 4m×4m×5m×2格 地上砼结构 10 二沉池 480m3 450m3 12m×8m×5m 地上砼结构
11 清水池 320m3 300m3 8m×8m×5m 地上砼结构 12 回用水池 320m3 300m3 8m×8m×5m 地上砼结构 13 污泥池 192m3 180m3 4m×4m×3m×2 地下砼结构 14 隔油池 200m3 180m3 10m×5m×4m 地下砼结构 表2-5 废水处理站设备表 序设备名称 号 数型号 量 参数 1 废水提升泵 2 80FZB-50-20 流量:50m3/h,扬程:20m 2 沉淀排泥泵 2 80ZW-40-16 流量:40m3/h,扬程:16m 3 生活污水泵 2 50ZW-20-30 流量:20m3/h,扬程: 4 厌氧循环泵 2 80FZB-50-20 流量:50m3/h,扬程:20m 5 好氧回流泵 2 65ZW-30-20 流量:3/h,扬程:20m 过滤系统进 6 水及反洗泵 2 80ZW-50-30 流量:50m/h,扬程: 37 搅拌机 8 / 功率: 8 板框压滤机 1 BYJ80/870-U 压力:,N=
序设备名称 号 数型号 量 参数 9 罗茨风机 3 BK—7011 Q=24m3/min,P=6mH2O 加药装置:芬顿试剂加10 药装置 4 计量泵型号:AHA41 5kg/cm 2PH-II, 计量泵流量:168L/h,压力:加药装置:RJ-Ⅱ 絮凝剂 11 加药装置 AHA42 2 计量泵型号:计量泵流量:Q=276L/h,压力:5kg/cm2 12 曝气系统 1 / 通气量: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固废主要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有电石渣、锅炉灰渣、脱硫石膏。
危险废物主要是各类废催化剂、吸附剂、戊二醛生产中的不溶性杂质、苯丙三氮唑滤渣、废活性炭及废水处理污泥。
固体废物处置途径见2-8。
表2-8 固废处置途径表
废物类别 固废名称 排放量 处置措施 丙烯醛生产废催化剂 8t/次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乙烯基醚类生产废吸附剂 3t/次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3-羟基苯乙酮生产废钯碳催2t/次 化剂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2,5-二氯苯酚废加氢催化剂 2t/次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苯丙三氮唑废催化剂 危险废物 3-羟基苯乙酮75%废酸 3t/次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a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戊二醛生产不溶性杂质 a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3,6-二氯水杨酸闪蒸残液 a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苯丙三氮唑滤渣 a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废水处理污泥 300t/a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废活性炭 5t/a 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电石渣 a 外送填埋处置 一般固废 沉淀物 a 外送填埋处置 锅炉渣 a 外送填埋处置
废物类别 固废名称 排放量 处置措施 除尘器灰 a 外送填埋处置 脱硫石膏 a 外送填埋处置 PSA脱碳废吸附剂 10m3/次 生产厂商更换回收 空压站废吸附剂 15t/次 生产厂商更换回收 其他 生活垃圾 / 交环卫部门处置 注:上表中外送填埋处置指送至然尔特工业固废处置场填埋处置。 4、噪声控制措施
公司声环境主要污染源为各类泵、鼓风机、引风机等。产生的噪声有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学噪声、振动噪声等。等级为80~105dB(A)。
对各主要噪声源的防治,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选取低噪声设备,从噪声源头控制噪声产生的强度;其次,隔断噪声传播途径,对较的大的压缩机、泵、风机等产噪设备安装防振、减振、隔音、阻尼材料等;第三,特别加强受体保护,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地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厂区周边村庄及环境保护目标 厂区周边各村庄单位情况见表2-9。
表2-9 厂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保护目方位、距离(m) 素 标 功能、人数 保护要求 (GB3095-2012)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 ESE,2200m居民区, (TJ36-79)一次最高容1200人 许浓度 (2000m) NNE,3600m居住区, (3200m) 300人 医疗机构, NE,4900m(4300m) 120人 学校, 环境风保障事故状态 险 NE,4400m(3700m) 600人 下人群健康 学校, NE,4300m(3700m) 120人 ESE,2600m居民区, (2000m) 400人
环境要保护目方位、距离(m) 素 标 功能、人数 保护要求 W,3400m (2900m) 自然保护区 (GB3095-2012)一级标准 E,1800 (1200m) 交通 不影响其正常交通 SE,2800m (2300m) 交通 不影响其正常交通 地下水 N,4780m 水源地 保障用水安全 备注: ①()内距离为距厂界距离, ②()外距离为距风险评价范围或大气评价范围中心点范围距离, ③目前惠农火车站居民区大部分已搬迁,仅留少量居民及务工人员租住。 雨污排放与受纳水体 厂区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通过污水管道送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处理后最终排入黄河。
厂区雨水收集后进行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 经济技术
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处理后最终排入黄河。
饮用水水源地 第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位于公司北方,距公司最近直线距离为,公司不对其造成影响。
第三章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源
环境风险源指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因素,环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危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 3.1.1 风险源识别范围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
①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的毒性、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原辅助材、
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②生产装置、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 ③危险品贮运过程风险因素识别; ④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等,结合项目组成、工艺过程、物料使用情况,识别和筛选本工程生产、储运、装置设施等的风险因素。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见表3-1。
表3-1 生产及储存涉及危险物质识别表
理化性质 序物质名称 号 性状 (℃) (℃) %(v/v) 沸点 闪点 爆炸极限 危险特性 1 丙烯醛 液相 -26 ~31 易燃、易爆、有毒 2 乙烯基甲醚 液相 8 -51 / 易燃、易爆 3 乙烯基乙醚 液相 -45 ~28 易燃、易爆 4 乙烯基正丁醚 液相 -9 / 易燃、易爆 5 乙烯基异丁醚 液相 83 -13 / 易燃、易爆 6 乙炔 气相 -32 ~80 易燃、易爆 7 氢氧化钾 固相 1320 / / 腐蚀性 8 丙烯 气相 -108 1~15 易燃、易爆 9 甲醇 液相 11℃ ~44 有毒、易燃易爆 10 乙醇 液相 12 ~19 易燃 11 正丁醇 液相 35 ~ 易燃、有毒)
12 异丁醇 液相 27 ~ 易燃 13 浓盐酸 液相 / / 腐蚀性 14 二甲苯 液相 30 ~ 易燃(有毒) 15 浓硝酸 液相 86 / / 腐蚀性(氧化性) 16 浓硫酸 液相 330 / / 腐蚀性(氧化性) 17 甲苯 液相 4 ~ 易燃 18 次氯酸钠 液相 111 / / 腐蚀性 19 二氧化碳 气相 / 有窒息性 20 亚硝酸钠 固相 320 — — 氧化性 21 乙酸乙酯 液相 -4 2~ 易燃 22 二氯甲烷 液相 — 12~19 有毒 由于本工程各装置区距离小于500m,因此整体划分为一个生产单元,设备危险性识别见表3-2。
表3-2 设备危险性识别表
序危险有害因素 号 存在部位 危险物质或能量
丙烯、甲醇、乙醇、丁醇、甲苯、乙烯基罐区 醚、丙烯醛、戊二醛、甲苯、二甲苯 乙炔 乙炔 生产装置区 氢气 甲醇、氢气 生产装置区 丙烯醛 丙烯、丙烯酸、丙烯醛 生产车间 1 火灾爆炸 戊二醛 丙烯醛、乙烯基甲醚、戊二醛 生产车间 乙烯基醚 乙炔、醇类、乙烯基醚类 生产装置区 二氯水杨酸二甲苯、2,5-二氯苯酚、,5-二氯苯酚 生产装置区 聚醚装置区 氢气、甲苯、乙烯基醚。正庚烷 苯丙三氮唑二氯甲烷、石油醚
车间 2,5-二氯苯酚/3-羟基苯乙酮车间 氢气、甲醇 磺酰氯、二氯甲烷、浓硫酸、浓盐酸、甲2 中毒 生产车间 苯、二甲苯、氮气等有限空间 环境风险事件 公司存在的环境风险事件有:丙烯爆炸事件、丙烯醛泄漏事件和废水外排事件。 ①丙烯爆炸事件
丙烯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丙烯发生泄露时遇明火可闪燃,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BLEVE爆炸)。火灾爆炸将产生巨大的火球,形成强烈的热辐射,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因此,丙烯储罐区是公司的环境风险源。 ②丙烯醛泄漏事件
丙烯醛常温下为液体,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释出高毒蒸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
碱类、氨、胺类、二氧化硫、硫脲、金属盐类、氧化剂等猛烈反应。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丙烯醛泄漏存在生产泄漏、转输泄漏及存储泄漏三种方式。其中,生产泄漏、转输泄漏的处置废水可随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存储泄漏的处置废水可以由围堰收集后排入事故应急池,外排可能性小,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由于丙烯醛有毒性,一旦泄漏,会污染周围大气环境,可能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中毒影响,造成大气环境突发环境事件。
因此,丙烯醛储罐是公司的环境风险源。 ③污水处理站出水异常事件
公司自建有污水处理站,对其营运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水达到指定标准后,汇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园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黄河。
如果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废水外泄,根据公司情况,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由于废水含有BOD、COD、SS等污染物,高浓度污水的排放,会对园区污水处理厂造成负荷冲击,影响处理及回用,污染当地的地表水体。
因此,污水处理站是公司的环境风险源。 环境风险评价
3.2.1 丙烯爆炸事件风险评估
公司丙烯采用2台200m3卧式储罐储存,发生泄露初期在液池内积聚,遇明火发生
池火,当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BLEVE爆炸)。火灾爆炸将产生巨大的火球,形成强烈的热辐射,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火灾热辐射的不同入射通量可造成的损失见表3-3。
表3-3 火灾热辐射的不同入射通量可造成的损失
入射通量对设备的损害 (kw/m2) 对人的损害 10s,1%死亡; 37 操作设备全部破坏 1min,100%死亡 在无火焰、长时间的辐射下木材25 燃烧的最小能量 10s,重大损伤; 1min,100%死亡 有火焰时,木材燃烧、 塑料熔化的最小能量 10s,1度烧伤; 1min,1%烧伤 / 20s以上感觉痛,未必起泡 / 长时间辐射无不舒服 冲击波超压对人员伤亡情况见表3-4。 表3-4 冲击波超压对人员伤亡情况
超压P(MPa) 对人的损害 > 当场死亡 ~ 重伤 ~ 中伤 ~ 轻伤 < 安全 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损坏情况见表3-5。 表3-5 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损坏情况
超压P(MPa) 对建筑物影响 > 房屋倒塌 ~ 门窗全部破坏 ~ 门窗大部分破坏 ~ 门窗部分破坏 ~ 玻璃窗破坏 < 基本无破坏 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虽然也有一定的危害,但与爆炸产
生的火球热辐射危害相比,它们的危害可以忽略,远场情况尤其如此。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的主要危险是火球产生的强烈热辐射。采用Greenberg和Cramer模型分析事故的后果。
假定1%的物料发生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事故时,火球直径和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D——火球直径(m);
W——火球中消耗的可燃物质量(kg),取罐容量的100%; t——火球持续时间(s);
死亡半径指人体死亡概率为(对应百分率50%),或者一群人中有50%的人死亡时,人体(群)所在位置与储罐之间的水平距离。具体计算如下:
死亡半径: 式中:
Pr——概率单位;
4/3
L——热负荷,对着装人体teqc,te人体暴露于热辐射环境的时间(s)。由于服装的防护作用,人体实际接收的热辐射强度有所减少,人体实际接收的热辐射强度qc(W/m2)为:
式中:
β——有服装保护时人体的热接收率,这里取β=。
设备财产泛指工艺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火球热辐射对附近的设备设施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造成设备表面油漆剥落、设备内部介质温度升高、结构变形甚至着火燃烧等。但是,由于火球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不超过几十秒),火球热辐射对非燃烧体,如钢结构、砖石结构的破坏作用不大。正常情况下,这些建构筑物及设备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受火球热辐射的危害较轻。
假设火球表面热辐射能量是均匀扩散的。火球表面热辐射能量SEP由下式计算: 式中:
Fs——火球表面辐射的能量比; Ha——火球的有效燃烧热(J/kg)。
Fs与储罐破裂瞬间储存物料的饱和蒸气压力P(MPa)有关:
对于因外部火灾引起的BLEVE事故,上式中的P值可取储罐安全阀启动压力Pv(MPa)的倍,即:
Ha由下式求得: 式中:
Hc——液化气的燃烧热(J/kg); Hv——液化气常沸点下的蒸发热(J/kg); Cp——液化气的恒压比热(J/);
T——火球表面火焰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K),T=1700K。 视角系数F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目标到火球中心的距离(m),令目标与液化气储罐的水平距离为X(m),则:
火球表面辐射的热能在大气中传输时,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散射作用,一部分能量损失掉了。假定能量损失比为α,则大气热传递系数τa=1-α。α和大气中的CO2和H2O的含量、热传输距离及辐射光谱的特性等因素有关。
τa可由以下的经验公式来求取 式中:
Pw——环境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压,N/m,
2
PwPw0RH;
r’——目标到火球表面的距离,m,rrD2;
0Pw——环境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N/m2;
RH——相对湿度
在不考虑障碍物对火球热辐射产生阻挡作用的条件下,距离容器X处的热辐射强度q(W/m2)可由下式计算:
当伤害几率Pr=5时,伤害百分数
Dedu50%Pr,死亡半径及财产损失半径都
以D=50%定义。根据石油液化气储存量、物性、当地的环境条件,热辐射通量值计算伤害-破坏半径,由热辐射通量公式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模式进行计算,丙烯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按单罐计算)时后果见表3-6。
表3-6 火灾爆炸后果预测
项目 火球半径(m) 火球持续时间(s) 死亡半径(m) 财产损失半径(m) 丙烯 图3-1 丙烯火灾爆炸事故后果预测图 根据预测结果,丙烯储罐发生爆炸,对应火球半径为,火球持续时间为;死亡半径为;财产损失半径为。死亡半径及财产损失半径大部分位于厂区内,火灾爆炸事故对厂外造成影响较小。
产生的消防水进入厂区事故应急池暂存后进去污水处理站处理,对外部水环境影响较小。
丙烯醛泄漏事件环境风险评估
风险事故下有毒物质排放量大,但历时很短,所造成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高浓度
持续时间也短,人群接触有毒物质的特点是突发性时间接触,因此采用半致死浓度(LC5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及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限值(IDLH)作为事故排放时影响评估标准。具体标准见表3-7。
表3-7 短时间接触有毒物质限值表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物质名称 (mg/m3) IDLH (mg/m3) 半致死浓度 (mg/m3) 丙烯醛 / / 300 假定泄露时间为10min,针对易挥发物质采取措施后30min后泄露物质不会继续挥发到空气中,坐标系各风险物质预测各源项泄漏点为中心,X坐标范围为
[-5000m,5000m],Y坐标范围为[-5000m,5000m],步长为100m,预测气象条件为静风(s)、小风(s)及多年平均风速(s)对应B、D、F类稳定度条件下风向及敏感点出的最大落地浓度。
泄漏事故发生后,事故源下风向泄漏物质最大落地浓度采用(HJ/T169-2004)推荐的烟团模式计算:
式中:
Cx.y.o—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
xo,yo,zo—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σy。 丙烯醛储罐连接法兰破损导致泄露后果预测结果见表3-8及图3-2。
表3-8 丙烯醛泄漏后果预测概述表
风速(m/s) 稳定度 时刻(min) 最大落地浓度(mg/m3) 对应出现距离(m) 半致死浓度范围(m) 5 / 10 / B 20 / 30 / 60 / 5 10 D 20 30 60 / 5 F 10 20
风速(m/s) 稳定度 时刻(min) 最大落地浓度(mg/m3) 对应出现距离(m) 半致死浓度范围(m) 30 60 / 5 10 B 20 30 60 1, / 5 10 D 20 30 60 1, / F 5 6
风速(m/s) 稳定度 时刻(min) 最大落地浓度(mg/m3) 对应出现距离(m) 半致死浓度范围(m) 10 6 20 6 30 6 60 1, / 5 10 B 20 30 60 3, 5 10 D 20 30
风速(m/s) 稳定度 时刻(min) 最大落地浓度(mg/m3) 对应出现距离(m) 半致死浓度范围(m) 60 2, / 5 169 10 169 F 20 169 30 169 60 2, / 图3-2 丙烯醛泄漏后果预测图 根据预测结果,丙烯醛储罐连接法兰泄漏后丙烯醛扩散最大落地浓度为m3,对应
距离为,出现半致死浓度最远距离为。
丙烯醛泄漏后对敏感点的影响见表3-9。
表3-9 丙烯醛泄漏后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表
最大落 敏感点 地浓度 (mg/m3) 出现 半致死浓 时刻 (min) 气象条件 度范围(m)
落石滩一号 居民区 60 s、B类 / 矿务局医院 60 s、B类 / 童星幼儿园 60 s、B类 / 惠农火车站 居民区 60 s、B类 / 市 第十中学 60 s、B类 / 根据预测结果,丙烯醛储罐连接法兰破损导致丙烯醛泄漏对感点影响程度最大的为惠农火车站居民区,最大落地浓度为m3,事故状态下所有敏感点均未出现半致死浓度范围。事故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对各敏感点影响较小。 污水处理站出水异常风险评估
公司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BOD、COD、SS等,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废水不达标排放,或者高深度污水的排放,会对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生成一定的冲击。
公司出水总排口安装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当出水总排口水质自动监测仪报警后,应立即关闭出水总排口,将超标水回收至应急事故池内,以消除超标排污水对下游污水处理厂的影响,防止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
900m3的应急事故池可维持24个小时,如污水处理站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查明水质超标的原因和排除生产事故,则要求生产线减负荷生产或停产。
采取以上措施,可防止污水超标排放引起的环境风险和次生风险。
当查明水质超标原因,污水处理站恢复正常运行后,对应急事故池内污水进行及时处置,在48小时内排空应急事故池内的污水。
综上所述,公司的环境风险源大气环境影响范围为泄漏点方圆3986m的区域,水环境影响范围为公司处理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
各风险源影响范围具体详见表3-10。
表3-10 环境风险源影响范围表
环境影响范围 名称 号 类型 位置 水环境 丙烯储罐 丙烯醛储罐 污水处理站 爆炸 泄漏 超标排放 储罐区 储罐区 污水站 事故应急池 事故应急池 园区污水厂 大气环境 / 3986m / 序1 2 3
第四章 组织机构及责任
组织体系
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下设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应急环境监测队、技术专家队8支现场应急处置队伍。
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设置,见图4-1。
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通讯联络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应急消防组治安警戒组物资供应组应急监测组技术专家组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指挥机构组成
公司的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韩连成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陈寄舟担任副总指挥,公司生产办、安全环保部、技术部、QC室、办公室、供销部、财务部等各部门负
图4-1 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设置
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并以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原则进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事件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关系,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快速、有效地进行,避免因为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扩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
(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成员职责 ①总指挥职责
(1)组织制定并且实施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2)根据突发事件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发布,将指令下达给应急办公室。明确指出事件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3)亲临现场指挥,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拥有绝对指挥权。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布置事件现场有关工作,查清危险物、污染物所产生的原因、估算危害程度。指挥协调各部门进行危险源、污染源的控制,降低事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的处显、救援的全面指挥、评估事件的规模,决定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支援。
(5)负责决定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响应。
(6)负责处理和发布有关信息并及时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和通报应急救援情况,并做好对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指导员工防护、组织员工安全撤离。
(7)向上级部门递交事件报告和事件应急救援报告,组织指挥部成员总结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的经验和教训。
(8)组织人员实施训练和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人员的培训。 (9)负责保护现场,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险隐患。 (10)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1)负责组织外审。 ②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开展事件现场应急救援的各项具体工作,正确执行总指挥决策命令,对应急涉及的系统、部门进行调配,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应急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及时向总指挥汇报事件现场具体情况。
(2)负责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事件现场的应急行动。
(3)对应救援专业队伍和应急救援资源的及时投入进行现场协调,指挥事件相关单位采取紧急措施和安全性停车。
(4)贯彻、执行并实施事件现场应急救援 (5)负责具体执行预案的演练,启动和终止工作。
(6)如总指挥未能立即到事件现场时,应承担总指挥职责,组织抢险。 ③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1)负责通讯设施的运行,保障救灾通讯畅通,必要时灾区可实施广播通知,以保障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2)保证公司与上级政府部门的通讯联系畅通。 ④抢险抢修组主要职责
(1)组织设备检修事宜,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所需的各种备品备件,并落实好应急所需的各种专业工具。
(2)担负救援抢险和设施堵漏等修复任务。 ⑤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
(1)组织医疗救护抢救队到现场开展抢救和医治伤病员工作,并送往医院途中的护理工作;
(2)及时检查监测突发事件区的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误食、误饮受污染的水、食品、药品等;
(3)负责现场救援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负责救灾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4)接到事件救援启动指令后,迅速组织队员进入事件现场进行救援。 ⑥应急消防组主要职责
(1)消防器材的配备、使用、维护,消防通道的配置要遵守相关规定,并使之处于常备不懈状态。
(2)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应指挥并进行灭火。
(3)开展应急灭火行动时,应充分考虑是否存在重大污染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4)当火灾扑灭后或火势基本得到控制,应保护火灾现场。 ⑦治安警戒组主要职责
(1)负责布置安全警戒,划分警戒区域,实施定岗、定时封锁,防止事件污染区外的人员进入;
(3)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4)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人员、协助抢救伤员,立即对事件现场进行隔离
(5)为抢险车辆、物资、设备及人员指引道路,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
⑧物资供应组主要职责
(1)组织供应事件救援所需的一切物资; (2)组织车队负责事件救援物资的输送;
(3)协调财务部,提供应急物质和资金,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 ⑨应急监测组主要职责
(1)负责事件现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事件发生后采集样品并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2)在自身监测能力不能满足事件应急需要时,要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 市人民进行支援,政府并配合其完成工作。
⑩技术专家组主要职责
(1)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
(2)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件原因和责任。
(3)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第五章 预防与预警
环境风险源监控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法有定期、不定期等方式,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监测,对危险源每年检测一次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方面,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实行承包责任制,指定了公司级、岗位级的安全承包责任人。对特种设备、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置定期检测校验,及时维护保养,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①危险物质的使用、贮运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严禁违法违规操作,严禁烟火。
②原料库原料储存区均设置围堰,并设置放空阀门,泄漏物可通过阀门纳入厂区应急池。储存区将原料用尽的空桶统一堆放,发生泄漏事件,可立即采取紧急围堵措施,将泄漏的物料抽至其它空桶中。放空阀门接入废气处理设施处置。
③设置危险废物贮存区,按危险废物贮存要求,设置门锁、危险废物标识,有专人负责值守。地面采用防渗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
④公司根据雨水管网铺设情况,与污水处理站旁设立初期雨水收集池,并设立应急雨水切换阀门,将降雨的前30min降水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
⑤厂区设应急池,设置管网与应急池切换阀门,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立即开启应急切换阀门,将泄漏物收集进入应急池,之后纳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行处置。
⑥原料储存区除采取防火堤防护外,还设置消防栓灭火装置,消防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厂区应急池。
⑦原料库内的照明等设施采用防爆型。原料库内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⑧厂区均匀分布设置消防栓,各车间、主要生产岗位配备灭火器等应急设施。
⑨所有建筑物、设备、管道设置防静电接地设施。生产车间重要岗位和原料库原料储存区均设置消防、火灾报警器,进行24小时监控。 预警行动
本公司设定发布预警的条件如下: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污水处理站、废气喷淋塔等污染治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3)对重要岗位和主要生产系统各环节监控,发生生产指标、参数及状态等偏离正常阈值时;
(4)丙烯醛、丙烯等毒性易燃物质的浓度等指标超过预警系统设置阈值时; (5)发生生产安全事件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6)公司周边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到本公司时; 预警报告方式、方法
现场预警信息报告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使用无线内部电话或有线电话在最近的地
点预警信息。
监测监控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采取了自动断电措施,报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报告接警中心(值班室)核实情况,要征求并听取接警中心(值班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意见;
报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落实接警中心(值班室)下达的处置措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继续报告预警信息。
电话形式的预警报告要做好电话记录,力求记录准确、完善。相关人员要填写详细的报告,如泄漏量、浓度、风速等当班记录表。监测监控系统的报告以监测系统记录的数据为准,不得对数据进行修改。
预警预防措施以相关领导签发的调度通知形式下令。紧急情况时可先执行电话或口头通知,电话或口头通知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授权,事后需补签书面调度通知。
公司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线路进行报警,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通过企业广播向企业内部发布事件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由指挥部向 市人民政府及 市环境保护局报告情况,提出要求组织撤离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有效的通讯网络可以使环境事件现场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使外界及时了解和掌握环境事件的基本情况,进而采取措施,对灾区进行救助。此外通畅的通讯网络还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行动,使救灾过程有条不紊。
通讯系统有这样几个层次:事件现场指挥系统的通信;现场与当地救援中心或救
援指挥中心的通信;现场与上级救援中心或救援指挥中心的通信。
企业内外部联系方式见附件2。
第六章 信息报告与通报
内部报告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事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责任单位要立即向接警中心(值班室)报告,接警中心(值班室)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视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事件现场人员→责任单位领导→接警中心(值班室)→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型、地点、人员情况及事件原因初步判断等。 外部报告
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可能对外环境造成影响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进行通报,并在发生事件后1小时内上报 市人民政府、 市环保局。 报告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或速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或速报)从发生事件后1h内上报,为了保证上报的时限,采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必要时要安排人员直接报告。
应急救援指挥部向 市人民政府及 市环境保护局报告环境污染事件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名称、详细地址、电话、环境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污染物质、数量人员受害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趋向、当地气象条件或水流情况、进一步处理措施和建议等。
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取书面报告,是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在确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企业内外部联系方式见附件2。
第七章 应急响应和措施
分级响应机制
7.1.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根据风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结果,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为I级(社会级)突发环境事件、II级(公司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车间级)突发环境事件。具体分级情况见表7-1。
表7-1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级事件描述 别 报告单位 公司 负责人 (1)丙烯醛储罐发生大量泄漏,超出公司控制范围,需要附近人员紧急转移; 市政府 (2)丙烯储罐发生大量泄漏,引起火I 灾、爆炸,超出公司控制范围,需要外部力量应急救援; 市环保局 (3)大量超标污水排出厂外,污染厂区周边水环境、土壤和生态环境。 (1)丙烯醛储罐发生少量泄漏,影响在公司控制范围内; (2)丙烯储罐发生少量泄漏,引起火II 灾、爆炸,公司可控;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3)少量超标污水排出厂外,公司采取适当措施可控制。 (1)丙烯醛输送管道阀门发生少量泄III 漏,车间可控;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2)丙烯输送管道阀门发生少量泄漏,
车间可控; (3)不属于I级、II级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 7.1.2 应急响应 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由高到低分级响应。I级事件为I级响应、II级事件为II级响应、III级事件为III级响应。
I级响应,1小时之内报告 市人民政府、 市环保局及集团总公司。同时启动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当政府成立应急指挥部时,公司应急指挥部协助支持,听从指挥。
II级响应,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指挥组织应急救援行动。 III级响应,由应急指挥部成员组织应急救援行动。
在应急处置行动中,根据事态发展,一旦超过本级事件处置能力,及时将事件升级为更高一级环境事件。 应急措施
7.2.1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 7.2.1.1丙烯醛泄漏应急措施
(1)丙烯醛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当值值班长及时报告接警中心(值班室),并视情况决定是否紧急停车程序,同时指挥关闭储罐的进阀、出阀、罐区火源和电源;
(2)及时确认启动丙烯醛事故池阀门是否为开启状态,以确保处置废水流入丙烯醛事故池;关闭厂区的污水外排口阀门,防止事件处置废水流出厂外;并安排人员对污水总排口进行巡视检查,一旦发现有处置废水外排,及时报告现场指挥部;
(3)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设置隔离区,严格限制出入;
(4)启动泄漏区喷淋装置,对泄漏区喷洒雾状水进行中和、稀释、溶解泄漏区的丙烯醛气体;
(5)将产生的处置废水排入事故池,并对事故池进行加碱处理,使丙烯醛尽快聚合,减少蒸发量。
(6)安排人员在厂区周围巡逻,如已扩散至厂区外,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通知受影响范围内的人员疏散。
2丙烯泄漏应急措施
(1)当值值班长及时报告接警中心(值班室),并视情况决定是否紧急停车程序,同时指挥关闭储罐的进阀、出阀、罐区火源和电源;
(2)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现场丙烯浓度,确定泄漏点,并做标记,设置警戒区。
(3)消防车到达现场,不可直接进入丙烯扩散地段,应停留在扩散地段上风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做好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着火爆炸事故,消防人员动作谨慎,防止碰撞金属,以免产生火花。
(4)根据现场情况,发布指令,动员丙烯扩散区职工,迅速熄灭一切火种。
(5)丙烯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灭火器,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
(6)利用水炮吹散泄漏的丙烯,防止形成可爆气;
(7)待抢修人员赶来后,实施故障排除,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维修管道阀门或设施;
(8)如果丙烯已经着火,应首先找到泄漏源,关断上游阀门,使燃烧终止;
(9)关阀断气灭火时,要不间断的冷却着火部位,灭火后防止因错关阀门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10)在关阀断气之后,仍需继续冷却一段时间,防止复燃复爆;
(11)当火焰威胁进行阀门难以接近时,可在落实堵漏措施的前提下,先灭火后关阀;
(12)关阀断气灭火时,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破事故;
(13)对气压不大的泄漏火灾,可采取堵漏灭火方式,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同时要注意,在关阀、堵漏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迅速进行,以免造成第二次着火爆炸;
污水处理站废水外排事件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火灾事件,及时关闭厂区总排口阀门,并打开事故应急池阀门,以确保消防废水流入事故池。
(2)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消防水没有进入污水站事故池,进入园区污水管网,要及时封堵剩余消防水,通知园区污水处理场,协助其完成现场应急措施。
(3)污水处理站发生超标废水外排,应立即关闭污水排放总阀门,通知园区污水处理厂,协助完成现场应急措施。
处置事件次生污染的处理措施
污染物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可能会生成新的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在处置事件过程中由于使用消防药剂等也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在处置事件过程中,对有毒有害工艺气体要进行泄压放空,并通过火炬燃烧,阻止二次污染;对有毒有害液体、气体进行排放、吸收或者稀释产生的废液要回收储存,能够利用则回收,不能利用要将其安全处置,自身没有能力处置时要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得直接排放,以确保环境安全。
在应急事件抢险处置过程中要规范处置操作,避免处置不当引起二次污染或危险发生。
爆炸的现场清理,必须先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并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以免处置不当造成新的危害或更大损失。
在污染现场消防过程中,合理使用消防剂,防止过量残留造成二次污染。
处理处置过程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并对处置产生的废水及其他等污染物合理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1)药剂
砂土、活性炭、电石渣等。 (2)应急救援通讯器材
接警中心(值班室)与值班长每人配有公司的小号(内部号码),各岗位安设内部电话,保障24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络。
(3)安全防护用具
各岗位配有长管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材、氧气呼吸器、防化服、防护眼罩、橡胶手套等,每名职工配有安全帽、防毒面具、防滑鞋。厂应急办也配有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水枪、担架等。
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为避免在突发事件状态厂区排放的废水、废液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提高厂区在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厂区设有1个900 m3事故池,事故池可收集事件状态下的废液和消防污水。
丙烯醛储罐设有高围堰。围堰中设出水沟,若发生泄漏时,处置废水会随事故管道流到事故应急池中。
厂区备有全套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柜、沙土等,用来控制初期火势,以争取时间等待消防部门的支援。此外,还为每位工作人员配备有防毒面具、防护服、橡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用来保护每
一位工人的生命安全。
应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控险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中和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丙烯、乙烯基醚类泄漏:
稀释与覆盖:因丙烯、乙烯基甲醚为气体,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丙烯醛、甲醇泄漏,可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进行稀释,降低毒性并破坏其燃烧条件。
中和反应:丙烯醛、硫酸、盐酸泄漏,首先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切断一切火源。立即关闭漏气阀门,若无法修复,应将泄漏包装桶滚入事故应急处理池并加一定量的液碱以中和防止中毒事故。亦可向泄漏丙烯醛、硫酸、盐酸施放大量水,以减少丙烯醛、硫酸、盐酸扩散量。
围堤堵截:丙烯醛、甲醇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收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泄漏污染物用应急池收集,事件消防水引入公司废水收集池,经废水站处理检验达标后排放。收集的危险废物委托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
(2)排险
组织人员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事件抢险处置。确保事故池阀门为开启状态,关闭厂区排水地沟阀门,截断污染物质外流的途径。 (3)堵漏
常见的堵漏方法见表7-2.
7-2 常见堵漏方法
部位 形式 砂眼 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 方 法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缝隙 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罐体 孔洞 属堵漏锥堵漏。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裂口 于高压)堵漏。 管道 砂眼 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缝隙 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 孔洞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堵漏、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裂口 于高压)堵漏。 阀门 法兰 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储罐泄漏应将泄漏物控制在围堰内,立即进行倒罐;如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管道壁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阀门、弦兰盘活法兰垫片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封堵,也可以直接使用专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封堵;带压管道泄漏可以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封堵。机泵泄漏可采用倒机、停机或减量处理。合成氨生产系统属于高温、高压系统,一旦管道、阀门、法兰、设备、储罐泄漏,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4)输转
对泄漏的液体危险物质,能够收集起来的,用罐车转移至公司污水处理厂事故池。无法收集的,采取对应的消减措施。
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措施
(1)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立即关闭废水总排放口,停止污水进水泵,防止
污染物进入外环境,减少污染事件影响区域和范围;
(2)启动事故应急池,将废水引至应急池暂存,待污水处理设施故障解除后再行处理。
(3)现场人员发现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及时将消息传达到应急指挥部,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并要求有关人员通讯要保持畅通,便于联络。
(4)废气处理岗位操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系统,对废气处理设施故障进行排查,采取关闭阀门、切断受损设施内的进料或转出受损设施内的物料,或者紧急抢修堵漏点等措施,避免污染物进一步产生,必要时关停生产设施,确保未达标的废气不对外排放。
(5)危险废物发生泄漏时,及时对泄漏物进行稀释、收集。对易挥发的有机物质采取喷淋方式收集,事件废水引至应急池。对液态、半固态和固态危险废物进行围堵,妥善收集。
(6)泄漏事件消除后,将应急池泄漏物引至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行处置。
危险区的隔离
事件发生后,现场指挥部应根据事件等级和当时气象条件、环境状况等确定危险区和安全区。危险区应根据事件现场具体情况确定隔离范围,安全区应设立在事件发生区域的上风向,远离污染物的蔓延方向。
根据危险化学品或者污染物泄漏情况设立隔离区(即警戒区),对污染危险区域采用拉警戒线、挂警示牌、圈围等方式隔离,并在通往事件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
管制。
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主要考虑影响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如风向、风力和风险源的地点等。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有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治安队在警戒线周围设置警戒标志或画警戒线。 事件现场人员清点及撤离方法
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紧急疏散,由治安队负责,根据风向和事件情况迅速将警戒区内及污染区与事件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有序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疏散前要清点事件现场人数,由治安队负责,必要时办公人员可以协助。
(2)不要在低洼处停留,根据隔离区范围、风向、风速,指定疏散地点,应向污染区上风向转移,不可穿越污染区,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到安全区,并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如事件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
(4)在集合点召集人员,并确定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没有集合的人员名单上报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人员和营救。
(5)撤离完成后要查清是否有人逗留在事件区域,人员清点后确有人失踪,应尽力搜寻和营救。
(6)按照总指挥的指示,检查撤离人员中受伤和中毒情况,并由医疗救护队负责对其进行急救。
现场应急人员的进入和撤离
当确认突发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接警中心(值班室)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灾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应急分队先期开展救助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相关部门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理队伍赶赴现场,有关组织或抢险队伍应服从调动。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理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办应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对事件性质、发展趋势、应急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应急处置建议,为现场指挥部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咨询。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及时主动向现场指挥部和参与事件处理的相关部门提供有关物资,为实施应急处置和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做好现场控制、紧急处置、治安维护、人员疏散、保障安置等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及时掌握事态进展,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情况。
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预测事态进展、发现事态扩大,可能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调配其它应急资源,并及时向事件可能影响的地区及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特别紧急时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出预警。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分为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应急环境监测队、技术专家队共八个小队。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命令,由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事宜,进入事件现场后由现场救援指挥部进行统一安排。应急队伍在接到调动命令后,应迅速前往指定地点集合,奔赴事件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人员进入后,应密切注意有毒污染物的浓度变化,遇有有毒物质浓度增大,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现场救援指挥在准备撤离前要及时向事件总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撤离地点,撤离人员数目,撤离方式等。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至安全区域后,现场指挥要及时将人员撤离情况、地点及其它相关情况及时报告总指挥部,方便总指挥部统一调遣。
应急救援人员防护措施
现场防护装置是为了保护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现场作业人员免受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危害而设计的装备,包括防护服、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各种呼吸器等,以预防现场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事件处置必须挑选业务技术熟练、思想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良好,并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的处置小队(进入处置现场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2)安排专人对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仔细检查,认真检查空(氧)气呼吸器的压力等参数,详细记录每位进入、撤出泄漏现场的人员姓名和时间。
(3)对执行任务的人员还应使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掩护。
(4)时刻关注事件现场险情变化,发生危险立即撤离现场还应准备特效急救解毒
药物,有医护人员特命。对中毒的人员应从上风方向抢救或引导撤出。
(5)应针对事件现场的情况,穿(佩)戴不同的防护装备。
(6)呼吸系统防护:当处置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或有毒蒸气,应佩戴防毒面具。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7)眼睛防护:眼睛对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敏感,当呼吸系统防护未对眼睛进行防护时,应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8)身体防护:当有毒气体或液体可通过皮肤吸收中毒时,应穿全密闭式防护服:在可能接触腐蚀品时,应穿耐酸碱工作服:在处置易燃易爆品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9)手部防护:在没有使用全密闭防护服时,应戴橡胶手套。 (10)在易燃易爆品处置过程中,严禁使用未经防爆认证的通讯工具。 应急物资的保障供应
①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要求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发放物资; ②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发放应急物资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物资启用情况;
③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指挥物资供应队将所需的物资、设备等,及时送到指定地点。
大气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
由于丙烯醛等泄漏事件可能导致厂区丙烯醛等有毒气体浓度过高,对厂区周围大
气环境造成污染。
周边工作人员应准备防毒面具或湿毛巾,保护呼吸道,如果有条件应该准备好护
目镜,以免眼睛受到伤害,撤往上风向制定疏散集结地。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紧急疏散,由治安队负责,根据风向和事件情况迅速将警戒区内及污染区与事件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有序撤离。人员接到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集合地点。
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开始,相互兼顾照应。人员在安全地点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部门负责人报告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件前所处位置等。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疏散前要清点事件现场人数,由治安警戒组负责,必要时办公人员可以协助。
(2)不要在低洼处停留,应向上风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到安全区,并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如事件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
(4)在集合点召集人员,并确定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没有集合的人员名单上报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人员和营救。
(5)撤离完成后要查清是否有人逗留在事件区域,人员清点后确有人失踪,应尽力搜寻和营救。
(6)按照总指挥的指示,检查撤离人员中受伤和中毒情况,并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其进行急救。
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
水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发生在突发事件时消防水及处置废水等没有进入污水厂事故池,泄漏到厂界外,可能影响到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旦因控制不当或是无法控制流出厂外时,针对不同危化品原料泄漏事件现场采取不同的控制和清除污染应急处理措施。
(1)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应急救援小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各应急救援小队听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2)应急救援指挥部将现场情况汇报给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根据事态情况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3)疏散事件现场附近道路,保证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4)如果废水从厂区周边向外泄漏,则及时收容其中废水,并抽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5)如果废水已进入污水管网,及时通知园区污水处理厂,并在泄露管段用槽车转运的方式收集泄露废水,以减轻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的冲击;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本公司的受伤人员现场救护与转送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实施,一般轻伤宜就地处理
后酌情送医院救治,而出现重伤员必须立即与120联系,派出救护车并送医院救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单位自有车辆运送。
现场救治应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污染物资的化学性质,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救治措施,超出现场救治能力时,必须尽快联系就近医院救治。
根据现场受伤人员情况,现场急救可采取的急救初步措施有一下几类:
(1)初步检查病人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并随时观察其变化,5
分钟观察一次;
(2)保持病人的正确体位,切勿随便推动、搬运病人,以免加重病情;昏迷发生
呕吐病人头侧向一边;脑外伤、昏迷病人不要抱着头乱晃;高空坠落伤者,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哮喘发作或发生呼吸困难,病人取半卧位。
(3)保持病人呼吸通畅,已昏迷的病人,应将呕吐物、分泌物掏取出来或头偏向
一侧顺位引流出来。
(4)病人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运用腹部冲击法等急救手法,使异物排出。腹部
冲击法:适用于清醒的成人和儿童。抢救者站于病人身后,双手穿过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朝向病人腹部,置于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使用快速向上的力量冲击病人腹部。应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或病人转为昏迷每一次冲击应单独、有力地进行,以促使异物排出。注意应置于腹部正中位置进行冲击,勿偏左或偏右,避免放于剑突或肋弓上。
(5)心跳呼吸停止,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即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如患者
是因危险化学品中毒,则不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①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②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③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④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持续进行。仰卧压胸式人工呼吸法:①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②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
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③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④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公司的急救用品见表7-3。
表7-3 应急急救用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药品名称 医用酒精 过氧化氢溶液 生理盐水 2%碳酸氢钠 3%硼酸 脱脂棉花 脱脂棉签 中号胶布 绷带 必备数量 1瓶 1瓶 1瓶 1瓶 1瓶 2包 5包 1卷 1卷 用途 消毒伤口 清洗伤口 清洗伤口 处置酸灼伤 处置碱灼伤 清洗伤口 清洗伤口 粘贴绷带 包扎伤口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方案
剪刀 镊子 医用手套 烫伤软膏 创可贴 消毒喷雾剂 伤湿止痛膏 止血带 体温计 1个 1个 3个 1支 1包 1个 1个 2个 2支 急救 急救 防止施救者被感染 消肿/烫伤 止血护创 创口消毒 淤伤、扭伤 止血 测体温 (1)监测布点
①丙烯醛泄漏事件,监测点位为:下风向厂界边、下风向的企业内。
②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监测布点为:公司污水处理站排口,园区管网井口、园区污水处理厂入口;
(2)监测项目
大气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项目为:丙烯醛等,监测时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
温等常规气象要素。
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项目为:pH、COD、BOD5、SS、流量等。 (3)监测频次
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事件刚发生时,采样频次可适当增加,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减少采样频次。采样频次还应根据水文和气象条件变化与迁移状况形成规律,以增加样品的代表性。 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 (1)环境空气应急监测
①应急环境监测队人员根据污染程度,确定可能污染的范围; ②了解气象条件,主要是风向、风速,进行布点;
③依据GB3096-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确定污染范围; ④保持通讯畅通,注意时态发展,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作出决断。 (2)废水应急监测
①密切注意厂区循环水系统情况; ②密切注意厂区自来水系统情况 ③密切注意厂区内事故水池情况; ④厂区排水情况;
⑤保持通讯畅通,注意时态发展,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组长报告。 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
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级别、污染物性质和特点,监测人员在进入污染区进行监测时,为保障其自身安全,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监测人员必须配备防护服、安全帽、防尘口罩、胶靴、防护手套等,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内、外部应急监测分工说明
如果事件等级较低,污染范围较小,主要影响厂区局部区域,则由厂区应急监测人员对事件现场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频次由实际情况决定,一般要求连续多次监测,直至确认污染物解除为止。
如果事件等级较大,污染范围较大,污染物扩散较快,则应立即请求 市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支援,以求尽快对事件现场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扩散范围取得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救援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监测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供氧装置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现场需要的采样器具主要有球胆、塑料气袋、注射器、真空瓶、采样瓶、气体采样器、水体采样器等。
(1)内部监测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确定,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组长负责向 市环保局发出应急监测需求,并告知:
①废物种类;
②污染源及污染物种类、数量; ③可能的扩散范围;
④大致的气象条件(温度、风向、风速、大气压力、降水等); ⑤提供的应急防护措施(服装、防毒面具); ⑥安排人员协助勘察、现场布点,并实施监测;
⑦保持通讯畅通,注意时态发展,及时向现场救援指挥部组长报告。 (2)事件终止后的监测
①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决定事件终止后的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物; ②化验室安排人员进行监测;
③尤其是废水大量产生,事件终止后,恢复原状,应该持续对水质监测一段时间,当污染物含量稳定后,才能撤销。
(3)外部监测
污染范围较大,污染物扩散较快,污染监测由 市环境监测站取样进行。
实验室监测属于外部监测,在现场应急监测中,大气污染中一些污染物需要的便携式仪器厂区没有的,需 市环保局及监测站进行检测的,属于外部监测。
应急终止 应急终止条件
满足下列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终止条件,即可终止应急工作: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己经消除,并确认彻底不会有死灰复燃现象;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且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己经被消除,无继发可能,继续监测24小时以后符合标准要求;
(3)所有受伤人员得到安置;
(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程序
I级应急响应按如下程序终止:
(1)由 市环保局确认终止时间,经 市人民政府批准,通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终止;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指挥部应根据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
II级、III级应急响应按如下程序终止:
(1)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确认终止时间,经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通知现场应急
救援指挥部应急终止;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指挥部应根据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应急解除通知
应急解除后公司要及时安排专人通知本单位及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
(1)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监测结果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宣布本次事故己解除,应急结束。通知本公司解除警戒,应急人员撤回原单位,车间员工进入,清洗受污染设备设施。
(2)通过电话和广播通知受影响范围人员和企业本次危险已经正式解除。 事故情报上报事项 上报事项内容包括:
(1)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主要污染物名称、浓度或总量; (2)事故发生后人员受害情况(轻伤、重伤、受伤状况、死亡); (3)事故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4)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5)企业周边如有自然保护区,报告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和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程度;
(6)环境污染事故若污染到饮用水源,应报告受污染水源危害程度及范围。 移交事项
如果事故级别较大,事故调查组要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
移交事项包括:污染情况、危害程度、污染过程等有关环境保护资料。 事故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1)调查方法
事故应急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安排成立事故损失调查组协同保险公司,对事故损失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
主要采用“枚举法”,罗列出损失项目,统计、估算或折算各项目的损失额,求和得出事故损失,常用“直间比”通过直接损失确定间接损失,并将非经济损失通过一定技术转换为经济损失进行损失的计算。
事故损失调查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调查。 (2)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指事故直接导致的、事故遏制前己形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遏制事故损失扩大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①财产损失:设备、工程设施、工具、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损毁造成的经济损失。
②环境资源损失:土地、植被、地表水、地下水、林业资源、动植物的破坏或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③人员伤亡损失:即人员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丧葬、抚恤、补助、医疗费用。由医疗救护组调查人员伤亡情况,包括轻伤、重伤、死亡情况及其原因,化学品灼伤、烧伤情况及其原因,送医治疗情况等。并统计人员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停工工资等。
④事故污染控制费用、抢救费用和清理现场费用:主要是为遏制事故发生、防止污染继续扩大或应急抢修的费用支出,包括投入的各种阻止污染物扩散的物资,辅助使用的机器设备、环境污染监测、事故调查处理、应急工作人员和事故处理专家的费用等。
(3)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指事故遏制后发生的、与事故相关的费用的增加和收入的减少,间接经济损失包括:
①家属安置迁移费用。 ②恢复生产费用。 ③恢复环境资源的费用。
④由于事故而支付的违约金、罚金和诉讼费。
⑤补充新职工的费用,包括招工、培训、安置等费用。
⑥事故发生后,由于事故抢救处理和恢复生产影响工时、生产能力的降低造成的经济损失。
⑦由于事故而使工效降低、企业声誉下降、订单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查找事故原因及因素分析进行责任认定。 (4)责任认定
①在进行现场应急的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抓紧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收集有关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损失等方面的证据和资料,必要时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请求公安司法部门介入和参与调查取证工作。
②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告一段落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调查取证情况,依据相关制度,拟定追究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的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对于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总结报告
事故应急终止后,应急指挥部应制定相关人员对事故应急工作进行总结,编写事件应急总结报告,以对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总结报告主要从污染事故类型识别及分析;污染事故现场调查及环境应急监测;确定事故污染因子及其源项;事故应急过程评价;后果评价;污染损失评价;污染事故原因;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应急抢险救援的方法和效果;应急终止;善后工作开展情况等,针对事故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事故总结应于应急终止后15天内完成,并及时上报市政府、省环保局。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企业应对在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把事故应急预案的处理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有关人员。
事故应急预案是要通过实践考验,证实该预案切实可行后才能实施。因此在演练评价和总结后,要根据评价、总结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认为确实需要修正的预案内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正完毕,并予报批。
第八章 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邀请专家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对受影响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组织受影响部门尽快恢复生产,逐步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1)妥善安置受灾人员,公会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抚恤。
(2)安环部负责对应急过程中消耗、使用的应急物资、器材进行补充,使其重新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3)生产技术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查事件原因和责任人,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4)事件如果对当地生态环境有明显不利影响的,要在事件结束后调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同时提出可行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上报当
地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保险
公司应办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保险责任包括:
(一)第三者人身损害。环境高风险企业因突发环境事件或者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环境,导致第三者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造成人体疾病、伤残、死亡等,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二)第三者财产损害。环境高风险企业因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环境,直接造成第三者财产损毁或价值减少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三)生态环境损害。环境高风险企业发生较大、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生态环境损害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必要合理费用。
(四)应急处置与清污费用。环境高风险企业、第三者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公益组织等机构,为避免或者减少第三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者生态环境损害而支出的必要、合理的应急处置费用、污染物清理费用。
办公室及时与社会保险局取得联系,为应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事件后的损失、损害进行善后处理,联系保险公司协商赔付事宜。
第九章 应急培训和演练
培 训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应急指挥部应定期组织培训,采用讲课、发放资料、播放录像、模拟演习等方式,加强救援人员在环境污染事件来临时的处置水平和应对能力。培训内容主要有:
(1)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2)公司环境风险源的名称、类型、数量、位置、报警措施等内容;
(3)针对各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培训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实施救援,培训自身防护措施和事件主要应对措施;
(4)掌握本企业存在的丙烯、丙烯醛等危险物质特性、危害性和泄漏后的处置方法及救援方法;
(5)学会事件现场消防方法,学会使用常用消防剂; (6)事件现场的撤离条件和快速撤离方法; (7)应急终止后事件现场的处置。 员工基本培训、管理人员培训
(1)企业员工环境应急知识普及教育内容
1)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作用与内容
2) 企业环境危险源的位置、发生事件的可能性、鉴别异常情况的危险性; 3) 本企业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各类污染物的危害性; 4) 防止污染物扩散,处理、处置各类污染事件的基本方法; 5) 周围环境敏感点的位置、数量与类型,本企业污染事件对其影响; 6) 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7) 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8) 主要消防器材、防护设备等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9) 逃生避难及撤离路线; 10) 自救与互救、消毒基本知识;
11) 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要求,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12) 运输司机和检测人员培训; 13) 如何正确报警,内外部电话清单。
(2)企业员工应急处置培训方法
方式:企业内定期进行培训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考核:日常管理不到位、工作有漏洞,按厂区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公司每月对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措施情况及责任分工情况进行检查,车间每周
对应急预案措施、启动、条件保障情况检查。
应急物品按岗位责任分工,每班检查一次;备用的应急物质每月检查一次。 (3)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培训
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①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②制定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基本程序和内容; ③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和应急的法律责任;
④本企业环境危险源的识别是否完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性、对员工及周边地区产生环境影响及危害;
⑤企业人员的职责及分工是否合理、明确;
⑥企业以前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性质和特点; ⑦环境污染事件现象的辨别及识别。 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培训
事件影响范围较广,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而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应急响应知识,提高周边地区人员的灾害意识和防灾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每年6月份,借助安全月活动之际,在社会上,特别是对周边人员宣传应急响应知识,宣传本企业应急预案的基础知识,以及周边人员的自救、互救方法,疏散路线等知识。
(1)培训主要内容
①该区域主要污染源及其危害。
②该区域以前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性质和特点 ③环境污染事件现象的辨别及识别
④环境污染事件报告的基本报告方法(电话:12369、110、119) ⑤环境污染事件预防的基本措施(如疏散路线、停止用水等)。 ⑥自救与互救、消毒的基本知识。 ⑦在污染区行动及保护的基本方法。 ⑧明白公告、警报、指挥信号等的含义。 ⑨医疗单位的地点、专业性等。 (2)培训方法
可通过环境应急知识小册子,发放到个人,或在人员聚集地宣传栏内张贴宣传海报进行宣传。 运输司机、监测人员培训
运输司机、检测人员培训,由各部门结合每年组织的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考核一并进行外,还要参加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运输司机培训内容:
①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②运输危险化学品事件发生后的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 ③事件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与互救; ④事件发生后撤离和疏散方法;
⑤运输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
检测人员培训要增加监测布点和特征污染物的分析内容。 应急培训内容、方法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制定专用的应急培训记录表,每次应急培训要做好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参加培训人员、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
应急救援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和考试等,演练和讨论是两种最常用的培训方法。
考核采取现场口头考核和卷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卷面考核应记录在档。 演 练 演练准备 (1)各参战队伍
应急救援小队及企业全体员工
(2)所用器材
现场消防器材、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器材若干、警戒隔离带、袖套(治安、救护、指挥)。并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
(3)前期准备
演练前3~5天向全公司通报,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4)演练资料准备
①工业场地的总平面布置图; ②疏散线路图; ③交通管制示意图;
④各种消防器材及应急救援器材工具等; ⑤应急监测器械;
⑥制定各种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⑦救援医疗工具。 演练范围及频次
根据受事件影响范围确定演练涉及范围。范围为公司全体职工及周边受影响区域的群众。
演练频次:每年进行一次演练。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安排在6月份进行。 演练组织
在演练前上报相关部门单位,邀请其观摩指导。演习按照预案中的事件发生级别及类型启动相应的预案程序开展演习。
演练组织与预案中的应急救援组织一样,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制定每一次演练的具体方案。
按照预案的要求,接警后应急组织各分组各人员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统一听从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现场总指挥的号令行动。特别是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物资供应、治安等小队要及时到位各司其职。
全厂员工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号令进行有序的疏散和撤离。各应急小队按照职责开展抢险、救援、医疗、警戒等工作。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组织各分队对应急演练过程进行讨论,分析演练过程中的得失,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根据结论修改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
最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本次演练的目的、意义、过程、结果、收获做出评价,并记录在案。
(1)应急演习的评价
演习评价是指观察和记录演习活动、比较演习人员表现与演习目标要求,
并提出演习发现的过程。演习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演习是否达到演习目标要求,检验各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要全面、正确的评价演习效果,必须在演习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评价人员。评价人员的主要作用是观察演习的过程,记录演习人员采取的每一项关键行动及其实施时间,访谈演习人员,要求参演应急组织提供文字材料,评价参演应急组织和演习人员的表现并反馈演习发现。
应急演习评价的方法是指演习评价过程中的程序和策略,包括评价组组成方式、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目标是指在演习过程中要求演习人员展示的活动和功能,可与演习目标相一致。评价标准是指提供评价人员对演习人员各个主要行动及关键技巧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
(2)应急演习总结与追踪
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与讲评是全面评价演习是否达到演习目标、应急准备水平及是否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演习人员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演练总结是指通过评价演练过程,发现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预案、应急执行程序或应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正确的评价演练效果,必须先在演练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人员。通过评价人员,发现和找出不足项、整理项和改进项。
不足项:主要针对应急预案编制要素来发现问题,如在应急学习过程中,职责不明确,应急资源不足,事件报告不及时,救援行动尽缓,处理措施难以实施,可能涉及人员的伤亡及污染的进一步扩大等。对于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并给出纠正措施建议和完成时限。
整改项:对人们生命安全健康构成威胁,污染虽然得到控制,但不能消除。
整改相应在下次演练时予以纠正。
演练总结与讲评可以通过访谈、汇报、协商、自我评价、公开会议和通报等形式完成。
演练结束后,需提交演练报告,对演练情况的详细说明和对该次 演练的评价,应对发现的有价值的部分汇总并做好记录,对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建议,对演练发布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时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将预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要时,应适时报送环境保护部门。
最后应急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本次演练的目的、意义、过程、结果、收获做出总结评价,并记录在案。
演习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本次演习的背景信息,含演习地点、时间、气象、水文条件、污染事件的特点等;
②参与演习的应急组织、人员、设备; ③演习情景与演习方案;
④演习目标、演示范围和签订的演示协议;
⑤应急情况的全面评价,含对前次演习的不足项在本次演习中表现的描述; ⑥演习发现与纠正措施建议;
⑦对应急预案和有关执行程序的改进建议;
⑧对应急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方面的建议; ⑨对应急组织、应急响应人员能力与培训方面的建议; ⑩下一次演练计划及注意事项。
追踪是指策划小组在演习总结与讲评过程结束之后,安排人员督促相关应急组织继续解决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或事项的活动。为确保参演应急组织能从演习中取得最大的益处,策划小组应对演习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习发现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第十章 奖 惩
奖 励
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企业应给予表彰奖励。 奖励条件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着;
(2)抢排险事件或者抢救人员有功,使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显着; (4)有其他特殊贡献。 奖励内容
(1)提职、提干;
(2)增加工资、奖金、福利; (3)安排带薪修养、休假; (4)评先进、劳模。 责任追究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
关责任人员进行处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应急预案进行救援,拒绝履行应急救援义务; (2)不及时报告事件事实情况,延误处置时机;
(3)不服从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和指挥,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借故逃避、逃匿,擅离职守,情节恶劣的;
(4)阻碍、干涉事件调查工作,拒绝调查取证或者伪造、恶意破坏现场,作伪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5)发生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他人财产损失,拒不依法承担责任或负责人逃匿的;
(6)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资金或物资; (7)阻碍应急救援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 (8)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9)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经费保障
企业建立应急专项费用,专款专用。保证先期的物资和器材储备资金投入,预备必要的补偿资金;要拟订抢险救灾过程的资金调配计划,保证抢险救灾时有足够的资金可供调配;会同保险公司等部门做好后期有关资金理赔、补偿工作;要储备和保证后期足够的职工安置费用。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单位内部及周边可利用预防、处置环境污染事件的环保、安全、消防、交通、卫生、通信、个体防护等应急通讯、联络、报警、监测、防护(含药物)、清除等设备、器材名称、数量及其分布以及应急通道、应急疏散和避难所。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该具备以下基本应急物质,保障各项物质能够随用随取。
(1)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和周边地区地形图、常规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2)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主要有固定电话、手机、对讲机等。 (3)应急电源、照明,岗位配有手电筒、应急灯,可供照明使用。 (4)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 (5)运输车辆。
(6)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对警情
做出判断,迅速调动一切应急力量、救援设备、器材、物品等,为抢险救援赢得时间。 应急队伍保障
建设好公司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同时,加强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加员工应急能力;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与专业救护队签订救援协议。 通讯与信息保障
应急指挥部应建立应急通讯网络,明确参与部门的参与方式,提供联系方式,保障通讯畅通。
公司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通信畅通。同时,提供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市环境保护局等单位建立畅通的通信网络。 (2)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移动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
(3)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以及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专线通信联系,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持通信联系畅通。
(4)应急救援指挥部与事件现场的通信联系也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建立起来。
其他保障 技术保障
建立并完善各部门、单位多种通信渠道,指挥部或成员单位要采用手机或对讲机联网等形式保障通信畅通,指挥部办公室要设立接警中心(值班室)并负责收集各种通信资料。
应急相关技术资料的建立与完善由办公室负责,并聘请外部专家定期到厂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对特殊岗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交通运输保障
公司内各单位必须保证运送人员和救援物资的运输车辆的应急使用。
事件救援和医疗救护车辆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后,提请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件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受交通信号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赢得抢险救援时间。 治安保障
发生事件后,由公安和保卫等人员维护事件现场的社会秩序和道路交通。 控制无关人员,无关人员不准擅自进入事件现场。 后勤保障
公司与临近医院达成协议,医院为事件提供医疗救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公司发生事件时,医院负责在第一黄金时间抢救、急救遇险人员,并为公
司相关人员做好医护检查。
指挥部要规划出可供受灾职工疏散的路线和不同级别的临时避难场所,并有明确的标志。
第十二章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内部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成功后,首先由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内部进行评估,评估后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外部评估
内部评审修改完成后,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完成后,按照评审意见进行仔细修改。 备案的时间及部门
外部评审修改完成后,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发布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应急预案的更新
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
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修订:
(一)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 (二)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
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
出重大调整的;
(六)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
修订完成后按照要求及时发布、实施与备案。
第十三章 预案实施、生效的时间
预案解释
本应急预案由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制定和解释。 预案更新
本预案为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版本号为2017-01版。实施过程中半年核查一次,以改进其完整性和可行性,主要核查应急组织机构、联络人及电话号码、应急物资储备等随着时间变化可能改变的内容,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修订之后及时发布,修改情况在本章节内体现,并通知所有应急预案相关人员,实现持续改进。 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 营业执照
附件2 应急救援通讯录
外部应急联系电话 单位 联系电话 单位 联系电话 周边单位联系电话 公司内部联系电话
运输单位联系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