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华中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第2期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张华中
思维导图是通过一个主干对一件事物进行发散性思维,围绕中心思想依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填补思维导图中的分支。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图,迅速抓住文章主旨、选择文段中的有效信息,通过这种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的严谨性有明显的效果。
一、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正逐渐养成思考问题,优化解决方式的能力。如果在这阶段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为他们进入高年级写议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在审题过程中完全由教师一手包办,勾出重点词汇,如何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总分总”的写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一手包办学生作文的授课模式,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通过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有效地实现课堂主动权的转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思维导图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把思维导图作为作文教学的媒介,既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能促进其思维运转,使作文课堂不至于枯燥生硬。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精心优化课程设计,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合理介入,善于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写作思维的发展,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思维导图在低年级写话中的运用
低年级学生最初接触的作文类型就是看图写作。传统教学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同学们图片中发生的故事,以及整个图片中反映出的思想。这样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能力,养成凡事依赖别人的想法。
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思考为手段指导学生,下面以教育部新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写话为例子,看看该种模式的创新思维发散过程。首先我选取看图写作题目的时候,鼓励学生观察图片中他们认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并顺着重点关注对象寻找有何与之相连的人或者事情,从一条主线出发就会让学生避免下笔的盲目性。比如在这个例子中要关注的就是在图中的玩具中哪一个是你最喜欢的?选定好目标之后,剩下的就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分叉上填补为什么这个玩具是我最喜欢的?它怎么样的玩法吸引了我?当一个思维导图做完之后,关键的一步是如何将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转变为作文中的文字,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同学们对思维导图的每个框架进行分析,每一个分叉指示着中心点的哪一个方面,对于相同的方面进行汇总整合,最后将相同的部分作为每一段的中心思想进行扩充。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就会使整篇文章的行文变得更符合学生思考问题的一般途径,而不是带有教师的主观意志,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找到写作文的逻辑技巧。
2.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对于多图的看图作文,主要强调逻辑连贯性思维。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总结每一张图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图片之间的联系,找到不同图片之间是如何进行衔接的,即找到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顺序有哪些?这也是写作过程中要遵循的逻辑顺序。最后,教师将所有的图片拼接在一起引导学生们去寻找多图组合中共同表现出的中心点,就可以作为整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与表达思想。初步分析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分析的过程在作文本上呈现出来,之后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修改学生作文,参考学生的思维导图对文章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这样学生独立思考,联想发散思考的能力将不断得到强化。这种思维能力对他们日后作文水平的提升,对于其他学科问题的分析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高年级情境联想中案例初探
所谓情境联想,是对一个片段化的句子进行扩展和联想,类似于续写作文。思维导图在这类文章的写作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写作的想象力不同于天马行空般散漫的联想,它需要有一个事实基础作为依托,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想象。针对情境文章我以教育部新编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开端为例子作实战演练,我从课文中截取了闰土刺猹的过程让学生分析,接下来的故事将会有怎样的发展?首先我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的每一个阶段捋顺,对每一个阶段提出该段的中心问题,如闰土和猹会有怎样的动作?这一段可以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临摹闰土刺猹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加一些环境描写作为烘托使文章更为丰满。针对不同环节的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意识。在不断的填充自己想象中的答案的过程中,整篇文章的轮廓也就逐渐成形。如此,循序渐进,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