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文学语言的和谐性

浅论文学语言的和谐性

2023-04-19 来源:乌哈旅游
.

目录

摘要……………………………………………………………………………………1 引言……………………………………………………………………………………1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 二、文学语言主要特点 ……………………………………………………2 1.间接性 ……………………………………………………………………2 2.形象性 ……………………………………………………………………2 3.情感性 ……………………………………………………………………2 4.丰富性 ……………………………………………………………………2 5.独创性 ……………………………………………………………………3 6.音乐性 ……………………………………………………………………3 三、文学语言的和谐性和现实路径 ……………………………………4 1.要重视整体把握…………………………………………………………4 2.要重视微观分析…………………………………………………………5 3.目标指向是深层意蕴,审美效果 ………………………………5 4.培养品味语言能力的途径 …………………………………………5

参考文献 …………………………………………………………………………6

.

.

摘要

对于语言与文学的探讨,首先我们应当了解两者的基本定义。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载体。而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的反应客观现实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再现一定时期、地域的社会风貌。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文学和语言和其它是不同的。文学与语言由于主要在于塑造艺术形象,描绘出具体感性的、生动的人、事和物,所以文学语言具有内在一种和谐美,这种和谐通过语言才阐释这种和谐。

关键词:浅论、文学语言、和谐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谈论文学必须要从谈论语言开始。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许你对这句话不陌生,可你对这简单的一句话当中的深刻意义领会多少?你对“文学”“语言”“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过吗?

简单说,文学是文艺之一,还包括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

.

.

术等。语言艺术:运用语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即文学。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二、文学语言主要特点

文学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科技语言、政论语言、公文语言,具体说来主要特点有:

1、间接性

如果将“语言”这个概念“放大”的话,文学语言要经过读者视觉接收和大脑加工转换,才能在心里产生画面感、形体感、音响感、触感、味感。

间接性在一定程度带来模糊性、未定性、多义性,这似乎是文学语言的“短处”,其实也是文学语言的长处。因为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2.形象性

形象性体现语言的文学性的特有特点。通过作家的描绘,可以使读者脑海中唤起“视觉感”,充分发挥读者的形象思维。文学语言追求形象性、形象感,以至于我们常常把“形象化的语言”理解成“文学化的语言”。

3.情感性

情感性是语言“文学性”又一重要特点。文学语言必然表达作者情感不可,只是程度有高有低,方式有曲有直罢了。

4.丰富性

.

.

文学语言的丰富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方式方法的丰富性特征,即指作者写人、叙事、状物、绘景时所利用的语言手段和语言表达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特征。是和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特征交融为有机统一体的语言形式特征。 5.独创性

文学语言的独创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独创性特征,即指文学文本中写人、叙事、状物、绘景和议论、抒情时所呈现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方法的独创性特征。 6.音乐性

文学语言的音乐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手段的音乐化特征,即以文学语言写人、叙事、状物、绘景时所呈现的吸引人、打动人的音乐氛围及其特征,也就是和文学一样的形象性、情意性特征融合在一起的语音形式特征。文学语言的音乐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由文学语言语音手段所形成的丰富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上。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语言修辞的根本要求。

决定文学语言音乐性特征的因素,首先同它的形象性和情意性一样,是由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功能所决定的。文学语言反映社会生活,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不只具有形象上的意义,也有音乐性上的意义。在一定的美学指导下,文学的节奏和韵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就是文学语言音乐性特征的体现。正如韦勒克所言:“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套声音的系统,因此,是一种特定语言声音系统中的选择。朱光潜也有言:“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

.

三、文学语言的和谐性和实现路径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作家呕心沥血的创造产物,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充实而丰富的内容,浓烈而澎湃的感情,只能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读者。不管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还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达到和谐的统一。这个和谐的统一也就是通过语言来体现。

主要的方法就是无论什么语言,必须要和所描绘的内容具有内在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语言的一种属性。譬如在描写人的时候,你换做不是针对人的语言,尽管有独到之处,但缺少一种整体的美感(特殊的文体例外);当然你要对事物抒发感情,也要结合其特点来写,如果缺少了美,文学就缺少了立体的感觉,也就难说到和谐性上来。

对于文学艺术作品,语言的和谐要借助于意境。意境是诗化了的生活。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所谓境界,是“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意境就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境界优美,则引人入胜,使人身临其境,陶醉其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因此对于文学作品,对于诗歌和散文而言意境是其生命,没有意境,必然缺乏和谐性。

要达到文学的和谐性,对于语言的运用应该有注意几种具体的方法:

1、要重视整体把握

语言的音节或文字的有机组合,构成“语言场”,这种场的强力

.

.

和魅力都远远胜出其上。所以品味这种语言应有良好的整体感或“场感”。

2、要重视微观分析

不能只是单纯地“高屋建瓴”地“俯视”,还应沉潜到语言的溪流和浪波的底层,察看语言“美景”的各个重要的精微细部。需要发挥你的解词读句的能力,需要你对语言细节“末梢”具有一定的敏感。

这种微观分析,重在“精细”,在“细”字上下功夫,从“精”上定要求。作者一字,读者百味;作者未必这般,读者感慨万千。

3、目标指向是深层意蕴、审美效果

(1)深层意蕴:指文本义、语境义,而非词典义、浅表义。有些众人皆知的语言深层意味应该挖掘出来,有些众人忽略而你沉思之后突发新见的深层意味更应该挖掘出来。

(2)审美效果:指欣赏者的审美感受,是在充分认知、理解之后作出的理性评价。一般都给予好评,很少有差评。涉及的方面很多,如遣词造句的精心、恰当,词句中思想感情的厚重性和丰富复杂性,句式的长短变化,组词构句的陌生化、创造性,词句在语音上的表情达意效果……记住,不是光理解语言本义,而是着重于“品评”效果。

4.培养品味语言能力的途径。

说到品味语言能力的培养途径,也许你会很快地说出“多读”,可是读什么,一句话那就是经典作品。怎么读,这也是关键之所在、困难之所在。在你读过较多经典作品之后,经过“咀嚼”和“消化”,你获得的语言素养一定比读时兴作品丰厚得多、深厚得多,这是千真

.

.

万确的道理。

文学语言的和谐性,不是凭空捏造的,来源真实的生活,通过对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具体描绘揭示出来的。对人、事、物只有用文学语言作具体的描绘,它的特征才能具体感性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语言的和谐性不但要有具有绘画和音乐的特点,还要有能够有色彩、有音响地描绘生活和反映思想,从而在读者面前呈现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嗅觉形象、味觉形象等。只有全面展示出来文学语言的魅力,它的和谐性才会自然地内在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2]乔纳森卡勒,论解构。 [3]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4]阎嘉,文学理论基础。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