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马兰
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08期
摘 要:2004年,国家启动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成为高中美术学习的必修课程。而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与增补中,又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学业质量、水平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美术知识、帮助其掌握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对美的感受,丰富、强化了他们的美感经验,从而有助于构建学生健全的心理结构,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美术鉴赏课因其独特的艺术性、实践性和自我感受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就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思维模式,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通过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和改进,实现美术鉴赏课的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的有效扩展和学生综合美感素养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现状
首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启发性的鉴赏内容,且一直没有形成对学生综合鉴赏能力和美学感受培养的有机体系,知识点零碎而片面,导致学生对于对称、均衡、节奏、比例、对比、等美术原理的掌握和理解不足。
其次,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不高,教学模式死板,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热情,教学的效果也就仅限于教师简单的理论宣导和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再次,美术鉴赏仍以美术历史和美术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课程,教学范围狭窄而片面,无法构成学生完整的美学认知结构。
最后,学生对于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乐趣不高。
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初探 1.拓展鉴赏课的知识范围,丰富鉴赏课的教学内容
美术鉴赏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还要掌握基本的美术语言(不仅是指点、线、色彩、形状等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还包括由这些基本元素组成的、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的对称、平衡、和谐等的组织原理)以及美术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因此美术鉴赏课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对于美术作品外在的简单赏析,还要就艺术作品所处的历史、人文、自然及社会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握与分析,抓住鉴赏内容的时代感和生命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同时引入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和先进的艺术鉴赏理念,提高艺术鉴赏内容的时效性、生活性,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带入感,增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另外,鉴赏内容不能仅限于绘画,对于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作品的欣赏与解析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教学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宣导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模式,坚持以学生文本的教学模式的合理化创新,引入包括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角色扮演等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一定的艺术情境和问题探究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并将学生的欣赏评述作为美术鉴赏课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的认知和知识储备,对艺术作品进行思考与解析,实现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分享,从而创造个性化美术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完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 3.增强美术鉴赏课的实践性
对于美的认知与感受不能单纯只靠书本和绘画欣赏就能有效地培养的,学生需要深入自然、人文景观之中,通过自我的感受力和感官的冲击力达到对于美学知识的掌握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可视化的鉴赏课堂环境中,更能够有系统、有目的地就鉴赏技能和知识的有效引导实现对于学生美素养的强化,从而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4.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提高鉴赏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美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程式选择,通过利用图、文、透视、声、像等多种方式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美术鉴赏课内容的多样性、过程的趣味性、表现形式的生动性,更为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有效更新与优化创造条件,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独立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与水平,拓展其美学知识构成,从而更有利于课堂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提高。
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中学生美术素质和美学心理培养的重要任务,美术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构成和美学理念,达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趣味性、生动性、多样性、系统性、有效性,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美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齐颖慧.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11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刘倩.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