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名词解释 5个 20分 选择 10个 20分
判断10分 简答 4个 30分 论述20分
第一章 导论
人类行为:
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为适应环境所展开和表现出来的活动。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人类行为的特点:① 适应性 ② 关联性 ③ 变化性 ④ 变化性 ⑤ 可控性
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社会环境界定为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 稳定性 动态性 整体性
社会环境的构成:家庭 社区 朋辈群体 学校 单位和组织 大众传媒
社会系统 文化
“人在情景中”:用来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 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用
① 不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人类的不同行为方式
中国的百善孝为先
② 相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同质的人类行为
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都有典型的国民性
③ 社会环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
尤其在人的幼年和童年时期
④ 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特殊影响
体现在:A 各种社会领域的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方式。(警察)
B 个体在遇到困难时,家庭、朋友、单位组织或社会力量都会提供援助
C 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角色为人类行为提供成长标准
⑤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与遗传因素有关
遗传和环境共同促成行为的出现和发展,并决定行为的程度,质量和效果。
2、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能动作用:
①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② 对社会环境的利用 为提高成绩的 物质诱惑
③ 对社会环境的改变
A 从行为主体看 追星
B 从行为性质看 良性 恶性
C 从影响的结果看 三峡 围湖造田
3、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交互影响的不对等性
对个人来说,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直接,长远而且深刻,而个人行为很难短时期内改变环境,而主要是适应环境。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础理论
第一节 生物层面的理论
第二节 心理层面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理论
第一节 生物层面的理论
一、基因与染色体
二、基因变异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是通过细胞染色体由祖先向后代传递的品质。
第二节 心理层面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四、发生认识理论
五、道德发展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1、潜意识理论:
意识(那些在某一时刻我们可以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很小的一部分)
前意识(通过集中注意或回忆、联想而能浮现于意识领域的心理事件、过程和内容)
潜意识(正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很大一部分。其特点:① 检查作用成为阻碍
② 潜意识的操作方式是非理性、非逻辑没有时间特点的
③ 潜意识追求的是快乐,它唯一目标就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释放,不会考 虑外在条件。
④ 潜意识系统的内容和语言相互分离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核心)
弗洛伊德在对意识进行三层次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格结构划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受快乐原则支配。它属于潜意识层,其中主要通过遗传获得。例如我们有性欲冲动,贪图享乐的冲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
自我: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要如不能再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使本我现实化、理性化。它依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自我可以支配人的知觉、记忆、认知和定向活动,他通过一些机制来发挥其内在需求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作用。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过滤器。
超我: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构成,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部分,它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道德规范和社会要求形成的。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层次和理想部分。通过良心和自我理想,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超我遵循“至善”原则,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永无止境追求完美。超我也是非现实的。
三者关系:本能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节制的本能欲求必然会受到已内化为超我的道德规范和外界客观事实的谴责和限制,导致三者的冲突。自我作为中介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和超我的谴责和现实的限制中。如果三者保持动态平衡,人就心理健康,反之则产生异常。
3、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欲生来就有,而且是人心里发展的动力源。指出婴儿也有性欲,并把婴儿到成人的性需要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愉快区”,每个阶段的性活动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构成相应的影响,甚至会成为日后产生心理疾患的根源.
① 口欲期 出生至一岁左右。
这一阶段婴儿性欲望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与性的需求。断奶一般在10-12个月为宜。过早:吸烟、贪食 过迟:厌食 中断:口欲攻击 咬人 骂人
② 肛门期 1-3岁
幼儿可以在排便和控制大便中获得快感。如果过早或过于严厉地进行便溺训练,以后会出现沉默、内心性格
③ 生殖器期 3-5岁
④ 潜伏期 5-12岁
转移在学习和生活中
⑤ 生殖器 12-20岁
男子手淫 女子月经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贡献:① 开创了无意识心理学研究 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② 开创了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科的建设
③ 在治疗精神病的实践中,发展了重视心理治疗的新方法、理论
④ 精神分析渗透各学科,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局限:① 明显的生物学基础,泛性论
② 没有根据,主观色彩浓厚
③ 理论来源于医疗实践,把正常人当成精神病患者……
④ 认为潜意识重要,强调早期经验对个性发展影响不符合实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中许多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既受到生物学因素影响,又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格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从而形成了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婴儿期 0-1 幼儿期1-3 儿童早期3-6 儿童中期6-12 青少年期 12-20
成年早起 20-40 成年中期 40-65 成年晚期 (老年期)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主要区别:
(1)弗氏强调本我的生物性冲动,而埃氏则注重自我的合乎理性的世界。
(2)弗氏强调人的本质的动物性成分,而埃氏则认为先天的无意识的欲望只在人类成
长的早期很重要,人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生物,被自我所控制。
(3)在个体成长与发展上,弗氏强调过去、历史的经验,而埃氏则强调未来,一个人对未来的向往决定这个人现在的行为。
(4)在人的成长中,弗氏强调性本能的驱动力,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而埃氏则强调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5)在对人类成长过程的分析中,弗氏的重点是儿童期,而埃氏关注的目光延伸到了整个生命过程。
对埃里克森的批评
A 其发展模式太偏向于中产阶级的经历,没有考虑到社会阶级、种族集团以及不同机会的差别。
B 理论本身很含糊,对许多重要问题没有提出充分的解释,如导致人类成长的原因是什么?危机的解决是如何影响人格的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创始人是华生
华为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意识是不可捉摸和不可接近的,应该用刺激和反应等行为主义概念替代感觉、知觉等传统心理学概念。要研究的人类的行为而不是人类的心理活动。
还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他认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切活动。与他的理论不可分割的是“刺激”S和“反应”R 他将引起有机体活动的内外部变化称为刺激(包括体外环境和人自身生理),而将刺激后所呈现的活动称为反应。 以此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1、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由意识转向行为,这就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显示出来,因为行为是可以学习的,而支配学习的是环境。
华生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否认遗传的作用。
2、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
变现:① 对儿童怕、怒、爱的情绪行为的研究。认为主要是环境形成的,尤其是家庭环境。
② 对儿童的嫉妒情绪行为的研究。爱的行为受到了限制而反应出的。
理论要点:
1、强调行为是研究的目标
2、强调环境对行为塑造的影响
他赞同英国洛克的“白板说”
3、强调刺激—反应模式
否认遗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发生公式是刺激(S)—反应(R)
4、反对阶段论,主张连续性
人类成长不象弗洛伊德所讲的阶段性,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华生的评价:强调以客观的可证的资料来研究人类行为,有其积极的意义。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一系列实验被誉为心理学史上“经典实验”。提出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值得借鉴。
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类行为发展的内部机制。只坚持客观的测量观察方法不可取。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
认为人类所学习到的社会行为绝大多数是有强化引起的,即是由操作性行为的结果引起的。
强化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景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1、观察学习
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行为既受遗产因素和生理因素制约,又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包括直接经验学习 间接经验学习 2、交互理论 3、自我调节理论 4、自我效能理论
人本主义:
20世纪 50-60年代 美国 由于它既反对行为主义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而只研究人的行为,又批评弗洛伊德不考察正常人的心理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需要层次是马斯洛的核心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动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基本需要,需要是,而且按先后顺序发展:
第一 生理需要 第二 安全需要 第三 归属与爱的需要 第四 尊重需要
第五 自我实现需要 第六 自我超越需要 优点:符合人类需要的规律;强调人的尊严等具有积极意义。
局限性:
忽视了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树立个人主义的倾向。
此外,人的需要的层次并不一定就是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发展。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他相信人类是性本善的,主张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1940年首创了患者中心疗法。他的理论被称为人格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挥的政要标志。结构:客我和主我
四 发生认识理论
皮亚杰 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理论。
1、关于认识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20世纪20年代。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认识结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通过对这四个概念的描述,我们看出,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低级不断向高级发展运动的过程。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但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会推动认识的发展。
同化:指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它是原始生物学中的概念,皮亚杰借用是为了说明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生物的一种适应。
顺应:图式在质量上变化的过程。即当原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就必须通过调整原有的图式而建立新的图式,使原有图式发生质量上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平衡:指在个体与环境的交往中,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是认识结构不断完善和深化、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2、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因素与阶段论
相关因素:一、生物成熟 二、物理因素 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三、社会环境 四、平衡 影响发展的决定因素
儿童认识发展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 0-2岁
二、前运算思维阶段 2-7岁 出现语言 A大于B B大于C 但不知A大于C
三、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7-12 简单逻辑思维
四、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2-15岁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相关思想。提出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
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2、现实的利己主义
二、习俗水平
1、人际关系定向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2、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
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2、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第三节 社会层面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1、米德关于“自我”理论
符号互动论的奠基者。米德认为,自我并非是先天形成的,而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获得的。自我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通常,个体会自发开始某一行为(主我),然后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或着说个体意识到的他人的反应(客我)决定是否继续行为。
米德通过对儿童玩耍和游戏的分析来探讨自我的产生机制,将自我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模仿阶段。大约处于婴幼儿时期 二是,游戏阶段。大约处于儿童时期 此时儿童开始形成自我,但是不稳定 三是,概化他人阶段 青少年时期 这是自我的完成阶段。形成“泛化的他人”
2、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是指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有三个阶段:感觉阶段 我们想象中的他人判断 自我反映阶段
社会交换论 社会性别论
第三章 胎儿期
胎儿发育时间为260天至280天 胎儿期可分为:胚芽期 胚胎期 胎儿期
第12周开始产生心理的发展(光线、抚摸 味道、声音 母亲情绪)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2、父母对胎儿的影响 年龄 身高 体重 血型 营养状况 情绪 健康状况
嗜好和生活习惯 父亲
3、社会环境 家庭 工作环境 社会文化(医疗保障 生育保障 社会观念)
4、胎儿的相关问题:胎儿的法律保护 堕胎 优生与胎教 性别鉴定和性别比例失调
第四章 婴儿期 0-3岁
1、婴儿动作的发展
可分为两部分:大运动发展 精细化动作发展
基本原则:① 首尾原则 ② 近远原则 ③ 简单复杂原则
环境对动作发展的影响:1、家庭环境 2、户外活动 3、交往行为 4、遗传因素
2、心理发展:1、感知觉 2、情绪(哭 笑 害怕 社会参照) 3、智力发展 4、语言发展
3、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
依恋:是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
第五章 幼儿期 3-6岁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并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皮亚杰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结构性游戏 规则游戏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意义:
尽管不同年龄的幼儿可能会玩同一主题的游戏,但不论从其内容、组织形式、时间长短以及参加成员的多少等都能看出明显的年龄特征:
① 游戏的内容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能力和想象能力
② 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③ 幼儿游戏的时间随年龄有所变化
意义:
① 游戏可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② 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其次,游戏具有社会性,帮组幼儿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
再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最后,游戏是幼儿情绪和人格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当然,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组织和引导,只有遵循幼儿自然成长的天性基础上加以积极指导,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成长。 性别认同是在幼儿期
影响性别认同的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基因、性激素、大脑
社会文化因素:家庭 幼儿园 大众传媒
人际交往
家庭:1、教养方式 2、家庭氛围 3、家庭结构
幼儿园:
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① 同伴可以满足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② 同伴交往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③ 同伴还是幼儿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师幼交往,老师应做到:① 关爱幼儿,创造愉快体验
② 创造机会,鼓励幼儿交往
③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落实先进教育理念
幼儿期相关问题:
1、偏食挑食 由于身体不适 消化力弱 食欲不振而挑食
措施:① 科学喂养 ② 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③ 吃零食要讲方式 ④ 家长以身作则
2、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影响因素:① 病理因素 荷尔蒙分泌过剩
② 家庭因素 ③ 发泄不良情绪 ④ 不良的观察和模仿
措施:① 创造和谐环境 ② 教会幼儿发泄情绪
③ 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进行移情换位 ④ 以身作则
3、电视依赖
措施:① 加以适当限制 ② 转移幼儿注意力
③ 规范家人收视习惯 ④ 最大限度降低电视在家庭中的影响
4、自闭症
症状表现:① 社会交流障碍明显 ② 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③ 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④ 大多智力发展落后或不均衡
⑤ 多数患儿存在感觉异常的问题
影响因素:A 新陈代谢疾病 B 脑伤 C遗传 D 生态学模式的自闭症观
干预措施:社会工作者可以做的工作:
① 开展自闭症幼儿成长小组
② 对家长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
③ 开展自闭症康复机构的经验分享小组
④ 为自闭症患者争取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六章 儿童期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自尊的形成: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主要因素:
家庭因素贯穿儿童自尊发展阶段并起着主导主要。学校和同伴随着儿童学习生涯的深入和社会交往的丰富逐渐占据重要位置。
① 家庭 教养方式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 父母的社会地位 家庭收入 家庭结构
② 学校 学业成绩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③ 社会环境 文化 观念 宗教
儿童自尊的培养:
① 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
② 遵循科学的教养方式,尊重儿童的自主性
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掘儿童的闪光点
④ 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学校的社会化作用
1、校园文化 其功能:① 导向功能 ② 教育功能
③ 凝聚、激励功能 ④ 审美功能
校园文化的建设:
① 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价值
②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做到精心设计、合理规划
③ 应立足本校实际和发展愿景,结合校园环境的建设开展文化建设
④ 培养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
⑤ 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儿童相关问题:
一、儿童意外伤害
措施: 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建立学校的伤害应对教育体制
探索社区干预模式
推动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二、儿童虐待是指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抚养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对待儿童,造成儿童身心伤害的行为。
影响因素:个体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干预措施:① 推动立法、社会政策的制定,讲儿童虐待纳入儿童保护体系
②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③ 整合各方力量,开展直接服务
④ 立足社区,开展社区工作
⑤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意识
儿童性伤害
影响因素
儿童身心发育不成熟
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及性安全教育缺失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部分社会成员法律意识薄弱或有心理障碍
(三)干预措施
完善法律制度,健全儿童保护体系
开展社会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
七章 青少年期
逆反心理
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两次逆反期:第一次,在3-5岁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第二逆反期。
青少年和朋辈交往最大的特点就是 平等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自身原因
(2).消极的家庭环境
(3).失当的学校教育
(4).不良的社会环境 ⑤ 司法原因
干预措施:1、预防方法
2、矫治手段 社区矫正服务是社会工作最重要和最有成效的干预
(1)工读教育 (2)少年法庭
(3)社区辅导 (4)监禁
一、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内部原因(1)生理因素
(2)遗传因素
(3)精神疾病
(4)躯体疾病
(5)不良个性
(1)家庭因素 (2)学校因素 (3)社会因素
生命教育和危机干预
建立完善危机干预机制
(4)特别危机因素
网瘾综合症:由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 的现象。
友谊:两个个体之间以忠诚和相互的情感为特征的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
儿童虐待: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 长发育及尊要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
学习障碍: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 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是在一组异质性综合症。
社会性别: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 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