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区域活动中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梅秀
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7期
摘 要: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纲要》明确指出:“要逐步引导幼儿自我管理”,要让幼儿和环境充分互动,从而促使幼儿自由、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自我控制;信任;趣味性;示范性
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是幼儿园普遍关注的领域,幼儿大脑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未能达到平衡,受外界刺激时,大脑皮层兴奋性强且易扩散,其自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小班幼儿多在三岁左右,正处于规则意识的萌芽期,自我控制的发展也处在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以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为对象,进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试验,旨在探讨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途径,更加深入地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本文拟结合自己一年来得试验体会,谈谈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实践所获得的一些教育启示。
一、创设会“说话”的区域活动空间,是对幼儿自我控制提出隐性要求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创设会说话的区域活动空间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三方面为幼儿创设具有自我控制隐性要求的“会说话”的环境。 1.空间暗示
空间暗示指的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开放的橱柜来分割活动室,有的柜子靠墙摆,有的成“之”字形将活动室分隔成若干个相通的区域,这种分隔,促使幼儿在往返取放材料时,控制自己自动放慢脚步,避免发生磕碰等现象。这些低矮的、开放的橱柜便于幼儿自由自主地取放材料,而不需要教师帮助,提醒幼儿自己能独立操作、完成任务,从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2.标志暗示
标志暗示是通过标志的使用,提醒幼儿自己遵守活动的规则。如:我们可利用方格来告诉幼儿区别容纳的最多人数。当孩子看到方格已被鞋子占满时,便不会再进入,而是重新选择别的区域或学会等待。正是这些会说话的标志,时刻提醒着幼儿自我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材料暗示
所谓材料暗示是指在教育中,教师给幼儿提供教育目标显性、可见的材料,但在活动中,幼儿无须老师手把手地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按规律再次模仿或创造的学习。如:根据蒙氏教育理念,我们对材料的数量进行限制,虽然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多于幼儿人数的,但每一种材料只有一件,只是品种多,为的是让孩子们能有机会接触到多种材料,同时又避免发生争抢行为。
二、适宜的教师角色功能定位,是对幼儿自我控制起心理暗示作用
新型的教师角色功能指的是“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蒙氏教育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它倡导的教师除了环境的预备者外,在幼儿活动中应扮演观察者、示范者、协助者的角色。这与《指南》倡导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可从三个方面去实践蒙氏教育理念。
1.善于观察,个别提醒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首要途径,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分析出幼儿行为表现的成因,从而适时给出协调的策略,施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如:区域活动中,活动结束时,两个孩子争着收拾,一个孩子争急了将另一个孩子推倒在地,然后将玩具扔到门外,被推倒的孩子坐在地上伤心的抹眼泪。此时教师并没有在集体面前大声呵斥或以纪律约束者身份来强制孩子改正,而是采取走过去牵着犯错的孩子走到门口说:“瞧,玩具摔坏了,她也哭了,她刚才只是想帮你一起收拾。”孩子的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显然这种尊重孩子个性、与之更亲近的个别教育方式肯定了孩子良好的初衷,也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语言中没有批评与责备,但却激起了孩子内心深处羞愧的心理体验。 2.充分信任,静默期待
幼儿对秩序的把握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幼儿形成自我控制行为之前,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以充分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的不良行为,这样不仅能给孩子改正的机会和时间,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专注性,这种静默期待及信任的态度总能令幼儿安静下来。 3.外显夸张的示范性暗示
大家都知道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仍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根据这样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外显夸张的示范暗示方法,使幼儿在自我控制上有一定的提高。幼儿能在教师的暗示下立刻意识到自己不妥的动作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行为期待,期待孩子依示范作出反馈,达到自我控制。
三、生活化、趣味性的操作内容,增加了影响自我控制因素的含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增强材料的趣味性
在使用蒙氏教具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某些过于真实的材料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吸引力。如蒙氏教具中的“衣饰框”,知识将几个布块固定在木条上,然后钉上纽扣、暗扣、拉链等工具,孩子们在尝试一两次后就觉得它枯燥无味,渐渐就无人问津了。但这些生活技能的练习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又是非常必需的,因此我们就绘制了一幅“小动物乘火车”的墙饰,将“衣饰框”挂在小动物头像下,这么一来,“衣饰框”生动起来了,孩子们主动地帮小动物穿起衣服来。
2.注重材料的自我订正功能
材料的自我订正功能是指教师为幼儿设计的每一个工作都有严格的错误订正标准,以便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己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如在感官区盛水用的小盆上标上标志线,暗示要控制盛水量;又如在串珠盘里提供一份示意图,暗示制作项链时要按照颜色或图像或大小的规律进行串接,这样既使自己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养成了一种自我订正的习惯,长此以往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能得到增强。 3.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层次性是指教师所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材料之间,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在小班“我会剪角”的区域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学习用剪刀,教师为幼儿分别提供了画有直线和曲线的纸供幼儿练习。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正是增加了材料的趣味性、订正功能以及提供有层次性的材料,幼儿才能主动地、独立地操作,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凌云陈婧.浅谈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1,(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