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定义:
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
主要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来研究血液和血管、心脏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
二、采样:绿头管空腹采血5ml,2h内送检。
三、检测:赛科西德6000血流变仪。1h出结果。
四、辅助检查: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检查。
五、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1、血管性疾病
①高血压;
②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③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④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2、代谢性疾病
①糖尿病;
②高脂蛋白血症;
③高纤维蛋白血症;
④高球蛋白血症。
3、血液病
①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③白血病;
④多发性骨髓瘤。
4、其他
①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
②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
(五)、 亚健康状态的筛选
六、我院开展血流变检测的意义:
1、西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估。
针对高原人群的研究认为久居高原人群的红细胞压积结果普遍在平原地区参考值的高线上或高于参考值范围,特别是40岁以后的中老年龄段,结果高出参考值范围更加明显,升高比率更加显著,血红蛋白结果高于平原地区参考值范围男性占50%以上,女性接近50%,高血糖、高血脂比率也不低。监测血流变的异常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2、老年前期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及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甚至在尚无症状之时,就可以在血液流变参数方面反映出来。至于血液病、遗传或免疫异常、休克和中毒等疾病的血液流变性会有更显著的改变。
老年前期是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由正常转变为异常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时期,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对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缓和防止心血管、血液系统的衰老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应该成为中、老年人保健的措施之一。
3、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事件的预防及治疗监测。
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管壁粥样硬化,以至形成粟粒状脑动脉瘤。一旦动脉内压力骤升,超过血管壁的耐受性时,就会导致破裂出血。而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诸因素的参与,又易形成梗塞。
在一定范围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可作为诊断,甚至是早期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及早发现在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可逆阶段,及时采取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措施,降低血液粘度,可以逆转此过程,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已为临床医生所推崇。
4、年轻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的筛选。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营养过剩或不良、生活不规律及有着不良生活习惯的群体与日俱增。研究表明,不同职业人群血流变指标异常发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为公务员、知识分子、工人;不良生活因素引起血流变指标异常发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吸烟组、高脂饮食组、睡眠不足组、运动缺乏组。生活习惯越差其血流变指标越是异常。
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
附:血流变报告的解读:
1、全血粘度
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全血粘度的报告方式一般包括高、低切变率下的粘度。
血液在血管内作稳态流动时分为许多液层,每层流速不同,愈靠近血管中心部分,流速愈快,距血管中心愈远,流速愈慢。在管壁处,液层附着在管壁上,流速为零。血液的这种流动性质称为层流。
在血液层流中相对移动的各层之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的方向一般是沿液层面的切线,流动时血液的变形正是这种力所引起的,因此叫做切变力(又叫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切变力叫做切应变力,又称切应力。
在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流速不同,两层间速度差叫速度梯度,又称切变速度,简称切变率(单位:秒-1,即s-1),并分为高切变率(范围100~200s-1),中切变率(50~60s-1)和低切变率(1~20s-1)。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内磨擦或流动阻力的指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血液粘度也有一定波动范围。
①全血粘度(低切):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在低切变率时,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越强,血液粘度越高。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
②全血粘度(高切):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性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镰状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病症、酸中毒、缺氧等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血粘度升高。
全血粘度增高常见原因:
a.血浆蛋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粘度增高,进而使全血粘度增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还可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增高。
b.红细胞数量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液粘度的增高。
c.红细胞质异常: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病为心肌梗塞、冠心病;此外还可见于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d.其他疾病:如雷诺征、高脂血症、肿瘤等。
血液粘度降低:从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有关,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低血粘度两大类。
a.病理性低血粘度:主要是几种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b.生理性低血粘综合征: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月经期以及妊娠期所见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类型。
2、全血还原粘度
在血液粘度检测中,除直接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外,又引入了全血还原粘度。因为血液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红细胞是影响全血粘度最主要的因素,在各种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随HCT(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随HCT的增高,呈指数增高,在同一压积时,其表观粘度随切变率增大而降低。为了消除HCT的影响,便于比较不同血样的粘度,既引入了全血还原粘度(RV)的概念。全血还原粘度是指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也称单位压积粘度,或定义为单位红细胞压积对全血相对粘度的贡献。这样使血液粘度都校正到单位HCT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说明由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的变化(而不是由于红细胞数目的变化)对于血液粘度影响的大小。
①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②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其临床意义在于:
a.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增高,说明血液粘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 质变化有关,有参考意义;
b.若全血粘度高全血还原粘度正常,说明HCT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RBC自身流变性质并无异常;
c.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还原粘度高,说明HCT低(血液稀)但RBC自身的流边性质异常(对粘度贡献过大),说明全血粘度还是高,也有参考意义;
d.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正常,说明血液粘度正常。
3、血浆比粘度
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脂类和血糖等。
4、红细胞聚集指数=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多见于红细胞膜的性质结构异常性疾病,可导致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病、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急性心肌梗塞、恶性黑色素瘤等都可引起聚集性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红细胞聚集性也会升高。
5、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0.4 -1)/(红细胞聚集指数^ 0.4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主要见于一些溶血性贫血、糖尿病、高血脂症、肝硬化、肾病;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心肌梗塞、冠心病、手术和创伤等。
6、红细胞刚性指数:指的是红细胞的硬化程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形性越小。
7、红细胞压积:反映抗凝全血离心后红细胞与全血的体积比。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肺 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 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使全血粘度升高。
8、红细胞电泳时间(S):红细胞在直流电场中的泳动速度.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9、血小板电泳时间(S):血小板在直流电场中的泳动速度。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10、纤维蛋白原(Fb):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11、血沉方程K值:
由于血沉测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红细胞比积的影响。所以求血沉方程K值,以去除HCT的影响,使血沉测定在血液流变学检查中作为一个红细胞聚集的指标。如何求
K值按下面公式推导: 血沉方程式:E=-K(P+1nH)
E为血沉值,H为红细胞比积,K为方程常数,P为血浆积=(1-H),临床上为使用方便,把血沉方程改为 K=E/[-(P+1nH)],如果血沉增快,血沉方程K值正常,说明红细胞聚集性并不增强。如果血沉不增快,而血沉方程K值增高,说明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如果血沉增快,血沉方程K值升高,说明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