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的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

2020-09-24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物的外貌描写

作者:黄国荣

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1年第10期

【课文导入】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鲁迅《藤野先生》 【技法点睛】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藤野先生的两处外貌描写,写得简练传神,准确地反映了人物的品质和性格。“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几处描写不饰雕琢,不加渲染,截取了藤野先生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一个镜头,简单的几笔,把一位认真、严肃的老师形象介绍出来了。另一处说他“穿衣服太模胡”“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这几句描写同样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成功的外貌描写能够形象、鲜明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关键在于平时的仔细观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人物的长相、神情、姿态、服饰等外部特征进行描写;二是根据外在特征反映人物的身份、个性、品格及心理变化。

外貌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从大的方面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笔描写”。如一篇中考优秀作文《开往春天的列车》中这样描写一位中年男子的外貌:“站在我们座位旁的是个壮实的中年男子,络腮胡子,头发有些蓬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脸上已淌下大滴大滴的汗珠,皮肤接近古铜色,但又夹杂着黝黑的色泽,那件单薄的蓝色工人服早已湿得不成样子。”这一段外貌描写,不仅全面,而且细致,特别是对汗珠及肤色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另一种就是“白描”,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辞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明快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的上面两处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就是典型的白描,虽着墨不多,但人物特征非常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仿写作文】 奶奶,我的记忆 □王丹

故乡的老屋总是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屋檐下,门墩上,奶奶常常就在那里坐着,旁边放着线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针线。

爷爷走得早,奶奶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生活。我的父母想接她到城里住,可她就是舍不得她养的那些鸡。于是,逢年过节我们一大家子人都要赶着趟地回老家。

奶奶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眼睛也越来越不好使,有时看东西都得眯着眼。后来,她的针线也放下了,常常见她倚在门口,呆呆地望着远处。午后的阳光洒在奶奶的身上,她满脸祥和,满头银发,我的童年时光仿佛也已刻进了奶奶慈祥的皱纹里。

我常常会想起那些幸福的时光。我和弟弟从小就在奶奶身边长大,在我们的童年里,奶奶就是我们全部的故事。每次我们顽皮的时候,奶奶总是变戏法似的,给我们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于是,我和弟弟就常常坐在门墩上,吃着永远也吃不完的东西。有时,我会和弟弟因抢夺零食而追打。这时,奶奶就停下手中的活儿,眯着眼看我们,那样子让人分不清她是生气还是高兴。吵闹即刻停止,我安静地坐下,但在背地里会偷拍一下弟弟的背,弟弟夸张地大声喊疼,而我则若无其事地乖乖坐着。奶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但嘴角分明是上扬的。

今年,我的父母商量后决定一定要将奶奶接到城里住,可是,我盼来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先是奶奶的眼睛看不见了,不久奶奶就一病不起……

现在,我再也看不到奶奶坐在门墩上缝补东西的情景了,阳光还是那样柔和,老屋的大门却从此不再敞开,我也永远地失去了属于老屋的大门的午后。然而,在我的记忆里,奶奶依旧坐在屋檐下,依然在缝补着她永远补不完的东西。她的笑容早已定格在故乡午后的阳光中。 【练笔点评】

本文构思比较新颖,感情也很真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亮点在于外貌描写,“屋檐下,门墩上,奶奶常常就在那里坐着,旁边放着线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针线”“常常见她倚在门口,呆呆地望着远处。午后的阳光洒在奶奶的身上,她满脸祥和,满头银发……”“奶奶就停下手中的活儿,眯着眼看我们,那样子让人分不清她是生气还是高兴。”“奶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但嘴角分明是上扬的。”这些典型的白描如同给我们展示了一张退了色的老照片,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朴素但却传神。 最后一段写道: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笑容“早已定格在故乡午后的阳光中”。描写非常细腻,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但又没有采用工笔的写法,奶奶的形象就定格在这一个笑容里面了,以局部见整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