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炭矿区规划环评思路及重点的思考
2022-03-04
来源:乌哈旅游
关于煤炭矿区规划环评思路及重点 的思考 贺瑞军 (吕梁市环境保护局,LIJi ̄离石033000) 摘要:根据对煤矿开采方式和现有采煤技术的分析、调查, 6.制定区域环境保护宏观战略规划和区域环境保护 与生态建设规划。 评价中特别要以生态环境(含井工开采中的地表沉陷 、 预测与控制)、水环境和环境保护对策作为矿区规划环评 的重点。 4、矿区的评价确定生态、水环境和环境保护对策为重 点的原因。 提出针对煤炭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及评价重点 的一些思考。 矿区发展主要是以煤矿开采为主,这里主要谈的是井 工开采,然后以煤炭为基础,发展当地的循环经济。通过对 煤矿现场的了解,煤矿开采对环境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思路;环评重点;生态;地 下水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章编号:1 008—8881(2009)01一oo95—02 1.概述 由于煤炭的开采,使地下原有的应力平衡结构破坏,上部 岩层发生断裂,上部岩层形成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整个弯 曲带。由于地下煤炭的开采及导水裂隙带的发展,破坏了 地下含水层的水平衡,上部含水层里的水顺着导水裂隙带 就漏失了,从而使取自浅层水的水井枯竭、使地表的植被、 树木等植物因为地下水分的漏失而逐渐枯死,导致地表植 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这种现象 矿区规划环境评价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测评价,达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目的。 矿区规划环评旨在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针对矿 区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矿 区规划的全面分析,综合评价规划是否与矿区内的资源和 环境承载力相一致,分析预测,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与社 会影响,提出完善规划的战略措施与对策,以进一步促进 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和调整,为促进 发生在地下水位较低的矿区。在南方的两淮地区,由于井 工地下开采导致地表下沉,使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大面积 积水,原来的地表将失去曾经的功能。破坏了原来的生态 平衡,使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下水受到了破坏。为使生 态环境和地下水的影响与破坏减轻到最小,应该以生态环 境和水环境及环境保护对策为重点。 5.地表沉陷、生态、水环境预测及环境保护对策 整个矿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2.矿区环评的评价总体思路 5.1地表沉陷预测 从宏观上分析和评价整个规划矿区环境经济现状,根 首先要明确矿区内煤炭开采所用的采煤方法、顶板管 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整 体分布格局,从战略决策、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发展、 理方法、开采水平、煤层法线厚度、煤层倾角等区域地质情 况。根据煤层倾角、开采方法、顶板管理方法、上覆岩层性 环境目标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估整个矿区规划的环境影 响,最后对整个矿区规划纲要的调整和实施提出对策、措 施与建议。 3.矿区的评价重点 质及采深采厚比等,采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 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推荐的方法对整个矿区的地 表沉陷趋势进行预测.但是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正切tgB、 水平移动系数b、拐点偏移距S和影响传播角等预测参数 的确定,最好选用临近地质条件、开采方法相似的矿井岩 移观测实际数据。如果没有实际观测数据,可以根据规程 的规定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参数进 行预计,但是对矿区内地表移动沉陷趋势预计的参数,不 1.在矿区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现状调查和环境质量评 价的基础上,对矿区环境现状、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识 别制约本矿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2.根据整个矿区发展目标和方案,识别规划矿区的开 发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矿区发展的环 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不同块段的参数选取要结合 该块段的实际地质构造及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去考虑。比较 境因素,提出对策和措施。 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规划项目建设,包括能源开 准确的预测煤炭开采后,地表移动的趋势及地下开采后形 成的三带发育高度(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整个弯曲带)。 5.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发、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措施的规模、工艺、布局 的合理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治污力度的加大,煤炭行业地 下水的污染途径逐渐可以消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 点应该放在水量方面。 首先要对整个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清楚,主要内 容包含:矿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及岩性,重点介绍 4.对矿区规划建设项目(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 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 设施建设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规 划的建议和对策。 5.提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收稿日期:2008一l1—2l 第四系含水层,煤系地层,主要充水含水层。煤系地层的上 覆含水层和下伏含水层,如果不存在底板突水可能性,则 作者简介:贺瑞军(1968一),山西省吕梁市环境保护局工程师。 下伏含水层的资料可以简单些;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富水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区域降水入渗系数。含水层 现状及潜在功能,必须说明那些含水层是目前或者将来具 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该对水 源地的供水层位、静储量、动储量、可采储量给予详细分 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规律、能量流通与物质循环规律、多 样稳定规律、因地制宜原则等方面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现 状,定性分析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重点分析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与物流变化(净生产力变化分析、生物量变化分析、能 流变化分析、物流变化分析),着重计算粮食或经济作物损 失。 析。排矸场水文地质条件应调查清楚如t[水面积、地下水 水位埋深、植被情况、场底岩(土)层的隔水性。确定地下水 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评价范围内有无重要泉域、与地表水 关系密切的地下水体、城市或矿区水源地以及其他地方划 定的需要特殊保护对象。 5.2.1采煤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根据地表移动预计中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老矿 区有实际观测资料时应进行必要修正)来确定采煤所导通 的主要含水层。分析矿井涌水的来源、矿井涌水的变化趋 势(稳定、趋小或大)与规律(与雨季的关系);以静储量为 主且疏干对象在区域无实际供水意义时,只计算预测期内 地下水静储量的损失量;一、二级评价应计算疏干降落漏 斗;在平面、剖面图上标出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存在敏感 点时,有重点说明。 5.2.2水环境变化对其他环境要素影响简析 分析潜水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地下水储 量变化对地区生态及工农业的潜在影响;矿井水去向与其 用途的适应性分析。 5.2.3煤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由于采矿疏干静储量的矿区,一般总硬度、SO -4等会 逐渐增高,对此简单分析;以动储量为主的矿区,则应根据 涌水来源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排水井下采空区的矿井水, 应说明对具体供水意义含水层的影响;排污口下游存在地 面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的部位,可能引起的水质变化(达 标排放时只简要分析);排矸场矸石淋溶水对潜水含水层 的水质影响。 5.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5.3.1土地利用变化预测评价,在充分搜集和利用现 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理 信息系统制图与数据统计等方法,根据矿区内各时段地表 沉陷预测结果,采用图像叠加法预测相应时段土地利用系 统变化趋势,绘制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趋势图,统计各种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据,从而分析与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变 化。给出评价矿区内各类用地类型的比例,重点关心的基 本农田受损情况。 5.3.2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评 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预测矿区内煤炭开发项目污染物排 放和利用过程中对土壤的环境污染,重点是对耕作地层的 污染,尤其应该评价对土壤环境产生的累积污染程度。 5.3.3生态系统演替及影响预测,从区域生态系统的 5.4.4景观生态影响分析,煤炭开发是引起区域生态 系统显著偏离其常态的活动,是一种外部的干扰,也将与 系统内部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评价区域的个体、种群、生态 系统,造成区域景观异质性,但随着煤炭开发的时间推移, 这种干扰将使物种趋于人工化和单一化。 5.4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5.4.1地表移动变形控制 地表移动变形控制措施主要有充填开采技术、支撑矿 柱开采技术、协调开采技术、保安煤柱设计技术、充填开采 技术。 5.4.2地下水保护对策 (1)在煤与水不可兼得时,富水地区以保煤为主,缺水 地区则应以保水为主。 (2)勘察阶段,对钻孔的封闭必须按规范执行,保证封 孑L质量,并建立技术档案,以备建井及生产利用。 (3)建井阶段,井筒在穿透含水层时应及时进行封堵, 并须应用合理的施工方式和无毒无害材料,比如采用冻结 法施工,使用高标号无毒水泥等。 (4)存在富水区l且该富水区有现实或潜在供水意义 时,在保水采煤技术不成熟时,划出禁采区或限采区,即重 点对井田或者矿区人为边界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5)在深切割沟谷下部采煤时,煤柱留设方案确定后, 从工作面布置顺畅方面考虑,回收宽度仅满足采煤机通过 即可,不得越界。 (6)对埋藏较浅的上层煤,以尽量不导通第四系含水 层为原则,调整采高,并严格控制。 5.4.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改变传统的采煤方法和技术,逐步实现绿色开采。 (2)开展地质环境承载能力预测,保证煤炭生产与环 境保护协调发展。 (3)加强矿区内采煤沉陷区生态重建工作力度。 (4)因地制宜的选择和综合采用地表减沉开采技术。 参考文献: 『11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战略环境影响评 价案例讲/4-[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f2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21煤炭开发建设项 目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实践I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