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5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5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

2024-05-10 来源:乌哈旅游


15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

◎课文导读

“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喷薄,不可控搏。而其细微之处复能婉委多姿,殊为难能可贵。”现代国学大师吴宓这样评价茅盾的《子夜》。《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上海。作者从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同时,又通过细节描写侧面点染农村场景和正在发生的中原战争,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创作意图。在此背景下,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象征性地暗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

《吴老太爷进城》从吴老太爷进城的角度,记录了他从故乡到上海,特别是坐汽车回公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封建遗老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极度不适应。小说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吴老太爷不过是一具“古老的僵尸”,一和太阳空气接触便“风化”了,上海是专门“风化”像吴老太爷这样的人的地方,暗喻着封建体制的解体与新兴力量的强大。

◎思路梳理



吴老太爷面对都市风光的吴老第二部分(2~14)—刺激,心灵和身体都受到了

太爷 沉重的创伤进城

吴老太爷在进城过程中

第三部分(15~结尾)—深受刺激,精神恍惚,出现幻觉

第一部分(1)—

吴老太爷面对繁华热闹的都市

感到极不适应

[国学知识诵读区]

◎背名句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读经典

经典: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翻译: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难以赞叹一般的水,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难以被一般言论吸引。

赏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的升华。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他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孟子告诉我们,登山就要登泰山,观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也就是说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由此启示我们登高才能望远,厚积才能薄发。打好基础,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必有所成。

[课文助读预习区]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从小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期满后因家庭困窘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和王统照、郑振铎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提出了“艺术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茅盾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与鲁迅并肩战斗,促进了左翼文学的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先后担任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和中国作协主席。1981年临终前,茅盾拿出25万元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

作品: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背景回放

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上海的工业产品因而无法顺利行销到内地。中央政府只知在上海搜刮金钱以作战争经费,对于受帝国主义压迫而奄奄一息的民族工业,拒绝给予实质性的支持,甚至落井下石,借机扩充官僚资本。《子夜》正是以此为背景,描绘出都市上海的剖面图。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进退维艰,既得不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又拒绝外国资本的收买,不得不借投机公债来筹措资金。在公债市场中,他又遭到买办赵伯韬的阻击,亲信的出卖更使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魁梧刚毅”的吴荪甫曾游历欧美,归国后既欲充当“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又试图把家乡建设成“模范镇”,最终却陷入了破产的境地。茅盾试图借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遭遇,说明民族资本家根本无力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作者逸事

少年茅盾趣事

少年时代的茅盾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尤其爱看“闲书”。一次放学回家,他在杂物房里找到一部木板刻印的《西游记》。尽管这部书已经十分破旧,有的章节字迹都已模糊成一片,无法辨识,可是,他一拿到书就爱不释手,拣那些可以看的章节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茅盾的父母对此并未阻止,还找来一部石印的《后西游记》给他,并给他讲《西游记》中的故事,与他谈论书中人物的功过是非。父母谆谆教导他,看小说不能只拣插图有趣的回合看,而要细心琢磨,把文理看通,使文学水平有所长进。茅盾读高小以后,读小说的兴趣更浓了,他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熟读了《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名著,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是受旧小说中那些精美插图的感染,少年时的茅盾十分喜欢绘画和篆刻。他学绘画不仅认真临摹《芥子园画谱》,练好基本功,而且讲求变化和创新。他自己用伞骨自制篆刻用的刻字刀,他的母亲找来好几本不同的画谱,让他细细揣摩,博采众长,画出新意。除了看小说、绘画、篆刻等爱好,茅盾还进行农事观察。每年养蚕时节,茅盾就特别兴奋,放学后就围着母亲问这问那。母亲就叫儿子拿蚕具、喂桑叶,引导他细心观察蚕儿从“收蚁”到“上蔟”整个生长过程的变化情况。茅盾后来创作的小说《春蚕》中运用的养蚕知识,就是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直到晚年,茅盾还深情地说:“我童年时最有兴趣的事,现在回忆

起来宛在眼前的,就是养蚕。”

◎人物速览

双重性格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身份地位:上海滩的工业巨头。

性格特征:精明强悍,有雄心,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又有软弱空虚,反动腐朽的一面。

主要情节:吴荪甫有雄厚的财力,很有才干,曾留学欧美,懂得一套企业管理的学问、本领。为此,他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家孙吉人、矿业资本家王和甫一起建立起了兼办金融和实业的益中信托公司。他以放款给同业为手段做成圈套,一口气吞并了八个生产轻工日用品的工厂。

民族工业艰难无前途的困境,使得精明刚强的吴荪甫也变得迷惘空虚、软弱无力了。黄浦江夜游深入揭示了吴荪甫的内心苦闷,夜总会赵吴谈判,吴荪甫甚至想有条件投降,最后破产了。

形象特点: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阴狠狡诈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

身份地位:美国某集团的中国买办,和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是公债市场上的魔王。 性格特征:骄横狂妄,阴狠狡诈。

主要情节:他凭着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在上海滩兴风作浪。他设置圈套勾引吴荪甫加入“多头”的秘密组织,合伙经营公债投机生意,然而又勾结国民党政府、军阀操纵股市,使吴荪甫血本无归。小说还描写了赵伯韬糜烂的生活,他扒进各式各样的公债,也扒进各式各样的女人,显示了这个阶级精神上的极端腐朽。

形象特点:阴险狡诈的买办金融资本家形象。

忠实而干练的奴才——屠维岳

身份地位:工厂庶务,吴荪甫的得力走狗。 性格特征:刚强倔强、大胆机智、阴险毒辣。

主要情节:他在吴荪甫面前侃侃而谈,毫无畏葸的态度。他惯于使用软手段收买工人。他在工人群众的罢工怒潮面前,用尽花言巧语,妄图蒙蔽工人群众,骗取信任。他采用开除走狗姚金凤、提升薛宝珠为稽查的卑劣伎俩,来迷惑工人群众的视线,抵制工人运动。当他的“平乱”愿望未达到的时候,他凶恶的面貌暴露无遗。在他的身上,有着吴荪甫的影子,他的形象对吴荪甫的形象起到一种补充和衬托作用。

形象特点:忠实而干练的奴才形象。

[基础自主学习区]

一、认字音 1.单音字 悚然(sǒnɡ) 时髦(máo) ..

迷惘(wǎnɡ) .霓虹灯(ní) .

鼓槌(chuí) .

怜悯(mǐn) .

2.多音字

颈脖(jǐnɡ)看家(kān)..颈 看 脖颈儿(ɡěnɡ)观看(kàn)..

首(qiáo)翘.翘 翘尾巴(qiào).

那(chà)刹.

刹 刹住(shā).

二、记字形

mò(蓦)地

(募)捐 mù(暮)春mù

niè(孽)障 萌niè(蘖)

梦yǎn(魇)

(靥) 笑yèn(餍)足yà

闪shuò(烁) lì(砾)石

三、辨词义

1.时髦 时尚

[辨一辨]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时尚:当时的风尚,时兴的

风尚;合于时尚。

①“拉环热”异常火爆,这是王老吉创造的世界杯营销新时尚,王老吉成了巴西世界杯营销战中最大的一匹黑马。

②舞会上,无数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跳华尔兹。

2.振荡 震荡

[辨一辨] 二者都有“因受外力而引起运动”之意。不同之处:“振荡”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振动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①公路无损检测技术是通过快速振荡等检测方法来分析评价路基路面特性,对路面没有任何破坏。

②只有经过震荡洗盘,洗出不坚定分子,庄家进一步吸货,才会再拉升。

四、积词语 [背一背]

1.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2.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3.九流三教:也说“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4.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5.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 6.斑斑驳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练一练]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摄影师深入远东西伯利亚针叶林,面临熊、狼和冻疮的威胁,记录下了一组曼妙多姿、神出鬼没的北极光组图。 ....②日前,黄河壶口瀑布迎来“春汛”期,黄河水夹杂着泥沙,以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下,跌入“十里龙漕”,犹如“巨壶沸腾”,呈现出“水底冒烟”“群龙戏浪”等壮美景观。

③百慕大三角洲可谓是世界闻名,人们一提到百慕大,就会感到毛骨悚然,据传这里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

④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⑤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⑤

[解析] 选B。①“神出鬼没”形容不容易捉摸时多指用兵出奇制胜,与语境不符,语境也体现不出变化的巧妙迅速。②语境指黄河水的强大声势,与成语表达意思一致,使用正确。③语境指人们一提到百慕大就会感到害怕,成语使用符合语境。④“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不符合语境。⑤“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根据语境,用“望而却步”比较合适。

1.“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汽车是旋风般向前进”。课文多次写到汽车的速度飞快,应如何理解?

[明确] 作品中几次写到了30年代的“汽车”“旋风般向前进”,强调一种速度和节奏,这是现代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又是和内心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从古典的意义上来说,美一定是田园式的、牧歌式的,以静为主。我们看图画,图画里没有一个人是奔跑的,人多是在钓鱼、喝酒,非常安宁,这种场合才能构成一种美的境界,这是中国式古典的审美传统。但是到了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就使人好像处于一种被鞭打的环境,整个人都被卷到一种社会制度里去,就是匆匆忙忙的动感。这样一种强烈的动感,跟汽车,跟30年代最现代化的场景结合起来,从一个侧面体现了30年代现代人的感受。

2.本文采取了哪些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心理?请举例说明。

[明确] 描写方法 示 例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老太爷的心卜地用动作暗示人物心理 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 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用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 用幻觉刻画人物心理 但是紧抓住了这位老太爷的觉醒意识的第一刹那却不是别

的,而是刚才停车在“拋球场”时七少爷阿萱贪婪地看着那位半裸体似的妖艳少妇的那种邪魔的眼光…… 3.吴老太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在《子夜》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吴老太爷是《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父亲,他是一个满脑子封建伦理纲常的地主,是一个保守、腐朽的封建遗老。他长年生活在“双桥王国”里面,整天捧读着一本《太上感应篇》。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社会的僵尸”,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就感到头晕目眩,有强烈的不适感,对上海充满厌恶。他不仅自己顽固不化,还不准他的“金童玉女”沾染半点时代风潮和新的生活时尚。

吴老太爷在《子夜》中虽只是个小角色,但他进城的一幕在全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老太爷进城,拉开了全书的序幕,吴老太爷的丧事,请出了全书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同时也为“三大火线”埋下了伏笔。

4.“吴老太爷进城”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 (1)表明上海已是现代化都市,是外资侵入、洋化了的商业经济城市。(2)吴老太爷忍受不了五光十色的景象、喧嚣嘈杂的场面的刺激,忍受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刺激,暗示封建阶级的衰朽。

5.(链接考点)小说题为“子夜”,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深刻。

6.本文的叙述视角有什么特色?句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 作者利用“陌生化”的手法,即按照人们第一次见到某物的眼光来描写它。 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横在前面的却像河水一样流淌,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其实不过是红绿灯指挥下的结果。

文中描写都市风光的文字,多使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地反映了被声、光、色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使我们仿佛能听见他的狂乱的心跳声和急速的喘息声。

7.“四妹,上海也不太平呀!……都写满了共产党的标语……”联系课本中的背景资料,分析此段文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为了摆脱自身危机,各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便加速了殖民地化,成为被榨取、掠夺的对象。同时,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上海工业产品因而无法行销到内地,这对正在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些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厂效益跌落,中国产品在巴黎、纽约被日本排挤,他们不得不把损失转嫁给工人,从而引起工人的反抗,某些工厂的工人无法生存,纷纷罢工,进一步引发了工人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斗争。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吴老太爷是一个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时具有强烈不适感的封建遗老,也有人说他是一具一见到空气就风化了的封建的僵尸,你怎么看?

[我的理解] (观点1)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老。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时的强烈不适感,那光怪陆离的大都会景象,红红绿绿耀着光的“怪物”和“肉的海”,都使他耳鸣目眩,“神经像要爆裂似的发痛”,心脏也“狂跳不歇”。而他教养多年的“金童玉女”(他的一对小儿女)也是一到上海就马上受了诱惑,更使他在头晕目眩之外,增加了道德的反感,

结果一到家就断了气。

(观点2)他是一具一见到空气就风化了的封建僵尸。十几年来,吴老太爷坚决拒绝和儿子妥协,他认为“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因此他绝对不愿到上海来。但乡间土匪猖獗,他不得不屈从儿子的安排,身不由己地来到上海。结果到了就受不得刺激,一命呜呼。作者这样写,其用意就在于告诉读者,吴老太爷不过是一具封建的僵尸,风化于像上海这样的新兴现代化都市里。他的猝死则暗示了封建制度终将瓦解于新兴力量之下。

解答探究小说标题含义(意蕴)题的技巧

[课内挖掘]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这一标题的设置具有深刻的含义,一是点明了时间和人物的活动地点及事件的发生,二是通过吴老太爷进城这件事凸显了人物的保守、腐朽,对新事物的厌恶、抵触,并且以此象征了封建遗老与现代文明、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对抗,寄寓着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主题。

[考点讲解]

标题是小说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小说主旨,串连小说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小说全文的线索作用。标题含义探究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考生领悟小说的内涵、理解小说的能力。这类题要求考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与延伸义一般与小说的主题有着直接关系。

小说标题含义探究题是高考小说探究类题型的一个重要考查点,该考点属于高考高频考点,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且熟练掌握该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一、考题试做 (2017·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

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

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考题] “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解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首先,文章围绕“鱼汤”展开,“一种美味”首先是指鱼汤本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鱼汤是满足人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讲,“鱼汤”带给“他”一种家庭的温暖,在熬制鱼汤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这是处于生活重负之中的“一种美味”;最后,从“一种美味”对人物的影响来说,“他”这一人物由以前的“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到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大门,人物获得了成长和成熟,是滋养“他”成长的“一种美味”。

[答案] 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

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二、技巧点拨

(一)明确此类题型,通过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1.常见设问方式 (1)(2016·高考全国卷Ⅰ)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2016·高考全国卷Ⅱ)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3)(2016·高考江苏卷)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4)(2014·高考广东卷)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

(5)(高考辽宁卷)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高考山东卷)“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7)小说以×××为题。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结合小说加以探究。

(8)这篇小说以×××为题有着深刻的意蕴,请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做分析。

(9)小说的标题×××含义深刻,意蕴丰富,请鉴赏分析。 2.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1)题干中有“标题”“以……为题”等字样,可以确定答题范围是“标题”。

(2)题干中有“寓意”“意蕴”“含义”等字样,由此看出解答题目的角度为“含义”的分析和理解。

(二)掌握解题技法

解答小说标题含义(意蕴)探究题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

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

标题的表层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这里要求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深层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生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杂戏场南头,煤灰土里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一个年纪已经过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从后海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

的地方,他既无小锣,又无小鼓,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其余什么东西也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那么不适宜,天气又那么热,心里明白,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游海子的闲人牵引过来。老头子便瞻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在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大爷们回家去还会同家中学生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

他又轻轻地说:“可不是,你就从不出汗,天那么热,你不出汗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京城大学生特有的丑样子,在脸上,也正同样有一派老去民族特有的憔悴颜色。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伶便②姿式,把膀

子向上向下摇着。重复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

“王九,我说,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那件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一切弄妥当后,就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在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独自来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个人殴打的样子。他用各种方法,变换着傀儡的姿式,跳着,蹿着,有时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他自己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为了傀儡的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的时候,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作了小小结束了。

老头子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离开了傀儡后,就把傀儡重新扶起,自言自语的说着:

“王九,好小子,你真能干。你瞧,我说大爷会来,大爷不全来了吗?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怕热吗?来,再来一趟,好劲头,咱们赶明儿还上南京国术会打擂台,给北方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着脸庞收小摊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他记起要缴的浮摊捐来了,但他手上还无一个大子。他看看围在四方的帮场人已不少,便四向作揖打拱说:

“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耽一会儿,不必走开。”

观众中有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的位置不曾挪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照例沿了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便很可笑的向左向右摆着。

收捐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个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铜子四大枚,送给巡警。他似乎方想起自己头上的大汗,便蹲下去拉王九衣角揩着,同时意思想引起众人发笑,观众却无人发笑。

这老头子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为他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他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也不吝惜钱。但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只一会儿人们似乎方察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带着等待投水神气的大学生,似乎也记起了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能尽在这烈日下捧场作呆二,沿着前海大路挤进游人中不见了。

老头子还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腿举起,作了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式。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到后便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地倒下。自然的,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计数身边的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是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绝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在北京城圈子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则五年前在保定府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廿二年九月三日在北平新窄而霉斋

(原文有删改)

【注】 ①傀儡:木偶。②伶便:灵便。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从一幅市井的生活画面切入,以北京什刹海的坪场作为背景,路边的闲人和民间艺人共同组成了充满北京民俗味道的、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活图景。

B.沈从文擅长用冲淡平实的叙述处理激烈的矛盾冲突,本文把“生”的况味深藏生活的横截面之后,就像老艺人把秘密藏在傀儡游戏之后一样,笔法含蓄内敛。

C.作者用悲悯的眼光注视着在“生”的浪潮下起起落落的人们,结尾没有交代王九和赵四打架的过程,谁对谁错也没有追究,因为他们都在承受着自己的命运。

D.卖艺老人不住地和他的傀儡,也就是和精神上的儿子“王九”对话,以及看客们百无聊赖的“笑”,其中显示出小说人物内心的空虚和落寞。

解析:选A。A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活图景”错误。小说虽有民俗风味,但整体氛围是沉重与压抑的,不是生机勃勃。

2.请分析小说结尾的最突出的两种艺术手法。(6分)

答: 答案:①照应前文(揭开悬念):小说最后才写出“王九”原来是老艺人死去儿子的名字,傀儡“王九”身上寄托着老人对儿子深沉的思念。前文老艺人对白脸傀儡多次亲昵说话以及每次都将胜利归于王九的伏笔,在此处得到了照应。小说情节前后衔接更紧密,结构浑然一体。②小说用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方式结尾,别具匠心:文末点出儿子王九被人打死这一事实,瞬间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原来老人卖力有趣的表演遮盖着他内心的伤痛,在现实中失去的,他只能从幻想中找回。这一主题突出了小说表现生之悲凉的主题。

★3.小说标题仅一个“生”字,极为简洁。请你用一个不超过四字的词语“生之________”,补全填空,概括出你在文中领略到的“生”的况味。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这种况味从何而来。(6分)

答: 答案:(示例1) 在文中我领略到了“生之艰难”。①从人物生存的状态可见:老艺人顶着烈日在坪场卖艺,只获得短暂的关注和零散的铜子。②从社会环境可见:摆地摊卖艺要交四枚大钱的浮摊捐,可见生存的压力与束缚。 ③从情节上可见:老人的儿子被打死,打死人的赵四却没有依法入刑,老人无处申诉只能在傀儡戏中抒发心中的不平。

(示例2)在文中我领略到了“生之孤独(寂寞)”。 ①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孤独的老人,孩子早亡,只能和傀儡说话排遣心中寂寞。 ②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孤独的氛围,围观的群众百无聊赖,“哄笑”背后是掩不住的空虚寂寞。大学生神情憔悴,笑容忧郁,也是一个迷茫而孤独的形象。

(示例3)在文中我领略到了“生之温情”。①老人对儿子深切的怀念,温暖感人。老人和傀儡“王九”对话时带着笑,把话说得亲昵而柔和,活着的人对逝者的感情丝毫没有变淡,

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②老人风趣的表演逗笑了一个憔悴而忧郁的大学生,也让人感受到充满苦难和压抑的生活里一丝难得的温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异 秉 汪曾祺

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到什么声音。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男人揪着头发打老婆,女人拿火叉打孩子。王家从来没有这些声音。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帮王二烧火,火光照得她的圆盘脸红红的。

③每天下午,他出摊很早。他摆摊的地点是在保全堂。这地点好,东街西街和附近几条巷子到这里都不远。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包油炸的、盐炒的豌豆、瓜子,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一直忙到九点多钟,在他的两盏高罩的煤油灯里煤油已经点去了一多半,装熏烧的盘子和装豌豆的匣子都已经见了底的时候,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拿眼睛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每天晚上到了买卖高潮的时候,摊子外面有时会拥着好些人。遇上下雨下雪,叫主顾在当街打伞站着,实在很不过意。于是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的店堂里去了。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的摊子原来在保全堂廊檐是东西向横放着的,迁到源昌,就改成南北向,直放了。所以,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摊子,而是半个店铺了。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最显眼的变化是他把长罩煤油灯撤掉,挂起一盏呼呼作响的汽灯。这白亮白亮的汽灯,越显得源昌柜台里的一盏煤油灯十

分的暗淡了。

⑤王二的发达,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了。王二最爱听书。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以后他一定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店堂里来坐个点把钟,听人闲聊。

⑦有一天,对门万顺酱园连家的一个亲戚兼食客万事通张汉谈起人生有命。说凡是成大事业,有大作为,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必有非常之人,乃成非常之事。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忽然张汉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秉。”

⑨王二不解何为“异秉”。

⑩“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

⑪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

⑫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

⑬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该上门了。掌柜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⑭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这是陶先生发现的。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并领起全文内容。

B.第⑤段写王二听书,展现了王二忙中偷闲、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是因为王二生意做得好,身份变了。

C.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比如开头用别家的吵吵闹闹与王二家的安静做对比,突出王二家庭和睦。

D.文章的结尾“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暗含作者对小人物对“异秉”迷信的善意揶揄。

解析:选B。B项,错在“身份变了”。文章第⑪段说“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

5.“万事通张汉”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①引出话题“异秉”,照应标题。“万事通张汉”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在小说后半部分出现,借他之口谈起“凡是成大事业,有大作为,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引出话题“异秉”,照应题目。②使文章结构严谨。前文写王二的发达,后文写异秉的内涵,万事通张汉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联系成为一个整体。③衬托人物形象。侧面衬托主人公“王二”生意的兴旺与成功,表现王二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丰富了人物形象。④使文章主题深刻。万事通张汉谈“异秉”,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化文章主旨。

★6.小说标题“异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答: 答案:①王二的发达缘于他的勤劳与精明,这就是他的“异秉”;②陈相公等对“异秉”的迷信,折射底层小人物的无知与盲从;③一个人的成功必有异于他人之处,但许多人错误地把它归结为命运,表达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有缺点的小人物的理解和善意嘲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