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性别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性、性别与人格的研究引起了很多争议。也许在人格心理学中,
没有其他领域能把政治、价值观与科学结合在一起了。一些被称做
“极小派”的研究者强调不同性别间的相似性。他们指出,性别差异很小,两性的分布有很多重叠之处。另一些研究者被称为“极大派”,他们强调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并
且可以得到重复验证,强调差异的效应大小而不是两性之间的相
似之处。
表现出性别差异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领域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在自信、攻击性(尤其是身体攻击)、随意的性经验等人格特征方面,男性的分数总是比女性高;而在焦虑、信任、友善倾向(照顾他人)方面,女性得分总是比男性高。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体验到积极情绪(如友情、快乐)和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但这些差异并不大。男性更可能表现出性攻击,强迫女性与之发生性关系,但这种现象只出现在部分男性身上:自恋的、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出男性敌意的男性。尽管在青春期之前没有显示出抑郁发生率的性别差异,但从13岁起女性的抑郁发生率开始高于男性。有理论认为这种性别差异与女性更善于反思有关,也有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在寻求配偶的竞争中女性的外貌比男性的更重要。在人一事维度上,男性得分偏向于“事”一端,女性偏向于“人”一端。但是男性和女性在任何一个人格领域上的分布均有重叠。某些女性会比大多数男性更加果断、更富攻击性、更加以“事”为取向;而某些男性会比大多数女性更焦虑、更具关怀他人的倾向,更加以“人”为取向。
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者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双性化上。但是,更多的实证研
究表明,就像双性化论者所断言的那样,男性化和女性化并非是彼此独立的。在男性化或工具性上得分高的人,在女性化或表达性上的得分就低,反之亦然。并且,很多最初的双性化论者现在都认为这些维度抓住了性别差异的本质,男性更具工具性,女性更善于表达。
在过去的20年里另一个重要话题是性别刻板印象,即人们对性别所持的信念,不管这些刻板印象是否准确。跨文化研究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有显著的普遍性。在所有的文化里,人们都认为男性更具有攻击性、更自立、更有支配性、更加以成就为取向、更喜欢表现自己;而女性更加亲和、更乐于付出、更愿意照顾他人、更可能自我贬低。有关性别的这些刻板印象与已经发现的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
是一致的人们将每种性别内部的人分为几种子类型,男性被分为花花公子、职业人或失败者;女性被分为女权主义者、家庭主妇和性开放者。
传统的性别差异理论强调社会因素:父母的社会教化,对社会榜样的观察学习,以及社会角色。关于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已有明显的证据支持。跨文化研究揭示出,在社会化过程中,男孩子通常被教化以成就为取向;而女性则受到更多限制,尤其是在性方面。
最近,对激素的研究(例如睾丸激素)表明社会因素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性别差异。例如,攀丸激素关系到人格的支配性、攻击性和性。因为男性和女性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某些人格差异可能是由激素差异引起的。
根据进化心理学家所说的,男性和女性只是在进化历史中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的领域中才会有性别差异。在所有其他领域,两性之间是高度相似的。根据该理论,两性在攻击性和随意的性行为上有所不同,已有证据支持了这些预测结果。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一种包含了所有这些因素的针对性、性别与人格的整合理论—社会性因素、生理因素和进化因
素。
进化人格理论预言,在选择伴倡时,男性和女性看重不同特征。与这一看法相一致,研究显示在寻找恋爱对象或配偶时,男性更关注身体吸引力,而且更喜欢年轻伴侣。研究
还显示,女性喜欢拥有供养家庭所需资源的男性。跨文化研究
证明,这种偏好是普适全球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