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3)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3)

2020-01-20 来源:乌哈旅游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4时35分 C.7时25分

B.5时38分 D.7时35分

2.如图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的现象是( ) ..A.B.

手影 小孔成像

C.看见不发光的书

激光准直

D.

3.关于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B.乙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丁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以平面镜BC和CD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个侧面AD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当小李同学在盒外沿着与AD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小孔P能几次被点光源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B.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缩小的像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C.两者音色相同

B.两者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 D.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7.当学校广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的女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韩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歌手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最合理的是( ) A.正常对话的响度约为60dB B.普通医用口罩的厚度约为0.5cm

C.普通人在平静的时候心跳约为每分钟120次 D.我们平时一次性喝水量约为2L

9.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D.大声说话就一定能够听到回声

10.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01s

B.响度不同 D.声速不同

8.生活中我们很少随身携带测量工具,因此估测是我们的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下列估测

B.我国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0g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约2.5cm的固体颗粒 1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96mm=0.96×10-3μm=9.6×10-4μm B.9.6cm=9.6÷100m=0.096m C.9.6cm=9.6×10mm=96mm D.9.6cm=9.6cm×10=96mm

1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习主席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研究员颁奖。2019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屠呦呦在60年代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二、填空题

13.(1)一束光以与水平面成30度的夹角斜射入平静水面,则反射角是______度; (2)某同学站在水边俯视自己的倒影,他的脸离水面0.5m处,水中脸的像与水面相距______m,当他的脸靠近水面时,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14.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度,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光点S向右移动时,表明液面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5.小宇对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过了4s听到山崖反射的回来的回声,则山崖到小宇的C) 距离为______m(当时的气温为15°

16.小明感冒后不停地咳嗽,其咳嗽声是由声带_______产生的,其体温如图甲所示,读数C,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妈妈带小明去医院,医生通过听诊器为____°

给小明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小明发现很多如图乙所示的“静”字标志,是为了提醒大家控制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时“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①和②,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③(填“晶体”或“非晶体”)。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④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②、③、④等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从该材料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应该在______Hz以内,声具有______。

18.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当列车在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济南西到南京南、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这三个路段的运动过程中,_____路段平均速度最大。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到达时间 始发站 09:32 11:46 12:55 开车时间 08:00 09:34 11:48 终点站 里程 0 406千米 1023千米 1318千米 19.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__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

三、解答题

21.请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凹面镜

凹面镜是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甲所示,平行光照于其反射面上时,通过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F上,每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其应用: 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手电筒的反光罩。

小明找来一只手电筒,仔细观察了小灯泡的所在位置以及反光罩(即凹面镜),如图乙所示, 经过思考,他认为手电筒的小灯泡应该安置在凹面镜的F位置,这是因为______。请你在图丙上画出小灯泡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的大致光路图______(至少画两束入射光)。

22.明月当空,小婷在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2s 后她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声速取

340m/s,光速取 3×108m/s)

(1)明月和烟花,属于光源的是_____.

(2)请解释:人为什么首先看到烟花绽放,然后才听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_________. (3)估算烟花绽放处到小婷的距离__________.

23.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求这个峡谷的宽度.(空气中声速为340m/s).

24.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问: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多少m/s?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5.某实心铜雕像的质量为445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大小一样的蜡制雕像,测得蜡雕像的质量为45kg(ρ铜=8.9×10³kgm³).求: (1)铜雕像的体积V;

(2)制作蜡雕像所用蜡的密度ρ蜡.

26.2012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经两次平面镜反射后,看到钟面的像与钟面一致,此时的实际时刻是7时25分。 故选C。

2.C

解析:C

手影、小孔成像、激光准直都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看见不发光的书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D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径迹,说明介质不均匀时,光线会弯曲,不能说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故A错误;

B.乙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是因为此时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不能说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故C错误;

D.丁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D

S发出的光线从小孔P射出,有以下四种情况:由S发出的线SP;由S发出经过BC反射直接通过P的光线;由S发出经过CD反射直接通过P的光线;由S发出经过BC反射再经过CD反射通过P的光线。 故选D。

5.D

解析:D

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物与像的大小相同,故B错误;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错误;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B

A.声间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礼号发音需要振动,故A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故B正确;

C.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是由不同乐器振动产生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超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军鼓的声音人耳能听到,不属于超声,故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C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人或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解析:A

A.正常对话即一般说话,所以其响度约为60dB,故A符合题意; B.普通医用口罩的厚度约为0.1cm,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人在平静的时候心跳约为60~100次,故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平时一次性喝水量约为200mL,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解析:B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不同则速度不同,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故B正确; C.美妙的音乐如果打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则也会成为噪声,故C错误;

D.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0.1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那么反射的声音就会加强原声,故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C

A.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5s,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C符合题意;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约2.5um的固体颗粒,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解析:C

A.0.96mm=0.96×103μm=9.6×102μm,故A错误; B.9.6cm=9.6×0.01m=0.096m,故B错误; C.9.6cm=9.6×10mm=96mm,故C正确; D.9.6cm=9.6×10mm=96mm,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C

AB.用微火和旺火加热液体,液体沸腾时温度都是相同的,不能降低沸点,故A错误,B错误;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使药物在低温下蒸发,故C正确;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可以降升高液体的沸点,使药物在高温下蒸发,药物被破坏,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05不变漫反射

解析:0.5 不变 漫反射

(1)[1]一束光以与水平面成30度的夹角斜射入平静水面,入射角为60°,光反射时,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60°。

(2)[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脸离水面0.5m处,水中脸的像与水面相距0.5m。

[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一致,当他的脸靠近水面时,水中像的大小不变。 (3)[4]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就是黑板发生了漫反射,故选填漫反射。

14.下降

解析:下降

[1]由题意知,入射角为90°-50°=40°,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2]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往右下方移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则反射光线向右平移,S的位置会向右移动。反之当光点S向右移动时,表明液面下降。

15.680

解析:680

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由可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 气温为15°

s声v声t340m/s4s1360m

由题意可知山崖到小宇的距离

ss声1360m680m 2216.振动373热胀冷缩信息响度声源处

解析:振动 37.3 热胀冷缩 信息 响度 声源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的咳嗽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2]由图可知,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C,其示数即小明的体温为37.3°C。 [3]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4]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医生可以利用听诊器给小明诊病。

[5][6]声音的响度比较大时,会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形成噪声,所以“静”字标志,是为了提醒大家控制声音的响度,以免影响他人;这也是在声音的源头,也就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17.凝固熔化晶体音调次声波20能量

解析:凝固 熔化 晶体 音调 次声波 20 能量

(1)[1][2][3][4]“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水是液体的,放热变为冰,冰是固体的,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冰吸热变为水,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温度未升”说明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杯子中的水量不同,杯子与水振动的快慢不同,杯子与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所以②应是:音调。

(2)[5][6][7]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只有当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时才能产生共振现象,亚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体内脏的

固有频率大致是20Hz左右;因为声波能够把内脏振坏,所以声波具有能量。

18.5济南西到南京南

解析:5 济南西到南京南 [1]列车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站的路程为

s=1023km﹣406km=617km

列车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站的时间为

t=2h12min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站的平均速度

11h 5s617km280.5km/h11 th5[2]列车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时间为

59t1=4h55minh

12v列车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为

s11318km268.1km/h59 t1h12列车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程为

v1s2=1318km﹣1023km=295km

列车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时间为

t2=1h7min=列车由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为

67h 60v2s2295km264.2km/h67 t2h60由以上计算可知v>v1>v2,即高铁在济南西到南京南路段运行得最快。

19.03不变

解析:0.3 不变 [1]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250mL250cm3

[2]由m可得牛奶的质量 VmV1.2103kg/m30.25103m30.3kg

[3]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所以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不变。

20.液化吸热

解析:液化 吸热

[1]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故选吸热。

三、解答题

21.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线经过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由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故小灯泡应安置在凹面镜的焦点位置。 [2]根据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作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22.烟花 见解析 见解析

(1) 烟花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明月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2)烟花和爆炸声在空中同时产生,总是先看见烟花后听到爆炸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3)根据公式 v=st 可知,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 【点睛】

(1)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距离. 23.峡谷的宽度为255m. 【分析】

声音的反射产生回声,鸣笛后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说明单程时间是0.25s,再根据速度公式s=vt即可计算出左边山坡到车的距离;同理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即车到右边山坡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

0.5s0.5s=0.5s;再根据速度公式s=vt即可计算出右2边山坡到车的距离;将两个距离加起来即是峡谷的宽度. ∵鸣笛后经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 ∴从左边山坡到车所经历的时间为::

0.5s=0.25s; 2根据题意,得:s=vt=340m/s×0.25s=85m. 同理,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

即车到右边山坡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由s=vt得:s=340m/s×0.5s=170m.

0.5s0.5s=0.5s; 2则峡谷的宽度为:左边山坡到车的距离+右边山坡到车的距离; 即峡谷的宽度L=85m+170m=255m. 【考点】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弄清在两个山坡之间传播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4.(1)20m/s;(2)会撞上障碍物

解:(1)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所以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

s15mv==20m/s

t0.75s(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则反应距离

s'vt'=20m/s40.75s=60m

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则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为

s总s's滑60m+30m=90m

因为前方80m处有障碍物,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则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25.05米3 0.9×103千克/米3 【分析】

(1)已知铜雕的质量和铜的密度,利用公式密度公式得到铜雕的体积;

(2)已知蜡雕与铜雕的体积相同,又知道蜡雕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蜡的密度. ①由m得,铜雕的体积: VVm铜铜445kg30.05m;

8.9103kg/m3②由题意知,蜡雕的体积等于铜的体积:V蜡=V=0.05m3, 由m得,蜡雕所用蜡的密度: V蜡m蜡45kg330.910kg/m. V蜡0.05m3【点睛】

重点考查的是密度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铜雕和蜡雕的体积相同.

26.见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的升华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是放热的。 固态的干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因为干冰的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