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的散⽂的风格是天马⾏空、⽆拘⽆束的,让⼈暗暗称奇,但是这只是他的其中的⼀⾯,想要更了解余秋⾬的散⽂风格吗? 浅谈余秋⾬散⽂的写作风格
摘要:读完余秋⾬的⼏本⽂集后,对他别具⼀格的写作风格有点感想,同时也参阅了诸多的材料,主要先从总体上浅谈⼀下他散⽂写作风格,再从他表达的主题、语⾔的特⾊、表达的⽅式三点分述,继⽽对我们⼤学⽣的写作提供某⽅⾯的参考,不⾜之处,望请⽼师指正。 关键词: 写作主题 语⾔特⾊ 表达⽅式 剧场效果 ⼩说化特点 典雅 灵动 借鉴
初次接触余秋⾬是他的第⼀本散⽂集《⽂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空的联想,对历史、对⽂化渗透着的领悟⼒,也使余秋⾬在中国的⽂化史上留下⼀席之地,⽽后接触到他的另⼏本著作,谈史谈鉴的《⼭居笔记》、阐述⽴⾝处世的《霜冷长河》、《⾏者⽆疆》,以及对⽐⼏⼤⽂明的《千年⼀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直未敢动笔,只怕⾃⼰的看法太浮浅,甚⾄落⼊俗套。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了余秋⾬,也参考了诸多对余秋⾬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的⼀点浅见。浅谈⼀下余秋⾬散⽂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在⽬前⽂坛泥沙俱下、⽇益堪忧的情况下,余秋⾬独树⼀帜的写作风格,开辟了散⽂新⽂风。“余秋⾬将中国传统⽂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起,以逆向操作的⽅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种新的阅读⽂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从总体来说,⼀⽅⾯⽓势磅礴,潇洒⾃然,⼀⽓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崇拜、向往⾃然,时⽽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他⼀唱三叹,⼀步⼀回⾸,低沉的调⼦,悲怆的氛围,⼀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然、⼈⽣。作为⼀个⽂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作家,尽管⾏⾛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奇的⼭⽔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
因此,在综述的前提下,我们现着重从他的写作主题,语⾔特⾊,以及表达⽅式等三个细节略谈⼀下。
(⼀) 余秋⾬散⽂作品中始终贯穿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些所谓⽂化散⽂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化功底,将历史与⽂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个知识分⼦,他的作品已渗透了⽂⼈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余对语⾔有⼀种超强的领悟⼒和驾驭能⼒,他的散⽂追求⼀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并且“语⾔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的语⾔加以表达,这些语⾔具有诗的美感,从⽽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化说的深⼊浅出,平易近⼈,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对偶、排⽐、⽐喻等修辞⼿法,⼤段的排⽐,对偶增强了语⾔表达的⼒度,构成了⼀种语⾔的⽓势,使语⾔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味,⽽富有了张⼒,富有了⽂采。
(三) 多种表达⽅式的综合运⽤。余娴熟地运⽤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式,还采⽤了⼩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章内涵更深刻等⽅⾯起到了重要作⽤。 (1) 叙事的⼩说化特点。
余深谙中国⼈的阅读习惯,他凭借⼩说这种⽂体,使他的作品为⼴⼤读者所接受。⾸先⼩说的要素之⼀是故事,余是⼀个⽐较善于构建故事,甚⾄是很多传奇⾊彩很浓的故事,如《莫⾼窟》写到乐尊;写《上海⼈》,思绪飘逸,引叙出徐光启的故事,进⽽更深意义阐述上海⼈⽂化性的构成;其次⼩说的要素之⼆是细节。余的散⽂中常常见到栩栩如⽣的描绘,靠细节构筑成优美深邃的诗情画意。 〈2〉 余散⽂中的剧场效果
余在创作⽂化散⽂之前是从事戏剧理论创作,对于戏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在他的⽂化散⽂中,他融会贯通地运⽤了戏剧效果。他也曾说:我在散⽂中追求的场景,会使有些段落写法上近似⼩说,但⼩说的场景是虚构的,⽽我的散⽂中的情景,则⼒求真实。这些话我们可以从《⽂化苦旅》中找到印证,如《都江堰》那久久伫⽴的仪态,复杂的⼼理情绪都可作为剧场的⼀个场景。还如《⽩发苏州》、《信客》等篇章,只要略改⼀下就可搬上舞台。因此,这些经过艺术处理的⽂章,充满了阅读张⼒,常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境界。
余与其说成是散⽂⼤家,不如说成是⼀位辩思的哲⼈,正如⼀些评论者对他的评论:“系秋⾬散⽂的最⼤特⾊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构成这种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化品位”。对此,对于我们⼤学⽣写作也有很强的借鉴性,也能够为形成⾃⼰的写作风格提供⼀些有价值的参考。 ⾸先,在追求表达的主题上,是⼒求表达⾃⼰,还是外部事物,这本⾝就是⼀对⽭盾,如何将其协调好,实乃智者所为。⽽我始终认为,能够表达⾃⼰真情,就是好的,不必太拘泥于章法,本⾝“⽂⽆定法”,但同时也渐渐发现,⼈不是⽣活在真空中,也不能总沉浸在⼩我的忧伤温情的封闭世界中,我们还要时不时地抬抬头,仰望⼀下古今,仰望⼀下中外,这个时代缺少⼀份⼤⽓、恢弘,但我们的⽂章却不能圈囿如此,我们也须怀着⼀份博⼤的⽂化良知。 其次,对语⾔的考究上。余散⽂的`语⾔⾮常考究,字字句句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个问题,这种刻意加⼯⽽成的⽂字,太过浮丽、花哨,掩不住某些内容的空洞,从《千年⼀叹》中可以看出,他的有些评论太过牵强,这也是《千年⼀叹》远不及《⽂化苦旅》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对语⾔的考究选⽤上要注意的是避免内容的空洞,不能为语⾔⽽语⾔,那种华⽽不实的⽂章没有多⼤的⽣命⼒,也会被聪明的读者所唾弃。
最后,关于风格的创新问题。既然是风格了,⼲吗还去创新?这听起来有点⽭盾,其实未必,风格是要创新的,需要变化的。尤其对于本⾝固有⾃由精神的散⽂体来说,太常规化的风格〈或说成是格式吧〉也会渐渐成为⼀种僵化的套式,限制着⾃⼰的发展。细观余的散⽂,发现其中内含⼀种书写模式,譬如《⽂化苦旅》、《⼭居笔记》等作品都有“⼩说叙事+诗性语⾔+⽂化感叹”的创作元素。这种缺乏变化的话语模式最终让阅读者厌倦,因为它⽆法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性。“⼩说叙事+诗性语⾔+⽂化感叹”这种僵化的三位⼀体话语模式与散⽂本⾝固有的⾃由精神是背道⽽驰的,格格不⼊的。“余秋⾬的散⽂很容易就获得了世俗性的巨⼤成功,但在精神深度上却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学不是抚慰品,不是按摩椅;⽂学是向阅读者诉说⾃⼰的愤怒的呐喊和良⼼的呼声。⽂学是让阅读者重温语⾔的初始意义,那就是⾔为⼼声的⼈⽣见证,说话,⽽且是说真话,⽽且是说出真相。”所以风格创新是⾮常必要的,作品的⽣命⼒也才会长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