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2024-03-27 来源:乌哈旅游


.

野望隋末唐初诗人王绩

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 。

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相顾无相识⑺,长歌怀采薇⑻。

创作背景: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XX河津〕之时。

作者简介: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XX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XX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土。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注释译文⑴东皋〔gāo〕:XX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黄昏,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⑷落晖:落日的余光。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相顾:相视;互看。⑻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

白话译文

黄昏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黄 鹤楼】〔X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简介:X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XX省市〕人。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早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历边塞,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大方豪迈,雄浑奔放。明人辑有\"X颢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译文及注释、译文

.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土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XX省XX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乘:驾。去:离开。空:只。返:通返,返回。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XX省XX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鹦鹉洲:在XX省XX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土。

.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XXXX〕人,祖籍XX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创作背景: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公元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X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XX,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观察,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XX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XX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XX刺史部有XX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XX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XX、XX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长河:指流经XX〔今XXXX〕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XXXX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渡XX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XX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XX当涂,XX江油、XX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XX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

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

译文及注释、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XX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土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山名,位于今XX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楚国:楚地,指XX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土水:指从XX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XX,把XX称作故土。

万里:喻行程之远。

钱塘湖春行〔xíng〕〔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创作背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XX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XX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XX,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XX新X。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X禹锡并称“X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XX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及注释、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得意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钱塘湖:即XX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

.

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XX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风光。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缺乏:百游不厌。足,满足。

.

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XX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XXXX〕。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黄昏的风光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日夕:黄昏。相与:相交,结伴。相与还:结伴而归。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XX〕,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XX府巩县〔今XX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存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

759-766年间曾居XX,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译文及注释、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XXXX〕。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当。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作说法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X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另一种说法,据唐X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元和二年〔807年〕。

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XX福昌〔今XXXXXX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X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雁门太守行〔xíng)

黑云压城城欲摧〔cuī),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jiǎo)声满〔mǎn〕天秋色里,塞〔sài〕上燕(yān)脂(zhī)凝夜紫。

半卷〔juǎn)红旗临易水,霜重〔zhòng)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X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装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临:抵达。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XX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消沉;不高扬。黄金台:故址在今XX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

.

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消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XX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欣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XXXX〕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译文及注释、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漂浮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设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

.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XX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XX省XX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

.

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XX人,对海的见闻比拟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一样。“归何处〞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九是虚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XX城人〔今XX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

.

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单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X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一样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方法。

似曾相识:好似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单独〞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那么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XX。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XX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译文

.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织,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温暖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场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降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XX西湖,在今XXXX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阑干:横斜,纵横交织。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XX。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时机。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

作者简介: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XX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XX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译文、注释XX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光。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XX。

金陵:。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光。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收:收复国土。

倩:请。:地名,今属XX,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

.

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XX省XX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译文及注释、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日暮:黄昏时候。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兴尽:尽了兴致。晚:比适宜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小心进入。藕花:荷花。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一群。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