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概题库(单项选择题)

毛概题库(单项选择题)

2023-06-22 来源:乌哈旅游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C)

A 陈独秀 B 王稼祥C 毛泽东D 刘少奇

2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 三民主义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C)

A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B 国民革命时期

C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 抗日战争时期

4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D)

A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C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的

B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D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的

5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B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D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6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C)

A 战争与革命B 战争与和平C 和平与发展D 改革与发展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D)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

A “科教兴国”战略B “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B)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10A11AC12A13AB点

14A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是在党的(D)

十四大B 十五大C 十六大D 十七大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A)

坚持党的先进性B 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执政为民D 坚持廉洁奉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科教兴国B 统筹兼顾C 发展D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D)

科学发展观高于唯物辩证法C 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包括唯物辩证法D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

在我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B)

十六届二中全会上B 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C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D 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B)

A 刘少奇B 毛泽东C 邓小平D 王稼祥

2 思想路线又称为(D)

A 政治路线B 组织路线C 群众路线D 认识路线

3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C)

A 十三大B 十二大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十四大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B)

A 理论联系实际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重视(A)

A 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B 理论决定实践

C 理论指导实践D 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

6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C)

AC7ABD8A想

9A己的路

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 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实事求是D 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D)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实事求是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

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然得出的结论是(B)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0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A)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 事物量变质变的统一

C 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D 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

A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 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B 民兵是胜利之本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

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A)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基本点”

“一个中心”、“两个

4 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B)

A 北洋军阀B 国民党新军阀C 日本帝国主义D 封建地主阶级

5 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B)

A 封建主义B 帝国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

A 农民阶级B 小资产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无产阶级

7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

A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 政治协商制度

C “三权分立”制度D 国务院领导制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

A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题

土地革命问题C 工农联盟问题D 武装斗争问

9 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B)

A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坚持游击战D 把支部建在连上

10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C)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

C 保护民族工商业 D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性质属于(D)

A 资本主义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半资本主义社会D 新民主主义社会

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是(A)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党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供了(C)

A 政治基础B 军事基础C 物质基础D 文化基础

4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B)

A 国家资本主义性质B 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5 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式是(A)

A 和平赎买B 暴力没收C 强制改造D 自愿充公

6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B)

A 帝国主义经济B 资本主义经济C 殖民主义经济D 社会主义经济

7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CD矛盾

8A9A10A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C)

1949年B 1953年C 1954年D 1956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A)

制度基础B 经济基础C 社会基础D 群众基础

在我国(台港澳地区除外),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 全国大陆的解放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 土地改革完成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C2AC道路

3A4AC5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 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B 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 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前提条件B 主要特征C 经济实质D 根本任务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D)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 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 科学技术B 生产工具C 生产关系D 先进思想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D)

A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D)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B 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8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A)

A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D 实现按劳分配

9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D)

A 强大的人民政权B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 强大的人民军队D 自己的发展

10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D)

A 马克思和恩格斯B 列宁C 毛泽东D 邓小平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邓小平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C)

A 商品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B 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C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人口多且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2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B)

A 马克思B 列宁C 毛泽东D 邓小平

3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的是(C)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A)

A 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 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 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 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5 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B)

A 初级阶段B 初始阶段C 准备阶段D 奠基阶段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 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C)

A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 “三个有利于”标准

8 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C)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

9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的“一个中心”是(B)

A 人民当家作主B 经济建设C 四项基本原则D 改革开放

10A11A12ABCD13AC调发展

14 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提法是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B)

1978年3月B 1979年3月C 1980年3月D 1982年3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 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量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

C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我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B)

A 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B 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 D 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

2 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的著作是(B)

A 《论十大关系》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验》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

3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 完全相适应B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C 完全不相适应D 具有对抗性

4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D)

A 改革政治、经济体制B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C 发展生产力D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A 科教体制改革B 经济体制改革 C 政治体制改革D 文化体制改革

6 我国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它决定于(A)

A 改革的任务B 改革的方向C 改革的性质D 改革的本质

7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

A 生产力标准B 综合国力的增强

8 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C)

A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 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 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9 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

A 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 1984年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 1988年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D 1993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10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

A月6日

1995年1月1日B 2001年12月11日C 1948年1月1日D 1950年3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C)

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陈云D 邓小平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C)

A 刘少奇B 陈云C 邓小平D 江泽民

3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A)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C 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以“三资”企业为主体

5 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 量的优势上B 质的提高上C 控制力上D 再就业上

6 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实行的制度是(A)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存

按要素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7 在下列各种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指(C)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 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C 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D “三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8 实行承包经营的某国有企业厂长,由于超额完成了利润等指标,除正常工资收入外,还获得5万元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奖励。这5万元收入就其性质来说属于(D)

A 按劳分配收入B 按资分配收入

C 超额劳动报酬即津贴收入D 机会收入或经营风险收入

9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

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C)

A 11万元B 9万元C 7万元D 5万元

10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D)

A 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B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 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D 实现共同富裕

11 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多长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B)

A 10年B 15年C 20年D 25年

12 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是(A)

A 资源节约型社会B 环境友好型社会C 和谐社会D 创新型社会

13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中“生活宽裕”是(B)

A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B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C 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D 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14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C)

A 发展速度已无足轻重B 增加GDP已不重要

C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D 产业升级越快越好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 依法治国B 权力制衡C 人民当家做主D 多党合作

2 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B)

A 党的生命B 社会主义的生命C 人民权利的保障D 社会主义的特征

3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C)

A 主要基础B 主要内容C 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D 决定因素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 人民民主专政B 多党合作制C 依法治国D 政治协商

5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B)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实行多党合作D 实行依法治国

6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 加强法制建设

C 民主法律化D 依法治国

7 被党的十七大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范畴的是(D)

A 人民当家做主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核心是(B)

A 自由B 民主C 平等D 人权

9 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含义的是(B)

A 党的十四大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六大D 党的十七大

10 列宁指出:“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使用有系统的暴力的组织。”这句话应理解为(B)

A 民主是一种手段B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C 民主是国体,而不是政体D 民主是目的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A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的方针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 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荣辱观

3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

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诚实守信D 爱国主义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B)

A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

A 实现祖国统一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C)

A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 批判吸收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A)

A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8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A 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 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D题

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C)

A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B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

A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

A 社会手段B 社会计划C 社会理想D 社会现实

2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B)

A 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B系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

C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D会

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

3 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C)

A 十三大B 十五大C 十六大D 十六届六中全会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A 根本任务B 根本原则C 本质属性D 基本要求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

A 坚持以人为本B 坚持科学发展C 坚持改革开放D 坚持民主法治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A 坚持以人为本B 坚持科学发展

C 坚持改革开放D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 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B)

A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B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C 大力发展生产力D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8 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A)

A 就业问题B 人口老龄化问题C 农民收入问题D 环境问题

9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B)

A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B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C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D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10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实质是 (C)

A 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的问题B 中美之间的问题

C 中国的内政问题D 中日之间的问题

2 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C)

A 签订“共同防御条约”B 提出“一纲四目”

C 美国从台湾撤军D 遣返战俘

3 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A)

A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B权

拥有立法权C 拥有终审权D 拥有独立司法

4 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

A 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B 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D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5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C)

A 和平统一B 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 一国两制

6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

A 台湾问题开始的B 香港问题开始的

C 澳门问题开始的D 西藏问题开始的

7 澳门回归是在(C)

A 1999年1月1日B1月1日

1999年5月1日C 1999年12月20日D 2000年

8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的题目是(D)

A 《告台湾同胞书》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奋斗》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

9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C)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C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谈判和协商D 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

10 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是 (C)

A 专门针对台湾人民的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 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D法律

它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D)

A 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B 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

C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D 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A 战争与革命B 和平与发展C 改革与开放D 世界大战危险迫在眉睫

3 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B)

A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D 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4 下列关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

B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C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没有改变

D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近期将改变

5 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D)

A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 打击恐怖主义

C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D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6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C)

A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C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

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B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 独立自主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 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

A 一极独霸世界B 两极格局对峙C 单边主义抬头D 多极化

9(D)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作出的战略抉择。

A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B 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C 自身发展的需要D 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

10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B)

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D放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 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

A 知识分子B 新的社会阶层C 精英阶层D 工人阶级

2 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B)

A3A一战线

4ABCD5A 爱国主义B 党的领导C 社会主义D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称为(A)

爱国统一战线B 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 民族统一战线D 广泛的统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A)

打得赢、不变质B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C 作风优良、纪律严明D 保障有力、党的绝对领导

6 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

A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 中产阶级C 一个独立的阶级D 小资产阶级

7 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C)

A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 新的资产阶级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 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8 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B)

A 经济联盟B 政治联盟C 思想联盟D 民间组织

9 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D)

A 阶级矛盾B 民族压迫C 民族歧视

D 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10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B)

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新的社会阶层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B)

AC2A革

3A4AC5A 实现共产主义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1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B 政治体制改革C 党的建设D 国企改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C 知识分子D 新的社会阶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马列主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A)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D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6 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是(A)

A 党的思想建设B 党的政治领导C 党的行政管理D 党的理论建设

7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D)

A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B 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C 反腐倡廉D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 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C)

A 加强作风建设放在首位B 加强思想建设

C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D 加强组织建设

9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C)

A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 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既反对“左”,又反对右

C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 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又有民主,又有集中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

A 改革B 发展C 开放D 稳定

一、判断题.

第一章

1.毛泽东思想萌芽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时期。正确答案:√

2.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任务不同。正确答案:×

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答案:×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正确答案:√

5. 发展是人类改善自身生存状态的努力,社会进步就是人类生存状态在改善方向上的变化。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正确答案:×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确答案:√

3.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正确答案:√

4.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答案:×

5.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答案:√

1.人的全面发展虽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是二者并不在同一过程实现。答案:√

2.当前世界科技发展不均衡性远大于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正确答案:×

3.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确答案:√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正确答案:×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正确答案:√

1.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实际,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源泉。正确答案:√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正确答案:√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教育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答案:×

4.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科教兴国。正确答案:×

5.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正确答案:√

第二章

1.“实事求是”这句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只是对求实治学态度和方法的赞扬。答案:×

2.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正确答案:√

3.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的一致性。正确答案:×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成果。正确答案:×

5.胡锦涛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特别强调与时俱进。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正确答案:√

2.“两个凡是”是1997年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的,所以,这个命题是正确的。正确答案:×

3.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正确答案:√

4.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正确答案:√

5.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正确答案:×

1.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正确答案:√

2.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正确答案:×

3.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正确答案:√

4.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正确答案:√

5.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正确答案:×

A.主观与客观相脱离 B.思想与行动不一致

C.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D.口是心非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在1978年。正确答案:√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正确答案:×

3.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的一致性。正确答案:×

4. 江泽民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特别强调求真务实。正确答案:×

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正确答案:√

第三章

1.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任务不同。正确答案:×

2.土地革命时期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事件是八七会议。正确答案:×

3.没收官僚资本带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革命的性质。正确答案:√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指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正确答案:×

5.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正确答案:√

1.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正确答案:√

2.新旧民主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民族形式。正确答案:×

3.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正确答案:×

4.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确答案:×

5.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正确答案:×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正确答案:×

3.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正确答案:√

4.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全面阐述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理论。正确答案:√

5.没收官僚资本带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革命的性质。正确答案:√

1.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问题是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军队。正确答案:×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正确答案:×

3.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正确答案:√

4. 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正确答案:√

5.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指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正确答案:×

第四章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正确答案:√

2.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正确答案:√

3.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革命必须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这一问题的认识才变得逐渐明确而坚定起来。正确答案:×

4.根据国情,中国应走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正确答案:×

5.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两面性已经消失。正确答案:×

1.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正确答案:√

2.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而不是由资本

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正确答案:√

3.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结束。正确答案:√

5.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夺取政权。正确答案:×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正确答案:√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之后才实际开始的。正确答案:×

3.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的设想,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正确答案:×

4.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正确答案:√

5.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正确答案:×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先建设后改造的路线。正确答案:×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正确答案:×

3.建国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确答案:×

4. 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正确答案:×

5.在建国初期(1949-1952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正确答案:√

第五章

1.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答案:×

2.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1980年。正确答案:√

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正确答案:×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正确答案:√

5.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正确答案:×

1.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个减少到5个。这说明社会主义失败了。正确答案:×

2.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全面发展也就实现了。正确答案:×

3.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发展生产力。因此,发展生产力不只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正确答案:√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行政企分开。正确答案:×

2.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正确答案:×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哪个阶级专政的问题。正确答案:×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最终目的。正确答案:×

5.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答案:×

2.当前剥削制度消灭了,但剥削现象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正确答案:×

3.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两极分化。正确答案:×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说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正确答案:×

5.社会主义绝不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正确答案:×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正确答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因此是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3.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辩证法的整体。正确答案:√

1.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法制建设;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正确答案:×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正确答案:√

4.我国所处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强调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正确答案√

5.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廉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确答案:×

1.我国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正确答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3.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正确答案:×

5.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立的。正确答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上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答案:√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科学判断。正确答案:√

4.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正确答案:×

5.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同心同德地实现现代化。正确答案:√

第七章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正确答案:√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是统一的。正确答案:√

3.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立的。正确答案:√

4.利用外资的规模越大,就越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正确答案:×

5.经济特区和旧中国的租界没有什么区别。正确答案:×

1.改革的实质是根本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

2.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正确答案:√

3.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就没有必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了,因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正确答案:×

4.政治和经济的协调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

5.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正确答案:×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正确答案:×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是对立的。正确答案:×

3.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正确答案:√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正确答案:√

5.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正确答案:√

1.实行对外开放,必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正确答案:√

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正确答案:√

3.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要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正确答案:×

4.我国改革首先在城市拉开序幕。正确答案:×

5.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答案:√

第八章

1.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正确答案:×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正确答案:√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必须占优势。正确答案:×

4.公有制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实现形式,要根据产业的性质、规模大小等特点,在改革实践中探索适合的形式。正确答案:√

5.外资经济中存在着剥削。正确答案:√

1.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工资不是按劳分配。正确答案:×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等于承认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确答案:×

3.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平均和同步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正确答案:√

4.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社会分配中效率优先的原则,不能兼顾社会公平。正确答案:×

5.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正确答案:√

1.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正确答案:×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正确答案:√

3.市场对于社会资源配置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和整个经济稳定增长。正确答案:×

4.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能结合。正确答案:×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的。正确答案:√

1.我们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错误的。正确答案:×

2.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打破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正确答案:√

3.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正确答案:√

4.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速度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正确答案:×

5.市场经济是一种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经济形态。正确答案:×

第九章

1.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正确答案:√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正确答案:√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4.依法治国,就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正确答案:×

5.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正确答案:√

1.在政党关系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类似于资产阶级国家的多党制。正确答案:×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目标是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法制化。正确答案:√

3.政治体制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答案:√

4.法治的概念是民主和法制相结合,而同人治相对立。正确答案:×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正确答案:√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答案:√

3.资本主义民主的形式要比社会主义民主完备一些,因此资本主义民主高于社会主义

民主。正确答案:×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等途径,与共产党进行政治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政党制度。正确答案:√

5.人权高于主权。正确答案:×

1.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因而在政治上也必须实行三权分立。正确答案:×

2.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正确答案:√

3.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绝不能搞西方式的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三权鼎立,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民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正确答案:×

5.民主首先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正确答案:√

第十章

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消极影响。正确答案:√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正确答案:

×

3.要坚持党管新闻、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正确答案:√

4.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正确答案:√

5.当今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正确答案:√

1.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上去了。正确答案:×

2.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正确答案:×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正确答案:√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确答案:√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确答案:√

1.经营性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正确答案:×

2.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

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正确答案:×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不能强求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正确答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的规范。正确答案:×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正确答案:√

1.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正确答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正确答案:√

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答案:√

4.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教育应该产业化。确答案:×

5.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正确答案:√

第十一章

1.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不和谐的。正确答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需要提高的执政能力之一。正确答案:√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答案:√

4.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正确答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正确答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人民内部矛盾。正确答案:×

3.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就最终完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正确答案:×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确答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差别和矛盾。正确答案:√

2.广大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正确答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正确答案:×

4.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不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

×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正确答案:√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正确答案:√

2.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就要提倡多样化,不必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正确答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确答案:×

4.节能低耗、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答案:×

5.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正确答案:√

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正确答案:√

2.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意味着可以放弃武力。正确答案:×

3.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正确答案:√

4.高度自治意味着中央政府在任何事务上都不能干涉香港、澳门政府。正确答案:×

5.“一国两制”改变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正确答案:×

1.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就应该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就不会有和平解决。正确答案:×

2.“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正确答案:√

3.“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正确答案:×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正确答案:×

5.“一国两制”对台湾人民没有好处。正确答案:×

1.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军队。正确答案:√

2.台湾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正确答案:×

3.我们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包括可以谈台湾防务问题。正确答案:×

4.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是香港原来就有的。正确答案:×

5.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的终结。正确答案:×

1.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外国干涉。正确答案:√

2.我们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问题。正确答案:√

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正确答案:×

4.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正确答案:×

5.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军队。正确答案:×

第十三章

1.冷战结束后的长时期内,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正确答案:√

2.主张和平是社会主义的义务和要求。正确答案:√

3.我们在处理国家关系中,应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最高准则。正确答案:×

4.当今时代主题有时是和平与发展,有时是战争与革命。正确答案:×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适用于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1.我们在处理国家关系中,不应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划分标准。正确答案:√

2.冷战虽然结束了,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正确答案:×

3.争取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正确答案:×

4.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正确答案:×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中缅谈判中首次提出的。正确答案:×

1.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不可能和平共处。正确答案:×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答案:√

3.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没有改变。正确答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正确答案:√

5.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正确答案:√

1.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正确答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3.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正确答案:√

4.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正确答案:×

5.新安全观强调维护大国的权威。正确答案:×

第十四章

1.知识分子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真正代表。正确答案:×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确答案:×

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正确答案:√

4.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共产党员也可以信仰宗教。正确答案:×

5.人民解放军只负责捍卫国家安全,不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正确答案:×

1.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正确答案:×

2.工人阶级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正确答案:×

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正确答案:×

4.人民解放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正确答案:√

5.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必须巩固和发扬。正确答案:√

1.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本质特点始终未变。正确答案:√

2.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正确答案:√

3.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因此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损害者。正确答×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正确答案:√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本质来说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正确答案:√

1.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正确答案:√

2.私营企业主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和可靠同盟军。正确答案:×

3.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两者互不相干。正确答案:×

4.真正实现民族平等的关键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帮助与支持。正确答案:×

5.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切实依靠知识分子,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思想觉悟比较高。正确答案:×

第十五章

1.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正确答案:√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

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所以无须改善党的领导。正确答案:×

4.“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正确答案:√

5.私营企业主入党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不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正确答×

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阶级出身的人不能入党,更不能说吸收这些人当中符合党章要求的人入党就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正确答案√

3.腐败现象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正确答案:×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答案:√

5.我们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但不需扩大群众基础,因为群众基础够强了。正确答案:×

1.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正确答案:√

2.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

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正确答案:√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

4.绝对不能让私营企业主入党,因为其是剥削者。正确答案:×

5.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答案:√

2.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正确答案:√

3.党的宗旨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正确答案:×

4.目前,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对立,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正确答案:√

5.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