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习练题(16)及答案 Word版含解析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习练题(16)及答案 Word版含解析

2023-09-17 来源:乌哈旅游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习练题(16)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8·德阳模拟)下表是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们财产状况和职业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以( )

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 财产状况 和身份 人数 拥有公 债券 40 土地投 机商 14 高利 贷者 24 奴隶主 15 从事商业、制 造业和航海业 11 小农和 技工 A.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 B.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 C.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 D.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

解析:选A 据表中信息可知,与会代表均为资产阶级,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具有广泛的阶级代表性,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故A项正确;材料“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人数较少,故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制宪过程的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与其权威性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怀化模拟)下面几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C.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D.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解析:选C 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与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不符,故A项错误;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均在改革开放前,故B项错误;材料分别呈现的是政协制度、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可知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故C项正确;特别行政区不能说明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3、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

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解析:选C 材料是对东京等城市中商人经营地点的描述,未反映城市规模的大小,故A项错误;材料无关城市治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太宗时开始临街开店,宋仁宗时商人

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店,说明“市坊界限”打破,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商业税的征收问题,故D项错误。

4、(2018·海门调研)“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解析:选A 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津浦通车,无法说明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交通便利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无法体现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故C项错误;材料提到信件传递快捷并未涉及电信事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5、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 )

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 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

解析:选D 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

6、(2018·泉州模拟)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 )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解析:选A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思想较为开放,所以女服也不拘一格,而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理学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等道德观念逐渐普遍化,女服也随之变得内敛拘谨,故A项正确;理学在南宋以后才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风气应该更为开放,女服不会变得内敛拘谨,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扩大,女服应该更加世俗化,而不是内敛拘谨,故D项错误。

7、(2018·临沂模拟)“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历史政治、时务、四书五经;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

楷法(写字)好坏为取舍标准。该规定说明( )

A.大清王朝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B.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末时出现 C.维新派在文教方面除旧布新 D.洋务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

解析:选C 材料“百日维新”清政府的改革措施,表明大清王朝一定程度也在适应时代需要,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在鸦片战争之后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在文教方面体现出除旧布新的特点,故C项正确;该规定是维新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故D项错误。

8、(2018·济南模拟)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C.启蒙运动的兴起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世纪”、“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得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推动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故主要原因从经济角度思考,故A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C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并非女权主义,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018·南通、扬州、泰州模拟)(12分)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物货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凑”,嘉兴的濮院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材料二 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

材料三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

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商贾骈集,物货辐萃”得出工商业兴盛,据材料一“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得出呈现出城市化特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得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商船倭舶,岁常辐凑”结合所学得出海外贸易的兴盛。 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得出出现专业化市镇,据材料二“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得出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据材料二“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得出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第二小问变革,据材料二“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据材料二“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得出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 第(3)问第一小问变革,据材料三“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得出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据材料三“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得出文风昌盛,科第兴旺,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阐释,据材料二“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据材料三“‘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得出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工商业兴盛;呈现出城市化特征。(2分) 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2分)

(2)表现:出现专业化市镇;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2分) 变革: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2分) (3)变革: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文风昌盛,科第兴旺。(2分)

阐释: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