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免疫学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
1. SPA 能特异性与下述哪种 Ig 的 Fc 段结 合? ( )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2. 在人类血清的Ig中,K链和入链之比为? ( ) A. 1:1 B. 1:2 C. 1:3 D. 2:1
3. 56C 30分钟可使下列哪种 I g丧失生物学
活性? ( ) A. IgG B. IgA
C. IgM D. IgE
4. 胎血中出现抗风疹病毒的何种 Ig,则表示子宫内感染? ( )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5.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 与? ( ) B. B 因子
A.C2 C. C1q D. C3
6. 补体不具备的作用是? ( ) A. 中和作用
B. 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 C•调理作用 D. 溶菌作用
7. 补体含量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 A. 肿瘤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血清病 D. 肾小球肾炎
8. 关于旁路途径正确的叙述是: ( ) A. 需要抗原抗体的识别和反应
B. 膜攻击单位与经典途径相同 C. 首先被活化的补体成分是 C5
D. 需要经典途径的识别单位和活化单位的参 与9. 能引起恶液质的细胞因子是: ( ) A. TNF- a B. TGF- 3
C. IFN-a
D. IL-2
10. 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错误的是: ( )
A. IL ——白细胞介素 B. EPO ――血小板生成素 C. SCF――干细胞生长因子 D. TNF ――肿瘤坏死因子
11. 关于 MHC I类分子,下列哪项是正确 的? ( )
A. 存在于一切有核细胞上 B. 只存在于白细胞上 C. 只存在于淋巴细胞上 D. 只存在于巨噬细胞上
12. 下列哪种疾病与 HLA-B27 抗原相关性显 著: (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重症肌无力
D. 强直性脊柱炎
13. 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器官移植中, 急性排斥反应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 )
A. HLA 系统的高度多态性 B. 受者的免疫功能常处于紊乱状态 C. 移植物供血不良
D. 受者体内已存在对移植物致敏的淋巴细胞 14. 粘附分子包括下列哪项? ( ) A. 粘合素家族 B. 免疫球蛋白家族 C. 选择素家族 D. 以上全都是
15. 绵羊红细胞受体又称为: ( ) A. CD2 B. CD3 C. CD4 D. CD8
16. 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 ) A. B 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B. NK 细胞引起 ADCC 效应 C. 单核吞噬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 D. NK 细胞具有产生抗体的作用 17.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 ) A. B 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NK 细胞
D. CTL 细胞
18. 能够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结合的
CD 分子是: ( )
A. CD2
B. CD4 C. CD8 D. CD21
19. 与绵羊红细胞特异性结合, 形成玫瑰花环状结构的免疫细胞是: ( ) A. T 细胞 B. B 细胞C. 单核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20. B 细胞不具有的功能是: ( ) A. 抗原递呈功能
B. 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C. 免疫记忆功能 D .直接杀伤靶细胞
21. 关于 NK 细胞正确的是: ( )
A. 已发现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B. 具有MHC分子的限制性
C. 是ADCC效应的重要介导细胞 D. 分泌与TH2相同的细胞因子 22. 下列哪项不属于巨噬细胞? ( ) A. 肝枯否细胞
B. 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 C. 肺泡巨噬细胞 D. 血液中性粒细胞
23. 下列哪种细胞不具有抗原递呈作用?A. 巨噬细胞 B. 上皮细胞 C. 神经胶质细胞 D. T 细胞
24.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 ) A .抗原的物理形状 B •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C. 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D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25.
与移
植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物质是:
()
A • ABO 血型抗原 B . Rh 血型抗原 C. HLA 抗原系统 D .异嗜性抗原
26. 关于佐剂的描述,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 佐剂是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
B. 与免疫源混合后可以增加抗原在体内的存 留时
间
C. 最常用于实验动物的是佛氏佐剂
D. 可刺激巨噬细胞, 增加它对抗原的处理和递 呈能力
27. 下列关于超抗原的性质,哪一项是正确 的? ( )
A .有严格的 MHC 限制性
B .无须经 APC 的加工就可以与 MHC-II 类分 子C .与自身免疫无关 结合
D .内源性超抗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 28.
关于抗原,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 )
A .半抗原 - 青霉素 B .自身抗原 -HLA C .完全抗原-绵羊红细胞 D .细胞浆抗原 - 线粒体抗原
( )
D.中性粒细胞
29.
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在初( )
D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A.IgM B.IgG C.IgA D.IgE
30.在再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
A. IgM B. IgG C. IgA
D. IgE
31.体液免疫的效应包括: ( ) A .调理作用
B •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 C. ADCC 作用 D•以上全是
32• 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A • MHC-I 类分子 B • SmIg C. CD4分子 D • CD8 分子
33.下列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的时候仍 可发生? ( ) A • ADCC 效应 B .免疫调理作用 C.免疫黏附作用 D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
A . T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参与
34.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致敏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C .由 TD 抗原引起
D .抗原-肽-MHC复合物传递活化的第二信号 35.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 MHC 限制的是: ( ) A . Th 与 B 细胞 B . NK 与靶细胞 C. Tc 与靶细胞 D.Th 与巨噬细胞
36.哪种免疫现象不是由 T 细胞介导的主要 细胞免疫现象? ( ) A .迟发型超敏反应 B .免疫调理作用 C .抗肿瘤作用 D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37. 提出单克隆选择学说的是( ) A. Burnet B. Metchnikoff C. Jerne D. Watson
38. 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抗体是( ) A. 天然的血型抗体IgM B. 天然的血型抗体IgG C. 免疫的血型抗体IgM
( ) D. 免疫的血型抗体 IgG
39. 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 Ig 是( ) A. IgG B. IgE C. IgA D. SIgA
40. 关于 ADCC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IgM 可介导 ADCC B. M $不具有ADCC
C. CTL 可通过 ADCC 杀伤靶细胞 D. ADCC 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41. 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 )
A . 56C 30 分
B. 4 C 2小时
C. — 30C 30 分 D .室温 30 分
42. 经典激活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是( ) A.C B.C C.C D.C 43. 参与攻膜复合体 的有关成分是( )
A . C B . C3 转化酶 C. C3b D . C5〜 C9
44. 补体活化的 MBL 途径的激活物质是( ) A .抗原抗体复合物
C .炎症期产生的蛋白与病原体结合
D . IgGI 〜3 B .凝集的IgA
45. 产生 IL— 2 的细胞是( ) A.M$ B . T 细胞 C . B 细胞 D . NK
46. IL — 2R主要存在于() A .肥大细胞表面 B .静止 T 细胞表面 C .中性粒细胞表面 D .活化的 T 细胞表面
47. 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 HLA 分子是A. HLA — 5
B. HLA — B7 C. HLA — B8 D. HLA — B27
48. 下列哪项具有 MHC 限制性( )
A . Tc 杀伤靶细胞
B . ADCC C . M $吞噬抗原 D .补体溶菌
49. 一般说,与抗原递呈有关的分子是( ) A . MHC —n类分子B . CD1 分子
C . MHC — I类分子 ()
D . MHC —川类分子 50. MHC 是指( )
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 连锁的基因群
B •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 紧密联系的基因群
C.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 基因群
D•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 紧密连
锁的基因群
51. 同时表达 CD3 和 CD4 抗原的细胞有 ( ) A . Tc 细胞 B . Ts 细胞 C . B 淋巴细胞 D . Th 细胞
52. 能通过 ADCC 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 ) A . CTL 细胞 B . NK 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 B 细胞
53. 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一般需要 ( )时 间 A. 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B. 几十分钟至数小时 C•几秒钟至几分钟 D. 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54. 以免疫复合物 /补体为介导的组织炎症为特 征的过敏反应属哪一种类型( )
A. I型
B. n型
C.川型
D. 型
55. 下列哪一个 CD 标志物不是 IV T
胞的表面标志物( ) 细 A.CD3 B. CD19
C.CD16
D.
CD8
56.下列哪一个试验不属于沉淀反应( )
A.免疫比浊法 B.双向免疫扩散法 C 单 向 免 疫 扩 散 法 D.Coomb '
s试
验
57. 间接凝集反应的灵敏度要比直接凝集反应 高( )倍 A. 1-2 倍 B. 2-8 倍
C. 8-10
倍 D.10-100 倍
58. 下列抗体中那一种不属于自身抗体( )
A. 抗 核 抗 体 (ANA) B. 类 风 湿 因
子
C. 抗 D
D. 抗
SS-B(La)
59. 下列哪一种 CD 标志可作
为 NK 细胞的表面标志物( ) A.CD8 B.CD16
C.CD19
D. CD2
60.成人血清中 AFP 极微,其
含量一般小于
)
( A.<10ug/L
B. <20ug/L C
. <25ug/L D
:
<200ug/L 二 .填空题 1.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 无关的, 存在于人、
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共同抗原。 2.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特点是指抗原抗体 的结合仅是分子表面的结合, 属 结合, 这 种 结 合 具 有 相 对 , 但
为 反应。
3.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 PH 条件下进
行。
4.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 坏
并引起相应
时,则称
为自身免疫病。
.论述题
2.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是什么? 3.细
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特点是什么? 4.试论 MHC
5 . 抗 DNA 抗 体 有 3 类 , 即 抗 ds-DNA 、 和 。
6.T 细胞表面的 然受体。
7. GVHR 是指移植物中的
细胞识别 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 应。 8. AFP 主要用于高危人群中诊断 瘤和 肿瘤。
9.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抗原 抗体 结合,第二阶段将形成可见 的。
肿 淋巴
分子是 HIV 的天
在医学上的意义。 5.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有哪些?如何发 挥作用?
6. 什么是自身抗原?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 临床意义?
7. 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8. 简述 HVGR 和 GVHR 的主要区别。 9. T 细胞亚群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10.直接 Coomb ' s 试验主要检测已吸附 在 上的不完全抗体;间接 Coomb ' s 试验主要检测 中游离的不完全抗 体。
11. 试述直接 Coomb 's 试验与间接 Coomb' s 试
11. ELISA 间接法的反应原理是利用酶标记 的 以 检测 已 与 固 相 结 合 的。
12. ELISA 的洗涤目的是洗去反应液中没有 与固相 或 结合的物质以及反 应过程中 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 质。
1.比较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不同点。
10. 简述 ELISA 的基本原理。
验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2. 简述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的操作步骤。 13. ELISA 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4. 试述流式细胞术( FCM )的工作原理及其 特点。
13.TR-FIA 一般是用镧元素
物作为荧光标记物。
14 . RIA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螯合
抗 原
和 抗 原 对 有 限 量 抗 体 竞 争 性 或竞争性 反应。
15 . I 型 超 敏 反 应 主 要 检 测 血 清 中 和 ,为临床提供实验 室诊断资料。 第七章 免疫学检验参考答案 第八章 一.选择题
第九章 1A; 2D; 3D; 4C; 5D; 6A ; 7A; 8B; 9A ; 10B ; 第十章 11A;12D;13A;14D;15A;16D;17D;18B;19A ;20D;
第十一章 21C ; 23D; 25C; 26A; 28B; 30B; 22D; 24C; 27B; 29A; 第十二章 31D ; 32B; 33B; 34D; 35B; 36B; 37A; 38D; 39D; 40D; 第十三章 41A ; 43D; 45B; 46D; 48A; 50D;
42B; 44C; 47D; 49C; 第十四章 51D ; 52B; 53C; 54C; 55B; 56D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二 .填空题 第十七章 1、种属特异性
第十八章 2、非共价键、稳定性、可逆 第十九章3、6〜8
第二十章 4、正常组织、临床症状 第二十一章 5、抗 ss-DNA 、抗 Z-DNA 第二十二章 6、 CD4
第二十三章 7、抗原特异性、宿主 第二十四章 8、原发性肝脏、胚胎细胞 第二十五章 9、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第二十六章 10、红细胞、血清 第二十七章 11、抗抗体、受检抗体
第二十八章 12、抗原、抗体、非特异性 13、铕( Eu) 第二十九章 14、标记、未标记、结合、抑制 第三十章15、IgE、抗特异性过敏原抗体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三 .论述题 第三十三章 1.答案:
表 1 两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
57B; 58C; 59B; 60B;
第三十四章 比较项目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
第三十五章激活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 LPS、酵母多糖凝聚的IgG、IgA等 第三十六章 激活的起点 C1qC3
第三十七章 参与成分 C1〜C9C3、B、D、P因子,C5〜C9
第三十八章 C3 转化酶 C C C5 转化酶 C C 作用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作用参与非 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即发挥作用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2.答案: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是指补体活化过程的产物表现出的具有扩大免疫效应的多 项生 第四十一章 物学活性,根据这些产物的活性特点可分为五类。
第四十二章 (1 )细胞溶解作用即膜攻击作用 新生的 C5b 可插入就近的细胞膜上,进而有 C7、
第四十三章和C9与膜上有C5b组成膜攻击单位 C5b?6?7?8?9n,构成可让细胞膜内外物质自 由出入的通道壁,造成细胞或细菌的破裂死亡。
第四十四章(2)调理作用与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共价键结合的 C3b
第四十五章 受体(CR1)结合,以促进其吞噬过程,成为补体的调理作用。
第四十六章 (3)引起炎症反应 引起炎症反应(的物质) , C3a、 C4a、 C5a 有过敏毒素作用, C5a 第四十七章 有对粒细胞趋化作用,其综合作用效果是导致组织充血、水肿及渗出等炎症表现。 第四十八章⑷清除免疫复合物即补体(C3b )的免疫粘连作用 径
第四十九章 新产生的C3b,都可以借其不稳定的硫酯键断裂,直接与病原体(或其成分)或免 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成分共价性结合。和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共价结合的
C3b,可再与血小板或
人红细胞表面的 C3b受体(CR1)结合,使这些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粘附于血小板或人的红细 胞上,成为免疫粘连作用。免疫粘连作用不仅可减少血液中游离的免疫复合物及病原体,而且 被粘附于血小板或红细胞表面的免疫复合物或病原体易被吞噬细胞捕捉吞噬,消除它们对机体 的危害。
第五十一章 固定抗原,使抗原被 APC处理与提呈;②补体成分可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
例如C3b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可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R2
能结合C3d, iC3b及C3dg,助B细胞活化;③补体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效应功能,如杀伤 细胞结合 C3b 后可增强对靶细胞的 ADCC 作用。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3.答案:
第五十四章(1)细胞因子的作用有高效性
极微量(pg水平)即可发挥生物学效应。
在替代活化途径和经典活化途 C3b,还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
C6、
第五十五章 (2)细胞因子的旁泌和自泌作用 自产生分泌出来后作用于附近的细胞或自身产生 细 第五十六章 胞。
第五十章(5)免疫调节作用 补体可对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发挥调节作用:①
C3 可参与捕捉、
第五十七章 (3)细胞因子作用的一时性 只在局部短时间发挥作用, 临床上细胞因子作为药物治 疗 第五十八章 时,在药理剂量下也可随血流分部全身发挥作用。
第五十九章 (4)细胞因子作用的多效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 发挥多种生物学效 应 第六十章 如促进靶细胞增殖分化, 增强抗感染和杀伤效应, 促进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 细胞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第六十一章 (5)细胞因子作用的网络性 不同的细胞因子之间有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作用, 由 此构成了复杂的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网络,女口 第六十二章 扰素产生。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4.答案:
第六十五章 (1)器官移植:移植排斥反应的实质是免疫应答,故移植成败的关键是供受者间 MHC 的相容程度。
第六十六章 (2)免疫调节:①抗原提呈:无论外源性抗原还是内源性抗原大多需经细胞加工 处理后形成抗原肽段,再与 HLA I、n类分子结合,HLA -抗原肽复合物共同表达于细胞膜表 面,才能被CD8 + T细胞或CD4 + T细胞所识别;②MHC限制性: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免疫 细胞如Th、M $、B及Tc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均受到不同的
如,Tc细胞识别病毒抗原或肿瘤抗原时必须识别自身
MHC分子的调控或严格的约束。例 MHC — I类分子;而Th细胞识别的抗原
IL — 1又到产生IL — 2, IL — 10抑制丫干
肽必须是与自身 MHC — H类分子结合者。这种特定T细胞识别特定类别自身 MHC分子而发挥
效应的现象称 MHC限制性;③决定免疫应答能力: 在HLA —H类基因区有一免疫应答基因 可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包括增进免疫应答或抑制免疫应答。
Ir,
第六十七章 (3)HLA 与疾病的关系: 人类 MHC 即 HLA 复合体是目前已知的最复杂多态性的 人类基因系统,在人类证实强直性脊柱炎与 B27 有强相关性后,通过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家 系调查发现许多内分泌疾病、 类风湿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与 HLA 有 关。HLA与疾病易感染相关的主要位点是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5•答案:胸腺依赖抗原(TD — Ag )次级B细胞产生抗体有下述细胞参加反应。 第七十章 (1)抗原呈递细胞(APC ):主要是单核-居噬细胞类将处理的抗原提呈给 并分泌 IL— 1, IL—6 活化 T 细胞。
第七十一章 (2) Th 细胞:经抗原刺激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特别是 Th2 细胞分泌 IL— 4、 IL —5、 IL—10 等,除辅 B 细胞活化分化变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还有调节抗体产生的作用。 第七十二章 ( 3) B 细胞:经抗原次级后变成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在对应抗原再次应答时 B细胞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可处理并提呈抗原给 Th细胞,使之活化。
第七十三章 (4)非胸腺依赖抗原(TI — Ag )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IgM类抗体,如脂多糖或肺 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可直接与 B 细胞表面的 Ig 结合,刺激其分化为浆细胞。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6.答案:一般来说,自身物质对自身没有抗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自身物质对自 身发挥抗 第七十六章 原作用,引起免疫应答,称之为自身抗原。 第七十七章 自身抗原产生的原因:
第七十八章 (1)隐蔽的自身抗原某些自身物质在正常条件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称 为隐 第七十九章 的自身蔽抗原。外伤、感染或手术不甚等原因,使这些物质进入血流,引起自身免 疫应答。例如眼外伤后,眼葡萄膜色素和眼晶体蛋白释放可引起交感性眼炎和过敏性眼炎;精 子抗原释放引起男性不育症;甲状腺球蛋白释放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脑脊液和周围神经 的髓鞘蛋白的释放引起脱髓鞘脑脊髓炎和外周神经炎。
第八十章 ( 2)修饰的自身抗原在病原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或药物等影响下,自身组织分子 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或暴露出内部的隐蔽的决定簇,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例如,服用氨基比林或甲基多巴,可改变粒细胞或红细胞表面的化学 界构,出现新的抗原决定簇,从而引起粒细胞减少症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八十一章 7.答案: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两种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这两种
特性是由抗原与抗体分子的一级结构决定的。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 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钟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 段为可见反应阶段,抗
DR3、DR4、和B27等。
Th细胞
原抗体复合物在环境因素(如电解质, 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
、PH、温度、补体)的影响下,
进一步交联和聚集,表现为凝集、沉淀、溶解、补体结合介导的生物现象等肉眼可见的反应。 此阶段反应
第八十二章 8.答案: HVGR 和 GVHR 的主要区别在于: HVGR 是由宿主体内致敏的免疫效应 细胞和抗体对移植物进行攻击,导致移植物排斥;而 GVHR 是由移植物中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 胞,即“过路”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导致移植失败, 而且还能给受者造成严重后果。
第八十三章 9.答案: T 细胞亚群检测已作为临床辅助诊断与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各种疾 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临床疗效考核和预后估 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八十四章 10.答案:( 1)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第八十五章
( 2)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酶
标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令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原或抗体) 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 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 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形成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 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 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第八十六章 11.答案:直接 Coomb' s 试验主要用于检查已吸附在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此 试验常用于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及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贫血等检查。间接 Coomb' s 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此试验多用于检测母体 Rh( D )抗体,可及早 发现和避免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亦可对红细胞抗原不相容性输血所产生的血型抗体进行检测。 第八十七章 12.答案: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第八十八章 ( 1)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 形成固相抗体: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第八十九章 ( 2)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 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第九十章 ( 3)加酶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 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正相关。
第九十一章 ( 4)加底物:夹心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 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第九十二章 13.答案: ELISA 操作注意事项如下:
第九十三章 (1)加样:在ELISA中除了包被外,一般需进行
4〜5次加样。在定性测定中有
时不强调加样量的准确性,例如规定为加样一滴。此时应该使用相同口径的滴管,保持准确的 加样姿势,使每滴液体的体积基本相同。在定量测定中则加样量应力求准确。标本和结合物的 稀释液应按规定配制。加样时应将液体加在孔底,避免加在孔壁上部,并注意不可出现气泡。
第九十四章 (2)孵育:在 ELISA 中一般有两次抗原抗体反应,即加标本和加结合物后,此时
ELISA 板
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应按规定的要求,保温容器最好是水浴箱,可使温度迅速平衡。各
不应叠在一起。为避免蒸发,板上应加盖,或将平板放在底部垫有湿纱布的湿盒中。湿盒应该 是金属的,传热容易。如用保温箱,空湿盒应预先放在其中,以平衡温度,这在室温较低时更 为重要。加入底物后,反应时间和温度通常不做严格要求。 第九十五章 物质。
第九十六章 ( 4)显色及终止反应:显色是一步酶促反应,应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操作,用酸 终止。 第九十七章 ( 5)结果判断:用比色计测定结果,准确性决定于 比色计的质量。
第九十八章 14.答案: 经过荧光抗体染色的单细胞悬液和鞘液在氮气压力下同时进入流室, 成鞘液包裹细胞悬液的稳定层流,由喷嘴高速射下(
1000-5000个细胞/S),与垂直而来的激光
DNA 含量等不同,使激光产生不
束交会。在混合细胞中,由于细胞大小、胞内颗粒多少以及 受。所有信号自动传入电子计算机分析处理,以获得检测结果。 第九十九章
形
ELISA 板底的平整与透明度和
( 3)洗涤:洗涤在 ELISA 过程中虽不是反应步骤,但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洗涤
的目的是洗去反应中没有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于固相 载体的干扰
同的散射,分别由散射光检测接受;细胞上着染的荧光染料在激光激发下,辐射出荧光,由荧 光检测器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