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作业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作业答案

2023-05-11 来源:乌哈旅游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期末考试A卷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号 182201808721647 姓名 成绩

一、 名词解释。20分(每道5分)

1、《花间集》

答:花间词以温庭筠为代表,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词风纤巧艳丽,大多描写男女爱情,闺怨。以赵崇祚编的<花间词>得名。

《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2、中兴四大诗人

答:中兴四大诗人,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3、诸宫调

答:诸宫调,是说唱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诸宫调以说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

4、南施北宋

答: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闰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东莱阳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较早在清庭应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顺治康熙时期的诗人。有关两人的成就,大诗人王士祯说:\"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

1

二、简答题。30分(每道15分)

1、简述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答:晚唐小品有三个特点:

一是篇幅短小精悍,“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 二是多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 三是情感炽烈。

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晚唐小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后人喜爱和称赞。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2、简述金瓶梅的创作背景。

答: 明代从正德年间开始,整个社会即呈现出末世的征兆。嘉靖、隆庆之后,整个社会奢靡淫纵,拟饰娼妓之风气更为猖撅。宪宗成化年间,大臣竟献“秋石方”以媚上。上行下效,举世若狂,纵谈服食采战,闱帏亵事,全无羞耻感。街市上公然出售春宫画和淫具。“男风”时尚亦于此时兴盛。

晚明及清初的文献史料记载,文人士大夫的“名士风流”俯拾皆是:王世贞作诗赞“鞋杯”;李开先宿妓染疥;袁中道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流连“游冶之场,倡家桃李之蹊”;钱谦益与柳如是“兰汤共浴”,一时也传为佳话;冯梦龙沉湎秦楼楚馆,为品评金陵妓女的《金陵百媚》一书撰写书评,其《情史》颇多对妓女浓情的歌颂。

它们传达了一个普遍的价值虚无主义的信念。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晚明文人颓然自放,浪荡风月场,表现的只是表面的放荡。表面的玩世不恭掩饰不住

2

内心的苦闷,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幻灭,他们把人生的寄寓从原先的仕途转向了市井曲巷的声色犬马;而摆脱了名缰利索的束缚,又使他们在做人为文上失落了可以凭依的准则。

于是,他们的作品在涉及两性关系时,展现出了旷古的自主意识。历代人做得说不得的事,晚明文人做了也说了,而且更为狂放。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中,产生了《金瓶梅》等世情小说。

三、论述题。50分。(每道25分)

1、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主张及其艺术得失。 答:白居易关于新乐府诗的讽喻理论大部分得益于传统的儒学理论,并继 承了孔子对

于文学社会功用的认识。《论语阳货》篇记载:“诗可以兴,可 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的是孔子对诗歌艺术性的独 到见解,也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则尤为突出地继 承了这一文学的社会功能。“兴”是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 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白居 易在充分强调诗歌内容现实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诗歌形式方面的要求。他要 求诗歌最终达到老妪都能理解的地步,那么诗歌必然得语言质朴,言简意赅, 直陈其事,进而广泛流传,最终达到作者与读者的共鸣。“观风俗”可以说是 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客观效果。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包含着“重礼教以归化人心” 与“尊贤能以澄清吏治”的思想内容,践行了孔子观风俗的诗歌理论。白居易 的诗歌有着考政治之得失的社会功用。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这种功利主义文学 思想必然会达到文学观风俗的社会功能。 孔子所讲的“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怨”则是就文学作 品批评社会的功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把人们团结起来交流思 想,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怨刺上政,可以对社会“不仁”的现象加以揭 发与披露。在这一点上,白居易是十分赞同并在其诗歌创作中严格实践的。他 积极呼吁“先向诗歌求讽刺”,并且极力提倡以《诗经》为代表的美刺比兴的传统与精神。在白居易看来,诗歌创作一定要有寄托,并且真实客观地反映现 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人人知诗书之旨,识礼乐之情。 其次,白居易

3

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一语道出他诗歌的政治 功用之所在,可以说白居易的这一主张为诗歌的创作及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 地。白居易明确提出诗歌创作一定要“惟歌生民病”,并且诗人也始终恪守着 这一创作原则,为百姓喊冤,为生民控诉。诗人在生活中饱含为民的满腔热情, 并时时用锐利的眼睛洞察世间不平,进而用诗歌代其口指斥时政弊端,如《卖 炭翁》。诗人心中始终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且也时刻提醒着统治者, 希望他们能真正看到“民”的作用,从而执政为民。这也正是其新乐府诗“惟 歌生民病”的根源之所在。 二、新乐府诗之“失” 首先,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常在诗前题以小序,显然是为了使读者快速领悟 其诗歌主旨。然而这种题解式的做法却束缚了读者的思维,诗歌的意蕴原本是 通过语言媒介传达的,读者从诗歌的每个字眼来领会诗人的意图。而且不同的 读者必然会对同一首诗歌有不同的理解,如若诗人硬要在这种理解前对读者加 以限定,那么势必会影响诗意的传达。文学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为了读者的接受, 如果作者过多地去限定读者,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诗文的表达效果。 其次,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语言过于浅白,缺乏韵味,“元轻白俗”就是对 白居易诗歌过于直白的评价。白居易诗歌语言的浅白与其诗歌“补察实证”“泄 导人情”“救济人病”的现实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诗人要竭力做到妇 孺皆知,其诗歌创作才会尽量通俗化,语言明白化。但这种浅陋直白的语言大 大削减了其诗歌的艺术性,使得其诗歌缺少诗情,流于说教。同时,诗人新乐 府诗的说理性过强,使得其诗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形象性,诗意太露而缺少了 诗歌创作所固有的含蓄特点。有些语言甚至一览无余,没有读之而令人回味的 余地。 再次,诗人新乐府诗的形式有程式化的倾向。白居易一再强调新乐府的创作目的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为了达到这一点甚至不惜牺牲诗歌应 有的艺术性。有些诗作为了“卒章显其志”而给诗篇添一个议论的尾巴,发表 感慨以警示后人。这无疑会让读者感到不是在吟诗,而是在受教育。此外,诗 人在句式上几乎形成了一个创作模式,五十首新乐府诗好似有一个固定的框 架,框出了诗歌的形体,从而使作品失去生机和灵性,缺乏一种鲜活而感人的 力量。 总之,诗歌的含蓄与意蕴是其必不可少的特征,语言的多样性、内容的丰 富性都会为诗歌意蕴的形成增色添彩,反映现实,指斥时政固然是诗歌的一个 良好的功用,但若为了实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忽视其文学性则得不偿失。 当然白居易新乐府诗创作特色与缺陷并存,我们既要看到其“为时”“为事” 的人民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平俗浅易的一面。其诗歌的缺陷不仅仅是其个人 创作的遗憾,更是唐王朝封建时代的遗憾。

4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答:(一)形式上兼采众体之长 《聊斋志异》虽然名为短篇小说集,实际上其中所收的作品非止一体,而是兼采众体之 长,又加以融会创造,是对中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体式和散文体式的总结和发展。《聊斋 志异》中的作品,从形式体制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是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一般篇幅都较长,有完整的情节结 构,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明确的主题思想。书中的传世名篇多为这类作品,如《促织》、 《席方平》、《红玉》、《婴宁》、《青凤》等等。这类作品多取法于唐人传奇,又广 泛地从志怪小说和散文传统中吸取营养,是对传奇小说的发展和提高。比之唐人传奇, 想像更丰富,情节更曲折,描写更细腻。在形式上,这类作品多采用以一个人物为中心 的传记体,小说也多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又仿《史记》人物传记后的“太史公曰”, 篇末一般附有“异史氏曰”,在讲完故事之后,直接发表作者的议论和见解。或者点明 主题,或者借题发挥,尖锐泼辣,短小精悍。 其二,可以称为志怪短书。这类作品,内容多为记述奇闻异事、神鬼妖魅;但与上一类 不同的是,它们情节单纯,用笔精简,一般篇幅很短,只有二三百字,或者更少。从形 式上看,这类作品很像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但多数在意趣、情韵上与传统的志怪小说 又很不相同。作者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神鬼妖异确实存在,而是含蕴着隽永的思 想内涵,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例如《骂鸭》写一个人偷了邻居的鸭子,吃了以后满身 长出鸭毛,痛痒难耐,只有等丢失鸭子的人骂他时鸭毛才会脱掉,可偏偏丢鸭子的人十 分大度,丢了东西从不骂人。在奇异荒诞的情节中,传达出隽永的讽世意味。 其三,是纪实性的散文小品。内容或写人,或记事,或描绘一个场面,或摄取某种生活情景,多为记述作者的亲见亲闻,近似绘画中的素描或速写。这类作品,一般篇幅短小, 而内容大多写实,不涉怪异。如《偷桃》写民间杂技,《山市》写山中奇景,《农妇》 记人物异行等。 适应于题材内容和形式体制的不同,《聊斋志异》各篇的篇幅,也是有长有短,参差不 齐的。长的如《婴宁》、《莲香》、《胭脂》、《王桂庵》等一些典型的短篇小说,往 往有四五千字的规模;而一些志怪短书,却只有百十来字,最短的如《赤字》,仅有25 中国古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包括所谓笔记小说在内的各种形式体制,可以说都能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单从形式体制的丰富多彩看,《聊斋志异》也无愧于称为集大成的作 (二)曲折奇峭引人人胜的情节艺术《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以“文思幽折”为人所称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聊斋志 异》中没有一篇传世名篇是平铺直叙的。《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以曲折奇峭为突出的 特色,情节的发展,总是波澜层叠,悬念丛生,紧紧地吸引住读者,让你非读下去不可, 让你不断地去猜想情节将如何发展,如何结局;却又总是出人意料,让你费思索、猜不 透。而在读完全篇之后,掩卷细想,又感到处处合情合理,在人意中。 蒲松龄精心地组织故事情节,并不是单纯为了吸引读者,或者炫弄技巧,为曲折而曲折, 而是为了充分地展示社会矛盾,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例如名篇《促织》,基本情节是成名捉促织和斗促织。这种在农村中常见的景象,本来 平淡无奇;但由于其背景是“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官府逼迫他限期交纳,因 此一只促织的得失、生死、优劣、胜败,就同成

5

名一家的生死存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时时处处牵动着主人公成名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这样,由平凡小事构成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就具有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思想力量。《促织》曲折的情节,是为充分地展示 主人公成名及其一家的悲惨遭遇服务的,真正吸引读者并令他们激动、感叹的,并非捉 促织、斗促织的曲折过程本身,而是与此紧密联系的主人公的大起大落的命运和喜怒哀 乐的思想感情。促织的得失、存亡、优劣、胜败,仅仅是情节的外在形式;形式同内容, 也就是捉促织、斗促织和主人公的命运,以及他全家人喜怒哀乐思想感情的变化,这三 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是统一的。全部曲折的情节,是产生于并最后归结 到这个故事产生的背景和根源上,即:“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抚军“以金笼 进上”,“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这样,一只小虫的故事,构想出紧张曲折 的情节,就具有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涵。 (三)大胆奇异的艺术想像 奇幻,是《聊斋志异》在艺术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色。其艺术想像之丰富、大胆、奇异, 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都是不多见的。人物形象多为花妖狐魅、神鬼仙人,他们一般都 具有超人的特点和本领;活动的环境或为仙界,或为冥府,或为龙宫,或为梦境,神奇 怪异,五光十色。他们变幻莫测,行踪不定,常常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来,又在 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去。人物活动所产生的种种景象,也是奇幻无比,令人目眩神 例如《崂山道士》中写道士剪纸如镜,贴在墙上,竟变成了“光鉴毫芒”的月亮,而且有嫦娥从里面出来,跳舞唱歌。《巩仙》中,巩仙的袖子简直就是一个神仙世界,世外 桃源。从里面可以招出一群群仙女;而秀才人袖,见“中大如屋”,而且“光明洞彻, 宽若厅堂,几案床榻,无物不有”。秀才可以在袖中与心爱的女子惠哥幽欢而得子,致 使秀才有“袖里乾坤真个大”的感叹。《陆判》中写性格豪放的朱尔旦,同阴间的陆判 官交朋友,人神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情谊。朱生原来资质鲁钝,文章写得不好,陆判就帮 助他,为他“破腔出肠胃,条条整理”,换得一颗“慧心”,从此“文思大进,过眼不忘”。朱生的妻子本来长得不漂亮,陆判又找了一个美人头来替她换上,使丑妇立即变 成了“长眉掩鬓”的“画中人”。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一些场面或细节的奇异想像,是服务于整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主题 思想的表现的,其本身还很难体现出独特的思想意义。而有的则整篇就是一种想像的世 界,例如《罗刹海市》。小说描写了一个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的罗刹国。整个社会不重 文章,只重外貌,而看外貌又是美丑完全颠倒的。男主人公马骏长得很英俊,可罗刹国 的人却以为他是一个怪物,见到他便马上跑掉。相反,长得最丑的人他们却认为最美, 可以做大官,有很高的地位。当权的统治者都是一些眼不明、耳不聪的糊涂虫。像马骏 那样正常的人,只有变成带着假面具的骗子,才能在这里享受到荣华富贵。这显然是一 篇充满奇思异想的愤世之作,骂世之作。“花面逢迎,世情如鬼”,文中的这八个字, 正是蒲松龄所要揭露和抨击的目的,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最精当的概括。 显而易见,奇幻本身并不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目的。蒲松龄以大胆的艺术想像创造出一个 奇幻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艺术自由,更加充分地表现他对现实 人生的体验,表现他的爱与恨,表现他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表现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 往。因此,以虚写实,幻中见真,才是《聊斋志异》所创造的奇幻世界的本质特征。通 过超现实的幻想,表现出来的却是非常现实的社会内容。 《续黄粱》中的梦境,和《考弊司》中的阴界,《罗刹海市》中的异域等,无一不是现 实社会生活的象征或影射。那些作为正义力量化身的神,如《席方平》中的二郎神,《公 孙夏》中的关帝,《梦狼》中的神

6

人等,他们对贪官污吏的惩罚,都体现了广大被压迫 人民的愿望要求和作者的理想。至于那些花妖狐魅的形象,虽然具有超人的特点,却又 处处透出浓厚的人间气息和人情味。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的种种感情,实际上都 是属于人间社会的,因此我们不但能够理解,而且感到亲切。 同时,《聊斋志异》中的幻想,也并不是作者不受生活的约束,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是处处都观照或体现出现实生活的客观依据。作者的艺术想像,有时看起来匪夷所思, 实际上都有或显或隐却又十分深厚的生活基础。例如,《绿衣女》中的绿衣女是个绿蜂 精,就写她“绿衣长裙”,“腰细殆不盈掬”;《花姑子》中的花姑子是个璋子精的女 儿,就写她“气息肌肤,无处不香”;《葛巾》中的葛巾是个牡丹花精,就写她“纤腰 盈掬,吹气如兰”,等等。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想像是幻和真的融合,处处奇幻,又处处于虚中见实,幻中显 真。因此,它不是把我们引向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引导我们去俯视满目疮痍的人世。 憎恶这人世,同时又充满希望地要改善这人世。 (四)雅洁明畅的语言艺术 《聊斋志异》语言艺术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从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改造书面文言,吸收生活口语,将两 者加以提炼融合,使典奥的文言趋于通俗活泼,又使通俗的口语趋于简约雅洁。这样就 创造出一种既雅洁又明畅,既简练又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其二是,无论来自书面的文言,还是来自口头的白话,经作者的选择提炼,都变成一种 饱和着生活的血肉,饱和着人物思想感情的血肉的活的语言。在表现活的生活和活的人 物这一点上,使两种语言成分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典雅和通俗,精练和明畅,凝重 10 和活泼,从全书的整体来看,两种语言风格是统一的,不仅不可分割,而且连分解也难 于分解。 在《聊斋志异》中有相当多的人物对话,其中融入了不少口语的成分。这在过去的文言 小说中是很少见的。这显然从宋元以来的白话小说中吸取了艺术营养。例如在《镜听》 中,有这样生动的对话情景:大儿子考试高中,消息传来,婆婆对正在厨房干活的大儿 媳妇说:“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心中憋了一肚子气的二儿媳妇,后来听到自己的 丈夫也考中时,把排面杖一扔,说:“侬也凉凉去!”所用的虚词,既有文言也有白话; 人物的口吻、语气逼近生活,却也并未背离总体上雅洁的文言风貌。 至于叙述描写的语言,可以《红玉》中写冯相如第一次见红玉时的一段作为例子:“一 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 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这段叙写是文言,却相当通俗;接近于白话,却 又未失雅洁凝重的文言本色。活泼清新,自然明畅,将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当事人的 内心感受等等,都极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五)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大都都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 性格特征。作者赋予花妖狐魅形象以“物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比如同是狐狸 幻化的女性,婴宁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婴宁》),小翠顽皮善谑,喜开玩笑(《小 翠》)。同是鬼女,聂小倩绰约可爱(《聂小倩》),林四娘意绪风流(《林四娘》)。 《聊斋志异》所写鬼狐花妖,作者一方面赋予它们以人的社会性,作者让她们与市井凡 人共处同一屋檐下,围绕着普通老百姓的种种琐屑纠葛,在看似神奇的表象下,展现出 的是生动鲜活的人间万象。另一方面又保持它们某种自然性,写得狐有狐形,鬼有鬼态, 从而写的生趣盎然。如牡丹精葛斤的芳香(《葛斤》),蜂精绿衣少女的的细腰(《绿 衣女》)。这些不仅使人物性格特点突出,而且使读者有鲜明的形象感受。作者通过主要特征和生动细节写人,描写人物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或通 过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内心活动,或通过生

7

动准确的细节,往往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 例如写婴宁,作者抓住她爱笑、爱花两个特征,加以反复渲染,于是她的天真无邪的性 格便跃然纸上。作者写婴宁这两个特征,正是为了突出她蔑视世俗礼教,敢于按自己的 意志和感情行事,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痛恨丑恶行为的性格。 再者,作者还善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常常运用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衬托人物性格,传 达人物情绪。例如《婴宁》,处处用优美的自然环境衬托人物:门箭的丝柳垂荫,墙内 的桃杏、修竹,门前的夹道红花,窗下的海棠繁叶,庭中的豆棚瓜架,使得人物与环境 十分和谐,相得益彰,来衬托婴宁的纯真爽朗。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