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对质性研究的理解

浅谈对质性研究的理解

2023-05-02 来源:乌哈旅游


浅谈对质性研究的理解

[摘要]: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热潮, 本文探讨了质的研究的起源、理论基础、特点。质性研究以情境性、现象性、整体性、行为性为特征,关注的是活生生的常人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在人类社会的存在,非常关注在现实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中亲自收集资料,寻求种种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的真实述说,而不是所谓普遍性。

[关键词]:质性研究;定量研究;方法论

质性研究,又称质化研究,是指研究者置身于研究情景中,运用观察、访谈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去接近、体验和理解被研究者,并力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解释他们的行动及其意义建构的过程。质性研究是相对于定量研究而言的, 是社会科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与定量研究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基础。质性研究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对质的研究的起源、理论基础、特点做阐述,以更深刻地认识和灵活地运用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的起源

关于质性研究之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研究就是对特定文化的人群进行详细、生动、情境化的描述,以探究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1] 最早将质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社会研究的是以社会学家乔治·米德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他们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一些与教育有关的课题。到了20 世纪的中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特别是随着以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体验到科学技术强大的生命力。缘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 兴起于20 世纪初的量化研究方法以其数量化、精确化、形式化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而深受研究者的青睐,量化研究盛行,质的研究受到冷落。到了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泛滥的量化研究引起了西方部分研究者的反思,他们认为量化研究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作形式化、凝固化、简约化和静态化的处理时,损害了社会现象本身的整体性、意义性和动态性,未能在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2]质的研究方法正好能够弥补量化研究的这些不足。他们重新审视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重新认识质的研究之重要性,质的研究方法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陈向明博士为代表的少数研究者,也开始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主要是教育科学)的研究,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质的研究首先基于解释学的理论,解释学发源于象征互动主义和现象学。[3]与实证主义相反,解释学认为价值和理论中立是不可能的,社会是人创造的,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受人类心智的影响。在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个人在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的认知特点,在需要、兴趣、价值观、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个性特点和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研究时的情感、情绪状态等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研究的进程。所以,解释学不承认研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开,认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主体的过程,通过主体反映出来的客体,其实是主体眼里的客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解释,是主体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客体的一种意义建构。此外,质的研究也吸取了人种方法论和文化概念论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研究者

要了解人们的行为,就要努力进入当事人的经验世界,并设法将当事人潜在的或者说是暗含的社会文化转化为明显可见的特质。

三、质性研究的特点

当代比较成熟的质性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形成而渐趋成熟。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主张采用自我参照的现实性来代替客观的现实性。他们引用新物理学派的观点来否定因果律,尤其重视人的高级心理,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进行多信息源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创构的理论以及研究的方法,常常受到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心理学许多问题的研究也必须扎根于本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对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发掘和充实,形成新型的定性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质性研究总是在某一自然情境中进行实地研究,具有情境性特征。它使研究者总可以在任一自然环境中,观察正在发生的情况,不用控制变量,对结果的解释也依存于所收集资料的情境。

第二,质性研究具有现象描述的特征。从现象学出发,对经历的现象进行认真细致的描述,而不是无端提出观点,得出结论。观察某一行为现象,努力去理解这一行为对行为人意味着什么。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被研究的现象形成先人为主的意见,依据事实资料,提出有效理论。

第三,质性研究关注研究对象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它与实验法不同,先假设再检验。与此相反,质性研究注重在资料的收集分析中产生假设。研究者更关注整个情境的整体观念,而不是把注意力分散在细枝末节上。质性研究是以整体、全局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质性研究强调行为的主体性,具有主体性特征。研究者本人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实践者。质性研究主要依靠研究者自己的观察、访谈去分析和总结,要求研究者直接以参与观察者身份进入情境,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并在与研究对象发生各种关系中,理解研究对象,解释其行为意义。同时,研究者在教育组织中,注重与组织、群体的互动。

第五,质性研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整合性特征。它有各色各样的方法分支,包含许多学科的因素,受到诸多学科理论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种学、现象学。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质性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有时是反学科的研究领域。

在越来越追求研究方法精致的社会科学领域里,质性研究在突破传统范式并与时代契合中,所选择的扎根于主体叙事般的生活事件的“唠叨”方法,有一些很有启发的特征。

第一,接受价值。与实证主义不同,质性研究方法承认,必须面对价值问题,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信守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其实,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是如何把价值置于一个适当的位置。质性研究认为要体会被研究对象的喜怒哀乐,只有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中,才能关注如何涉入价值,哪些价值态度会对一个具体的研究有影响,如何平衡和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什么样的人际态度和思维方式应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创造性。

第二,接受实证研究方法。同以辨析、沉思为特征的定性研究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方法博采各家之长,把多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现象学、解构学的一些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在较好的互相沟通中,使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特别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得到良好处理,深入常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认识人性本质中分享人生经验,从而广泛地扩展了自己的研究内涵。

第三,接受被研究者对研究的介入和影响。事实上,被研究者常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中心来展开的。这是因为,被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作为关系主体主动参与研究过程,并产生某种价值态度;同时产生频繁而强烈的互动,使研究者、被研究者的属性有所变化。因此,质性研究过程完全是互动、共刨和分享的过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二者应构成和谐、宽容和极具亲和力的研究氛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客体。

第四,去掉所谓的客观规律。质性研究追求科学真理,但不是绝对真理本身。在这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大多数是无规律的、主体的选择活动起着决定作用。这样,多种可能性和偶然性就是社会历史的必然发展,可以预言这些可能性和偶然性,但预言并不是客观规律,在许多情况下,所谓客观规律甚至表现为一种霸权语言。因此,质性研究更重视的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选择性及其背后的价值问题。

第五,不追求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质性研究主张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批判、学习、修正、换位的科学方法,反对一切绝对化,把它看成是人类一切价值生活的决定者。因为质性研究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独特事件的独特境遇和逻辑,这些独特事件有自己的历史本质。由此,质性研究反对以不变、先在的客观规律假说来解释社会现象。就方法论的意义而言,质性研究应该是目无定法,总是处处透露着一种人文追思、一种价值关怀,又可以

说是道有常道。

四、结语

质性研究是以另一种方式题材来研究、说话、写作,去“寻觅表达的可能性”,从而做到以研究常识为己任。其中,尤要注重质性研究方法与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是表现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质性研究方法关注的是活生生的常人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在人类社会的存在,而不是所谓普遍性。就此而言,传统的定性研究远落后于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 4) : 5~ 10.

[ 2] 秦金亮.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质化研究方法评述[ J] .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 7) : 11~ 16.

[ 3] 陈向明.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J]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 6) : 93~ 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