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023-03-27
来源:乌哈旅游
【专题研讨】 模因论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申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2) 摘要:模因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术语是“模因”。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 因,语言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通过分析模因复制的周期性,兼与二语习得ACT模式对比,揭 示模因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模因;ACT-}J ̄式;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8—0165-0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 他人感知,否则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将无法完成。 律的理论。模因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青 4.传播(transmission)阶段。模因表达需要有形的载体 睐,对其研究的领域也迅速扩展至心理学、社会学、哲学, 或媒介,如书籍、照片、工艺品等,它们应具有一定的稳定 之后又被引入语言学研究。模因论最核心的概念是“模 性,保证表达内容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失真或变形。 因”。该术语是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 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模因在选择 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的。模因是一种文化的 过程中被淘汰。模因复制的四周期是同化、记忆、表达、传 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尤其是模仿而得以复制和 播。它们周而复始,每个阶段都有模因被淘汰。能够经历这 传播。任何信息,只要能够通过广义上“模仿”的过程而被 四个阶段依然存活下来的就是稳定的复制因子、成功的模 “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 因。自动化阶段。语言产生的程序变得越来越自动,大脑通 因也寓于语言之中。语言习得的过程其实就是语言模因复 过不断的归纳和概括使产生规则不断变得更精细,并被运 制、传播的过程。本文以模因论为出发点,分析模因复制的 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周期性,结合二语习得ACT模式,探讨模因论对二语习得 根据Anderson所描述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来看,二语 研究的启示。 学习者先将可理解的二语知识以模因的形式呈现在学习 一、语言模因的周期性 者面前,得到学习者的注意,被充分认知、理解并接受。二 模因,作为一种信息单位,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 语知识模因得到同化进入学习者的大脑记忆中形成输入。 它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的一个复制因子,往往被描述成 语言输入是外界信息被二语学习者吸入的过程,为以后的 一种“思维病毒”,可以“侵入”他人的大脑或感染其他人的 信息输出奠定基础。当学习者利用二语进行表达时,强势 大脑。一个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便成了模因的寄 二语模因因子通过与已有的一语认知结构的整合与竞争 居地。这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交际中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 从记忆库中被言说出来,转化为其他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 给其他人。Blackmore认为模因作为复制因子,必须具备遗 体,进而实现二语模因的传播。二语习得过程是机械化输 传、变异和选择三个条件,意味着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 入(程序性知识)到自动产出(程序化知识)的转变过程,也 过程也是如此。模因之间相互竞争,最终能在自我复制的 要经历输入、理解、输出和互动四个过程。同化一记忆~ 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就是比较长寿的、多产的且忠实度高的 表达~传播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输入)(理解和 强势模因,是成功的模因。海利根(Heylighen,1998)探讨了 输出)(互动)。模因的传播机制归根结底是与人类心智密 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 切相关的。二语习得过程中,二语模因与已寄居在大脑的 1.同化(assimilation)阶段。成功的模因必须能“传染” 母语模因会出现相互排斥或彼此接纳两种局面。“一种语 或“感染”新的宿主,自私地不顾一切地“侵人”宿主的记忆 言模因可以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传播。外来 里。这个模因呈现在新的宿主面前,通过宿主与现存认知 的语言模因一旦成为民族语言的词汇和结构,相互间往往 因素的重新整合,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唯有这样,该 会出现一个为抗拒或接受而互斗的局面。”二语模因若想 模因才能得到同化。 得到复制与传播就必须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整 2.记忆(retention)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指模因在记 合或相互竞争。语言习得过程和使用过程就是各种模因相 忆中的保留时间。首先,模因必须在宿主的记忆中停留一 互竞争的过程。 段时间才能够被称作是模因。其次,模因在宿主大脑里停 Maclaughlin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控制加工到自由 留时间越久,感染宿主并使自己得到传播的机会则越多。 加工的过程,或者说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化过程。 然而记忆有很强的选择性,只有少数模因能够存活下来。 人脑的语言加工过程分为识别、理解和产出几个层次。现 经研究发现,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与重复的频率密切相 实的语言学习过程总是经历从理解到产出的“孵化期”。而 关。重复是记忆的重要保证之一。 这一过程持续的长短却是因人而异的。就中国二语学习者 3.表达(expression)阶段。若想将模因成功传递给其他 来说,他们的二语知识输入远胜于输出。由于目标语语言 个体,这个模因必须从记忆存储模因库中被表达出来,转 环境的缺失,想要达到自动产出就更加困难。我们也知道 化为能够被他人感知的有形体。语言模因经历了有选择性 几乎所有的比较优秀的二语习得者(如:李阳)都采用了模 的模仿被宿主同化,从而进入宿主的记忆中,但是语言模 仿、背诵、移植引用和词语变形等策略。 Blackmore提到“人 因必须要经过人的大脑再解码为有形体表达出来才能被 的一生就是模仿的一生”。Hockett ̄出“只要人一开口说 -165- 【专题研讨】 浅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对江西地区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影响 吴剑,陶海云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扛西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以“瓷都”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艺术是江西陶瓷文化的核心。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有着 自身鲜明的特色,创造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极具欣赏价值和人文价值,对于探索实现江西本地域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美 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陶瓷文化;地域文化;小学美术课程;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O13)28-0166-03 美术课程的资源是美术教育中的关键,它关系到教师 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整个课程任务的完成。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不仅呈现了延续千年的窑火历史,而且 体现了高雅的陶瓷艺术魅力。宋以来,制瓷工艺和技术不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几 断发展,景德镇的陶瓷艺术被不断改良、创新,形成了地域 年,按照国家要求,美术教育要更适应素质教育,各地应积 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铸就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独特的风 极探索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美术课程资源,将本地区 格。 的优秀文化融入美术课程的教学中,使美术课程更具丰富 1.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宋代景德镇以成功创烧青白 性和多样性。当地优秀的地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 瓷而闻名世界,形成了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又在此基础上 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 不断发展创造了晶莹剔透的玲珑瓷、瑰丽多姿的斗彩瓷、 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 诗情画意的粉彩瓷、变幻莫测的颜色釉瓷等更多的陶瓷艺 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江西地方特色 术。青白瓷在当时“光致茂美,四方则效”。青花瓷把国画技 文化,创造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江西优秀地域特色文化 法运用到青花装饰上,青花瓷釉色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 的代表。陶瓷艺术与美术教育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的本 翠,纹饰典雅,造型美观大方,在其身上融汇了中国画的精 质都是对美的追求。因此,景德镇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对 髓,体现中国文人的审美理想。粉彩瓷源于清代,是一种取 江西地区的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 珐琅彩的制作工艺,颜色温润柔软,又被称为“软彩”。粉彩 意义。 瓷用线与用色都是干净利落,光泽透亮。珠山八友时期,粉 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特色 彩又融人了写意画的风格,把中国画的笔墨观、意境观、气 景德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被称为“瓷都”。 韵观运用到陶瓷釉上彩绘,体现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玲 话,他要么就是模仿,要么就是类推。”何自然(2005)也呼 三、结语 吁传统背诵的回归。中国学习者需使其所背诵的材料迅速 语言作为一种模因,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历代语 进入大脑并转化为长时记忆,才能缩短从理解到产出的 言者的不断模仿、复制与传播是分不开的。任何语词、段 “孵化期”,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有了这 落、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是可以成为语 样的输入积累,学习者可以将所学的二语知识内化,在运 言模因。二语习得的过程就是各语言模因集体之间相互竞 用过程中结合不同语境重新组织语言材料(语言模因重组 争、相互整合的过程。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结合ACT 过程),从而帮助学习者顺利进入自动表达和传输阶段。根 模式探析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为语言进化过程的研究提供 据以上论述,二语习得过程与模因复制传播过程有异曲同 了新思路,同时为外语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工之处。因此,二语习得过程可被视为目标语文化模因在 参考文献: 二语学习者身上的一个具体完整的周期和体现过程。 【1]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I.Oxford:Oxford Univer— 鉴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模因与语言之间的 sity Press,1999. 联系十分紧密。我们试图从模因论这一全新的角度来分析 【2]Dawkins,R.The Extended Phenotype:The Gene as the Unit of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Selection[M].Oxford and San Francisco:W.H.Freeman,1982. 二、语言模因与第二语言习得 【3]Brodie,R.Virus of Mind:The New Science of Meme[M】. 从人脑对知识的记忆和储存来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Seattle:Integral Press,1996. 可以被视作一个不断重组和自动化的过程。模因传递过程 【4]Dawkins,R.The Selifsh Gene: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州.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中似乎会经常出现变异和整合现象(“It looks as though 【5】谢朝群.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 meme transmission is subject to continuous mutation,and also 社.2011. to blending.”o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有 [6】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J.上海:上 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它才具有模因性。模因与模因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之间相互支持集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关系密切的模因集 【7】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U].语言科学,2005,(6). 合,即组成了模因复合体。因此,文化模因为我们的语言学 [8】张丽红.从模因论角度解析第二语言习得U】_语文学刊,2009, 习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根据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 (11). 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点,笔者尝试从模因论角度出发解释 【9]Hockett,C.F.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M】.New York: 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The MacmiUan Company.1958. 一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