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2019年秋部编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目录
21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3* 梅兰芳蓄须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习作:写信 语文园地
21 古诗三首之《出塞》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出塞》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囯无良将的经典之作。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王昌龄著有《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二、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
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大纲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使用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这首诗量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第一、二句的时间,空间踣度极大,而且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这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
四、教学方法
(1)想象法:美好的意境,总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古诗教学
也是这样,古诗教学最忌—句—句地翻译诗意,因此,理解诗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本节课,我共安排了五次想象,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
(2)以诗解诗法:为了使课堂更充实,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我以《出塞》为例。这为学生打开了边塞诗的大门,借其它边塞诗的名句丰富了学生的语感,知识与情感,并为理解本诗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引申。这种借鉴对比也是一种理解诗意的捷径。 五、教具使用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诉的琵琶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课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出塞”这个题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意象,课开始,我便在学生理解“塞”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古诗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从而感知边塞环境恶劣
第二环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老师做手势学生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
第三环节: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古诗教学最忌一句—句地讲解诗意,可不讲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个更好的途径—想象。
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不同类型的五次想象:读诗后谈脑海中的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听音乐写亲人的话是一种创造想象。此外,在结尾的拓展读诗中,我还引导学生读古诗谈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声音想象,引导学生站在战士的角度揣度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便是一种角色想象了。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第四环节: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
了解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世界的。因此通过对诗歌场景的想象,对我们情感世界的想象,折射出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这样既与教学内容形成互补,又紧扣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环节:回到现实,激励阅读
课的结尾,请学生思考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将课延伸到现实中,延展到课外,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现实性。最后,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实处
七、板书设计 出塞明月关人未还
同情征人,渴望和平,热爱祖国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诗在时间,空间上的广度,又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为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
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古诗三首之《凉州词》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凉州词》新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上册的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体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昂,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苦。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品读悟诗情。
三、教法
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
首先,用音画导入根据乐曲想象情境,联想相应的诗句,从而揭题,让学生走进文本。
其次,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自读互读诗歌。说出诗的意思并质疑,让学生感知文本。
然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悟情,引导学生抓住与酒杯有关的几个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征人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进而引导学生想想:战士们喝酒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来挖掘文本,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这位出征的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来悟战争的残酷,悲苦来达到悟诗情,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通过背诵其他的边塞诗和向学生推介有关的边塞诗的诗句让学生课外去收集来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边塞的特点。
四、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答疑问难,让学生放开地说,大胆地想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悟情,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
师:黄河是我们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赞美过黄河,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的黄河诗篇,谁来诵读一句有关黄河的诗句。
生: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生:李 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板书课题《凉州词》。 二、出示古诗《凉州词》。 1、初读古诗。(教师诵读。)
2、学生交流了解到的诗人及“凉州词”这种曲调名。。 (1)简介王之涣。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三、以读为主,探究学习
师:我们学过很多古诗,大家复习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2、想象画面,了解意境,读好每一句; 3、走近诗人,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美。
过渡语: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一)设疑自探
自由读诗,用铅笔划节奏。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指导“仞”的读音和“羌”的书写。 (二) 小组合探
师:读诗不仅要读的,还要读的有板有眼,读出节奏。小组合探,谁来试试?
1、生甲读 ,评价。
2、生乙读,再评价,老师点评。 3、播放朗读,以作示范 4、齐读古诗。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学生自由汇报,并将词语板书到黑板上)苍凉、孤独、寂寞、思乡
四、解疑合探: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让我们先来看第一行诗:黄河远上白云间 1、读一读: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行:黄河远上白云间。 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 谁来读一下?(指多个学生读) 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
(师:读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师:读得不错,黄河有上百里了;师:哦,有千里之势了!) 师: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 好!让我们像这位同学那样读! 2、看一看:想看看黄河吗? 播放黄河课件。
3、想一想: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说一说:奔腾咆哮的黄河像一条舞动的黄龙横贯大地,穿过绵亘的群山,划过广袤的戈壁,一直迤逦飞入云端。(气势雄壮) 5、读一读:
师:为了读出这句诗的气势,我们最好能够站起来读,愿意的,请站起来!好,让我们鼓足气势,齐声朗读这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 (二)一片孤城万仞山。
1、释“仞”:仞是什么意思?(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为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23厘米)谁来念一下材料中的内容。 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让学生知道玉门关的大概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在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
想看看玉门关吗?出示课件: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
3、落实之一:孤
再读读该句,你有什么感受?
(1)预设: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孤单单的一座城。(仅仅只是城孤单单吗?哪里可以看出戍边战士的心情?)
(2)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看了图片,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 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 4、落实之二:片
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的单薄,犹如树叶一片)
(1)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单薄;
(2)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更显得单薄和孤单。
5、深化“孤城”的意境。
滚滚黄河,巍巍高山、荒凉的地理环境,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堡的“孤”!仅仅是城孤孤单单吗?(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啊!带着我们的感觉,自由读两句,读出古诗的意境。
小结过渡: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过渡一: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绪满腹,相思满怀。何以解忧?唯有羌笛) 再读诗句。
(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你较难理解?
1、解词。这两句诗理解较难。首先我们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语。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羌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生。 何须:没有必要。度:越过
2、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
3、为什么没有必要(不要去)埋怨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自然不会发芽。 4、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春天的到来呢?(春天早点到来,跟战士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是久处荒凉,盼望充满生机的春天;二是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 5、过渡:回家真的有希望吗?出示征戍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师: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懂吗?“还者十无二、三”是什么意思?
可见,战士们不仅仅只是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呢?
埋怨朝廷。读出这种埋怨的情感来 谴责和憎恨。
埋怨朝廷有用吗?没用。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埋怨杨柳,读(所以战士们埋怨杨柳是怎样一种情感?无可奈何!) 因此,“春风”的另一种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 6、感受征戍之苦。
你发现没有,这首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是啊,唐诗中,
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出示课件:边塞诗)
出示唐代地图,介绍边塞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引出边塞诗。 在唐代边塞诗中,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老师摘录了一小部分,咱们来看看:
出示课件:诵读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配上相关的解释。可以轻声地跟教师老师一起读。(配哀伤的乐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 王翰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师:“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如此残酷的战争,如此荒凉的境地,如此寂寞的生活,战士们怎能不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望回家的日子早日到来!
7、感悟“杨柳”的另一种含义。
如果诗歌仅止于此,就没有多大特色。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还有它的特别之处,那就是一语双关。杨柳,在这里又指《折杨柳》曲子。
师:羌笛何须怨杨柳,其实,杨柳在这里又有另外一层意思。你想知道吗?战士吹奏的是古代《折杨柳》曲子。
课件出示:折柳送别的习俗。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原来古人
有个习惯,即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古人所谓的杨和柳其实是一种植物)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相赠,到唐代已极为流行。“折柳”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
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播放《阳关三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师: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满腔的愁绪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曲子。读(教师指后两句诗)
8、整体读古诗。
师: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塞,凄切的羌笛,无穷的痛苦。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情感渲染,拓展运用 两地亲情笛声传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1、征人思亲人(配悲伤的乐曲):
如果他是已经结婚的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如果他已经有了孩子,他又会对孩子怎么说?请你任选一种角色,说说战士的心里话。
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凄切的羌笛声里,回忆那依依惜别的情景!有感情背诵《凉州词》。
2、亲人思征人(配伤感的乐曲):
课件出示:明月千里寄相思。远在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着长年在外的战士。此刻,他的妻子遥望着远方,会怎样思念着他?年迈的母亲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又怎样惦记着他?他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牵着父亲的手,又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请你任选一种或几种角色,写下来。
(如果此刻,你就是那小男孩,你最想对爸爸说些什么?) 依次交流妻子思念丈夫,老母惦记儿子,孩子想念父亲的情景。 (适时穿插:“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年轻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伤心欲绝,丈夫却只能在边关频频回头望着家乡而不能回家!
3、结题升华拥抱和平。
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出示课件)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把如何把握诗歌的主旨,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母亲河进行教学。教学第一句时在学生理解了诗的意思后,我让学生欣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便从读中感受到黄河雄伟的气势,第二句诗我抓住孤和一片让学生感受城的孤单寂寞。第三四两句学生不好理解以我讲解为主,并提到了杨慎对古诗的理解,然后指导朗读背诵。整个教学过程下来,我感觉设计条理比较清晰,指导朗读的还不错,学生从读中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壮观,孤城的孤单寂寞、戍边战士的思乡情,但是在理解诗意时我讲解的过多,而让学生感悟的少,以后课堂上我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尽量让孩子多说。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在教师在设问时还缺乏对学生情的调查,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时是似而非,有的是答非所问,其二,学生的见识较少,在引导品读悟情时挖掘的不够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老师代答,再一个由于时间紧,学生的带着感情的诵读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夏日绝句》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意象”(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 三、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后期作品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难点: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教师朗读古诗、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质疑课题、谈所获信息。 ㈡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再读古诗,为古诗划节奏。 ㈢学习课文、理解诗意 1、学习第二句古诗:
⑴ 站在乌江口的李清照之所以能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哪一位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
⑵ 项羽何许人也?(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回答)
⑶ 项羽对于李清照来说已经成为了历史,为何李清照在这里会独独思念他?
⑷ 假如你是项羽你会选择逃过乌江还是拔剑自刎而死呢?
重点体会项羽“不肯”过江东与“不能、不会、不愿意”过江东进行比较学习。突出项羽那种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这正是作者思念项羽的地方。
品读第二句古诗
学生品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读出感悟,读出对文本的理解,读出诗人李清照的心声。 2、学习第一句古诗:
⑴ 从“人杰”入手,引出刘邦也称张良、萧何、韩信为人中豪杰这个典故。
⑵ 让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鬼雄”,进而学习屈原《国殇》有云:“身既死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第二个典故。 ⑶ 总结“项羽”这一历史典故。 3、学生总结诗意。 ㈣精读古诗
⑴站在乌江口的李清照之所以如此高亢地吟出《夏日绝句》,是因为她的眼前有了一副怎样的画卷?她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⑵学生带着体会再精读古诗。
⑶学生背诵古诗。 ㈤拓展升华
⑴学生谈对宋朝当权派(皇帝)、李清照、项羽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评价。
⑵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明白怎样做人了吗?
⑶学生汇报收集的爱国名言、警句,教师将李清照的“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送给同学们。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以“英雄”为主题,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阅读诗中所含的三个典故故事,以两个故事、两个成语感受项羽这个英雄的英雄气概,以“借古讽今”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学生过去只是背诵古诗,却不知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却有如此气势,他们深深地被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李清照的才气和豪迈折服。“老诗”用新法,感觉不错。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教学目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因此,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这样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对重点词语能够理解体会意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教学中,我把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定为教学重点。
三、学情分析
由于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因此我为攻破这一难点,我准备先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 并采用
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紧扣“中华不振”这四个字,通过朗读找出体会中华不振的语句,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为本文教学的难点。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课文,在课前我做了这样的准备:
教师准备:周恩来同志的图片,及有关周恩来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2.收集有关周恩来同志平及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
四、教法学法:
由于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打算采取以读中悟,悟中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读中想,想出情境来;想中读,读出感情;读中悟,悟出东西。这样层层深入,从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去思考自己为何读书,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因此,
我想抓住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并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这段话,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国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中国巡警的可恶以及围观群众的可悲。从而体会到隐藏在背后的“中华不振”。
五、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设想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大体上共包括这样六个环节)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板书“中华 崛起”这两个词让学生连起来读并理解词意,从而导入新课。 并补充板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更多的时间。)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中我先由“这位立志的少年是谁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接着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并多种形式的读,对于难读或易错的词,及时指导、正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夯实学生的字词,字词是进入课文的门户,不可马虎,只有读好字词,才能更好的读好课文。) (三)、交流资料,直奔文章主要事件:
这一环节中,我准备做这样的过渡:通过读课文,是谁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对周恩来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后,我
接着问: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才促使他立下这样的远大志向呢?相信大家再认真的读过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学生读后交流,当学生提到“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时,相机引导学生借助课前资料理解“租借地”,并引出描写这件事的自然段——7、8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所以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这个环节交流展示,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研读课文,体会中华不振:
1.默读7、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会儿交流一下,也可以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2.(读后交流)在场的都有哪些人?(学生交流,我相机依次板书:中国妇女 洋人 中国巡警 旁观的中国人) 3.交流这些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当学生提到“中国妇女”时,便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可怜,并出示描写“中国妇女”的语句,抓住“衣衫褴褛”、“哭诉”等重点词,想象情景指导朗读,体会妇女的悲伤和无助。(板书:哭诉) (2) 当学生提到“洋人”时,抓住“得意扬扬”一词体会“洋人”的可恨。(相机板书:得意扬扬 可恨)
(3)当学生提到“中国巡警”时,先让学生找到描写“中国巡警”的语句进行朗读,再让学生转换角色:如果你是那位中国巡警,你会怎样做?从而体会中国巡警的可恶(相机板书:可恶)抓住“耀武扬
威”(板书:耀武扬威)体会他们的可恶行为。
(4) 当学生提到“旁观的中国人”时,抓住“紧握拳头”一词创设情景:同学们,现在也让我们握紧拳头,紧紧地握,使劲地握,咬紧牙齿地握,此时此刻,假如当时我们就在现场,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作为我们——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觉得你应怎样做?通过交流进而体会中国人的可悲。(板书:可悲)
(5)小结:(学生交流完后,我指着板书进行小结)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一位“可怜”的中国妇女、一个“可恨”的洋人、一些“可恶”的中国巡警再加上一群“可悲”的中国人,共同导演了这样一出令人气愤、令人恼怒的一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了前面铺垫,学生会很快说出——中华不振。并板书:中华不振。并适时补充当时的背景资料。)再引导学生找到文中对“租借地”描写的语句,并出示句子齐读。(6)然后再适时补充当时“租借地”公园规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资料,加深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想像,将自己置身于那时那景中,能使其深切体会到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事实时的悲愤心情,从而对他立下的志向产生共鸣。学生课前搜集了有关中华民族当时情况的资料,在课上充分汇报,以充分理解“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五)、感情朗读,感受周恩来的伟大志向:
在之一环节中,我想做这样的过渡:周恩来目睹了这一切之后,他始终忘不了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中国妇女一个起码的公道;忘不了洋人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闯了祸还得意扬扬;忘不了中国
巡警不但不替自己人申冤,反而依仗着洋人的势力耀武扬威;他更忘不了一群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胞受欺辱,却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从那以后,他经常一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什么呢?自由读9——16自然段。(在这里我准备安排角色朗读,并重点指导朗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回顾前文,分析周恩来志向萌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周恩来志向的确立是有一个过程的,因而成熟且坚定,正是这志向将他引导上了领袖之路。)
(六)、深化感悟,明确读书志向:
这个环节中我是这样设想的:同学们,正是这个伟大的志向激励着少年周恩来努力奋进,不断进取,为中华的崛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我国的第一任总理,在做总理期间,他日夜操劳,兢兢业业。所以,在他去世时,长安街曾出现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课后大家有时间去读一读《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一夜的工作》,你们会对周恩来又更深刻的了解!
正是周恩来少年立志,才受益终生。那么作为生长在新社会和平年代的我们,读书又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课后把想到的写在日记上。 (设计意图: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六、板书设计
下面我在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所设想板书既简洁又直观,紧扣文章的重点词,直观形象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相当于我的微
型教案。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怜 中国妇女 哭诉
可恨 洋人 得意扬扬 中华不振 可恶 中国巡警 耀武扬威 (红色) 可悲 围观的中国人 紧握拳头
七、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在设计这课时,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深的句子,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采用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感情读,边读边想象等,并直奔重点,通过抓重点词,创设情境,体会“中华不振”。 语文教学是一项常做常新的艺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进步。
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
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经验离得很远,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周恩来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
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五、【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阅读中借助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周恩来同志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认、认写本课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吗?为功名?为利禄?为修身?这些未免太局限于个人的得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他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 二、资料简介
背景知识:本文是作者余心言有感于周恩来立志求学的经历写的。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度过了三年不平凡的读书生活。在这里,少年周恩来亲身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感受到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深重,树立了为振兴中华而
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初步感知 1.课题解析。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意思是“的”,课题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从小立下的大志向,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本文以周恩来的这句话为题,直接点明了中心。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边听边注意生字生词。
3.学生各自再读1~2遍课文并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各有特色,看来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大家启发不少。稍后,我们会在具体的字词句段中来仔细体会。 4.交流字词。 四、整体感知
1.梳理课文内容: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周恩来目睹国人受辱,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1)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10自然段)。 (2)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11~14自然段)。 听了伯父的话,周恩来有什么感受? 明确:疑惑不解。
(3)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5~17自然段)。 (4)课文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 明确:目睹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待遇。
2.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15~17自然段)。
关键词:不惩处、训斥、紧握拳头、劝慰。 3.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
教师指导,明确:本文主要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五、布置作业
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加深对伟人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疑惑——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熟悉字、词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带着问题进一步剖析文章。 二、句段解读
1.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文来到了东北沈阳。
明确:12岁的周恩来从江苏淮安来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要地方,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地方,通俗地理解,好比是一群恶狼争抢着一块肥肉。 2.一个星期天……大鼻子的外国人。
明确:“背”和“进”两个词充分体现出周恩来一心想到租界看个究竟的好奇心和决心。第二句中“大不相同”说明差别很大,租界的热闹非凡反衬出别的地方冷冷清清。商业萧条,同样是中国的土地,差别却很大,更令人疑惑。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明确:周恩来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三、质疑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1)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训斥中国妇女?
(2)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紧握拳头,却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 3.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抓住“惩处”“训斥”,理解“中华不振”的内涵。
(2)重点句: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引导学生想象妇女、洋人、围观的中国人各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妇女悲伤无助、有理无处说;洋人仗势欺人、得意扬扬;围观的中国人气愤不平却敢怒不敢言。
(3)联系第11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
(4)教师总结“中华不振”的根源:我们的祖国当时不够强大。 4.写法借鉴。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如,周恩来刚到沈阳看到租界的繁华、热闹,与别处大不相同,衬托出别处萧条冷清、破烂不堪的景象。在写作中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要做到:一是要明确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二是要选准衬托物。衬托物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四、体验与反思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说说各自的读书目的,对比周恩
来的读书目的 ,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谈谈由此获得的启发。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周恩来的认识。 (1)读爱国名言,理解其包含的深意。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1)人物:周恩来除了有远大抱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外,还是个善思的人。从“疑惑不解”“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可以体会到。 (2)写法:三件小事,两次过渡。
(3)感悟:“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胸怀博大,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成为民族未来建设的栋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展开,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时,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是第16自然段,于是我抓住此典型事件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同时想像当时的画面,学会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
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经过了语文教师四年的阅读训练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结合对本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了解,以及课前的师生交流,我充分感觉到,学生能够领悟延安精神。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感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划分诗歌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诵读中抑扬顿挫的感觉,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延安精神。 2、培养学生的读中悟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四、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五、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延安精神,体会作者想要追寻延安精神的情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六、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一:介绍背景,听《回延安》,兵诵读歌词,思考歌词从哪些方面写了延安。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听课文朗读,划分诗歌节奏 环节三: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环节四: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环节五:分部分学习诗歌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关于延安窑洞、延河的插图,一句插图致乘客见,将延安的风貌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通过课件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而将学生的思维从单纯地观看图片引导向深层地思考,引出延安精神。
环节六:表情朗读中抒情
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所
以,在诗歌的学习中,我插入了大量的朗读训练,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作者对延安的感情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环节七:作业设计
课后查阅资料,结合网络,继续学习,完成以下学习目标(二选一): 1、制作一份关于“延安精神”的手抄报 2、一本专题诗集
七、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文课题清晰地点明了全文内容,透露了全诗的旨意,特别是“追寻”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明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二、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写法,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小高潮。 但是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疑问。
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今后教学中我要重视这一点。
《习作:写信》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写信”是这次作文的主题,需要大家理清自己作文的思路:首先要确立作文的主题,再合理进行选材,确定文章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可以抓住一个场面;可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可以抓自己心理变化;可以抓游戏给你的感悟。
这次习作的关键是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场面,成就自我记叙佳作。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2.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学会写书信。 3.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的表情达意。 4.坚持运用书信的形式与人交往,书信练笔。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好奇心强。因此在教学写作的过程中,旨在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的兴趣,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和典型性,并通过有指导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包括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学会写书信。 【教学难点】把握书信语言的特点,正确的表情达意。
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能在一起上课,老师很高兴。大家说,我
们能成为朋友吗?说起朋友,如果他们远在他方,你会用什么方式和他们联系呢?
(打电话 发短信 发邮件 加QQ好友 )
师:的确,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联系方式。我也有许多朋友,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的学生朋友,我们除用这些以外,还经常用写信进行交流呢。因为信件接收到以后就会留下永远的纪念。没事的时候,翻阅信件,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师生之间、朋友之间浓浓的情谊,真是一种享受。而且有时候有些话不方便说,比如和好朋友吵架了,要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呀,这就更需要用信件来帮忙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书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从头脑中搜集内容,尽快走进今天写作的课堂。】 二、互相交流,掌握写法。
1.审题指导: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写信) (1)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教师小结:
写信一点儿也不难,想跟对方说什么就说什么,一一写清楚、写明白就行了。当然,写信和平时的作文是有所不同的。怎么不同呢?下面咱们一起学习小杰给叔叔的一封信。 1.思路导航:
要学习写书信,首先明确书信的实用意义和一般知识。其次要动笔写
信,选择好写信的对象,写信的内容,格式正确,叙述的事情要清楚。 (1)懂得写信的实用意义。
(2)要知道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格式。 (3)学写书信,选择好对象和要写的事情。 3.范文引路,技法点拨: (1)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比较书信和记叙文有什么不同,然后概括归纳出书信的几个要素:
①书信的格式规范:称呼在第一行顶格,加冒号,表示后面有话要说。 ②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正文的开头要先写问候语。问候语同辈之间可以是“你好”,如果给长辈写就要写“您好”。正文开头要空两格,内容一般比较详细。
③正文结束,要另起一行写上祝福语。明白当我们给不同的人写信的时候,祝福语不能一样。 ④最后署名和日期,写在右下角。 4.点拨题材,学写正文。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内容一般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一件事要写成一段。注意一定是真实的事情,前因后果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5.抓态度,表情感。
无论是给亲友还是老师写信,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格式要规范,
叙述的语言要流畅、亲切、诚恳,娓娓道来,注意礼貌。 三、练习写信,尝试修改。
1.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明确要求。(对象:亲友或老师。) 2.自由准备:把哪些事告诉对方?(选一两件发生在家里或班级里的事情来写。)
3.学生写信,教师巡视。
4.选一篇完整的书信讲评,讲评重点:格式、内容(重点放在是否把事情叙述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信,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建议:范文引路这一环节与文本中的范文大概相同,与前面一环节重复,应该删除。此环节应该设置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的写作内容,即想给谁写信?打算写什么内容?如何下笔去写?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写作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体现了“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的教学思想。】 五、学写信封。
1.教师出示信封,交给学生每一个地方该写什么。
信封内容组成:邮编、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地址及姓名 要求:一定要把各项信息写清楚,写正确,不然有可能收不到信。 学生拿出准备好地信封,练习写信封。
提示:不要忘记贴邮票。 六、寄信。
可以通过邮局寄给对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对方。
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学习,总结出书信格式。
2.写一封完整的信,在写作任务中,让学生想写信,有明确的写信对象,有很多很多想对同学说的话,在写信的过程中,学生脑子里面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每个同学,都写好了一封信,是这么多次习作课,完成效果最好的一次。究其原因,就是两个:一,写信管用,针对性很强。二,第二步才是正式写信,这样学生既有内容可写,又懂得了写作方法,老师这种指导写作的方法确实管用。
3.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了解写信的格式和要求,让学生知道了怎样去写信,怎样写格式。 不足之处:
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不一样,学习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不一样,学习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
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梅兰芳蓄须》。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我发现他们用不同的方法交流了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举了例子。第一个小朋友发现了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题目拓展法。第二个小朋友从理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要素归纳法。第三个小朋友从抓住文章几件事,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你还有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好的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采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会对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希望我们能学以致用。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哪些人。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读一读这些词语。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意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八个成语读正确,重点指导学生把“凛、畏、秉、阿”的读音读准确。 2.理解词义。
(1)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并小结: 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3.了解特点。
(1)再读一读这几行成语,想想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形容、赞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成语。 4.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宋朝包拯是一个 、 的清官。(秉
公执法、刚正不阿或铁面无私)
(2)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 ,毫无惧色。(大义凛然)
(3)古今中外,但凡学问做得好的人,大都是 并有着很高道德修养的人.(志存高远)
(4)抗金英雄岳飞品行高洁,文武双全,一生 。(精忠报国)
(5)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 、 , 令人敬佩。(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表现革命精神的词语还有很多。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2)全班交流。(奋不顾身 正义凛然 赴汤蹈火 气宇轩昂 坚贞不屈 舍己为人)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二)句子积累。
1. 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不同句子的意思相同,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那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去?” 指导朗读:第一组例句中的第一个例句是两个反问句,一方面表达的意思更肯定,另一方面看出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思考与追问,朗读时一定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第二个句子是把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了,只强调了“为什么不能去”这一个疑惑,朗读时疑问语气没有第一组的强烈。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用愁没钱花。 指导朗读:第一个例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也更肯定,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第二个例句是陈述句,语气平缓,表达的效果没有第一句强烈,读的时候,语调稍平。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4.分小组比赛读。
5.练一练,学运用。读一读下面的情境,应该怎么说,再写下来。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学生自由读,与同桌交流该怎么说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哪些说法的表达方式效果更好。 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作者: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3.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4.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译文]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5.熟读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建议;理解诗的大意这一环节,对诗的大意的讲解难度较大,这个练习的目的重在引导学生积累,繁杂的讲解会使学生失去积累背诵的兴趣,应让学生自己理解古诗,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大概理解,便于积累背诵。然后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多积累诗词。】 6.延伸阅读。 别董大(二) 【唐】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释和插图,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学会积累诗句。在读读背背和探究交流中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不足之处:
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