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

2023-03-17 来源:乌哈旅游


《课程与教学》专题辅导

1、课程的概念 课程概念

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 课程类型(填空)

*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

相关课程 * 综合课程 融合课程 * 广域课程 *

*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显性课程 * 隐性课程。

课程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选) (2)基本主张

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②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 ③学生的任务是掌握各门学科知识。 (3)评价(简答) 优点:

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局限性:

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

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简答) * (1)代表人物:杜威 * (2)基本主张

* ①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 ②强调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 ③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及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 (3)评价

* 优点:

* 重视儿童的兴趣; * 强调实践活动;

* 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 * 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 局限性:

* 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存在片面性;

* 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内在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

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布鲁纳 (2)基本主张

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

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提出要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以改造社会为中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3)评价 优点:

①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性:

①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科学本身、学生本身的系统性及需要;

* ②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 ③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1、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2、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课程设计就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学习者、教师、教材和环境。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强调的是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的直线性。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是指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 (2)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 纵向组织是指按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 (3)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是按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

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这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个体/课程理论/科学研究)(简答题)

1.社会需求 对课程的需求不是直接的,通过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来实现 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继承人的需要; 对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 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2.学习者身心的发展 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 3.科学知识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就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4、课程理论 教育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课程理论,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设置

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简答题)

几对概念之关系: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学科体系

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简答题) 1、 开展当代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

4、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答):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知识

课程组织的原则(填空):

1.连续性 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2.顺序性 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3.整合性 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 的行为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4、课程设计模式

(1) “目标模式”(又称泰勒原理)(简答题) *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确定课程目标)

* 学习者本身的需要 * 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 专家的建议 *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课程内容) *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组织课程内容)

应遵守三个准则: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 * 课程评价 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 揭示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否产生了满意的结果 * 发现各种计划的长处与弱点

(2) 过程模式 (填空题) * 由斯滕豪斯提出

* 该模式体现出四个特征:

* 人文主义的知识观

* “研”“学”一体的教师角色观 * 合作探究式学习观 * 发展性评价观

5、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 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 是落实课程改革、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填空) * *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填空/简答):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 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 灵活、多样、具有创造性 是新课程改革所支持的

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

*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简答/论述:重点关注) * (一)改革本身的因素

* 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 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 * 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 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 (二)学校内部的因素

* 1.校长 学校是改革的基本单位和中心,校长无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2.教师 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教师集体的因素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三)学校外部的因素 * 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 * 2.政府部门的影响 * 3.社会团体的影响

5、课程实施

* 有效的课程实施具有以下特征 :

* 第一,实施者对实施的课程应有理解并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新课程有关知识。 * 第二,容许相互调适观存在。 * 第三,需要周详的计划,不只针对实施学校来设计,还应针对个别学校的实施来设计。* 第四,应更重视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扮演共同决定者的角色。 * 第五,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以便让可能的效果显示出来。

* 第六,实施者应剖析影响课程实施成败的因素,使这些因素成为助力而非阻力。

* CIPP评价模式 的四个步骤(填空):

* ①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

* ②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 ③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 ④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做出解释。

* 课程管理(填空)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改革

具体目标(简答):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 1、课程结构的变革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课程标准的变革 3、教师角色的变革

①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 ②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4、学习方式的变革(选)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5、课程评价的变革

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②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6.课程管理的变革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①国家主要对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进行统一规划、调控,而下放给地 方和学校一些具体的课程决策权力。

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开发、编制与实施进行管理。 ③学校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案例分析题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课程的旨归:创造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学校,而不是制造适合学校教育的学生。 课程的设置 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否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课程评价 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可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为个性发展服务,不能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全面平庸的学生。

三、 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教学概述 教学概念

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 (简)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2.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简答)。

* 备课 (1)备教材(2)备学生(3)备教法 * 上课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

* 课外辅导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检查: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 力求全面; * 灵活多样 * 评定:客观公正;

* 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简答)

*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

4.教学过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 5.语言具有艺术性。 6.板书规范。 7.态度从容自如。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利用学生多种感官,直接感知教材,把生动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掌握知识的本质。

2、 启发性原则(选择或简答)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并且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所传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的顺序,循序连贯地进行。它也称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够根据需要迅速的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5、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

*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 。

*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通过师生间的问答而使学生获取知识 。

* 3.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 4.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

* 5.参观法: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 * 6.实验法: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 。

* 7.练习法: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有意识地反复完成某一活动。 * 8.实习法: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 * 9.讨论法: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进行争论、探讨。

* 10. 发现法: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简答) : 1、教学任务 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2、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所用教法的不同

3、学生年龄特征 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情况。 4、教师本身的素养

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征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2.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答)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四)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简答) 1.优越性:

(1)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2.局限性:

(1)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个别化教学的优点与缺点(简答) 1.优点:

(1)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 (2)可调动每个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3)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性大。 2.缺点:

(1)削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2)学生会感到单调无味,削弱学习的热情,容易疲劳;

(3)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可能会拖延学业;(4)“代价昂贵”,比其他教学形式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 (5)不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简答或选择) 1、诊断功能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和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 (一)根据评价的标准分:

* 1、相对评价 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 2、绝对评价 指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

* 3、 个体内差异评价 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从而做出评价的方法。*

例:“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二)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分:

1、诊断性评价 是指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 特点是:重诊断、重治疗。

2、形成性评价 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 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简答)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五)教学模式

* 1. 范例教学(选择或简答题) * 实施步骤包括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阐明“个”的阶段,用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 第二阶段:阐明“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 * 事物的本质特征。

* 第三阶段:掌握规律和范畴的相互关系的阶段。通过对“个”和“类”的分析、认识, * 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对普遍性的规律的认识。

* 第四阶段: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的阶段。是一种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追求。

2. 抛锚式教学模式 (选择或简答题) 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基本程序是: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 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 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 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 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选择或简答题)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 基本操作程序是:

1)问题(教师创设教学条件、环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2)假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种片断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

3)验证(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靠进一步的定性分析使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

4)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对认识的性质及其发展的过程做出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求得在后来的认识和发展中有进一步的借鉴意义)。

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类模式的有关实验有“情境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等。

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这就是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四、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教师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简答或填空): 1、导入技能 2、提问技能 3、讲授技能 4、板书技能 5、结课技能 6、“三笔字”技能

说课内容 (简答) 1、说教材 2、说教法 3、说学法

4、说教学程序设计 5、说效果

四、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 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理解教学智慧的内涵,需要分析它所强调的三个关键词: 一是教学的“复杂性”; 二是教学的“情境性”; 三是教学的“实践性”。

五、课程与教学研究 * 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

*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六个部分组成。 * (一)题目

* 题目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选择题目是应该以小见大,从细微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阐释出深刻的道理。 * (二)署名

*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读者的实际作者才应署名。 * (三)摘要

*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原文的浓缩,应该传达原文的主要信息。 * (四)关键词

*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位于摘要之后,在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代表论文特征的名词或词组。一篇文章的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以3~8个为宜。 * (五)正文

* 正文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后面叙说)。 * (六)参考文献

*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论点或有关资料,就要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注明被引用的书刊名称、期号、题名及作者姓名。

五、课程与教学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 好的叙事是生动的故事与精彩的内心活动的综合。具体体现在: * 其一,事件真实。

* 其二,描述的情境有意义,反 独到,引人思考。 * 其三,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冲突情节显明。 * 其四,叙述的问题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五、课程与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的内容(简答) * (一)记成功之举 * (二)记“败笔”之处 * (三)记教学机智 * (四)记学生见解 * (五)记再教设计

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简答)

1、从怀疑处反思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4、从转换时空处反思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巩固性练习

* 第一部分 课程

选择题

* 1、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 A、巴格莱 B、布拉梅尔德 * C、拉尔夫·泰勒 D、杜威

* 2、主张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课程的理论叫做( )。 *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B、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 C、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D、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 3、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叫做( )。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 4、主张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实施者(校长、教师、学生)对课程理念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执行的“工具”的课程实施取向属于( )。 * A、忠实取向 B、相互调试取向 * C、创生取向 D、综合取向

* 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 6、课程的实施途径包括教学、社会实践和( )。 * A、智育 B、直接的道德教学 * C、间接地道德教育 D、课外活动

* 7. 课程评价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 * A、斯腾豪斯 B、泰勒 * C、杜威 D、布鲁纳

* 填空:

* CIPP评价模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简答题

* 1、课程实施研究有哪几种取向?分析每一种取向的特点。 * 辛德等人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 忠实取向认为,设计好的课程是不能变的,课程实施过程显得呆板、僵化,缺乏创造性。

*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设计好的课程计划是可以变动的,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显得灵活、多样,能充分运用自身的权力。

* 创生取向认为,设计好的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的设计过程。持这种取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实际的教育情况,引导学生创造出新的课程。

* 2、简述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 * 目标评价的步骤:①建立课程计划的目的和目标;②按照行为和内容两个维度界说每一个目标;③确定让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指行为的情境;④选择和编制相应的评价工具;⑤设计获取学生行为记录的方式和使用的计分单位;⑥收集反映学生行为变化的有关信息;⑦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行为目标作比较。

论述题

1、试分析课程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改革本身的因素

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 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二)学校内部的因素

1、校长。学校是改革的基本单位和中心,校长在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校长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校长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理解实施课程改革

的措施是使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2、教师。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教师集体的因素对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项新的课程改革会提倡一种新课程理念和教师文化,只有这种新理念和新文化被多数教师接受,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变为现实。 (三)学校外部的因素 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

课程改革引起社区和家长的广泛重视,使更多的人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与目标,对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至关重要。 2、政府部门的影响

政府部门对改革的认同、关心和支持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因素,缺少这一点,任何改革的措施都不可能顺利地进行。 3、社会团体的影响

学校外边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冲击的作用,一些偏远的地方往往由于对改革了解不多,或由于得不到必要地设备和材料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因此,学校改革得到社会团体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课程结构的变革。

*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

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 (二)课程标准的变革

*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三)教师角色的变革

①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 ②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4、学习方式的变革(选)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5、课程评价的变革

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②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6.课程管理的变革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①国家主要对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进行统一规划、调控,而下放给地 方和学校一些具体的课程决策权力。

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开发、编制与实施进行管理。 ③学校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第二部分 教学 * 单项选择题

* 1.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 2.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 3. 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 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 4. 指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 ( )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他人评价

* 5.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 6.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 C、练习法 D、参观法

* 7.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8.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 填空题

* 1. __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2. 备课内容包括:____、____和____。(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 3. ____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 4.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等。(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复式教学)

* 简答题

*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 (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判情趣和能力

* (五)养成良好 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2.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 1.优越性:

* (1)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 (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 (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 2.局限性:

* (1)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2)它在一定地位一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 论述题

* 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谈谈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 答案要点:

* 教学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准备——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效果”五个阶段,既是密切联系又是可以进行灵活变化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进行符合教学规律、反映特定教学实际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关于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观点。

第三部分 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 简答题:

* 举例说明导课的几种方式。 (1)衔接导入法 (2)悬念导入法 (3)情境导入法 (4)激疑导入法 (5)演示导入法 (6)实验导入法 (7)实例导入法 (8)典故导入法

* 论述题:

* 请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设计一份说课教案。

* 名词解释:

*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 * 困惑,以便日后矫正或引起他人思考的文字。

* 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育随笔可以写教学得失、教学机智、 * 教学偶得、学习所悟等。教育随笔包括教学随笔。教学随笔就是用 * 随笔的形式,反映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感受和体会,或针对 *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在教育 * 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一些样式: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 * 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