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导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蚂”等14个字和“蝴蝶”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4.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课前准备】
音频、视频、图片资料
【导学过程】
第一天
一、导语:(1分钟)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的语文课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做好准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祖父的园子》
二、检查预习,指导笔记。(12分钟)
1. 点评朗读录音(2分钟)
1.在学习之前,先总结一下同学们上传音频的情况。课前老师已经听了大家发给我的朗读录音,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尤其 同学能大声、清楚、自然的朗诵,但也有个别同学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
今后请同学们朗读时放开声音,把握好节奏。
2.记录第一项预习内容并练习读课文(图片笔记1、2和音频)
(10分钟)
现在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把第一项预习内容记好。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课文的朗读录音,请仔细听。
录音听完了,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多音字“晃”和轻声字“啰”。 三、总结课文内容(5分钟)
1.听老师讲解方法
通过听大家的朗读音频,老师发现你们已经把课文读的很流畅了,相信你们对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可以试着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请和老师一起听一段录音,大家要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标清1、2、3,写出关键词即可(音频)
概括总结方法
第一种方法段意综合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
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第二种方法分析比较法。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的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第三种方法文题扩展发。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概括了主要内容。所以,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第四种方法问题串联法。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要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请根据上述四种方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到笔记本上。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修改笔记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她想表达的是什么?(图片2)
指名把总结的内容拍照传到群里或者语音读出来也行
出示答案(图片3):这篇课文回忆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和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学生修改笔记)
四、再读课文,质疑(12分钟)
导语: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学习怎样读通一篇课文,学会质疑、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请听录音,老方法;大家还是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以下是音频内容)
第一种方法是课题质疑。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阅读不注意审题,不注意课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往往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审题中的质疑问题直接关系我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提高。
第二种方法是从难句质疑。句子是构成文章的核心,但是一篇课文的句子不可能每个都精读,只有突出重点、抓住难句,举一反三有目的的阅读,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如何为文章服务的,才能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第三种方法从关键词质疑。在阅读中有时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进行重点阅读、深入讨论,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提出相关质疑。
第四种方法从重点句段质疑。阅读中对重点的、典型的段落质疑。根据以上四种方法多提几个
为什么。
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挑选有价值的记录在笔记本上,最少两个。(图片4)
1.
2.
五、本课的重点词语:(写出词语的意思,每课至少5个)(5分钟)
课文里有一些词语不太好理解,我们要动手查一查。现在大家一起找一找。根据大家的发言,老师整理出以下5个,请同学们整理到笔记上,下午语文课咱们一起交流它们的意思。
明晃晃、蚌壳、溜平、芒针、逛(图片5)
六、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图片6、7、8)(5分钟)
作者萧红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老师给大家搜集了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同学们把这个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图片6)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七、布置作业:本课词语抄2写遍。(图片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导入(1分钟)
同学们早上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祖父的园子有了很多了解,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继续跟随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课堂探究:(25分钟)
1.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哪些段落写了园子里的景物,哪些段落写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大家在纸上写一写,拍照上传。(图片课堂探究1)
学生默读、思考并发言。
教师总结:1-3段写景,16-20段也是写景,4-15段写活动,我们可以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图片课堂探究1答案)请大家记到笔记本上
1-3展示园子的基本样貌
4-15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16-20再次写园中的景物
2.理解主要问题
文章的层次分清了,请同学们再次思考: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
么?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图片课堂探究2)
学生思考并发言,教师总结(图片课堂探究2答案)请大家在书上勾画
(1)园子里有昆虫、树木、花草、小鸟……景物繁多,色彩明丽。
(2)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我是那么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3)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祖父的园子还是一个自由自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
3.阅读感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同学们看课后第二题,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图片课堂探究3)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总结(图片课堂探究3答案和语音)(记笔记本上)
第一句:大树和土墙不会自己发出声响,不会回应,但我认为它们会,说明在我眼里,这些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体会到我热爱园中的一切。
第二句:作者用……愿意……就…..的语言形式,让人体会到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受。
(2)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蕴含在写景和叙事中,我们再从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老师找了两句,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图片其他句子)
a.花园里边明晃晃,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句话是对园子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b.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这段话用反复的句式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之情。
你还能找到一些这样的句子吗?
三、课文重点内容或句子进行指导朗读(5分钟)
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真棒。朗读能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下面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图片练习朗读)
1.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此时,作者的神情是欢快的,开心的,要读出这种感觉来。同学们试试吧。
2.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是这个吗?”
这句话要读出祖父的慈爱
四、借助阅读链接,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图片阅读链接问题)(5分钟)
(图片结尾)这一段话是是小说《呼兰河传》的结尾,请大家认真读读,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学生发语音)
学生阅读发言,教师小结:此段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原本依恋、热爱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鲜活自由的事物萧条了。所以课文中描写的美好事物也蕴含了我的伤感之意。小说的结尾表达了我对祖父、对园子、对已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之情。(图片结尾感受)(记笔记本上)
五、当堂检测: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图片当堂检测)(4分钟)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整理到笔记本上,下午我们再交流答案
六、布置作业
读通顺《月是故乡明》并上传音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