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有不少的来访者,他们以为做心理治疗就跟感冒头痛打针吃药一样,一次或者两次就马上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因此来之前对治疗抱着很大的信心,一次治疗之后可能就是大大的灰心失望;大多数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在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之前,心灵已经被伤害得一塌糊涂了;这样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心理伤害,问题的形成是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即使再厉害的心理咨询师,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心理治疗就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心理治疗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因人而异;
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 认为“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一次把自己长期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开拨心灵的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然而心理医生并不是神仙,更不是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是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的;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过程,一般不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 ≠ 有精神病、不光彩、不体面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虽有所了解,但仍有人认为是“治精神病”的,或者已经到了精神病的程度再来看心理医生;曾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来心理咨询的有26.3%达到重性精神病诊断标准,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往往是偷偷摸摸地来到心理门诊,惟恐被别人发现;实际上在有些国家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正好与我们相反,例如美国,小伙子在与女友约会前,安排会见一次他的心理医生,约会时他有可能在其女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他在这之前看过心理医生,他的女朋友则会为之感动,因为她会觉得男友一来对她很重视,二来认为他很注重生活质量;
心理医生 ≠ 万能算命者
有些来访者将心理医生神化,一种心态是认为心理医生是搞心理学的,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我的心理问题,否则就是不称职;另一种心态是来询者羞于表达内心感受,不愿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吐露出来,认为医生能够猜得出;实际上,心理医生也是人,只是利用医学心理学原理,以来访者提供的问题作基础才能对其有所帮助;正如有人感冒发烧时医生先用体温表测出其体温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一样;
误区一:心理咨询是件很不体面的事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仍有一种神秘感;来询者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咨询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来咨询的人往往怕被他人认为患了精神病或是被当作怪人,去咨询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表露出情感上的困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因而不少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而不愿去就诊; 其实在人们眼里的心理障碍、“隐私”等,在心理咨询员看来往往就是大众较普遍的心理障碍和症结;咨询员不会取笑你,并为你保密;因而咨询者丢下包袱、充分信任咨询员是诊疗的关键所在;在心理学界常引用这样一则故事:一对西方男女青年约会,男方迟到了,当问及原因,说是去看心理医生耽搁了时间,女方不但不责怪,反而更欣赏他,因为一来表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来他有向上的精神,有改变生命质量的强烈愿望,不愿混混沌沌虚度一生;在我国,同样的情形,女方则可能猜想男友是不是精神病人,会不会遗传,我还跟他谈下去吗等问题;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认知,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误区二:把心理学当作“算命学” 有一则故事,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不期而遇,其中一个知道对方是心理医生,就让他算一算自己现在心中想些什么;其实许多来询者也有类似的心态;他们不愿或羞于把自己的内心活动吐露出来,在他们看来,反正你是心理医生,简单说几句,你应该能猜出我心中想些什么,要不你就没水平;可心理医生并不是算命先生,他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看穿人的内心世界,他只是应用心理学现象及规律,对咨询者提供的足够信息病史进行合理分析,再进行认知和行为、心理治疗;详尽地提供病史,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疾病的症结,才能保证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否则治疗就会南辕北辙; 误区三:对心理咨询抱有过高期望 许多来询者把心理咨询神化,好像咨询员应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好似一个开锁匠,什么样的“心结”一下都能打开,常常来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求的“晴空万里”的心境,便没了下文; 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很艰辛、漫长的治疗过程,心理疾病常与咨询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联,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愿望,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雪消融的,所以来咨询时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四:把完善自我的责任推给咨询员 阿昌受到婚姻问题的困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工作大受影响;咨询两次后,问咨询师:“我觉得您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早做咨询就不会闹成今天这个样子了,现在真是进退两难啊您经验丰富,见这种事多了,您说我到底离婚好,还是不离得好” 咨询师语:像阿昌这样需要咨询师帮忙做决定的人确实不少;但是心理咨询师是“助人自助”的职业,就是帮助你跨越心理障碍,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然后自己作正确的决定;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左右为难的事情,我们不能总靠别人来左右自己的人生,通过心理咨询,找到自己心理的盲点,使自己的心理成长起来之后,是要靠自己来做决定,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心理咨询师如果帮助来访者作决定其实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减少了麻烦的心理分析过程,但是如果心理咨询师这样做,虽然迎合了来访者的需求,却严重违反心理咨询原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像小学生,如果家长经常帮助他写作业,这FS:PAGE个学生是断然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另外,如果咨询师经常帮助来访者出注意、做决策,还会使来访者产生心理咨询依赖;不利于来访者个人成长; 心理咨询员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改变认知、助咨询者人格成熟的作用;“救世主”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再塑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 误区五: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 咨询者中另一个极端的认识,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大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情绪问题也是需要治疗的疾患;一女孩因强迫观念痛苦异常来就诊,家人反对并干涉:你就是想不开,想开点就是了;亦不让患者服药;病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内心绝望,从而影响到治疗的连续性和效果;其实,心理咨询作为医
学中一门分支学科,有着严谨的诊疗程序,它们可有交叉,但不能等同;思想工作者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及集体意志;心理咨询则是运用咨询技巧、心理分析等手段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员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询者进行批评、教育;这需要咨询双方共同努力去战胜疾患,还有一些心理疾病是在脑内一些生化物质改变的基础上发病,单纯心理疏导是很难达到治疗效果的,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治疗内源性抑郁症,决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取代的; 误区六: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小张在读女大学生因为恋爱问题困扰自己,一度想到自杀;在心理咨询解决了内心的冲突,恢复了平静的心情之后,与心理咨询师讲:“我原来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谈心,所以有苦恼就与同学聊天,她们帮我出了好多注意,结果矛盾越来越严重可能是指自杀未遂,一个好朋友才推荐我来咨询;现在终于明白了,心理咨询不是聊天那么简单;” 咨询师观点:有些心理或情绪困扰确实可以通过于好朋友聊天的途径得以解决,但如果发现没得到改善,就有必要请教心理咨询师了;因为亲朋好友往往会带着立场和情绪说话,很难专业地从心理学角度对症分析,给出很好的建议;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导致情况越来越严重; 心理咨询的确是以谈话为主,但是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了若干的心理咨询技术在里面,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可以比较快和正确地识别你属于哪一种问题,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很好的引导; 另外,心理咨询师与当事的双方都没有利害冲突,所以会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而不会“带有色眼镜”来做心理分析;
来访者存在的心理误区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严重不足,导致不少人对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工作方式认识相当盲目和主观,甚至存在着一些曲解;有关专家特地归纳了人们认识存在的五大误区,提醒大家打消顾虑,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与心理医生进行配合,帮助自己解除.痛苦,营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病;
人们对心理咨询往往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医生反复保正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来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稍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
此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对男性来说尤其如此;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前来就诊;
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个体就能顺利健康的发展;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糊糊涂涂虚度一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精神病就是疯子,其实他们所说的稿神病严格地来讲是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
裂症、躁郁症等,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绝大部分精神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没有自知力,更不会主动求医;
心理学不等于窥心学;两个久末谋面的老同学在路上不期而遇,其中一个知道对方是心理治疗师,就让他猜一猜自己现在心中想些什么;许多来访者也有类似的心态,他们不愿或羞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地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能猜出他心中的想法,要不就表明咨询师水平不高;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不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一定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行咨询;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有关情况,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利于咨询师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恰当的咨询;
心理咨询并非无所不能;许多来访者将心理咨询神化,似乎咨询师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就像一个“开锁匠”,什么样的心结都能一下打开,所以常常来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求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再也不来了;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常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街,是难以冰消雪融的,所以来访者需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心理咨询师不是救世主;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以为咨询师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多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就是,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开药、治疗,一切由医生说了算,要求病人绝对服从、配合,因此来访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旧的医学模式带进心理咨询;然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物,心理咨询师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去改变或作决定;来访者需认识到,“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目标;倘若把自己完全交给咨询师,消极被动,推卸责任,只会一事无成;
心理咨询不等于做思想工作;来访者中还有另一种极端的认识,就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些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心理疏异的;一位女孩因强迫观念痛苦异常前来就诊,家人反对并干涉:“你就是死钻牛角尖,想开点就会好的;”也不让患者服药;患者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内心很绝望,从而影响到心理疏导的连续性和效果;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咨询程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对来访者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心理咨询≠讨教、传授处理问题良策;
人们有了心理问题才可能想到要心理咨询,而恰恰多数的心理问题不能以简单的说教来解决;对于求询者来说,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医生帮助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主意,要求尽快得到处理问题的良方良策,但大多数的问题又都是些社会心理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又有千差万别的处理方法,不同的个性及思维行为模式就会有不同的思维趋向,因此在不同的人看来就有不同的方法,作为咨询者看来是正确的方法不见得适合来询者;
正规的心理咨询是咨询工作者与来询者在商榷、讨论当中使来询者发现其个性中的不足,并通过咨询来解决和完善这一不足,然后来询者拿出办法;相反,假若咨询工作者替来询者在某类问题上拿定了主意,这便违背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假如一个人向不同的几位心理医生咨询,都给他传授了几种良策,到最后他肯定会不知所措了,再假如他走捷径按照讨得的决定去做了,丧失了目己的个性不说,下一步心理医生该给他纠正的就是“咨询依赖”了;
二、心理咨询≠同情十阅历;
有不少来询者、尤其是电话来询者,要求心理医生最好遇到过、处理过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只有咨询员回答是,他们才放心,只有这样对会同情他、理解他;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求阅历深、经验多这是人之常情也不排除来询者自己尚未意识到的多疑这一性格特点,但大可不必要求咨询员也有过类似经历,不管有无类似经历,都会以极大的同情心相待;就像一位助产士的轻柔动作未必是从体验生孩子当中学来的一样;还有一种现象,来询者咨询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寻求同情,如恋爱中的一方如果自认为条件较优越,而对方又不够热情主动,这时如果按照咨询原理去解决其问题时他会显得不安,也许他会说,“我的条件多优越呀,你应该同情我批评他她才对呀”,试想对来询者赞扬、同情一番,除了当时心情上一阵舒畅之外,领捂不到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过后还是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要不怎么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呢
三、心理咨询≠有精神病、不光彩、不体面;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虽有所了解,但仍有人认为是“治精神病”的,或者已经到了精神病的程度再来看心理医生;曾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来心理门诊咨询的有26.3%达到重性精神病诊断标准,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往往是偷偷摸摸地来到心理门诊,惟恐被别人发现;实际上在有些国家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正好与我们相反,例如美国,小伙子在与女友约会前安排会见一次他的心理医生,约会时他有可能在其女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他在这之前看过心理医生,他的女朋友则会为之感动,因为她觉得男友一来对她、对约会很重视,二来认为他很注重生活质量;
四、爱心十道德十能言善辩≠心理咨询;
在一些电台、电视台及报刊的栏目主持人当中不少存有这一误区;通过这些新闻媒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开办栏目的宗旨是为人们排忧解难人们对这些主持人的评价或许是“人生的导师”,他们的口才好、文笔流畅;他们往往以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来询者的苦恼,把人们的心理问题区分为有对有错、有该干与不该干之别,岂不知在人们的心理问题当中有许多就是以与现实道德伦理相悖为根源的,就心理问题而言,不该有对与错之说;
例如在电台上,听众打电话参与节目,遇到的问题是配偶有姻外恋,在困惑与迷茫中诉出其苦恼,让人听起来好像全是对方的过错,主持人有时连带被发动起来的听众在同情参与者之余,便是群起而攻之的声讨;实际上,对方有婚外情,在自身方面也肯定存有多种因素或者说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除了同情之外,还要帮助来询者发现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认知过程的矫正;就道得方面而言,人们的感情困惑也许就是因为与道德相悖为根源的,毕竟它们是不能相互取代的;相反,对对方或对来询者进行道德谴责还会加重来询者的心理负担;
五、心理医生≠万能算命者;
有些来询者将心理医生神化,一种心理状态是认为心理医生是搞心理学的,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否则就是不称职;另一种心理状态是来询者羞于表达内心感受,不愿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吐露出来,认为医生能够猜得出;实际上,心理医生也是人,只是利用医学心理学原理,以来访者提供的问题作基础才能对其有所帮助;正如有人感冒发热时医生先用体温表测出其体温后再制定治疗方案一样;
六、声音悦耳+善解人意≠心理咨询;
从纷纷兴起的信息台看来,都将谈心节目作为的信息台一大版块,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似乎只要有甜美的嗓音,不管谈什么,能侃能聊、迎合求询者的心理、能吸引住人这就是标准;尽管有的打着“心理调适”含蓄的字眼,但打电话的求询者在与主持人的对话当中,已经把主持人当成心理医生,或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心理咨询了;所起的作用除了疏泄一下之外其它就很难说了;也有的求询者目的不是为了咨询,其中苦衷可能只有主持人自己才会知道;
什么是正规的心理咨询呢心理咨询所要解决的是人们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健康的人格素质,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一、精通与医学相关的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二、要有医学、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把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区别开来;才能了解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联系,对某些以躯体不适为主的患者能发现他们的心理社会根源;再加上贯串始终的哲学思维方法和医学心理咨询的原则,这才是一个合格心理医生所做的心理咨询;
答案补充
心理咨询的误区误区之一:立竿见影 许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可以“短、平、快”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对咨询过程和效果缺乏耐心,或浅尝即止,或半途而废;实际上,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包括“了解情况”、查明病因,分析诊断、“讨论方案、指导实施”、“检查巩固,结束治疗”等几个阶段,短则数周,长则
数月、数年;立竿见影是对心理咨询的不切实际的苛求; 误区之二:一劳永逸 也许你会认为进行一次心理咨询就像打了预防针,给人以心理免疫力,从此便可笑口常开,幸福永在;而实际上心理咨询所达到的理想效果是求询者不再需要心理咨询就能保持心理健康;其实,即便是心理健康的人也并非永远不再有烦恼和忧伤,恰恰相反,他会因为勇于正视挑战而容易遭受挫折和痛苦;不同于常人的是,他能及时走出人生低谷,大踏步地走向明天; 答案补充
误区之三:讳疾忌医 有病就医,这是简单不过的道理;但对于心理疾病,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人们普遍羞于提及或承认自己心理问题,怕引来别人惊异的目光,影响自己的生活;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位美国小伙子对姑娘说,自己刚刚进行过心理咨询,姑娘会更加爱慕他,因为这说明他的生活质量高;进行心咨询其实是重视心理保健的表现;
1、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其实,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有
心理疾病的学生,它可以是任何资源要求心理咨询的学生;换句话说,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可以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工作具有许多功能,但有一个功能往往被人民忽视,即挖掘来访者的潜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和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积极促进人生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大都配备有私人心理医生,当他们感到心绪不佳时,就会请心理医生帮忙把这种心绪尽快甩掉,以免影响工作;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面对全体学生,不仅仅要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获得帮助,而且要使没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也获得帮助,以挖掘这类学生潜在的能力,使他们更有活力,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尽管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在功能、任务、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有重叠之处,如都具有教育功能等等,但两者毕竟有明显区别,不能混淆他们之间的界限;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要解决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其中所涉及的思想、道德等,在不同社会里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解决的则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及维护其心理健康等问题,其中所涉及的心理品质有时虽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多数是中性的;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用一套统一的、既定的价值观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只是调节学生的心理,不打算把统一的、既定的价值观传输给他们,其着眼点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自制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既可以面对学生个体,也可以面对学生全体,甚至常常以报告、座谈、讨论、评比等公开形式进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更多的是面对学生个体,特别强调保密性原则; 实际上,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当多不是思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只能依靠心理咨询工作去解决,若依靠思想教育工作去解决,只能是徒劳无功;当然,心理咨询工作无论怎么重要也不能代替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不要忽视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把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以保证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 3、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许多求助学生对心理咨询教师抱有很大的期望,总想通过心理咨询马上解决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心理咨询教师也报有相同的心态;其实,要医治心理疾病需要一个过程,这就犹如生理疾病一样,并不是吃了药立即就会好的;因此,求助学生和心理咨询教师都要有耐
心;“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错误;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够一次把自己长期的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拨开心灵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重见真我的蓝天,还我轻松心情与振奋的斗志;然而心理医生不是什么神仙,更无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医生不可能包办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有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程序,一般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过去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现在由于理论和技术的改进大大缩短了疗程,但绝不可能都一次解决问题; 4、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许多求助学生期望通过心理咨询,今后再也不会产生心理疾病,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苛求;目前,对生理疾病尚无全面终身免役的办法,更何况心理疾病呢离婚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和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升学压力等等,都时常困扰着当今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助能力,当遭受挫折和痛苦时,能及时走出人生的低谷,去开拓自己美好的未来; 5、“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错误;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这完全不同于朋友聊天、亲友的劝解安慰、老师的教育、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6、“谁都能当心理咨询师” 错误;如同谁都不能随便开汽车一样,心理咨询师应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取得管理部门的许可证才能上岗;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全资心理咨询师应基本具备心理学、医学博士学位,经过严格的实习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认证资格考试,在上级督导老师的指导下才能独自开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目前尚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差距非常的大,只能降低标准启用一些热爱心理咨询并基本具备心理咨询素质心理学、医学大学以上毕业,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人才,逐步培养心理咨询高级专业人才,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但决不是随便可以当心理医生的,不管你多么的热心和有社会经验,个人心理素质多么好;错误的心理咨询一样可以致人死地;一名打电话咨询的中学生说“我有时胡思乱想是什么病吗”,一位热线电话咨询员了解了一些情况后错误回答“你患了精神分裂症”并介绍此病的一些知识,结果这位学生自杀了;其实这位中学生的并不是精神分裂症; 7、“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心理咨询” 错误;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一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的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的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每时每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越是高层次的人士越更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也需要经常心理咨询,你那 8、“心理咨询师能看透我的想法,知道我的过去和未来” 错误;有人犯把心理咨询简单化的错误,也有的犯把心理咨询过分复杂化和神秘化的错误;个别人把心理学等同于神秘学说,如同算命先生、占卜、特异功能等,现在市场上有利用电子计算机打着心理测验的幌子进行骗人,有的人故意让心理医生去猜测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衡量心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等等;心理医生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一般人不同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心理医生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科学规律并有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都必须来自真实、客观、全面的资料;心理医生自己不能、也不能借助高科技的仪器了解到具体的想法;最先进的测谎仪也无法测出具体的思维细节,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远远落
后于对最最复杂电子计算机的认识,心理世界的复杂程度不是现代人所想象的;对待心理咨询必须有科学的思想; 9、“去做心理咨询丢人” 错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还不太了解,许多人还分不清“神经”与“精神”、“精神”与“心理”以及“思想”区别;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不加以科学解决,造成最后发展成重型精神病;“捂”着、“瞒”着的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实在悲哀;心理咨询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是预防心理障碍有效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诚给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看心理医生丢人”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现代有进步思想的人已经毫无顾虑的走进心理咨询室,充满信心的走向成功的未来;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源自西方医学与心理学,心理治疗在我国并不是一项发展成熟的专业服务,心理治疗师对国人而言,仍是一个相当新鲜而陌生的专业人员;也因此,民众对心理治疗容易产生误解;
一精神病患者才需要心理治疗
许多人会以为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通常上一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由于能够受惠于心理治疗的人,其实本身的心理功能不能太差,包括他至少要具有相当程度的说话能力,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因此,看心理治疗的人通常是一般没有心理疾病但是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扰的人,或是患有轻微心理疾病的人,如精神官能症等;
二看心理治疗,一定要去精神科
有心理困扰或精神疾病的人,如果需要心理治疗,固然可以去看精神科门诊,但是,一般精神科门诊由于医师太忙,通常不会主动提供,因此个案主动提出要求;除了精神科门诊,提供心理治疗的地方外,还包括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学生辅导中心,以及私人开业的各种心理工作室;
三心理治疗师是替人解决问题的人
许多人认为心理治疗师是专门替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人,例如以为心理治疗师会帮助失业的人找到工作,帮助失恋的人重获爱情,帮助外遇的人回心转意,帮助父母寻回离家的孩子等;这样的期待恐怕是要落空的,因为心理治疗师的主要工作是在帮助个案自我了解,进而发挥个人的潜能,去处理生活中的人际问题,去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四心理治疗的谈话内容,会绝对保密
基于执业道德,心理治疗师通常会对于个案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加以保密,即心理治疗师未经当事人同意,不会将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告诉其他人;但是,心理治疗的专业保密其实是有限制的,心理治疗师在下列的情形之下,为了保护当事
人及公众的安全,通常无法继续保密,而必须通知有关机构与人员;心理治疗专业保密的例外情况如下:
1 当个案企图要自杀或伤害自己时,心理治疗师为了保护个案的生命安全,只好通知家属或有关医疗急救人员;
2 当个案企图要伤害他人,或危害公共安全时,心理治疗师为了保护个案免于犯罪,以及保护其他无辜的第三者免于受害,只好通知有关机构与无辜第三者;
3 当个案的行为涉及家庭暴力或儿童虐待时,心理治疗师依法为保护受害人,以及预防家庭暴力的继续发生,只好通知社政单位进行处理;
五心理治疗师具有透视人心的本事
心理治疗师既没有特异功能,也没有他心通,因此,心理治疗师并没有透视人心的本事;心理治疗师受过扎实的心理学与心理治疗训练,因此,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特别关心,对于个案所述说,所表述的问题特别敏感;如果想要获得心理治疗最大的帮助,个案需要和心理治疗师充分的合作,愿意信任他,以及愿意花时间与治疗师一起努力工作;
六好的心理治疗,看一次就有效
心理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很少看一次就有效的;一般人求助于心理治疗时,通常是带着许多经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有效改善累积多年的问题,便要花较长的时间,接受心理治疗;一般而言,心理治疗的时间不宜太短,根据Seligman1995年的研究,心理治疗的时间与疗效是成正比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