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及启示
2020-06-28
来源:乌哈旅游
第28卷 第5期 201 1年9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1.28 No.5 Sep.201 1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及启示 王桂艳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共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历次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进步 与发展。对我国八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分析、对比研究,旨在总结经验,为未来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02(2011)05-0013-03 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结合 主要对上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制定并颁 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 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起草并编写了第四套全 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 国通用教材 习经验,是教与学各种活动的总体及其过程。课程作 这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受苏联教育与教学的 为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实现国家教育 影响,模仿痕迹明显;由国家控制课程管理与编制,统 目的的核心。 科目与内容,课程结构单一;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 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推行过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 中困难重重。 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 (二)第二阶段:“文革”时期课程改革(1963年~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1976年)(一)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 “文革”前期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材内过 深、过难问题,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第 革(1949年~1966年) 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 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强调了“双基”,并适当 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 反映了科技新成就。随后“文革”爆发,课程改革停止, 革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课程。 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1952年)确定的方针 (三)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 (1978年一1996年) 这段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主要 主义的教育”。这次改革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 程体系。中学主要设置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 内容包括教育的拨乱反正、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教育 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 体制改革三个方面。这个阶段的改革把我们的视野在 程,小学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 重视本国课程变化的同时,开始关注国外课程。乐等课程。1950年9月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年)主要确定中小 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通 学实行十年制,颁布了统一的教学大纲,集中编写了 用教材。195 1年到1952年教育部还提出全国统一教学 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出台了《全13 计划、统—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统”课程模式。 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 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年~ 985年)是在国内与国际形势变化巨大,人才竞争激 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 1我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1957年)。课 烈的情况下拉开序幕的。这次课程改革重新编制五年 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 制小学和五年制中学的教学计划,组织编写了第六套 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 教材,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对课程计划进行 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 调整:适当设置综合课,调整各学科课时比例,提前自 然科学的起始年级,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课程 用书等。 随着1957年我国教育方针的转变,教育部又进行 中包括活动课和学科课。我国的第七次课程改革 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 (1986年~1996年)主要针对拨乱发正时期教育中出 一一一、整时期、大跃进时期及调整与反思时期。调整时期强 现的一些问题,如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太死,学 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大跃进时期改革 校缺乏活力,教育结构不合理,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体 的主题是缩短学制年限、精简课程;调整与反思时期 制僵化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收稿13期】2011-06—22 [作者简介】王桂艳(1972一),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讲师,厦门大学教研院博士研究生。 从我国八次基础教 第一次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这个计划 是影响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因素。中,将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在课程 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中,不难发现我国的课程改革一直 一次又一次的课程 表中将所有课程分为两大类,即学科类和活动类,课 与经济发展及政治变革紧密相连。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允许一些地区和 改革为我国经济与政治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同 稳定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也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 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 时, 对大纲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 了适宜的改革土壤。(二)教育目的的变化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影响 教育教学大纲(试用)。 这个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视野扩大, 课程改革 教育,尤其学校教育,以其培养人才作为其根本 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开始注重地区差异,废除了 课程行政管理“集权制”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一纲多 使命。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以教育目的与社 本”课程改革方略。这一时期课程改革仍然以学科中 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基本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变 化,从培养劳动者到建设者、接班人,从有文化有觉悟 心课程为主,课程内容偏深、偏难、偏重。 与我国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与 (四)第四阶段:新世纪教育创新阶段的基础教育 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规格相一致。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来源于社 与世界教育接轨后,中国学生在国际性大赛中智 会的经济与政治等发展与需要,同时为国家的经济与 力表现成绩突出,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培养的学生缺 政治等发展服务。(三)历史传统与课程理论的发展影响课程变革 乏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近二十年的经济与政治的改 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模仿苏联的课程体系,以 革,需要的社会人才的质量与规格也发生了最大的变 化,教育学者开始思考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未来发展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作指导。重视学科之间的严格界 趋势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由教育部牵头的教育 限,培养出来的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突出,但由于专 业口径窄,导致培养出来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不足。改 调查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 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不能完全的适应等问题,于 革开放后,在借鉴各国课程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始重视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 1999年开启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 选修课,增添综合课与实践课,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满 程改革主要内容有:①改变以往课程中知识传授的单 足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上增加 目标,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 与学生生活经验及经历相关联的课程内容,以便学习 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②改变过去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方 指导的学科课程,重视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指导的综合 式,重视启发教学、探究学习与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课程,强调学生的经验与经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 三、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的启示 的参与意识;③转变学生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 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④改变课 建立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满足了国家对基础教 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 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与规格。梳理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 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⑤改变课 程改革,主要为我国未来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 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总体走势 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国际视野与中国特 世界已经开放,国家与国家之间已经成为“联系 色相结合、课程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营造一种 体”,任何人都不能无动于衷他国的发展变化。作为人 新的课程文化。 才培养中介的课程,它的变化及发展与国家实力与竞 二、我国八次课程改革的总结与经验 争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国课程改革须顺应 自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世界课程改革的总体走势,高度关注匡l际课程变化, 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 重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不断吸收他 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本国经济发展与政治变 国课程变化与改革中适合国际型人才或者本国人才 革、国内与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开展的。对我 需要的课程内容。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在基本价值取向 国八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分析及对基础教育课程改 上主要受五对力量的拉动:一是高质量和平等之间的 革诸方面研究,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方向内容。 力量联系;二是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力量联系;三 (一)社会变革影响课程改革 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力量联系;四是人与自 课程改革(1996年至今) 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规律中的外部规律,它 然之间的力量联系;五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力量联 ・ 14・ 系。这五个方面是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 依据。教师与学生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学习的真正主 是我国课程未来改革的基本理念。 体,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最具有发言权。以往 (二)从本国实际出发,推进课程改革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的 自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 事情,他们更多的依照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理论体系 革,基本上每次课程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深化了教育 设计课程内容,这些理论者缺少一线实践经验,缺少 教学改革,培养出大批时代需要的人才。所以,课程改 对基础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缺少对发生在 革要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考虑本国教 学校和课堂中的课程问题的真实了解,所以设计的基 育教学实际,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变化,吸取以往 础教育课程体系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 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 离。可见,课程改革不仅要考虑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 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 还要充分考虑课程实施者的建议与看法,旨在设计出 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前七次的变革,并且这次课 更符合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 程改革更加慎重与稳妥。它是在总结我国前几次课程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调查与实践, 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发展 虚心听取课程专家与一线优秀教师建议后,设置的基 与国际竞争,课程改革还会更加深入与精进,需要我 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设计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 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能够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以适 准,即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最低标准,改变过去学科课 应人才培养的变化与人才质量的提升。 程中“难、偏、重”等问题;这次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 教师观与学生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参考文献】 力,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 [1】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 了彻底的变革;这次课程改革将课程管理权真正下放 到地方,基础教育培养机构有权利选择适当的课程体 报,2006(2). 系,同时可以研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变过去课 [2] 郝德永.当代课程改革:方法的局限与症结【J].北 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大一统”的状况;这次课程改革设 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2). 。 ’ 计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3]钟启泉,王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 】.华东师 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出了具体实施目标。当然,我们 范大学出版社,2008. 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的课程改革与第八次基础 [4]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 教育课程改革的预设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我国基础教 业,2005(13). 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 【5]董小平.课程改革“从外围向中心转移”【J].教育发 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差。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 展研究,2007(8). 推动新课改的前进。 [6]李德文,徐继存.课程改革三问[J].教育学报,2007 (三)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构建完整的课程改革体系 (3). 课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以学生预期变 【7】李鹏.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现象与思考[J】.教 化为宗旨的学习内容,因此课程改革中必须考虑学生 育学术月刊,2008(8). 的发展与变化,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要求,以更好地 [8] 周浩波.试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叨. 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从国家发展层次看,国际竞争中 教育科学学报,2004(5). 尤以人才竞争最为激烈,目前人才的界定已经不完全 【9】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 是高智商的知识的占有者,更应该是高智商、高情商、 学报,2006(4). 个性完善、与人合作的“复合体”,从个人发展层次看, 【10]季云权.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叨. 每个人都有自身发展的期望与设想,每个人都有自我 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实现的愿望与憧憬;从二者的关系看,国家教育目标 【11]王健.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 是通过个体目标的达成得以实现。这就要求基础教育 选择[J].教育学报,2008(4). 课程改革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 [12]刘宗楠.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 求和自我实现的课程体系。 与反思fJ】.2009(5). (四)以教育实践为基石,课程改革应多听取基础 [13]孙玉梅.浅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学校的呼声 教学与管理,2003(3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设计是否适当要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能否达成教 (责任编辑:雷雯) 育教学最优化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作为评价的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