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针对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班船舶管理教学的现存问题,从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船舶管理教学质量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非航海 船舶管理 影响因素 建议 引言
2006年11月,交通部颁布并实施《非航海工科毕业生海员培训管理规定》,2008年12月,交通部海事局又下发《关于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放宽了对非航海毕业生高级海员培训在专业门类上的限制。【1】
2008年3月起,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率先在山东省内开展非航海毕业生高级海员培训,至今已成功举办8期,每期分驾驶专业与轮机专业各一个班,定员50人。本文从影响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班船舶管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入手,结合驾驶专业教学实践,探讨非航海毕业生船舶管理教学的思路,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影响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班船舶管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1、船舶管理课程特点分析
船舶管理课程是驾驶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主干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船员职责、船员和船舶安全管理的国际公约规则、国内法律法规、生产规章及船舶防污染、 船舶应急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强化职业责任意识、安全环保意识,培养成为高质量的航海管理人才。
船舶管理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公约规则、法律法规和规章林林总总,趣味性不强,互动性不够,既繁杂又琐碎,而且在不断地更新,现有教材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更新速度跟不上国际公约的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大证考试和实际应用,必须及时补充更新。这是船舶管理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 2、非航海工科课程设置分析
学校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从2010年起调整了非航海培训班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由原来的七门调整为十一门,分别是航海学、航海仪器、船舶操纵、船舶信号、海运业务与海商法、船舶避碰、航海英语、船舶结构、船舶管理、海上货物运输和航海气象。
每周上课6天,每天8课时,船舶管理每周4课时,多门课程同时开课,齐头并进。学员白天全天上课,时间紧课程多任务重,学习压力非常大,课余时间还要根据个人情况补习航海英语,因此对于船舶管理这门课,学员除了有限的课堂学习外,几乎没有额外时间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3、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分析
一年制非航海工科学员,在整个培训期间,不仅要完成表1所示理论课程的学习,还要完成基本安全、艇筏、急救、高级消防、雷达与arpa、gmdss培训和海图作业、航线设计、货物积载与系固、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航海仪器正确使用评估项目的学习,上述培训和评估项目要占用22个周。不仅如此,这些项目的实施还要受
到学校整个培训计划和评估计划总体安排的影响,涉及培训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的考虑和要求,在进行理论课期间由于条件限制培训和评估只能穿插其中,这样就把理论课教学分成一段一段的,断断续续,这一部分的内容还没完全弄明白,刚有点眉目就被迫暂停,转入另外一个培训或评估项目的学习,等到培训完回来,以前学过的理论忘得差不多了还得重新开始,本来专业基础就差,如此恶性循环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4、非航海学员特点分析
从我们海运学院调查情况来看,参加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的学员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二是参加工作多年迫于经济压力重新求学的职员,三是有在船工作经验的水手、机工,四是航海院校刚刚入职的未持有船员适任证书的教师。第一类和第二类占绝大多数,第三类和第四类人数较少。这些学员年龄跨度较大,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差别也较大,针对船舶管理课程来说,对记忆力要求较高,年龄偏大的学员记忆力下降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以前所学专业与航海不沾边,专业基础薄弱【2】,还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中去,否则就跟不上进度,这么一来,记忆力差的不能经常复习船舶管理,学习效果不容乐观,很难达到国家海事局船员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提高非航海毕业生船舶管理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船舶管理课程用书,应该选择或编写具有较强实用性、前瞻性的教材。
从2008年开班以来,学校一直采用中国海事服务中心组织编审的、龚雪根杨帆编写的《船舶管理》,是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公约修正案不断更新,陆续生效,国内法律法规也有新版实施,内容变动很大,而适任考试要求学员掌握最新版,原有教材相对滞后。任课老师平时要紧跟行业动态,注意收集如solas修正案、stcw马尼拉修正案、marpol公约修正案等新资料,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密切关注国内法律法规的更新情况,结合考试大纲编写补充教材,把相关内容及时给学员补充更新。当然最好借鉴大连海事大学做法成立类似“国际公约研究中心”的公约研究机构,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前文所述,在理论课期间,由于课程设置较多,学员没有过多时间复习巩固;大部分学员没有海上经历,涉及航海实践的内容不太容易接受,文字教材内容相对枯燥,公约标准和技术规范较难掌握,如果只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任课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向课堂要效率。根据每章节的内容要求,把图像、图形、视频、录像资料跟文字教材有效结合,合理搭配,精心加工,设计出适合非航海工科学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给学员增加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安排学员参观船舶模型室,到航海模拟器实验室体验驾驶台环境,模拟船长、值班驾驶员角色,增强趣味性,帮助掌握岗位职责部分的内容。课程设计可参考网络资源,笔者资料库中积累的下列
资料比较有价值,中远系统的驾驶台值班视频、ism安全管理视频、psc检查实船录像、救生消防设备使用录像、威海海大公司的客船救生演练视频、“振华4号”、“乐从轮”反海盗视频、“泰坦尼克号”海难资料、torrey canyon号油船污染案例、“大舜1124”事件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章节内容灵活选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记得住记得牢,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安全环保意识、岗位责任意识等职业意识。
3、调整理论、培训和评估的时间次序,保证理论课相对集中授课。
从非航海工科学员实际出发,调整理论教学、培训教学和评估教学的时间次序。专业课的教学被分割成几段进行,对教学和实训效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较为充足的实训设备能够稳定教学秩序,提高实训效果,是提高船员技术素质的基本条件【3】。建议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培训设施设备、加强师资建设以满足教学要求。在制度教学计划时,既要考虑学历教育本专科的进度,又要兼顾非航海工科的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尽量把理论课教学往前提,相对集中授课,避免过多分割,保证知识体系完整性。g证培训可以放在大证考试之后进行,雷达/arpa在航海学课程的航向、海图部分学完,建立起相关概念之后再开班,其他小证培训可以安排在假期,评估训练根据理论课进度适时调整。stcw马尼拉修正案生效之后,还要增加ecdis培训,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理论课完成之后,以免分割理论教学。
4、考前辅导要有针对性,做到全面、准确、系统。
在船舶管理考前辅导过程中,任课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做到全面、准确、系统,把新内容补充完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鼓励学员多问,以个别答疑为主,避免满堂灌,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讲解,个别典型题目重点强调。学员要注意结合教材情况,查漏补缺。可以借助船舶管理习题集,把握知识点和考点,但不能死记硬背,因为船舶管理考试多选题占分不少,题库原题比例下降,要在对题目的理解分析方面下功夫。学员必须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考试仅仅是一种检测手段,以考促学,是为了缩短上船工作的适岗时间,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应付自如。 三、结束语
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是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和大胆创新,主管机关对培训质量高度关注。船舶管理包括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承担培养船员团队合作、安全环保等职业意识的任务,各航海类院校应对船舶管理的教学质量予以重视,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分析研究,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促进非航海毕业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文明. 高级海员培养新政策规定初探[j] . 航海教育研究,2008 (1) :12 - 13
[2]任威,王涛,吕静.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现存问题调研. 航海教育研究,2010(2);18-21
[3] 孟祥武.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中国船员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和对策[j] 2010(3);3-5 作者简介:
陈洪瑞(1973—),男,汉,本科,主要从事航海技术教学与航海教育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