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分析
摘要:受制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严重忽视了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功能及其价值,实现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以实际状况为出发点,确定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性影响,详细分析音乐教育当前的困境,以制定科学可行的对应策略,从而使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引言
在国家经济与科技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教育也不再以传统教育为主,逐渐转向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意义重大。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成果。
1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影响作用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迈向深化改革,教师也需适时转变教学观念,而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课程,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作用也非常明显。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音乐教育具有审美的特性,通过相关的音响设备以及特定的空间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动力性审美特点,借助“表达思想和心灵的热情散发的声音来显示自身的内容精华”来表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心灵的艺术,这是美术以及其他任何一种课程都无法代替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对于音乐的接受能力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强,选择音乐教育作为教育方式是一种优秀的素质教育手段。音乐教育,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高职院校学生对音乐教材以及相关材料内容进行理解,提升其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
力,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审美倾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审美倾向并不只是音乐教育所独有的,但是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的提升以及课程的生动感提升都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学科的。
1.1学生思想素养层面
音乐艺术涉猎内容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所谓音乐创作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感悟与体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憧憬等。不同音乐形式的呈现,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与特征也在不断改变,风格也随之转换,这些对于学生思想素养的影响都十分深远。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的音乐与当下流行的音乐,对于学生造成的影响就各不相同。
1.2学生心理素质层面
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由各个方面要素共同促成的,其中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作用不可忽视。音乐拥有治愈人心的作用,以优美的音乐创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使学生对生活充满向往与热爱,而心理素质受音乐的渲染也会得以持续提升。
1.3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我国的音乐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不少音乐作品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沉淀,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包含了我国的音乐历史,还包含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在古代,统治阶级要求通过合乎“礼”的音乐来感化与安抚人民。音乐是一种拥有巨大魔力的艺术形式,音乐中不仅包含了人们的生活,更包含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在培养学生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培养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它有效融合了我国
传统教育中的优点以及国外开放式培养理念的精华。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明确指出:教育的基础价值是提升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各方面素质都优秀的人才。对于学生培养来说,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打下基础,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培养提供平台。
2.1启发智力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尤其是对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推动。音乐教育可启发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音乐是智慧与智力的启发载体,科学可行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智力,还可促进学生未来健康成长。爱因斯坦曾说,没有早年接受的音乐教育,自己便不会有后来的伟大成就。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可使学生生动直观地认识客观世界,而音乐可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扩大知识接受面,还可使学生在鉴赏音乐时强化记忆力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智力在音乐熏陶下得以不断成长。
2.2陶冶情操
音乐教育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音乐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音乐可滋润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操与审美情趣。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需融入一定情感,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以音乐教育的形式加以呈现,可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使音乐发挥媒介作用。同时,以情感引发学生共鸣,感受音乐情绪情感的深层魅力,在深入接触与探究中,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的鉴赏力、感受力、表现力,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3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3.1音乐教学的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能够形成系统化
不能把课程设置的不够完美都归错为历史原因。这个是态度问题。我国的诸多高职院校都只偏重技能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学生音乐等艺术素质的培养。把音乐仅当成一种娱乐形式或者一种课外活动,当然更多的高职院校音乐素质课成为了音乐欣赏课,仅仅只是欣赏表面的音乐形式,而非对于音乐教育的培育,过于流
于形式。全国目前的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多数院校的音乐素质课程往往只是根据现有教师的专业来设置的,这种因人授课、课程设置随意的现状给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秩序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当然这也是由干受师资力量、学校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高职院校对音乐素质课程的认定不同,有的高职院校将素质教育课程作为任选,有的高职院校也会作为必选,更多的高职院校则是将这类素质教育课程作为一个系列课程,实行限选制度,此行此举就造成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同样也就让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这些素质教育课程,认为学不学,去不去上课都一样的思想态度。
3.2只注重演出获奖的项目
每年都有大学生艺术节,每个学校都会派出演出队伍,这些表演会使得学校获得荣誉。有些高职院校过于重视表演性质的音乐教育形式,而忽略了音乐素质课程的普及。在课程中忽视了对于所有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普遍提高。有些高职院校热衷于文艺团体的组建、演出,在每年招生过程中会特意招收一些经过专门训练,有音乐特长的“艺术特长生”然后再在学生进人高职院校学习之后,组成艺术团,此后学校的工作重心则就放在艺术团的演出和获奖之上。为了保证排练演出的顺利进行、参赛汇演的成功获奖,对于其他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则时断时续。
3.3音乐理论课程的缺乏使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停留在肤浅的水平上,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课程只有音乐欣赏(经典名曲鉴赏)这样匮乏的课程设置,竟然也会叫做音乐素质教育,对比外国的高校这方面的教育实在是让人汗颜。音乐理论是基础知识,是人们熟悉、认识、了解、理解和表现音乐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匮乏会使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只能流于表面。
4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4.1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由于音乐教育本身具备审美的特性,这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而言优势较大。音乐教育可通过音响等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放松的
状态下,充分感受音乐的动力性审美特点,使其内心情感能够得以充分的抒发。从这一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所涵盖的美感力量是其他课程都难以达到和取代的,所以音乐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更加易于接受,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在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就是通过音乐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理解音乐教材以及其相关材料的具体内容,实现其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在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审美倾向与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并非只有通过音乐教育才能完成,然而音乐教育对其造成的影响是其他学科难以比较的,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审美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课程的生动感上。由此可见,音乐学科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4.2音乐教育是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
现代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而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开展的主要方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方向。素质教育在继承了国内传统教育优点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外开放式培养理念的精华,是一种非常合理、有效的综合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为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使其在各个方面的素质都得以提升,全面发挥其特长,为其兴趣的培养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正是由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且这种教育方式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中以这一教育型式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不但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4.3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思维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其教育目的归根结底应展现在大学生的道德思维习惯上来。从最普通的思维层面上来看,大学生在社会上的一切行为举止能否反映中国的传统美德,即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成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音乐一直以其神秘古老的艺术底蕴,记载着展现着各民族的传统情感。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都属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影响着
人的思维活动,不单单影响道德观念思维的平衡,同时也在拓宽人的总体结构思维。钱学森先生说,“从艺术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会更加全面,更加广泛。自身的逻辑思维会更充分地得以展现,程式化的逻辑思维,永远抵不过自由的思维状态分析”。可见,艺术与科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存在特殊联系的。中国传统音乐记载的中国传统乐器,在世界上是拥有惊人造诣的艺术,其声势的浩大足以让知道他的人肃然起敬。据史册记载,“(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古琴这一独奏乐器,就已经在中国大地上作为独奏乐器出现了。”编钟也是在古老的西周文化中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铸成的乐钟。中国有太多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更应该传承和发展下去。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人的情感教育,教育自始至终都不能脱离感情,即人对于民族国家的感情,国家的感情基础是人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认知与发展体现,不可丢失。
4.4传统音乐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影响
古老的中国,其悠久、丰富多彩的各民族传统音乐,涵盖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能力。中国的历史也是世界的历史,等同的岁月记录着等同的历史记忆。强大的背后所体现的是智慧,传统其实说明的是过去,有效地将传统演变成现代,最需要做的是传承,即展现教育。每个人都拥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将所有人的教育能力集中体现在某个教育领域,得以更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实力。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通过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创造地宣泄自身感情的产物,随之产生的中国民族乐器也都来自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每一种乐器,每一首乐曲都夹杂着民族故事。中国人细腻的思维方式铸就了妙不可言的声音韵律,扣人心弦的乐句记载着一件件动人的凄美故事。之所以讲中国传统音乐灌入教育的字端,是因为近年来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团体越来越少,使中国传统音乐背后所蕴藏的道德文化传承缺失速度加快,西方音乐已经有慢慢吞噬中国音乐的苗头。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不仅仅只有艺术教育,但在高职院校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课程是有利而无害的,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实际上一直遍布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行走的路人在听音乐,运动场上的运动者能听到音乐,烦躁的建筑工地上,人选择了耳机享受音乐,沉闷或者兴奋的时间里,人都会选择相应的音乐风格来调适自身的心情。
5完善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策 5.1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实施音乐素质教育
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贡献进行分析,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具有政治性作用的。经过后人的传承与完善,已经变成一种自有的体系模式,对后世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意义。老子的音乐思想趋于“平和”与“恬淡”,这样的音乐思想也是孔子音乐思想中不可分割的内容。儒家学者就音乐思想来说其政治性与功利性比较关注,就音乐作为艺术的本质意义没有过多的阐述。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忽视了音乐自身的特殊性质与内在精神就会将其变成一种信息承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虽然能够更好地达到政治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由于音乐不能按照自身的情况发展变成了一种审美缺陷。道家对于音乐来说主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样的观点与道家“平淡”的音乐思想不谋而合。在道家与儒家相互融合的今天,两者的文化内容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体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也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础力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种艺术的教学,还需要通过音乐与其他课程相互结合,更好地发挥感化与净化学生心灵的效果,就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教学中不仅应该是一种教化作用,还是需要将中国的礼仪有所展现,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约束力与文化实力。
5.2邀请语言教育名家到高职院校来召开研讨会
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模式,可以通过音乐研讨会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能够让学生领悟到名人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的思维。本身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存在崇拜心理,在接受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学习期间,外化的行为能够促进学生思辨与审美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阅历,将学生的个人魅力有所呈现。比如,就音乐作品的欣赏评论来说,对于音乐美学的讨论与学习,可以从学生对艺术审美导向的作用出发。
5.3采用互联网的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丰富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推进,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加入互联网的教育内容,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眼界,还能够在现
有的教学系统中融合创新性的教学思维,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可以采用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直观的给学生呈现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氛围的烘托下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容的记忆,让学生还能够看到音乐实际的应用模式,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优势进行音乐的学习与交流。
结语
音乐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提高学生的艺术追求,让学生脱离那些庸俗的音乐,倾听艺术音乐,从而向更高、更远、更健康的方向发展,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最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石开航.一本书读懂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3]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