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重唯识心理观的认识论辨析
作者:肖建原
来源:《人文杂志》2015年第01期
内容提要唯识学以其对心理活动的细致分析而构建成系统、庞大的独特理论体系。从代表佛教思想的大乘唯识学理论方面进行剖析,以唯心之性相与诸心所流转变化的认识论切入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过程,依此显示唯识世界能成立之心理观。心与心所相应,依据种子与诸转识流转还灭为缘起法门而摄持诸法,则以诸法缘起抉择为多重法界心理观的基础。以认识论为基础,佛教唯识学依据诸法缘起逆转清净分的认识作用划分八种识,通过唯识一心观法证解和成立五重层次心理观。通过对唯识变现之心的心理阐释显示佛教信仰能成立的“正理”,以五重心理观显示大乘唯识世界心理相的特征,引导当代佛教脱离偏失而归于中道,能够在适应时代的意义上趣入大乘的轨范。
关键词唯识五重心理观心心所流转还灭缘起
〔中图分类号〕B946.3;B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1-0016-07
佛教唯识学以唯心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唯心认识显示的性相与诸心所流转变化的认识理论说明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唯识世界能成立的心理观。心与心所依种子及诸转识流转还灭法门而摄持诸法,即,依心与心所的认识作用体现佛教心性本净之体,建立唯识宗依认识之用显心性之体的心理观法门。心理观法门是心理认识活动的方式,能够从认识的角度显示唯识真如世界之体相,从心理活动方面阐释唯识能成立的大乘佛法正理。唯识学从诸法缘起的认识作用划分八种识,建立可以摄持一切法的多重层次心理观,这是佛法具有抉择作用的认识论基础,由此显示究竟的唯识世界之本质特征。 一、诸法缘起抉择之心理观
《成唯识论》强调以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认识活动的展转变化为因果,并以此说明阿赖耶识所藏的种子能够永恒兴起诸识潜在的认识能力而在现前产生作用,即,依据心与心所相应的认识作用论证唯识而抉择诸法。《唯识三十论》颂说,异熟、一切种及能藏、所藏、执藏为初能变第八变阿赖耶识之所有自相;《成唯识论》认为,一心可随认识的功能作用称为阿陀那、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异熟识、无垢识等种种名,也就是依据心与心所相应的认识功能变 *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明末儒家对佛道思想的研究及其理论成果”(Supported by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10SZYB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11JZD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三教合一’之心—王夫之佛道思想研究”(11FZX01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种种法。《成唯识论》说第八识名心而此心可通种种名之义,说:“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或名异熟,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无垢识体无有捨时,利乐有情无尽时故。心等通故,随义应说”(《成唯识论》卷,705页中至下。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30册,中华书局,1987年。以下引《成唯识论》都出自《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30册。)可见,唯识世界依第八识认识功能显现种种法,即以唯识一心之心理活动辨析一切法,成立诸法缘起抉择之心理观。
佛教依据诸法缘起论抉择一切法,而大乘唯识之心理观,可依藏识诸种子之心与心所相应心理活动总集诸缘起论,由此为判别诸教深浅之途径,成立以一心缘起抉择诸法之心理观。佛教有依坚、湿、暖、动、无碍、了知之六性所立地、水、火、风、空、识之六相为法,成立六大缘起论。前四为色法,第五为非“色有质”、非“心能虑”之非二法,第六位心法,以此六大为有情与无情缘起之根本。六大缘起使“所知法”与“能知人”为二分,依能、所二分。又有以行蕴一分为能缘起,以五蕴聚集为所缘起之五蕴缘起论。此论提出行蕴一分,并未明了五蕴内最深之的心内涵,仍只涉及色心并立的感知心理活动粗相,具有非断非常、非有非空的体相,造成一切依据认识兴起之法不能显示平等真如实性。佛教华严宗以第八阿陀那识名缘起,即依一切种识缘起,由“三界唯心”而言“真心缘起”。此真心缘起依据一切清净种的佛教信仰佛法界,只涉及佛教觉悟而自受用的认识境界,没有明确佛教开悟他智的究竟认识根源,不如依据一心缘起通九界的认识体系具有理论说服力。
大乘唯识以一心缘起的认识理论为基础,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显示大乘禅慧修正顿渐法门。前六识是一般感知心理认识活动,可以依据转识而显示由渐至顿的心理认识过程;第八阿赖耶识由第七末那所执持,依据执藏种子而具有认识的潜力,体现由顿至渐的心理认识过程。八种识展转为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各识皆有自性殊胜义。各识的殊胜认识含义体现在一切种识流转还灭变现而非离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显示心与心所相应心理活动之相非即非离的信仰特征,成就大乘唯识信仰世界非顿非渐,即顿即渐而认识与觉悟的圆满法门。 二、多重法界之转识心理观
华严宗立四重法界,一理,二事,三理事无碍,四事事无碍,统以一真法界。四重法界依相用性体,即以认识过程及其言行活动所表示的事理为判定诸法的依据,虽然应该遣息一切分别认识的心相,但一切诸法本性脱离认识与言行,唯识就说认识之心的自性清净,若不辨析八识之心的本性及心所相应的认识过程,就始终不能统以一真法界而证明佛教入“空”的如是真理,体现了佛教以认识论为依据而又否定认识论的心理观。太虚依业果关系广开物我、心缘、性如所起体用之相,但对心与心所相应认识方法的分析略显粗疏,未能显示佛教从俗入真而使认识活动平等的心理观。唯识之言,强调观心的认识方式,使人自我观心而解脱生死。但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只通过观心的自我心理认识活动而证明心体纯净,则始终不能证明“但言唯识”,即佛教法门脱离认识与言行过程的意义。《法苑艺林唯识章》以五重相互交叉的认识方式总摄一切唯识,显示心理活动从浅入深,从粗至细的认识体系,也就是依据境、教、理、行、果五个角度的认识活动明确唯识信仰的认识特征。这就是大乘佛教依境、教、理、行、果的五重心理观,可从心与心所相应的一心认识功能总摄一切唯识,普遍显现由诸处、诸境、诸识成立的完整心理认识过程,体现共有的佛果无边功德,显示究竟的唯识世界心理观。《法苑艺林唯识章》说:“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一境唯识。《阿毗达磨经》云: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如是等文,但说唯识所观境者,皆境唯识。二教唯识,由自心执着等颂,《华严》《深密》等说唯识教者,皆教唯识。三理唯识:《三十颂》言: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如是成立唯识道理,皆理唯识。四行唯识。菩萨于定位等颂,四种寻思,如实智等,皆行唯识。五果唯识:《佛地经》言:大圆镜智,诸处境识,皆于中现。又《如来功德庄严经》言: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唯识》亦言,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如是诸说,唯识得果,皆果唯识。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见窥基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唯识义林第三》,《中华大藏经》100册,49页上至中。)《八识规矩颂》将八识依据认识特征分成四类而观一切法:第一类是前五识,第二类是第六识,第三类是第七识,第四类是第八识。唯识依心、心所相应之心理活动说明一切种识流转还灭变现的心理活动,可以依据粗狭的认识活动进入细广的佛教世界,这就是觉悟究竟唯识世界的心理观。所以,依逆转清净分的认识方式,改变《成唯识论》三能变转识的认识过程顺序,立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及自体识为五重心理观法,分别依心与心所相应所起心理活动的所缘与特征命名,显示究竟的唯识世界之心理观法。 1依色根境识之心理观
前五识,指眼、耳、鼻、舌及身识,与第六识都具有“了境为性相”的认识作用。《唯识三十颂》曰:此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成唯识论》说:“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或名色识,乃至法识,随境立名顺识义故,谓于六境了别名识。色等五识唯了色等,……次言‘了境为性相’者,双显六识自性性相,识以了境为自性故。即復用彼为行相故。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了别境名为识故。如契经说,眼识云何?谓依眼根了别诸色。”(《成唯识论》卷5,726页上至中。)前五识与第六识以了别六尘境界的认识为其自相,前五识分别以色、声、香、味、触等认识对象为自分境界而具有了别的认识作用。色即五位75法中的色法,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无表色共11种,指通常所谓物质世界。五识以感觉物质世界诸物理性状为性相,类似于心理过程中认识过程的感觉。感觉是最基本的心理认识活动,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刺激下对物质个别属性的反映。前五识虽然也是对外界物质个别属性的反映,却并不是在物质的直接刺激下产生的。唯识学认为,五识的产生有其缘:眼识需要具备明、空、境、作意、根、意识、末那、种子、本识等九缘才能产生;耳识需八缘,除明缘;鼻、舌、身除空、名二缘而需七缘。一般的感觉心理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应的感觉器官及其神经通路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需要与外界物质的直接接触或一定量的刺激即可产生。而五识中,眼与耳识与物质并不直接接触,则缘空,其他三识需要与境相接触。五识的产生,除了境这个条件外,还需要作意、根、意识、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那、种子、本识等六个条件为缘。其中,作意指动念,是心理活动的积极准备状态,即适宜的心理能量储备。根既指浮尘根,即各种感觉器官,也指净色根,即类似于心理活动中的中枢神经及相应感官之传导功能神经。但此五识所缘之根,并非以高度发达而具有思维功能的神经物质为基础,而是来源于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由于第八识不但能藏一切诸法种子,而且藏有产生认识活动所必须的根身器界,也包涵前七转识心理活动所显示的一切诸法,所以为本识。前五识依止于无始时来的第八识而为转识,产生的条件并非外缘之物质世界,而是第八识的认识转变。本识的的存在与认识过程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并不依据认识对象等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产生,而是依据于无始时来的四分自体显现,这样,就能证明执外物实有之事理为空的佛教信仰,体现唯识学从认识活动出发而否定认识过程本身的心理观特征。所以,依据唯识学划分八识的认识活动特征,以前五识为一类,依其必须有所依的心理认识特征,可名为依色根境识,即依色根与第六、七、八识而兴起的心理认识。《成唯识论》说:“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彼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圣教唯说依五根者,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成唯识论》卷4,717页上。)由此,依色根境识显示第一重唯识世界心理观,以感觉心理活动认识最粗陋物质世界的诸物理属性。
唯识学认为,外境皆为八种内识所变现,实有物质为虚妄施设,体现唯识的感知世界不同于一般心理活动所对应的世界。前五识所认识的器世间为假有,显示无相无元,即不固执于任何实体根源的世界特征。依据色根及六、七、八识而现起的认识之境,与八识种子流转还灭的认识活动遍行心所相应,可扩大其心理活动所观的境界范围,进入佛教信仰意识心理活动而转成妙观察智,能摄持一切诸法实性,进而证得真如广大佛法界,显示无相无元的佛教世界的特征。依色根境识之心理观,以感觉心理体现唯识世界非唯物非唯心的无神宗教信仰特征,即,遣外境离识实有之虚妄,存依色根识流转还灭而能摄持一切法的遣虚存实心理观。 2依意根法识之心理观
前五识为依色根境识,所凭借的缘较多,所以认识活动有间断,俱则生,不俱则不生,只能了别最粗动的外境对象,是最基本的唯识心理活动。韩廷傑说:“‘行相粗动’,粗者唯取外境,动者浮嚣之义。又粗者行相易知,动者由缘外境数加转易。” (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韩廷傑校释:《成唯识论校释》卷7,中华书局,1998年,第469页。)依据色根境识以及在心理认识活动中共存的六、七、八识与种子,可遣虚存实而摄持一切诸法,则六、七、八诸识俱有认识作用而能证明佛教信仰入“空”的真如实性。由于前五识身不能思虑,只有前五识的认识仍不能了别五尘境相。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为第三能变识,具有“了境为性相”的认识作用,但生起认识所凭借的势力不同。前五识须俱有五色根与能自思虑的第六识,与第六意识俱时生起现行认识,才能产生心理活动而了别其所缘的器世间相。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现起而为其俱有依,《成唯识论》说:“是故应言前五转识一一定有二俱有依,谓五色根同时意识。第六转识决定恒有一俱有依,谓第七识。若与五识俱时起者,亦以五识为俱有依。”(《成唯识论》卷4,716页下。)《成唯识论》说:“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圣教唯说依第七者,染净依故,同转识摄,近、相顺故。(《成唯识论》卷4,717页上。)第六识有五缘,即根、境、作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子、本识。其中所缘之根并非眼、耳、鼻、舌、身等净色根,而是缘第七末那意识为意根,所缘之境也并非色、声、香、味、触等五根所对之器世间物质,而是范围更广之法尘,则第六意识为法识。依据产生第六识所俱有的所依之意根与法,第六意识可名为依意根法识,显示前六识脱离外境而属心的认识特征,前五识所缘世俗之器世间,其认识所显示的相状皆可入此依意根法识。第六依意根法识联系第七、第八识而入于一心的完整唯识体系,生起流转还灭的唯识心理活动,成立成所作智而证得无实有外境的唯识世界特征,显现如梦而入“空”的心相。 第六意识是支配一身五识的场所,又是发起万物的场所,转五识相应的三受为心受认识,扩大了依色根境识的心理活动范围,可摄持万物而契会中道。《瑜伽师地轮》(卷59)说:“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不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大正藏》卷30,627页。)《成唯识论》说:“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五识相应,说名身受,别依身故。意识相应,说名心受,唯依心故。”(《成唯识论》卷5,727页中。)第六意识与五十一心所完全相应,其作用比其余的识普遍而有势力,即为心受。依意根法识与依色根境识可以同时而起,与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三受共相应,生起专属于八种识流转还灭的心理活动,能了别一切法之总、别相。其中,触能明了一切法之知觉心理;受能明了感觉之相;想能了别想象、表象等心理活动;思即是思维心理活动;总名作意,即是认识过程能明了一切法与遍行心所法认识活动的关系。《成唯识论》说:“触能了此可意等相,受能了此摄受等相,想能了此言说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故作意等名心所法。此表心所亦缘总相。”(《成唯识论》卷5,727页上。)遍行三和合触引起别境心理活动,即是情感与意志心理活动。又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与心所相应的认识活动,皆生起禅慧相应之情感与个性心理活动。见《成唯识论》卷6~7。由此,依意根法识能遍摄器世间我法所执之一切法,转依色根境识为成所作智,由广大无量之心心所相应心理活动证得胜义大乘唯识真俗妙理。
依意根法识摄持一切法而观唯识世界,与依色根境识同时现起,可证得一切诸法皆不离识的认识特征。依色根境识可以遣虚存实,但仅遣心外虚妄所执之境;依意根法识,则舍去内心认识之相所显示的分境,能和合诸器世间与出世间法,显示心外本无境的认识特征,认识凡所缘缘皆心内相分,从而统一于百法之中。依意根法识,可以观心而舍所观境,认识过程不离能所之分,可以生起心理活动观唯识世界,显示大乘以心理认识活动为基础,由浅入深、禅慧双修的真俗正理。
3执我思性识之心理观
第七末那识,是第二能变识,在将凡夫平常之心转向内识而证得佛法真如实性中起重要作用。第七识有三缘,根、作意、种子,即以现行之阿赖耶识为根本依,以阿赖耶识中所藏的种子为种子依,再加动念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成唯识论》说:“应说此意但缘藏识及彼种子,如此执为我及我所,以种即是彼识功能,非实有物。不违圣教。”(《成唯识论》卷4,718页下。)第七识以第八识为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既能依初能变识而转变生起心理认识活动,又能以初能变识为所对观的认识之境,但其所缘执为在内的自我意识,专指见分,非第八识认识过程本身的相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所以,七八二识需要互为俱有依,才可以兴起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认识活动,体现无始以来恒常无间的认识特征。另一方面,七识依八识自体的见分而转变生起,对第八识产生持久作用。第七识具有“思量为性相”的认识作用,其思量始宗没有间断,而且更加深刻,从认识活动的深刻性来说,比前六识与第八识而更显胜义。“思”,即令心造作之功能;“量”,有决定判断之智慧;“性”,为认识本身的体性;“相”,指认识活动显示的行相。第七识所思量者,就是第八识之见分,执此为自内我,则恒审思量,恒无间断,体性、行相都是如此。《成唯识论》说:“颂言‘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行相。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即復用彼为行相故。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审思量为末那故,未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已转依位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成唯识论》卷4,719页上。)从认识活动的完整过程分析,八识有思无慧,则恒而不审;六识有思有慧,但忽起忽灭而有间断,则审而不恒;前五识,有间断而不能分别,则不恒不审。可见,第七识由于是第六识的“意根”而影响到前六识的染净;第七缘第八见分为自内我,则“我相”由第八见分与自体识的关系变起认识活动而为真带质境,随所缘第八见分而生在欲界、色界及五色界。第七末那识由于有自我、自他分别而影响余七识,尤其是对第六、第八识的染净具有分判的认识作用。第七识产生染净分别的根本在于执八识见分为自内我,在转依或未转依其他识的时刻就能恒审思量我、无我之相,这是第七识联系其他识而兴起自我意识的根本胜义。《八十规矩颂》说:“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三藏法师玄奘辑颂:《八识规矩颂》,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新纂续藏经》第55册,2007年,0413a07[1]颂。)第七末那恒审思量与我相,相随不离,则影响前六转识所修法之染净,则为染净依。所以,第七末那识的根本胜义在于执我相而思,在转依或未转依位影响余识的染净性,可名为执我思性识,成立第三重辨析大乘唯识世界的心理观。 4藏种恒转识之心理观
在八种识中,前七种识都属于转识,必须依据其他识才可以产生心理认识,只有第八阿赖耶识是本识,同样不能独立产生心理认识活动。但是,第八阿赖耶识具有大乘唯识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势力与潜力,从自、果、因三种相显示其具有能够变现一切诸识而摄持诸法的基本能力,所以称为初能变识。第八阿赖耶识有诸多异名,显示其无所不在而摄持一切法的认识功能。名心,显示第八识依种子熏习转现诸识,并与诸种心理活动互为因缘的认识功能;名所知依,显示与染、净诸法所依止而不脱离诸识的认识特征,即第八识包涵诸法俱有依的认识功能;名种子识,显示一切种子由认识显示的相与诸法的关系,即,诸识认识活动本身的相分就摄持一切诸法种子,认识活动之见分恒取此为境而影响余识的认识功能;名阿赖耶识,显示藏染汙法为自内我心理活动而恒转的认识功能;名异熟,显示持有漏法种而引生果报之认识功能;名无垢识,显示佛教世界显示无漏法所依止之无漏位认识功能;玄奘译名藏识,显示藏种的潜在认识势力与功能。能藏,即藏有世出世间有漏无漏一切法种子,有如大地中藏有发生万物的种子一样;所藏,即第八识所变起之根身器界,以及所现行的前七转识及一切诸法,皆以第八识为所藏,显示第八识潜藏具有一切功能势力,即此识受转识所熏成种,随业受报之义;执藏,我爱执藏,即我所执处,第七识执之见分为内自我体而念念不忘。第七末那识中有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执藏,即第八位第七末那之我爱执藏。依据诸认识功能,第八识生起认识必俱四缘,即根、境、作意及种子。《唯识三十论》颂:不可知执受、处、了。第八识以诸有色根及根依处为所缘的认识活动之根,也就必须以诸有情所依处的根身器界为所缘的认识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象之境;以诸相名分别习气为所缘之种子;以了别认识所变起的根身器界以及现行前七识之认识功能为作意心理活动的依据。因第八识自有因缘认识势力,能够依自体心理活动而生,则能够摄生时刻兴起的内在心理变化种子与有根身,也包涵外在转变心理活动对应的器世间为自体,这就是第八识所明了的认识行相,亦第八识所缘的认识依据。因此,第八识了别认识功能强大而认识对象的行相广大微细,谓“不可知”。第八识具有诸多认识功能,由于亲生自果的心理活动也具有功能差别,差别的依据是其认识相分本身产生的一切种子,就可以自果心理活动显示功能差别的种子为所缘的认识之境,所以,第八识显示现行八种识,包含八种识彼相应的相、见分认识,以及兴起差别认识活动具有相助展转力的认识能力。也就是说,第八识能藏的一切种子及恒转功能现起余识及对诸法的认识活动,其所了别者即是此认识行相本身。一切种,即是第八识中潜藏和俱有的能生万法的功能与势力,则第八识能恒执一切差别相,包括根身器界,以及现行八种识与一切诸法,以了别为行相而转变生起一切法。依此,第八识偏藏识之自相及其所缘而恒转,可名为藏种恒转识,成立第四重层次之唯识心理观。 5心化元性识之心理观
以第八识为藏种恒转识,是唯识世界偏重心王认识主体而说,显示心所依心王而胜劣悬殊之义。针对宗教信仰问题,第八识心王不依外缘,显示心理认识过程中自证分、证自证分之极净自体能生的入“空”实性,此为胜者。第八识执持有漏无漏诸法种子恒转而生起认识活动,体现心所熏习成种的心理活动特征,但心所因此易受影响,这是第八识心理观对显示佛教信仰世界的劣势。唯识偏重对自性心理活动境界之悟解,隐而难显,依据心与心所相应心理活动为证解,目的在于观心而显,所以是对心理认识活动本身的开示而非证解。藏种恒转识,隐心所之劣而显心王之胜,显示唯识世界强调自性认识本身的开示而轻视认识活动过程证解的宗教信仰心理特征,成立由博而约,从粗而精的唯识世界心理观法。大乘唯识也有种姓之论,即:隐心所之劣而显心王之胜,重清净一心的宗教信仰根自性而轻心所相应心理活动证解的明据。 以第八识为藏种恒转识,依世间有漏种子恒转诸种转世识生起诸法,虽然无漏种子可依附而转持净法,但唯识仍然为不同根器种姓者方便开示而说。藏种恒转识显如来一心极清净无垢胜义,需要隐藏本识亲生自果差别的心所认识过程。但是,如果坚持心王与心所相对的认识活动过程,不能全面明了无边无量无所不在的自在佛法真如实性。
以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显示唯识世界能成立之性相,则必须引出一个能认识之心,令其趣向一切有漏无漏及染净诸法境相,依据心王心所和合引发能所、体用及真俗等相对相显的心理活动,以此观心,显示大乘唯识从妄而显真,开示究竟无量真如实性之理。第八识依不同修习位而具不同功能,所缘作意能警心为性,以心为主,引起依心所进入的认识活动而令心持住一切法。《成唯识论》以心为主解释作意,则引起心所警觉趣境显示第八识心理活动特征。说:“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有说令心廻趣异境,或于一境持心令住,故名作意。”(《成唯识论》卷3,702页下。)第八识所缘作意为动念,显示心理活动之元,则受、想、思等遍行皆以令心取境说心所,并成立心所种种认识行相。《成唯识论》说心所能取一切法境,即遍行而摄持一切法之义。说:“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离非二欲故。”(《成唯识论》卷3,702页下。)“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成唯识论》卷3,702页下至703页上。)“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成唯识论》卷3,703页上。)可见,第八识俱有潜藏和生起最广大无边无量一切法的认识势力,也俱有能和合心与心所相应心理活动恒转现行诸识的认识功能。第八识名心、阿陀那或种子识,皆通一切位的认识对象,依最深细阿陀那识观心,则引一切法熏习种子所积集之一心,能摄藏一切种子。这是最深细的观心法门,能和合异熟、无垢等第八识功能。依此,第八识通一切位以观心,可名心化元性识,成立第五重层次大乘唯识世界能成立之究竟位心理观。 第八识名心化元性识,“心化”即以认识之心为主而对应显示有情万物,即尊心而引起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认识活动。“化”,显示世、出世间的和合,依据体用、能所的完整认识过程显示真幻一心的唯心意义。“元性”,即诸转识依据各自认识特质显示世界之体性,就是诸识以第八识含藏种子观空而后得之信仰真实性,显示成立大乘唯识世界无相无元的认识特征。究竟位是前修习位所转依而显示认识成果之位,心化元性识以诸法真实自体的自我认识之性为元性,以恒转如流的心理认识活动论证心化有情万物的过程,因此能摄藏一切种,显示多重唯识依据认识活动本身显示唯识世界能成立的无相无元心理观。
心化元性识,以摄藏一切显示自果认识功能差别的种子为元,依藏种恒转业力激发生起现行诸识及一切法,显示唯识可观一心而摄持一切法的认识基础。则,心化元性识依据心心所相应之心理和精神现象而总分一切有为无为法归一心,能够具有大乘唯识一切无边无量大功德之妙理。
三、多重心理观的认识论特征
依依色根境识、执我思性识、依意根法识、藏种恒转识及心化元性识五重层次心理观,明了大乘唯识世界能成立之宗教信仰法门。由粗浅入深细,依博而约,心化元性识总摄诸识观心,能观大乘唯识世界能成立之心理相。一切心理及精神现象依觉而有,依识自体四分能证其非有非无,即非世俗有而显真如空理实有之性,显示无相无元之元性。唯识世界之心理现象也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诸活动都依觉而有,依识心自体四分自证,以遣世俗有相而为无,以证真如实性而为有,显示非无非有的无相无元之元性。 第七末那识为执我思性识,能摄持一切所执我法,于心心所相应之自我心理活动判分佛教诸法的本末,相应心所皆属于自我心理。第七末那识对应个性心理活动,具有禅慧修正而判别染净的认识特色,心理内容更为丰富,包括与信仰相关的情感、意志心理以及相应的社会心理内容,显示大乘唯识在关于宗教认同的意识及潜意识方面的充分自觉。第七末那识的相应心所为四等诸烦恼与遍行,显示遍行心理过程中自我之思,与别境中执我相个性心理活动的和合,显示针对诸法性而思量的心理认识特征。第六依意根法识舍外境之滥而留纯粹之内识,第七执我思性识则进一步说明自我意识之心,体现相见分之末归于自体意识之证、自证分的认识路径,具有外境与内心相对的认识特征,从能所相对而舍滥留纯的唯识观更进一层,成为依识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体与相见分相对而能所合一的能所观。执我思性识显示大乘唯识重宗教认同之个性心理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体现了无神宗教信仰禅慧修正的基本心理认识路径。
第八识为藏种恒转识,能显示唯识世界依逆转清净分证真俗妙理之心理相。藏种恒转识之特征在于:第八识恒执我相而了别生起一切法,即与执第八识之见分为自内我的第七意识互为俱有依而恒常无间,与一切杂染法互为因缘而展转熏习生起万法,显示第八识转内变与外变而展转生起一切法的潜能功力。《成唯识论》说:“如契经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此颂意言: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于一切时展转相生,互为因果。”(《成唯识论》卷2,696页中。)但是,《成唯识论》说此识行相极不明了,《成唯识论》说:“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捨受相应。”(《成唯识论》卷3,703页上。)又说此识昧劣、瞢昧、微昧等。《成唯识论》说:“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汙等亦不相应。”(《成唯识论》卷3,703页下。)由此可知,第八识不与别境等心所相应,有遍行之思而无别境之慧,虽然藏诸法种子而恒转生起一切法,俱有无量生起万法的认识势力与功能,但其恒审思量的深刻认识能立较差,需要有思有慧的第七识为俱有依方能生起,显示此藏种恒转识不通一切位,为方便开示之说。
虽然,唯识世界之心理现象不同于诸唯物唯心及有神宗教论,但一切心理及精神现象扩大其领域,显示独特而依据我法意识及广大潜意识中之细微认识势力与功能。据此五重心理认识之相观心理认识活动本身,就能理解唯识非感觉与构造的二重世界特征,显示虚妄与道理世俗及真实胜义归于唯识一心的认识本旨,认同俱有无边无量广大功德真如实性佛法世界的宗教意义。一切心理与精神现象都依据唯识世界真如成立的认识之理而成立,也就是说,和合此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与大乘唯识禅慧修习之理,则一切以认识本身为认识基础的观法就能进入于深细的心理世界而辨析唯识宗教世界能成立的道理。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无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