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
——以园林建筑为例
学 院 设计学院 专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 班 级 二班 学 号 2008141114 姓 名 李擎昊 指 导 教 师 李悦
2011年 5月 26 日
目 录
分析方法 „„„„„„„„„„„„„„„„„„„„„„„„„„„„ 1 案例概述 „„„„„„„„„„„„„„„„„„„„„„„„„„„„ 1 一、建造意匠„„„„„„„„„„„„„„„„„„„„„„„„„„„ 2 二、空间分割„„„„„„„„„„„„„„„„„„„„„„„„„„„ 3 三、结构逻辑„„„„„„„„„„„„„„„„„„„„„„„„„„„ 4 四、现象透明性„„„„„„„„„„„„„„„„„„„„„„„„„„ 6 五、正交轴线„„„„„„„„„„„„„„„„„„„„„„„„„„„ 6 参考文献„„„„„„„„„„„„„„„„„„„„„„„„„„„„„ 7
分析方法
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帕拉迪奥圆厅别墅和拙政园远香堂为例,以建造意匠,空间分割,结构逻辑,现象透明性,正交轴线为切入点,试分析两者异同。 园林建筑和一般建筑是基于两种不同目的而分别发展起来的,园林建筑兴起的思想基础在于摆脱一般建筑的“规矩准绳”的“束缚”。所以相对来说,园林建筑更易于和自然对话,受景观的影响。
案例概述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园主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室内陈设典雅精致。
1
圆厅别墅位于一块高坡地上,布局采用集中式,正方形平面,中央是一个圆形大厅,四周空间完全对称。这座建筑 前后四个立面相同。建筑物高高在上,四面均用同样的大台阶通向户外。在门口做门廊,用六根爱奥尼柱拖着上端的山花。建筑简洁大方,各部分比例均称,构图严谨。门廊成为室内外过度的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过渡到户外花园有和谐感,不觉得生硬。
一.建造意匠
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为中国绘画式建筑。 圆厅别墅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师帕拉迪奥设计的,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思想转变,则人可以感知到上帝的存在,人是上帝在世间的体现者,而不是以前中世纪时期教皇宣扬的人要听命于上帝的安排。在建筑设计上表现出明显的集中式布局,几何形态构图。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认为
2
圆形是最美的,是可以通过人体张开的四肢可以精确的描绘出来的。从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最纯粹的几何元素的提炼,以人的肚脐为中心,可以向以四肢指尖为支点画出一个完整的圆。
二.空间分割
圆厅别墅是在一个大的建筑实体中以线性的厚重的砖石墙面来把大的空间集合体分割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小空间单元,通过墙面来完成建筑内部的适宜人的生活尺度的围合。同时单个空间单元体块的长宽比例变换统一,在空间中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增加探索的乐趣的同时又能在逐渐深入建筑内部空间序列的过程
3
中感受到空间内部的向心感。可以走到其中的一个空间感知到特定的空间感受。私密空间,交往空间,内外过渡的灰空间都可以在这圆厅别墅中划分出特定的功能分区。完全可以满足作为一个贵族府邸的交往聚会的空间需求。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又在形式上满足了贵族的心理诉求。
拙政园远香堂是在一个矩形大空间中以家具的布置来区分出一个个适合人尺度的小空间。内部为一个整体完整的空间。是以家具尺度来分割建筑尺度。在一个集合的空间中完成人的各种行为功能。易于人在同一空间中交流和小范围的生活起居。
三.结构逻辑
圆厅别墅以砖石为材料,采用了梁柱和穹窿结构体系。具有严密之几何性,以带有外张感之穹隆和穹窿之上的尖亭来渲染房屋之垂直力度,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之外观特征。砖石建筑建造后很难再改动,而且开窗会受到砖石材料承重体系的限制。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不是模仿,而是把从古埃及到中世纪的所有建筑体系都加以综合运用。有希腊时期的梁柱结构,罗马时期的拱券结构,拜占庭建筑的帆拱结构。欧洲早期的木结构建筑就是因为不能适应潮湿的气候,终于
4
让位给了石建筑。
拙政园远香堂则为木构,李允鉌先生指出,中国建筑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主要是基于当时的认识和要求来取舍的。” 原因可能来源于受古代阴阳之说的影响,认为树木生长于阳光雨露之中,故视木为阳性材料;而砖取土于地下,属阴性。阴阳不同材料对应于不同性质的建筑——阴宅(墓穴、塔坟)和阳宅(居住与使用建筑),故远香堂类的属阳性的居住建筑采用木材作为建造材料在人们概念上已形成习惯定势。远香堂的结构形式类似于今天的框架结构。
建筑结构形式也会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雨季是土木建筑的大患:一是要防止墙壁被雨淋湿而剥落,二是要避免木构的根部受潮而腐朽。于是建筑一方面抬高根部,另一方面加大出檐。斗拱的连接以榫卯相接,重力以斗拱传导到柱再传到柱础承重。结构承重体系和围护体系是分开的。一方面起到了抗震的作用,也就是“墙倒屋不倒”,另一方面开窗不受墙体限制,可以任意开窗。内部空间和外部景观空间可以以最大的限度相互流通。视野更加广 阔。
5
四.现象透明性
现象学的透明性不同于物理性的,以分层次的空间序列来解读建筑。圆厅别墅以几何组合空间,空间有大小的不同。小空间的轴线有交替,走入其中,墩厚的砖墙围护不同的的空间体量,会感觉到空间有大有小,视线上紧张和豁然开朗的感觉交替。在空间序列的转角交替处便产生了现象的透明性。给人的行进路线以多重的选择性的同时感受到了意外之感,无法从建筑外部的形体中完全洞悉到建筑内部的丰富空间变换,需要在行进中逐层的解读建筑平面布局。
远香堂走入其中是一个大的整体的均质空间,在从周围的园林景观尺度之间进入到园林建筑尺度的过程中没有体验到现象的透明性。环绕远香堂步行,四面大片的窗子通透可清晰的看到其中的家具布置,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类似于密斯的流动空间。感受到的是透过窗子的物理层面上的透明性。体现的是视觉上的可达性。
五.正交轴线
圆厅别墅和远香堂都是有明显的纵横轴正交轴线。 在构图中考虑到了画面的均横。中国的对称布局应该是受到儒家的影响,以对称,整齐,规则的布局较能体现“礼制”的精神。并且一些礼制上的规定和序列也是依照标准的对称格式而做出。总的来说,正格构图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建筑原型。每当开始一个建筑工程时,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正格构图,只要有可能,无论多大的建筑都会一丝不苟的按照它来建造,形成一条可以循序渐进的笔直轴线。在圆厅别墅中体现出的西方的对称布局理念应该是受到西方理性数的逻辑的思想影响。学术思想上追溯到最早的建筑学理论可以到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有论述到轴线的构图意匠。文化就像一种基因,从最早的理论传承,中间不断的拓扑变换,最终的完型是会从先前维特鲁威的建构逻辑中找到基因来源。可以看出一方面在纵向上有建构体系本身的传承,另一方面在横向上体现与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联。
6
参考文献
1.人屋世界: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赵鑫珊著 2.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 3.西方建筑的意义/挪)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 4.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邓庆坦, 赵鹏飞, 张涛著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