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浅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2024-04-18 来源:乌哈旅游


浅谈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社会、自然资源的无截止的开发与人类生活、生产的过度浪费,使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劣,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毁坏,耕地被占用,河流被拦截….. 而园林的建设就是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人类的智慧在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建立的“第二自然”,通过城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与植物群落配置,利用生态学原理指导,让人类重回大自然。人工手段给人类制造洁净的空气、干净的大地、清洁的水源。本文从植物配置的科学性、生态性原则上阐述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特点及手法。

1.中国现代园林与环境

大自然自我保护与自净能力失去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成为人类生活、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物质的垃圾中转站。人类面临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活、生存。

1.1人类破坏自然环境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意识逐渐从依赖自然向改造、征服自然改变。城市的扩大、工厂的密布、高楼大厦的耸立,空气被污染了、水体被填埋了,人类从大自然中掳夺了大量资源、财富。人类开始失去明媚的阳光、洁净的空气,人类失去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人类与自然越来越远。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由原来的亲和关系逐渐演变为对立、紧张、排斥的关系

1.2人类意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完善。特别是环境、生态学科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生存的根本条件与基础。而园林的建设就是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人类的智慧在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建立的“第二自然”,通过城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与植物群落配置,利用生态学原理指导,让人类重回大自然。人工手段给人类制造洁净的空气、干净的大地、清洁的水源。利用新的技术与方法综合治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从而实现人类生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

2.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

2.1近代公园的发展

园林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性的体现的成果,这一时期中国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害,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地兴建了“公花园”等园林形式,使我国出现“公园”的萌芽形式。一些西方的造园布局在当时的园林建设中体现,此时的“公园”还只是为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等部分人服务。

2.2新中国建立后的园林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在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中城市园林和风景区的建设也逐步取得了相应 发展。吸取国外的造园技术与经验,建造了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现代园林。并且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修复和改造。此时的公园、风景区开始面向公众开放。

2.3改革开放后园林建设

经济的提高、城市建设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意识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园林的建设以不再是简单种植树木花草,对园林景观在规划、布局、空间、植物配置方面都有更高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开始兴建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用于满足人们精神、物质生活的需要。园林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大,城市绿化覆盖率的递增使、人均公共绿地的增加、“园林城市”的评比,园林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飞速发展。

3.园林绿地的结构组成

人们对园林认识是随着社会进程与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理解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园林的认识与需求各不相同。园林的含义至今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园林的定义是“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法,铜鼓对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与游憩区域。不难看出园林定义中主张的是美的环境的创作,而园林植物则是园林景观物质要素的重要因子,是文化性、生态性的重要载体。

3.1景观要素的构成

景观,是人类智慧与理想创作出来的一种整体效果,这种效果是由不同的景观要素有机组合而实现。其中包括土地与地形、植物、水体、山石、建筑等物质要素和形态、色彩、线条、质地等艺术上的精神要素。

3.2景观物质要素的组合

园林物质要素是美的景观创造基础,风水认为“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良好的物质条件是营造优美的园林环境基础,科学的艺术性的组

合联系、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把其它物质要素有机物质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的艺术创造作品和美的环境。

4.中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凡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作,都有一种风格在中指引创作的方向。植物的景观设计在生长、设计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地域风格。且植物是有机的生命体,植物表现形式与形成更为复杂。

4.1以植物自身的生活、生态习性为基础的地方风格性

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形态特点,还具有阴生、阳生、耐盐碱等生理特点,特定的生活习性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区域。如果环境条件不符合植物生态特性将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

不同的海拔、纬度造就了不同的植物气候带以及南北的植物在形态、生态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区、区域的不同自然植被群落外貌、组成树种。如热带季雨林、雨林的椰子、巴西橡胶树、红树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龙眼、荔枝;温带针、阔叶林的柿、枣树;高寒地区针叶林、高寒草原、荒漠等不同季相、外貌的群落类型。

除自然因素外,不同地区群众生活风俗与习惯也是创造景观风格的重要依据原理。如江南地区的“移竹当窗、雨打芭蕉、残荷听雨”形成自然朴实而宁静优雅的风格;北方黄河地区以南的河南洛阳成片、成群高大的泡桐或环绕与村落或列植与路旁,形成硕大、朴实而略现粗狂的乡野情趣。

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及不同的文化习俗以其环绕环境的制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的景观风格。

4.2以诗情画意体现植物景观风格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贯穿生态、环境、建筑、艺术、文学等多个学科。中国历史渊源,现代园林深受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文人园林的气息与思想渗透到现代园林中,甚至成为现代园林创作的主体。利用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四季季相的特有变化引伸人格化的比拟,使观赏者的思想与情怀得到提升沉缅无限的情意之中,甚至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哲理、社会事物的感慨与联想。

如“松、竹、梅”被拟人化,称为“岁寒三友”正是体现了植物部委风寒、高超、坚挺的风格。 常运用“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牡丹令人艳、竹令人雅、桐令人清……”等程式体现植物内在美、景观美,实现表达创作者的想法与感慨目的。

4.3利用中国园林传统理念体现植物景观风格

中国园林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挖池堆山等手法进行营造自然美的环境。在处理地形、水体、建筑等元素方面应以师法自然为原则,通过自由随意组合、避免较多的人工痕迹。坚持做到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并善于利用身边的大自然,使它成为园林景观的一景。

植物景观以自然为主,尽量避免将植物人工修剪成几何图形,植物配置首先要模仿自然之形,如“三五成群”。植物景观的风格除了本身的配置艺术,还要注重借助其它的园林景观物质要素如山石、水体。

植物是有机生命体,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既有喜阴耐寒、喜光耐旱、又有快长慢长、季相色彩表现不同的。在植物配置时要符合植物的规律,遵循其自然之理,充分利用种种自然因素,创造多样、丰富的园林景观。

5.植物景观设计配置原则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科属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形态、生态特征。它们的根、茎、叶、花、果、色彩、质地,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机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景观效益。植物配置上不但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如植物品种、色彩、季相、质地的选择;更要关注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建筑、山石、水体地形等要素。必须因地制宜依据一定配置原则才能发挥植物景观的最佳观赏价值。

5.1植物配置满足功能性要求

园林绿地应具有景观、生态、经济、卫生等多功能,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绿地性质或类型选址合适的植物树种发挥其主要的功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居民区植物造景要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儿童游玩、及安全防护等需要;工业区植物造景要满足降低噪音、吸附灰尘、吸收有毒有害的物质等功能;街道绿化要考虑行车安全、行人遮阴、花果污染等;医院、疗养院植物配置要重点考虑选用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植物种类;水体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只有选择合理适用的植物,才能满足不同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的需要,体现不同的功能,创造与适应环境并与之相协调的美的景观效果。

5.2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原则

随着生态园林理念的日益完善,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的不断渗入,植物造景不再是

简单的乔灌草的结合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而是将园林另向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

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学园林,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竞争、排斥、他感关系,避免出现种间竞争等影响群落机构稳定发展的现象,构建和谐的植物群落。

任何植物个体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进行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的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间接、直接的影响。植物长期的生长发育形成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植物要健康的生长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也就是说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的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是植物配置必要条件。

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平衡,就必须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才能增强植物群落的抗干扰、抗逆性,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合理配置慢生、速生树种,将不同的植物运用在最合适的位置。考虑植物季相变化的周期,合理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更好的展现植物的地方特色,丰富植物多样性。

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乔灌草的完美组合,构建复杂的群落垂直、水平结构。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经济效益。复杂的群落结构能形成多样性的小环境,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形成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从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持续、稳定的发展。

5.3人类心理活动对植物配置的影响

植物空间布局、尺度设计形式不同,带给观赏者游玩、休憩不同的心理影响。如植物

营造的开阔、封闭、半封闭空间给观赏者以公共性、私密性等不同的空间感受形式,并影响观赏者游玩、游憩的心情。

现代园林势必要考虑人类活动的心理因素,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关系,还要考虑植物空间与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要合理运用人类心理活动指导人性化的植物景观设计。

人在植物空间中活动必要占用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就需要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与便于交流沟通的一个空间,使人在此空间内获得最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在植物配置方面,可在围墙内侧种植一些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的植物,及美化了景观有可以防止小偷爬墙而入;有如通过植物建立的绿色屏障分隔了空间、暗示空间的边界,营造了私密性的空间环境又增强了空间安全感,可谓一举两得。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实用功能,还需要创造美的表现,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如春季人们希望万花锦绣,夏天郁郁葱葱,不同的季节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和观赏需求。春天,人们愿意多与温暖的太阳亲近,而夏天,人们又希望远离炙热的阳光,所以植物配置必须抓住人们微妙的心理变化、需求,通过丛植、群植、孤植等方式营造不同的质地、季相变化植物景观满足人对审美需求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让人们在审美过程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6.植物景观造型艺术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6.1园林造景艺术的特点

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又复杂。诗情画景的体现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的运用,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6.2园林造景艺术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多样统一、协调对比、对称与平衡、节奏和韵律、联系与分隔原则。

7.植物空间景观的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是人工利用自然植物而创造的一种美的植物空间,既不同于自然形成的森林空间或草坪空间,有不同与人工栽植的如防护林一般的植物空间。是经过园林艺术布局组合的满足园林各项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

7.1植物空间的特点

植物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或其它空间,建筑空间在人工完成后空间的布局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空间是自然、有生命的,它会随着时间、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是不等量的,其变化有时很快,见天时间整个空间就会出现大小、色彩、形态等不同的变化;有时则极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有变化。

7.2植物空间的功能

植物空间的生命、季相的变化,配置不同植物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具有特色的植物空间,巧妙的处理了植物于其它园林物质要素的关系。一个完美的植物空间的功能性于艺术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植物空间的形成可体现造园者的意图于设计目的、进行布局空间上的划分、突显各区植物主景特色、植物群落特色于四季植物季相景观。

8.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北区的南缘。杭州园林由环绕西湖及纵贯西湖山区把众多风景优美、意境深远的景点贯穿起来,景点各具特色,决无雷同。

8.1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景观符合自然规律,以植物为主组织景点及专类园,景点命名切题,命题恰当、景点立意意境深远,引人入胜。园林建筑、假山等其他的人工园林要素的比例小。

突出了量,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各层植物均成片栽植,气势很大,符合了大园林中没有量就没有美的规律。

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资源,组成各种专类园,并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来分隔空间,使园林景色更趋自然。

植物造景中艺术性运用非常高超,季相色彩丰富,植韧景观饱满,轮廓变化有致。

8.2杭州园林中人工群落

河柳+构骨+吉祥草。

麻栎+厚皮香+沿阶草。

香樟+瓶兰十海桐十栀子-紫酌浆草。

香樟+小叶黄杨十洒金东瀛珊瑚+石菖蒲。

枫香+麻栎+厚皮香+红茵香+南天竺+沿阶草。

黑松+棣棠+二月兰十石菖蒲。

悬铃木+毛白杜鹃+沿阶草。

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

深山含笑+含笑十结香+石菖蒲。

枫香+桂花+水栀子+蝴蝶花。

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

黑松+棣棠十杜鹃+蝴蝶花

珊瑚朴+南天竺+石蒜。

总结:

中国园林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建设加快急速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同时也受到西方及其它国家造园特点的影响,但随着生态园林理念的诞生,中国园林景观逐渐回归“天人合一”的自然美的范畴。现代园林建设必须发挥中华民族园林景观特色,借鉴、吸取中国传统园林于西方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精髓,遵循科学性、生态性原则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