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家乡春节风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春节风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2020-07-07 来源:乌哈旅游
关于家乡春节风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喧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周围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咱们邢台人的春节风俗,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确实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转一转......” 在咱们那个地址,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水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沛,还要预备一些过年时走亲探友时赠送的礼物,要添置新衣新帽,预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咱们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说法,而且在此日还要包饺子。在咱们那个地址,很多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听说,每一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奖惩。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供品,如此,他就可不能在上天以后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预备。咱们那个地址有“二十四,

扫屋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完全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 通通扫出门,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来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以后的几天确实是蒸枣卷、蒸馒头,炸丸子,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一样城市里大多住的是楼房确实是在门上贴个门神或福字,而在咱们这边乡村中,要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不用说门口,乃至拖沓机等农用工具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但其实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并非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确实是图个喜庆、红火。不能不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抽暇去理个发,因为在咱们那个地址有正月不能理发的风俗,依照民间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但经询问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对汉族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为了抗击清王朝,汉族人以正月不睬发来寄托对明代的“思旧”之情,只是在人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之下显现了误差,变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种风俗。只是近些年来这一风俗也渐渐再也不被年轻人认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在注意并沿袭那个风俗适应。

到大年三十,咱们那个地址值得额外论述的地址性风俗是有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仪式。那个地址的“爷爷奶奶”

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过年的时有要请回家来一路过年。兄弟几人若是父母在,在父母住处设供桌上供;若是父母不在,在老大伙儿里设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设供桌,依次类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将画有家庭祖辈家谱的佳布挂上;然后,将爷爷奶奶的神符贴在佳布下方。随后将“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的老天爷全神符贴在爷爷奶奶神符的左侧。最后是再摆放上贡品。请爷爷奶奶的进程是由男性长辈率领子孙,携带三柱香、烧纸和鞭炮,从家里动身,来到老坟地。然后一人将香插在坟头点燃,一人燃放鞭炮。全部膜拜,长辈口念“过年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吧”,随后长辈持香率领全部回家,半途不准与人交谈,不准串门,不准转头。接着再到正月初一拜年的时候,兄门生孙先面对供桌上方的“爷爷奶奶”神符,给“爷爷奶奶”下膜拜年,然后再给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亲戚朋友来家拜年,也是先要给本家供奉的“爷爷奶奶”拜年,然后再给其他人拜年。

而到了大年初五那个送“爷爷奶奶”、上坟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饭包好饺子,先给“爷爷奶奶”上饭,上贡台上摆上一碗饺子,再烧一炷香。“爷爷奶奶”吃完饭后,折贡、撤贡,把祖宗三代爷爷、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后去上坟,在坟上将神符和烧纸一路烧掉。那个风俗整个进程就终止了。请先人归家过年,是延续古代神灵崇拜的“请神”风俗,也是每到佳节倍思亲,后人寄托对先人想念的一种方式,表达

出后代不忘先辈的养育教诲之恩,逢年过节对已故先人的想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确实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村里的人们要把贡品摆在院落里,意思是上贡请众神,过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先享用年夜饭,以后确实是一家人坐在一路,聊聊一年发生的事,开高兴心的吃一顿年夜饭。三十儿此日,大人小孩几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门拉家常,更多人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心情愉悦。这确实是“熬年夜”也称守岁。等到十二点整要跨年的时候,各家都要把预备好的鞭炮拿到院子里放,一时刻鞭炮齐鸣,过年的气氛刹时点燃,伴随着喜闹的鞭炮声,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来临。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确实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在我的家乡,初一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饺子,接着换上新衣服,预备好糖果、瓜子、花生、烟,放开自家的大门,欢迎邻里街坊、亲友老友前来拜年,固然自己也会先到邻居家里拜年,然后回到老家给家里乡村的亲戚拜年。大年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有女儿嫁出去的人家要热喧闹闹的摆上酒席,跟女婿女儿坐在一路吃顿饭,好好聊一聊。初三初四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大体确实是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用饭、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此日是给先辈上坟、送爷

爷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坟地上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祭祖,放鞭炮,送走“爷爷奶奶”。在咱们这的风俗中,过了初五那个年就算是大体过去了,上班的也依次动工,以后就只有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放烟火的日子。

春节那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风俗还有很多种,春节风俗也在不断的演变。春节风俗充分表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长的文化和人民的勤劳与聪慧,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交班人,咱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次调查活动,尽管历时不长,但让我对家乡的一些民风风俗有了加倍深刻的明白得和熟悉,了解家乡的一些风俗的来源,增加了见地,也增添了对传承家乡风俗文化的责任感。同时,这次调查的圆满完成,少不了家乡中人们的踊跃配合,也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家乡民风的淳朴,对家乡也更添一份亲切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