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为唯识学?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经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它是唯识学的主要依据。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在这部经中都基本上提到了。
比如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了阿赖耶识的存在,作为轮回的主体;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识的重要理论三性、三无性等。
从公元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识者心之别名。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唯识学从“万物唯识”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变化,对人的深层次心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唯识学肯定心灵的强大力量、强调追寻生命的最初意义。通过唯识学的学习和修炼,我们认识到人是一个有着灵魂和情感的生命。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产生的行为,影响和作用着世界。
唯识学认为世间万物,从本质上看都源自于“心”,它超越时空和主客体对立。在佛教唯识学中,人的心识分为阿赖耶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而物质世界本身也由心识来表现。
唯识学当中,万物的共性在于“凡夫性”,这种“凡夫性”由第七识和第八识所决定,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唯识学所包含的重要方面。唯识学指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别业和共业,即来源于人的“习气”,佛教中的“习气”,指人类个体身上所包含的突出特征,个人的习气也来自于遗传。无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决定圣贤之分、决定了由凡入圣的可能性、决定众生轮回。众生轮回不灭,八识轮回不灭。
唯识学将意识称为“种子”,它在条件俱具的情况下产生。而对于“自我”的认识。一方面唯识论不承认实际的“我”的存在,另一方面唯识论又提出来了“假我”的存在性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追求,即众生集合体的存在。意识来自于个人或者群体在自我佛法修行当中的所产生的亲身体验。
唯识学认为通过自我修行,人可以逐渐改变身心系统,把身体和心灵调养到一个最佳状态,即不生不灭,寂静涅槃,由凡入圣。万物轮回和由凡入圣的生死解脱都是现实存在的,不是凭空虚无。
2
唯识学的思想源头——《阿含经》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尽管《阿含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唯识的概念,但它却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
业感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基本规律。在十二因缘中,“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而存在。“识”不仅在入胎时有主导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执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主体的心识,因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有情生命由业所感,而业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识为本,有情的杂染和清净都是以心为转移。
尽管《阿含经》只谈到了六识,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六识并不能说明心理的一切,因为前六识有间断的时候。要说明三世流转,就必须承认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更微细的心识,可以说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前身。此外,《阿含
经》中讲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识食”都包含着唯识思想的潜流,因为他们对于有情生命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上座部对唯识学的影响和发扬
部派佛教大约在佛灭后120年开始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其中上座部又分为分别说部、犊子部和说一切有部等。相对来说,上座部对唯识学的影响要大于大众部,尤其是上座部中的说一切有部。
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它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
南传,是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因为这个派系是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而后发展起来的。这一系的佛学,近代发展比较快,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的佛学者用各种文字翻译和研究他们的典籍。
南传上座部,大概为四类:
(1)流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南方上座部佛教。
(2)兴起于越南,而与儒道二教混融的混成佛教。
(3)过去在柬埔寨曾盛极一时的吉蔑民族所信奉的佛教。
(4)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等地所传的南海佛教。
上座部谈到了九种心,其中“有分心”指的是平静无念的心,大众部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根本识。
经量部是说一切有部的重要一支,它建立了“一味蕴”,也叫“胜义补加特罗”,即细心识,用它来说明有情生命的流转以及人的记忆与经验。经部提到了“种子”与“熏习”,认为色法、心法各有种子,彼此互相熏习,这显然与唯识学的思想有关。从一切有部分出的化地部提出了“穷生死蕴”,即是指在没有解脱生死之前,一直存在的有漏心识,这也就是阿赖耶识的异说。犊子部建立的“不可说我”与唯识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就是轮回转生的主体,也是六识生起的所依。
顺便说一下,种子与细心,本来是两个东西,但后来唯识学者根据经义,很巧妙地将这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了唯识学说的重要理论,并奠定了唯识义理的深厚基础。
4
唯识学是心理学吗?
唯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而是修行者心理学,而且只对修行者才有用;你不修行就对你没用,不修行的话,你就可以跟人家臭谈,表示你很有学问,但是这有什么用呢?学唯识学是为了要充实自己,践行应用到生活
唯识学是修道心理学,这是一切学唯识的佛弟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我们学性宗,参究法性或真如本性,但真如本性在修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就属于相宗的内容,也就是唯识学的内容。
从初发心到种种修行的信解行证的过程中,你会有哪一些心理变化,会碰到怎么样的问题,种种修行的解断证里面有哪一些过程,你要深入唯识学才不会走错路。光知道如来的左手很好,但是如果两只手都知道,那就更好了。佛及菩萨慈悲开示唯识正理,不为别的,是为了帮助佛弟子修习菩提正道。
唯识学所处理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都是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会碰到的种种现象、问题、或困难,以及如何去面对、排除等,因此它是修道心理学。
唯识学是处理修行人的心理学,排除修行人的心理障难的心理学,因此,唯识学可说是一套专为佛法修行人设计的修道心理学,故不能把它当成一门学术尤其是心理学来研究。
学了唯识学的道理以后,你要用那些道理、方法来观察自己的心相,去印证自己的心。
人的心性是无相的,无相故不可见,但心还是有种种烦恼,烦恼就是心相。
虽然心性本来是寂灭的,但你还是会有种种烦恼,还是会有种种痛苦,而种种苦恼都是相。
所以你要修道、证道是在哪里着手?就是以不动的本性为主,去修那些相:初发心有初发心相,皈依有皈依相,受戒有戒相。依你的本性去发心、皈依、受戒、求法、修菩提。
如来成道称为八相成道,所以你要知道,连如来成道都是相。
虽然依于性来讲是本来成佛,但是先别谈那个,因为众生还是有众生相,烦恼还是有烦恼相,六道还是有六道相,三界还是有三界苦相,轮回还是有轮回相,这些相都必须要了知。修行就在了性达相,所以好的修行左手右手都不能偏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