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2021-12-02 来源:乌哈旅游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序论

我们在《论佛教的认识路线》、《论三心不可得及其对禅修的启示》、《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等文章中讨论了前六识的问题,讨论前六识时我们有直观经验为依据,可以在如实描述直观经验本身的基础上与经典对照,一方面深入理解经典,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描述。这一方法很有效,我们发现和直观经验本身符合得越好的说法往往越能更好的解释经典的意思,而搀杂了常人猜测的说法则往往有解释不通之处。但在讨论六识之外的一切时我们无法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对感觉之外的一切我们没有直观经验。此时又该如何探讨呢?需要先对研究方法进行一番讨论。

一.黑箱建模

我们都承认,感觉信息是存在的,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需要解释。它们肯定来自意识之外,外界一定有什么东西能造成这样的感觉信息,不会什么都没有,但那些东西又是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同时,外部世界黑箱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

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

把外部世界看作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二.假设检验

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所以,一个黑箱模型必须包含一个输出端口,模型运行过程中输出端口产生输出,建构过程就是要通过调整模型的结构使得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一致。要建构这样一个模型,建模过程自然应该包括建构模型和比较检验两个环节,建构环节产生一个模型,检验环节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和黑箱输出相同,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同时就接受这个模型,反之就放弃这个模型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差很大时,就把模型完全推倒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时,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建构和检验交替进行,直到得到正确的模型。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本质上是一个黑箱建模过程,必然也遵循同样的建模路线。我们在意识中建造一些关于外面情况的模型,然后拿它和感觉信息比较,如果这个模型和感觉

信息符合的比较好,就认为外面就是这个模型样子。用这样一种方法建构的外境模型称为假设-检验模型,常人理解的世界就是一种假设-检验外境模型。

三.初级模型——知觉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最初加工,形成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以后建构各种高级模型的基础。知觉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人在主观上不能直接的觉察到建模过程,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建模过程的存在。我们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立体视觉。把手指在眼前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的慢慢运动,可以发现,当手指靠近眼睛时,由于两眼视差大,无法融合成立体图象,看到的是两个手指;手指向远处移动,视差逐渐变小,到一定距离时发生图象融合,捕捉到一幅立体图象,变成一个立体的手指。可见,人双眼所看到的本来是两幅图象,但经过立体视觉过程的重建,形成了一幅立体图象,一幅立体图象是一个独立的知觉单元,是一幅附有深度信息的图象,深度信息是由两幅图象中的视差信息转化来的。双眼图象比较接近外部世界黑箱的原始输出,而立体图象则经过加工,用它可以解释双眼的两幅图象,它既不是感觉信息也不是外部世界本身,而是一个外部世界黑箱的模型。有的时候双眼图象也会错误匹配而形成错误的黑箱模型,这时人会产生错误的立体视觉。

再看一个关于运动知觉的例子。可以做一个实验,两幅图象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黑点,第一幅图中在A点,第二幅图中在B点。当两幅图象以较慢的速度先后呈现在人的面前时,人主观上知觉到的是两幅图象,分别在不同位置有一个黑点;当同样两幅图象以较快的速度呈现时,人主观知觉到的是一个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知觉过程把相续的感觉信息按不同方式进行了加工,当运动速度较慢时加工成两幅图象,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加工成一幅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由图象和运动信息构成的。人们感

觉到一个点运动到另一个点时,图象和运动信息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觉单元,而看到两幅图象分别呈现时,两幅图象是作为两个知觉单元。所以,象立体知觉一样,运动知觉是综合了连续的感觉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觉图象,它也是对感觉信息重新建构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有些魔术表演中利用了人的运动知觉,魔术师在看似连续的动作中插入一个非常快速的动作,只要它足够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就可以骗过观众的眼睛,让人视而不见。

四.高级模型——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内部模型的外化,是把内部世界中的模型用语言、公式、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产生的。外化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直接把别人用假设检验法得到的模型复制到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比直接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模要快得多。

科学研究是在低级模型的基础上建构高级模型的过程,它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感觉信息间的联系,其出发点是事物而不是感觉信息。事物和运动是对感觉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概括产生的,这一步是在知觉过程中完成的,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高级认识过程都继承了知觉模型的结果,不再直接考虑感觉信息的问题,而是面对事物和运动等模型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尝试检验式的建模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并逐步由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最终形成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证伪原则”这样精练的概括。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用尝试检验方法修改世界模型的过程,自然科学的每个进步都是对这个模型系统的一次改进或增补。

在科学理论和知觉模型之间还存在着大量世界模型,如古代自然哲学的世界模型,或各种探索性的科学模型,前科学模型等等。对这众多的世界模型又该怎样理解呢?为什么说科学模型比各种前科学的世界模型更高级呢?这就需要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和排序,而比较和排序的前提是确定比较标准。

五.模型的比较标准——准确度

人们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构外部世界模型,在模型仅仅是模型,不能保证它肯定和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一样这一点上,各种模型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更有优势。但模型之间还是可以比较相对好坏的。比如双眼立体视觉,每个人都有视觉错配造成特殊立体感知的经验,立体画就利用这种原理。正确匹配的立体视觉显然优于错配的,而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匹配的程度,错误匹配虽然也能大部分匹配,但视野中总会留下一部分不能匹配的内容。换言之就是匹配越好的模型越优。这个原则实际上也适用于更高级的模型,可以说比较模型优劣的基本原则就是和经验符合的越好的模型越优。为什么这么说呢?建构模型的目的是适应环境,模型与经验相符人们才有可能根据模型设计行动达到预期目标,如果不相符则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就立体视觉的例子来说,在错误匹配的情况下人感觉在前面有什么东西,但伸手去摸却摸不到,这就是错误的模型不能指导行动达到预期效果。可见,模型和经验的匹配程度将影响到模型的使用效果,因而是判断模型好坏的最终标准。

图1实验数据处理的常见图形。圆点为测量值,曲线为根据点阵做出的拟合线。此为与微波背景辐射有关的一幅图。

模型和经验的匹配程度可以称之为模型的准确度。科学把追求模型准确度最大化上升为一个自觉的目标,上图非常清晰的表明了这一点。图中的散点是实验数据,图中的曲线就是根据这些数据形成的解释模型。怎样画这条线呢?就是追求曲线和数据尽可能接近,

数学上就是寻求一个方差最小的曲线,这就是最小二乘法。这样一条曲线就做到了尽可能的和实验数据相匹配,也就是准确度最大化。

六.模型的核心竞争力——准确度和置信度

各种世界模型被提出并接受人们的选择,而科学理论无疑是当前最成功的模型。何以如此呢?科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模型优劣的最终标准是准确程度,但追求更准确的反应外部世界是各种世界模型都在做的事情,前科学的各种理论乃至人的知觉模型等等都在做这件事。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在研究怎样更准确,而且它清醒地意识到了理论发展的方向就应该是追求更准确的反映世界,把准确性的追求由自发变成了自觉,因而更有效率。同时,科学为了更准确的反映世界,必须先建立一套准确度的标准,这样它就不仅能达到最准确的反映世界而且能证明自己最准确地反映了世界,也就是证明自己是最应该被接受的。

科学除了达到和证明自己达到准确度最大化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人相信自己达到了准确度最大化。怎样使人相信呢?就要使理论达到置信度最大化。可以说,科学的不共特征就是除了追求准确性最大化之外,还要论证自己达到了准确性最大化,而且使自己的论证达到置信度最大化。当证明自己最准确的论证达到置信度最大化并被人们普遍接受时,别的世界模型就无法和它竞争了,就算有的时候它可能实际上比科学的模型更准确也不行。

准确性最大化可以使世界模型在面对世界时取得最大成功,而置信度最大化可以使模型在社会传播上取得竞争优势。传播优势令更多人接受科学理论,接受的人多了就可以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完善自己,进而在准确性最大化上取得进一步成功。另外,综合平衡

的追求准确度最大化和置信度最大化还有利于促进准确度的提升。打个比喻,提高准确性相当于使刀更锋利,提高置信度相当于使刀更硬。最终目标当然是使刀更锋利,但没有硬度只有锋利是不行的,如纸可以做得很薄但什么都削不了。反之,只有硬度而没有锋利是资源利用不充分。有几分硬度就做到几分锋利,这才是最合理的。由于综合考虑了准确度和置信度,科学理论可以比较平衡的发展,避免了很失误。所以,不以准确度为唯一目标,看似绕远其实是捷径。

总的说,追求准确度最大化和置信度最大化是科学的不共特征,也是它取得成功的关键。

七.提升准确度和置信度的方法

要提高模型的准确度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比较准确度高低的标准。有了这套标准,就能把已有的各种世界模型排成一个序列,世界模型总体上就是按这样一个序列发展的,虽然它未必完全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因为现实的历史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有了这套序列,通过比较序列上各种理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可以找到进一步提升准确度的方向。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已有的理论进行综述和判摄,进而提出新问题、设计新实验、发展新理论,这就是上述方法的具体应用。

怎样提升理论的置信度呢?基本原理有这么几条。第一,无反例的模型比有反例的模型更可信。第二,在都无反例的情况下,获得经验支持多的模型比经验支持少的模型更可信。第三,在经验支持差不多的情况下,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经验支持的模型比仅获得单一方面经验支持的模型更可信。甚至在经验支持绝对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获得多方面支持的模型也可以比仅有单一方面支持的模型更可信。公理化方法就是对以上几条原理的具体应用。公理化方法由少数公理逻辑的推导出各种结论,这样需要经验支撑的就只有这几条公

理了,最后归结出来的公理越少则平均每条公理所得到的经验支撑也越多,理论的整体置信度当然越高。由于由少数几条公理推出的各种结论,每个结论都同时包含着几条公理,如果这一个结论获得经验支持,则几条公理同时获得经验支持。由于推出的结论多种多样,每个公理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经验支持。这样,每条经验都可以支持多个公理,每个公理都可以得到数量尽可能多、方面尽可能的广的经验支持,经验利用达到最大效率,支撑结构达到最佳布局,而使理论置信度达到最大化。

再比如,科学发展中那种能打通原来不同领域的理论往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这种理论本身可能没有增加新的经验支持,但它使原来分别支持两个不同理论的经验都来同时支持两个理论,每个理论所获得的经验支持在数量上和广度上都大为增加,而使整个理论的置信度大为提高。这样的理论对置信度的提升效果是发展一些局部的新理论多解释一些经验或设计一些新实验提供一些新支持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八、科学的策略性竞争方法

科学模型在准确性和置信度方面较其它模型有巨大的优势,但仍然有大量现象是科学所解释不了的,而其它模型却可以进行解释,并能据此有效的指导实践。比如中医、易学各种宗教都能对相当一批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特异现象做出解释。如果以解释特异现象的准确性作为评价标准,这些知识体系都是优于科学体系的。所以,科学模型和其它模型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优于另一个的问题,而是在某些方面一个占优,另一些方面另一个占优的问题,科学并没有在竞争中胜出的绝对优势。

科学的策略是通过否定这些现象和降低它们在模型评价中的权重来取得优势。首先尽量否定这类现象存在,否定方法不外以下几种:1,有的可以用某种科学原理近似解释,于是说已经解释了,不存在特异性。2,有的可以用偶然性解释,偶然现象没有特异性。

3,用幻觉、错觉乃至人为编造的故事来解释,否定这些现象存在。4,前面几招否定不了时,还可以说,魔术中也有很多是外人解释不了的,但肯定是假的,同样道理,有些特异现象虽然外人不知是怎么干的,但肯定也是假的。如果以上方法都否定不了就尽量弱化这类现象的意义,可以说现在解释不了不等于未来解释不了,科学在发展,未来会得到解释,并举出很多原来不能解释后来得到解释的例子。这些策略对大众是有效的,很多人接受了科学的劝说,认为这些现象是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无关紧要,未来科学一定会做出解释。

就这样,靠了前述实际优势和这些策略性的竞争方法,科学在和别的模型竞争中取得成功,大部分人都接受了科学模型。但对亲身经验过这类特异现象、对科学有一定了解并有独立判断力的人来说,那些竞争策略是无力的,反倒让人更清楚的看到科学理论解释这些现象的无力。合理的判断只能是在某些方面科学模型占优,另一些方面其它模型占优,科学模型具有总体优势,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它模型的价值。按照这种判断,应该对这两种模型进行综合,在一个更大的模型中同时兼收两者的优点。作者就是这种观点。

九、提升非科学知识体系的置信度

当尝试发展新模型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建立这些模型的必要性会受到质疑,很多人认为特异现象根本不存在,当然也没必要建立新模型来解释它们。有特异经验的人自己相信存在特异现象没有用,要让别人接受新模型必须先让他们相信有这些现象。单靠演示并不能解决问题,人们经验过的特异现象其实很多,数量远远超过很多尖端科学实验的次数。比如,全世界就那么几台加速器,做过的高能物理实验次数非常有限。而民间做过八仙转桌或请乩仙之类游戏的人次是前者的上千倍,但为什么物理实验能被接受而特异现象很难被接受呢?因为科学理论把人们的经验组织成了一个整体,理论能同时得到多种经验支持,经验也可以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信念之网。一个高能物理实验虽

然只做过有限的几次,但它却是以全部物理学为基础的,无数物理实验和日常经验在间接支持着它,这些支持的数量是以亿万计的,有了这份支持,少数几次高能物理实验取得的置信度就可以高于被实验了无数次的特异现象。特异现象由于缺乏这种组织,各种现象不能互相支持互相印证,反对者可以分别否定之,即使不能完全否定也足以使之变得没有说服力。

所以,让人接受特异现象的关键并不是多演示几次,而是在现象之间建立联系,把不同经验归结为少数几条原理,每个原理可以受到多种经验支持,而特异现象之间也可以相互印证相互支持,使所有现象的置信度提高。具体做法就是要对已有的非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使之更自洽更严密,使这些知识体系连同它们所解释的现象的置信度水平总体提升。

十、扩展科学模型

非科学知识体系的梳理只能使这些体系和它们解释的特异现象的置信度提升,而它们与科学理论相比谁更优还不一定。两种都有一定置信度的理论要比谁的准确性更高,非科学知识体系一般是在某些方面比科学模型更准确,在另一些方面又比科学模型差,并不比科学模型更准确。必须吸收非科学知识体系的优点,建立一些科学所能解释的现象都能解释,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也能解释的新模型,这样的模型才是比科学模型更准确的。

吸收非科学知识体系建立新模型不是把两个模型简单相加,必然要对两个模型分别进行改造,才能形成统一的新模型。而这种改造又不能使科学模型的准确性降低,否则就不能保证新模型比科学模型更好。因此,必须从科学理论内部挖掘可以不破坏科学模型现有结构,又能使模型扩展的生长点。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揭示出物理世界并不是那么坚硬平直,提示了一些扩展方向,可以作为扩展科学模型的生长点。

新模型不仅要比科学模型准确,还要向人证明它比科学模型更准确。为此必须清晰的说明新模型不仅可以解释旧模型所能解释的各种现象,还能比旧模型多解释一些现象。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建立一系列从低到高的模型系列,每一步能多解释一些原来不能解释的现象,同时对理论的整体结构调整又不大,以保证原来能解释的现象仍然能很好解释。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科学还不能解释的特异现象做一系统安排,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依次解释之,相应的模型逐步扩展。

以上几点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梳理工程,包括对非科学知识体系的梳理、对科学理论潜在生长点的梳理以及对各种特异现象及相关知识体系的排列和安排,还需要把这些梳理清楚的生长点、现象、知识依次连接整合,形成一个个依次优化的模型序列,本文就是要完成这一工程。这一逐级扩展的研究进路和科学探索过程没什么两样,可以说就是在进行一种科学探索,只不过是一种会极大地扩展现有科学模型以至面目全非的科学探索。

十一、真实的模型

以上工程已经非常巨大了,但即便完成了这一工程,找到一些比现有科学理论更优的模型,仍然存在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科学模型在建构过程中就包含着假设,模型扩展过程还是还是离不开假设,这样永远不能肯定感觉之外就是模型所描述的样子。比如,可以想象感觉之外有一台巨大的计算机在向我们传播感觉信息,并通过巧妙的程序设计保证它始终不出漏洞,让我们一直以为外面真是那样。这种解释当然比较牵强,但也不能完全否定。类似这样的可能还有无数个,每一种都可以解释我们的经验现象,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所以,用假设-检验方法可以建构一些有用的模型,但外面的真实情况却永远不能用这种方法得到。科学采取了一些方法使理论的置信度达到最大,但置信度再大也不等于真实。前述扩展科学模型的路线同样遇到这个问题。

有没有办法了解外面的真实情况呢?佛教给出了一个答案。佛教也建立了一些关于外部世界的模型,但它们不是根据常人的感觉信息建构的,而是源于圣言量。佛菩萨通过修证可以直接了知常各种现象,他们在谈论感觉之外的一切时不是用猜测,而是如实的描述。理论上讲,根据圣言量对感觉之外的一切建立的认识是不包含假设的认识,其正确性是有保证的。

十二、解读圣言量

理论上佛菩萨可以根据实证境界向我们描绘一个肯定正确的外境模型,实际上这条路线也有很大困难。

首先,现代人要问的问题古代人可能没替我们问,即使古代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佛也给出了令古代人满意的回答而现代人可能仍不满意,所以,佛在古代不可能给出完全适合现代人的解答。其次,佛菩萨即使给出了能完全解释现代人疑惑的回答也无法透过历史流传到今天,因为古人难以理解和保存这部分内容。再次,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在得到进一步说明之前不能说哪个最正确。当然,可以用不同经典的互相参照而排除一些错误的理解,但即便是这样做之后,理解方式仍然不是唯一的。再次,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现在我们听到见到的是不是和佛菩萨当年所说的一样,已经成了问题。而汉语表达的佛教经典又经过翻译,翻译过程中是否有失真也很难说了。考虑到这些可能的失真,现代人在理解经典时更应该多考虑几种解读方式,因为完全有这种可能,一种不显然、不常见、甚至不完全符合字面意思的解读方式其实恰恰是佛菩萨的本意。一个本来就不完整的回答,又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再经过漫长的流传,信息逐渐丢失。信息丢失越多则意思越不明确,而有越来越多的可能解读,哪个是真已难以考证。所以,想仅凭经典回答现代人的问题是走不通的。

是否可以由现代有实证的人出来回答现代人的问题呢?原则上是可以的,但修到这种程度的人太少,每个时代中不一定存在。而且,即使有这样的人,别人又怎么知道他们没走错路,他们的说法就是可靠的呢?别人只能根据经典来判断,但又是根据哪种解读来判断呢?在搞清楚哪种解读是正确的之前怎么保证这个判断肯定是正确的呢?所以现在即使有人真有这样的实证,别人也很难判断他是否真有实证,他的话也无法被当作圣言量。当然,有修证的人的观点是应该重视的,在理解经典时可以给我们提供启发,也可以影响每个人的偏好和决定,但不能作为圣言量。所以,还得通过解读经典尽量从已有的圣言量中寻找答案。

怎样在多种解读中进行抉择呢?圣言量是如实的描述,它必然能够完全解释人们的各种经验,也能说明常人对经验的解释为什么能有效。所以在各种圣言量的可能解读中,应该选择那些能解释各种经验现象的解读,这样的解读应该更符合佛菩萨的本意。其中需要解释的经验现象不仅包括佛在世时人们所知道的各种现象,还包括现代人所知道的各种科学现象。此外还有些特异的经验,个别人有过但未得到公认,对经验过的人来说它们是已知现象,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不算。对这类现象,相信其真实性的人在分析问题时也要考虑。

经过这样的抉择,最后找到的很可能是一个逻辑严谨、解释现象有力、从经典上也可以说得通、但仅就字面意思而言不是最显然的解读。但各种可能的解读是平等的,字面意思显然并不意味着更正确,还是解释力更强的解读更有可能接近佛菩萨的本意。当然,这样的解读也不是标准答案,它只是在现有认识条件下被认为最好的解读,随着时间推移经验扩展还有可能出现更好的解读。只有等到有公认的大修行人出现,再次向我们直接描述实证境界,才有可能达到肯定正确的解读。

十三、融通科学

解读圣言量的过程中仍然包括猜测,也不能有把握的说外面就是这样。不过这种猜测毕竟不同于从现象建构理论的猜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对建构模型产生启发作用。从这个角度说,解读经典可以为扩展科学模型提供自上而下的启发。在描述真实的经典启发下扩展科学模型可以更好的在探索过程中把握方向。

科学模型能解释常人的很多经验,并被广泛的实践证明有效,所以,只要提纲契领的的解释科学理论也就解释了一大批经验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为我们解读佛教经典带来了很大方便。解释一种理论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作为一个更普遍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小理论是大理论的特例,大理论是小理论的扩展。从这个角度看,解读工作是对常人和科学的世界模型进行适当扩展,直到能够和佛教经典契合。

总的路线就是,一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进行适当扩展,同时对佛教经典的解读方式也进行扩展,直到找到一种能包容科学理论的解读方式。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扩展科学模型的过程,其间可以接受佛教经典的启发;站在佛教的立场看,是施设方便接引众生悟解佛法的过程,其间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

扩展科学模型和解读圣言量是两个不同的进路,并不能预先保证最终能找到一种能包容科学和各种特异现象的经典解读方式。我们相信能找到这样一种解读,是因为我们相信圣言量真是佛菩萨亲证一切现象并如实描述出来的,因而必然能解释各种现象。如果最后真的找到了,那我们有理由对它有很强的信心,虽然它仍然是一种带有猜测性的模型。

十四.超越模型

人们能直接接触和把握的只是意识中构造的模型,甚至连知觉也是一种模型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一般人常常不自觉地把知觉模型当作外部世界本身,这是首先需要避免的。

自然科学理论的抽象性使人们不容易把它当作外部世界本身,但由于它能很好的解释各种现象并指导人们行为,人们又常常不自觉的以为外面的世界和模型所描述的一样,外部世界就是一个象模型所描述的那样的东西。但还有很多现象是科学理论所解释不了的,所以外部世界并非和科学理论所描述的一样。模型、象模型一样的东西和真实存在的外部世界是三个不同的东西。

现有的模型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外部世界,如果能到一个能解释各种现象并和经典相符的模型,是否能准确反映外部世界呢?对这个问题也存在质疑。人们并不怀疑佛菩萨能直接了知真实的世界,而是怀疑语言和模型是否能描述佛菩萨的实证,也许问题不是出在用什么方法建构模型,而是用模型描述外部世界的大方向就错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寻找佛菩萨根据实证描述的模型还有意义吗?这个质疑很有道理,但还不至于说上述努力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常人在认识世界时总是少不了模型的,就算语言和模型不能完全描述真实的情况也没有办法。而在使用模型的前提下,佛教源于实证的描述要优于常人根据经验猜测建立的模型,所以以上的研究思路还是有价值的。

如果一切模型都是不可靠的,那么能否超越模型直接了解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呢?这已经超出了意识思维的范围,只有用智慧来直观一切事物才能做到,属于佛菩萨的实证境界。这种实证境界也是无法正面描述的,能说的是这种境界不是什么,只能遮诠不能表诠。还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也是可说的。本文仅在安立模型的范围内讨论,超越模型的问题以后讨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