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健脾疏肝利胆治疗慢性胆囊炎85例观察

健脾疏肝利胆治疗慢性胆囊炎85例观察

2022-06-25 来源:乌哈旅游


健脾疏肝利胆治疗慢性胆囊炎85例观察

更新日期:2011-01-22 点击: 谢友如 吴义堂 杨庆福

笔者自1991年以来,拟用健脾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85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5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的21岁,以30~50岁发病者为多;其中干部35例,工人12例,农民38例;发病时间最短的两个半月,最长的达11 a。85例患者中单纯性慢性胆囊炎52例,合并胆结石18例,合并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15例。

2 诊断依据

2.1 右上腹疼痛并反复发作。

2.2 右上腹闷胀不适,恶心欲吐,厌油腻。 2.3 右上腹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2.4 胆囊区压痛或触及肿大的胆囊。

2.5 B超检查,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毛糙。

2.6 莫非氏征阳性。

以上各条中第1条是必备,其余5项中再具备两项者即可诊断(参照1980年大连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3 治疗方法

健脾疏肝利胆汤药物组成:党参12 g,黄芪12 g,白术12 g,云苓12 g,制半夏9 g,广陈皮9 g,金钱草15 g,柴胡9 g,炒炽壳9 g,郁金12 g,木香9 g,甘草6 g。加减运用:疼痛剧烈者加元胡12 g,川楝子12 g;合并胆石症者加海金砂15 g,内金12 g,琥珀6 g;热盛者加黄芩9 g,大黄9 g;合并消化道溃疡者加白芨12 g,海螵蛸12 g;合并胃炎者加佛手12 g,制香附9 g,蒲公英12 g;如高热甚者或恶心呕吐进食极少者,配合输液并加抗生素。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和生冷食物。

4 疗效判定标准和治疗结果

4.1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胆囊B超影像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胆囊B超影像有较明显改善为显效;症状及体征缓解,胆囊B超有改善为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及胆囊B超与治疗前无改变为无效。

4.2 治疗结果:本组85例中,治愈51例,占60%;显效12例,占14.5%;好转15例,占17.5%;无效7例,占8%。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85例疗效观察统计

病 情 总例数 痊愈 (例) 显效 (例) 好转

(例) 无效

(例) 有效率 (%)

单纯胆囊炎 52 33 9 8 2 94.2 合并胆结石 18 10 2 3 3 83.3 合并胃炎及

15 8 1 4 2 86.6

消化道溃疡

合 计 85 51 12 15 7 91.7

5 典型病例

李某,男,39岁,1995-09-15初诊。右上腹胀痛并反复发作达3 a,近两周来症状加重,每发作时,痛则牵引肩背部,伴食欲不佳,全身乏力,恶心,嗳气。来诊时经B超检查示: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粗糙;检查:面色萎黄,胆囊区有压痛,莫非氏征阳性,舌质偏红,苔薄微黄,脉沉弦细。证属脾虚湿热内蕴,肝气不和,肝胆失疏,治宜健脾疏肝利胆,拟用健脾疏肝利胆汤加元胡9 g,川楝子9 g,去黄芪12 g,服5剂后症状改善。上方继服19剂,诸症消失,B超示正常,随访2 a未见复发。

6 体会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郁气滞、湿热内蕴、气血瘀阻所致。本人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失健运,湿热郁蒸皆能影响肝的疏泄之机,使肝胆失疏而发生本病,故治宜健脾和胃,调畅气机。脾胃升降正常,肝气疏泄有度,胆气通降顺利,则病自愈。健脾疏肝利胆方中党参、黄芪、白术、云苓健脾益气和胃利湿为主药;金钱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柴胡、郁金行气解郁,疏肝活血、制半夏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广陈皮、木香、炒枳壳疏肝理气,和胃健脾;特别是党参、黄芪有较强的收缩胆囊作用,可促成石性胆汁逆转,防止结石形成,并可促使结石的排出和溶解,诸药合用,证治合拍,故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单位:谢友如 吴义堂 杨庆福 安徽省定远县人民医院 233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