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面对《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大量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任课教师很难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不注意就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的教学。那么,我们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
—、把握好教材性质,找出知识与品德教育的结合点
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做了这样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国外没有专门的品德课,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历史和文学(包括宗教)。历史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对善恶进行选择),文学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道德。我们说要通过生活讲道德,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文学也是生活(细节化的生活)。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方式来呈现历史中的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
地理是指人类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类的活动场景与活动资源。人类和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在全球化时代,道德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在整个世界上,自然跟所有的人都发生了联系,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一个公民,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地理方面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包容、热爱、奉献、共生的品格,学会呵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习惯。
二、把握好教材内容,在知识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
随着年级不断升高,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含量,与学生实际生活世界距离不断加大,因此,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与知识相结合的通道。如教学《隔海相望》一课时,可以从学生对台湾企业的了解,对台湾人的了解,对台湾的电影、电视,歌星、影星的了解,对台湾商品的了解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同根同源,我们都是中国人,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既了解台湾的社会生活,又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取宏大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变成了一种只需要记忆的年代、事件和人物。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则大量采用了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通道。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中的人凸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我们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把历史以生命叙事的方式表达,让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似乎站在了儿童的面前,与儿童展开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儿童的生命在与“历史人”融合中就会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努力去寻找“历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艰苦与辛劳,他们的追求与希望,等等,从而产生移情体验。比如学习《战争何时了》一课,教材就是从具体的故事入手,以历史还原法,用战争中的儿童的生命故事引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如《请把我埋得浅一些》这个故事,就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对生命的漠视与摧残,从而激起学生的同情与对战争的痛诉。其实,历史本身就是感性的,过去纯知识体系的教学把很多感性的东西抽空了。而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使知识的学习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把握好教学对象,使学生切实体验到道德教育的价值
品德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一个态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怎样对待人,怎样对待自然,是认同还是抗拒,是接受还是反对,我们和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传统的社会课,是被老师当作知识来教的,作为知识课,要解决的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事实讲清楚,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样的课它要达成的目标其描述词是“知道”、“了解”、“掌握”等。但是,品德与社会课课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课程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要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一味探求为主体转换为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怎样生活,用什么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方式去生活。只有通过这样的转换,学生主体才能进入,学生的品德才能得以形成。比如,学习《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一课,在谈到“有限的自然资源正在频频告急”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感到这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离他远着呢!我们可以这样转换一下:“当你到30岁的时候,你身边的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当你到50岁的时候,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让这些自然资源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呢?”类似这样的提问,就能够把问题转换到与他们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上来了,让学生知道人与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样的提问,就让学生作为主体进入了,他就觉得资源与他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事不关己。
知识课的学习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是仅仅占有知识。知识是通过认知来获得的,态度则需要体验。总之,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种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自
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于人的,这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