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后发优势
在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决策中,当决策变量为价格,且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时,后进行价格决策的厂商就会获得后发优势。后决策的厂商可以制定比第一个决策的厂商稍低的价格,就可以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一种优势地位.
二、 生活成本指数
1. 理想生活成本指数:为了达到相同的效用水平,当期所需要的成本与基期所需要的成本的比值。缺点:效用难以量化和衡量。
2. 拉式生活成本指数:以基期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为准,当期购买这个商品篮子所需要的成本与基期所需要的成本的比值。缺点:放高估了生活成本指数。没有考虑到由于价格变化导致的替代效应,因为价格变化,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便宜的商品和服务,减少昂贵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因而实际的生活成本更低。
3. 帕氏生活成本指数:以当期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为准,当期购买这个商品篮子所需要的成本与基期所需要的成本的比值。缺点:低估了生活成本指数。因为在基期人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达到同样的效用水平。
4. 连锁权重指数:一揽子商品与服务随时间而调整的生活成本指数,该指数对一揽子商品与服务逐年进行调整,可以减少部分拉式指数和帕氏指数引起的偏差,但不能完全消除偏差,因为在实际中,消费者根据价格的变化在随时调整自己的一揽子商品与服务,而连锁权重指数的一揽子商品与服务只是定期进行调整。
1
三、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
1. 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商品与服务货币价值的总和,而CPI只衡量了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2. GDP平减指数只衡量一国国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并不包括进口品,而CPI中包括进口品.
3. GDP平减指数在计算时使用的商品与服务篮子是现实中生产的,因而不断地在变化,而CPI使用的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前者是帕氏指数,后者是拉氏指数。
四、 为什么古诺均衡时两个厂商都没有改变现状的激励
1. 古诺均衡指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各厂商根据自己产量的反映曲线制定产量决策,两个厂商反应曲线的交点处即为古诺均衡.
2. 达到古诺均衡意味着每个生产者都准确地预测了对方的产量,并在既定的情况下最大化了自己的利润,因此在古诺均衡时,没有厂商可以在不使其他厂商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获益。每个厂商都在给定对方的行为下采取了自己所能采取的最好的行为,因此没有人有改变现状的激励。
五、 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很小或为零,则开始时无论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有效率的。明确的财产权及其交易可以是外部成本或收益与内部成本或收益趋于一致.科斯定理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足够达到使得
2
外部影响内部化,因而在即使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也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 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分为消费者契约曲线和生产者契约曲线。
消费者契约曲线指在埃奇沃思盒形图中,两个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所有切点连成的曲线。在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即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每个消费者对任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生产者契约曲线指在埃奇沃思盒形图中,两个厂商的等产量线的所有切点连成的曲线。在契约曲线上每一点都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按此生产都是有效率的.
七、 先发优势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进行决策时,斯塔克伯格模型解释了先发优势。根据斯塔克伯格模型,两个厂商生产同样的商品,决策变量为产量,且市场需求已知。则第一个进行决策的厂商可以通过制定一个较大的产量来获得先发优势,因为后决策的厂商只能根据第一个厂商制定的产量制定一个较小的产量,否则过多的供给将会压低市场价格,两个厂商都会受到损失,因此理性的第二家厂商只能在给定的条件下,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即制定一个较小的产量。这样第一个厂商就获得了优势.
八、 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等价认为以债务融资的减税并不会刺激消费与投资的增加.该理论假设消费者
3
都是理性的,向前看的,他们会意识到目前税收的减少意味着在未来某个时点税收的增加,因此消费者会将多余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便支付未来增加的税收,此时公共储蓄的减少对应着私人储蓄的增加,总国民收入不变,消费和投资也不会改变。
九、 个人偏好的四个基本假定
1. 完备性。消费者可以在所有市场篮子中进行比较和选择,要么偏好A,要么偏好B,要么觉得两者无差异。
2. 可传递性。偏好具有一致性。
3. 非饱和性。假定商品是令人愉悦的,愈多愈好.
4. 边际替代率递减。消费者偏好一个均衡的市场篮子,而非仅有一种商品.
十、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关系
1. 定义不同。序数效用论将消费者的效用进行排序,可以进行比较,但不能量化,而基数效用论将消费者的效用以可衡量的单位进行了量化。
2. 假设不同。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的偏好是不能够量化的,只能进行比较和排序.而基数论认为效用可以量化,消费者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效用值。
3. 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序数效用论使用无差异曲线,而基数效用论使用边际效用MU。
4
4. 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为,而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为。
十一、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吉芬商品
1. 收入效应:指商品价格变化时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进而由实际收入的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在考察收入效应时,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收入效应的方向是双向的,消费量既可以随收入增加而下降,此时为劣质品,也可以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此时为正常品。
2. 替代效应:指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而由相对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在考察商品的替代效应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替代效应的方向总是一致的,即商品价格下跌会引起商品价格消费量的增加。
3. 吉芬商品:有巨大的负的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商品。吉芬商品很少出现的原因:吉芬商品需要大的负的收入效应,而收入效应大的商品通常都是正常品,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为正,其次,绝大多数商品的收入效应都很小,因为它们只占家庭支出的很小一部分。
十二、网络外部性
1、 网络外部性指当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受到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的现象.网络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当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随着其他消费者购虚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时,则网络外部性为正,相反为负。
2、 正的网络外部性——攀比效应。一种赶潮流的欲望,想拥有一件几乎人人都拥
5
有的商品。攀比效应使得市场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
3、 负的网络外部性——虚荣效应。想拥有一件独一无二的商品的欲望。虚荣效应使得市场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
十三、降低风险的三种方法
1、
多样化 2、保险。保险的价格等于期
望损失。 3、信息的价值。完全信息的价值是完全信息时的期望收入与不完全信息时的期望收入的差额。
十四、风险规避者
风险规避者是那些在进行风险投资是愿意得到与期望收入相等的确定报酬的人。风险规避者的收入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风险偏好者的收入编辑效用是递增的。风险中性的收入边际效用不变。
十五、为什么保险公司是风向中性的,而保险经理是风险规避的
大数定律的存在使得大规模经营能够规避风险。尽管孤立事件是偶发的,不可预计的, 但许多相似事件的平均结果是可以预计的。在大规模经营时,保险公司可以保证在大量时间发生后,公司的总保费收入与总理赔额大致相等,因此保险公司是风险中性的。
6
十六、禀赋效应(捐赠效应)
当某人拥有一件物品,则他对这件物品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有更高的评价。即得到的比失去的更重要,因此人们不会愿放弃当下所拥有的财产。例如投资者不愿放弃正在损失的股票,因为他们厌恶损失比厌恶风险更严重.禀赋效应通常导致买卖价差和交易惰性。
十七、锚定效应
指人的最终的决策可能会受到一些建议性的信息片段的影响和支配,这些信息片段像沉入海底的锚一般将人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在生活中锚钉效应通常表现为先入为主和第一印象。
十八、劳动生产率的源泉
劳动生产率是指从某个行业或整个经济体系度量的劳动平均产量。劳动生产率的两个源泉:资本存量和技术变迁。
十九、平均产量下降时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吗
应该雇佣更多的工人.平均产量下降的点是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的点,平均产量下降意味着雇佣的最后一名工人的边际产量低于之前的边际产量,但此时边际产量仍为正,总产量仍在增加,只要雇佣一名工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应该继续雇佣工人,直到总产量开始下降为止。
二十、固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区别
7
1、定义不同。固定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支付的,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而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无法回收的成本。
2、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当期决策,而沉没成本不影响企业当期决策。
3、固定成本可以通过关闭企业的消除,而沉没成本一旦发生就无法收回。
二十一、假设某种生产中只有劳动为可变成本,如果边际生产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如何变化
二十二、一种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化如何引起企业长期扩张路径的变化
企业扩张路径是指在每一种产出水平上,使得总成本最小的投入要素的组合连成的路径。它取决于企业等产量线和成本曲线的切点位置。而当投入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成本曲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扩张路径。当一种投入要素变得更便宜时,企业会更多地使用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去部分地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从而导致长期扩张路径向变得便宜的投入要素的坐标轴弯曲。
二十三、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指随着企业累计产量的提高,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减少。
学习效应不等同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在任何规模上都可能发生。学习效应的结果是导致LAC向下移动,而规模经济表现为沿着LAC曲线的移动.
8
二十四、区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差别,为什么一个能在另一个不存在的情况下存在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差别:
1、 概念不同。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出增加一倍时,成本的增加小于一倍。而范围经济是指当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总成本要小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的成本之和。
2、 侧重点不同。规模经济注重某种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范围经济则强调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
3、 产生的原因不同.规模经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加合理,企业大批量购买生产要素时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可以共同分享投入要素,统一管理比单独管理更加有效。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并无直接联系:
当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则产生了规模经济;当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使得总成本低于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时,即产生了范围经济。一家企业可以在单独生产时具有规模经济,但不具有范围经济,也可以在生产两种产品时具有范围经济而不具有规模经济,一个可以在另一个不存在的情况下存在.
二十五、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关系
9
1、 定义。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出增加一倍时,其成本的增加小于一倍,而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企业的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一倍时,总产出的增加大于一倍。
2、 联系。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引起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当要素价格不变以及技术水平不变时,规模报酬递增会产生规模经济。
3、 区别.规模报酬属于实物方面的分析,而规模经济则是货币方面的分析,两者侧重点不同。其次,规模报酬递增只是造成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大量购买原材料的折扣优惠等都是导致规模经济的原因。
二十六、当厂商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时,为什么还会进入这个行业
1、 首先,零经济利润并不意味着企业经济不好,零经济利润只表明企业所在的行业是竞争性的,并且企业的投资获得了合理的收入,没有必要退出行业.
2、 其次,实现长期均衡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企业在长期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在短期可能有相当的利润。先进入某一有利可图的行业的企业比后进入的获得更多的利润,先退出某一无利可图的行业的企业比后退出的企业节省更多的资金。
二十七、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价格无法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传达正确的信号,此时不受管制的市场将是无效率的,无法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总剩余最大化。市场失灵有四种基本原因:
10
1、外部性。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使得社会成本或收益与个人成本或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无效率。
2、不完全信息。当消费者或生产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做出有效的购买或生产决策时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无效。
3、市场势力。市场势力使得价格偏离边际成本或边际价值,造成无谓损失,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
4、公共品。公共品是指能够便宜地向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但一旦该商品向一部分消费者提高,就很难阻止其他人也消费它,因此市场对公共品的供给不足。
二十八、无谓损失
无谓损失是指市场在非效率运行时,导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总剩余的减少,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净损失.政府干预通常是导致无谓损失的原因。
二十九、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区别
1、 完全竞争市场有供给曲线,一个价格对应一个产量水平,而垄断市场没有供给曲线。垄断市场的供给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还取决于市场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一个价格对应不同的产量水平,也可能一个产量对应不同的价格水平。
2、 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11
3、 价格管制通给完全竞争市场带来无谓损失,但价格管制能够使垄断市场更有效率。
4、 完全竞争的税负通常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但在垄断市场上,有时价格的上升会超过税收的数额。
三十、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指国家物价部门对价格的制定、调整和保持基本稳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对完全竞争市场的管制结果通常是无谓损失,但价格管制能够消除由于垄断势力而造成的无谓损失.
三十一、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某些行业或部门为了有效生产而只需要一个生产者或厂商的情况。自然垄断通常在高度规模经济时产生,若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自然垄断部门一般有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自然垄断可以使厂商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益处。
三十二、寻租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花费大量金钱在社会非生产性努力上以获取、维持或运用其垄断势力。
三十三、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会引起垄断势力
12
引起垄断势力的进入壁垒分为自然进入壁垒和认为造成的进入壁垒。
自然进入壁垒有: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使得几个厂商共存于该市场时无利可图;2、专利或特定技术,如许可证、版权等;3、商誉,新厂商进入行业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建立起为消费者所认同的商誉,巨大的成本对新厂商的进入形成了壁垒。
人为形成的进入壁垒可以认为是现有厂商采取的策略性行动,如威胁新厂商如果他们一旦进入,就进行市场倾销,压低价格,是新厂商无利可图。
三十四、若将生产商从垄断势力中的得利再分配给消费者,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能够被消除吗
不能,因为垄断厂商生产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时的产量,产生了无谓损失,因此即使将垄断厂商的得利再分配给消费者,也无法完全消除垄断的社会成本。
三十五、对垄断者产品的需求的增加是否总是会导致较高的价格,买方垄断者面临的供给的增加是否会导致较低的价格。
1. 不一定。垄断市场上市场需求的改变可能导致一个价格上对应不同的产量水平.若需求增加,但新的需求曲线更有弹性,则商品数量增加,但价格可以不变.
2. 同理。若供给增加,但新的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则商品数量增加,价格可以不变。
三十六、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 一级价格歧视
13
厂商向每个消费者索要其为每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既保留价格的做法。例如和小贩的讨价还价以及对商品进行逐一拍卖.
2、 二级价格歧视
指厂商向不同消费量区段的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的做法。二级价格歧视定价的依据是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当消费者的消费量逐渐增加,边际效用逐渐下降,为多增加以单位消费的意愿支付也减小,而生产者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随着产量的上升,产量高时成本低,愿意接受较低的价格.如电力公司的分段定价。
3、 三级价格歧视
指厂商根据需求曲线的不同,将具有相同或类似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划分为一个群组,并向不同的消费者群组所要不同的价格的做法.是价格歧视最盛行形式。如经济舱和商务舱,对老年人和学生的优惠等.
4、 跨期价格歧视
将消费者分为高需求和低需求的组,开始时索取高价,之后索取一个较低的价格.高需求组的消费者需求弹性小,低需求组的消费者需求弹性大。跨期价格歧视不同时间段的成本不是独立的,总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 高峰负荷定价
当负荷能力限制造成边际成本很高时,在高峰时期索取更高的价格,使价格更接近边际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更大,在需求相对较少时以低价吸引消费者。高峰负
14
荷定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攫取消费者剩余,而是为了使价格更接近边际成本来增进经济效率.
三十七、高峰负荷定价与三级价格歧视的区别
三级价格歧视各个时期的成本不是独立的,要使利润最大化必须使各个时期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即。而高峰负荷定价高峰时段与需求较少的时段的成本是相互独立的,因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各个时期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分别相等,即,.
三十八、两部收费制
两部收费制是攫取消费者剩余的另一种方式,它要求消费者为购买某一产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部分费用,然后在为消费者希望消费的每一单位支付一个额外的费用。在市场上只有一个消费者时,应该使入门费等于所有的消费者剩余而使使用费等于边际成本,这样能够攫取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当市场上存在两个消费者时,应该将使用费定得在高于边际成本,而将入门费定在使需求较小的消费者仍有消费者剩余的那一点。
两部收费制使用的情况:消费者需求相同或类似时,当消费者需求差异较大时,制定一个单一价格也几乎能够做得一样好。
三十九、混合捆绑销售
厂商既分开销售他们的产品,也以低于个别出售价格之和的成套价格捆绑销售。当需求只是有一些负相关或有相当的边际成本时(厂商不出售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商品),混合捆绑销售是最理想的策略.
15
四十、搭售
指以各种组合买卖产品。纯粹的捆绑销售是搭售的一种形式。搭售的作用主要有:
1、 使得厂商可以计算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价格歧视。
2、 用于拓展厂商的垄断势力。
3、 保护消费者对一种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度。
四十一、广告的经验法则
四十二、如果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水平但有相同的价格弹性,三级价格歧视是会有效吗
根据三级价格歧视定价法则(见三十六),如果弹性相同,但么价格也相同,三级价格歧视无效。
四十三、说明为什么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对各消费者群体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用这个条件解释当一个消费群体的需求曲线外移,从而对该群体的边际收益增加时,厂商应该怎样变动它的价格和总产量。
1、 为什么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各群体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 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必须相同.若第一组的边际收益大于第二组的边际收益,则厂商可以通过降低第一组的价格来提高对第一组的销售,提高第二组的价格来降低第二
16
组的销售,从而提高利润,最终使得。
(2) 边际成本必须等于边际收益。若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则说明厂商每多生产以单位的成本大于收益,是亏损的,因此厂商将减少产量,这样就提高了边际收益并降低了边际成本,最终使得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2、 厂商怎样行动
假设第一组的消费者需求增加,则第一组的需求曲线右移,第一组的增加,大于边际成本,因此应该降低第一组的价格以提高其销售量。又因为第二组的需求不变,因此总需求曲线也右移,并且移动幅度等于第一组需求曲线的移动幅度.此时边际成本与新的总需求曲线相较于更高产量的一点,因此厂商应该提高总产量,而对于第二组来说由于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因此应该提高对第二组的定价以减少其销售量。
四十四、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有很多买方和卖方,自由进入退出;(2)产品同质;(3)价格接受者。
垄断竞争市场:
(1)市场存在许多厂商,且进入退出无障碍;(2)产品不同质。产品时高度代替品,但不是完全替代品,交叉需求弹性不是无穷大。 垄断势力主要取决于厂商将自己的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上所获得的成功。
17
寡头垄断市场:
(1)少数几个厂商,进入有障碍;(2)产品可以同质也可以不同质. 垄断势力取决于厂商间的相互作用.
四十五、垄断竞争的经济效率
两种原因造成垄断竞争的非效率
1、垄断竞争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这意味着增加单位产量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大于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造成了无谓损失。若产量增加到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则总剩余可以增加。
2、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存在着过程产能。长期均衡时的产量水平低于使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水平,零利润点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边。这种过程产能是非效率的.
评价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1、 在大多数垄断竞争市场.垄断势力并不大,市场还是有很多厂商在相互竞争,因此价格不会高于边际成本很多,造成的无谓损失也是比较有限的。其次,零利润点也十分接近使平均成本最小的点.
2、 垄断竞争造成的非效率必须与垄断竞争所产生的产品多样性相平衡,在大多数时候,垄断竞争带来的产品多样性很容易就超过了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带来的非效率的成本。
18
四十六、寡头垄断的竞争决策-—伯特兰模型
模型假设:决策变量为价格,两厂商生产同质商品.
因为产品是同质的,所以消费者只会从价格低的卖方那里购买.因此若两厂商定价不同,则价格低的厂商将会占领整个市场,如果两厂商定价相同,则假定两厂商平分市场份额。这样的结果是两厂商都有削价已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激励,因此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两厂商都将价格定为边际成本,各占领一半的市场份额。
四十七、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是寡头垄断行业的一个特征,即成本或需求改变了,厂商也不太愿意改变价格。如果成本下降会价格下降,厂商因为担心降价会引发商战,如果成本上升或需求增加,厂商会担心其他企业不会跟着提价,这样它就会损失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因此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十分稳定。
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描述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刚性,该模型的假设是寡头垄断厂在竞争时会同时降价但不会同时提价。在以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富有弹性,而在以下,需求曲线相对缺乏弹性。该模型的缺陷是只描述了价格刚性的现象,但并未解释刚性价格是如何得到的,以及企业为什么不选定其他的价格作为刚性价格。
四十八、为什么在垄断竞争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比总的市场需求曲线要平坦,如一个垄断竞争在短期有一个利润,则长期它的需求曲线如何变化.
1、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各厂商销售差异化的产品,但这些产品是高度替代的,如果某
19
一产品价格上升,消费者马上就会转向其他产品,因此单个品牌的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很大的。而市场需求曲线则表示消费者对于某一行业所生产的一类产品的总需求,这一类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少有或没有替代品,因此市场需求曲线是相对缺乏弹性的,显然,整个市场中单个品牌的产品的需求弹性要大于整个市场的需求弹性。
2、在短期,厂商通过调整价格和产量实现MR=MC的条件,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短期,企业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损失或利润为零。而在长期,若一行业有利可图,则会有更多的厂商进入,是市场供给曲线右移,压低价格,若一行业无利可图,则会有厂商退出,市场供给曲线左移,提高价格,从而使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若短期内一厂商有正的利润,则会有更多的新厂商进入行业,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使原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左移,直到正的经济利润消失。
四十九、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的相同点以及区别
相同点:(1)都是描述和解释双寡头垄断竞争决策的模型,都假设两个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2)在两个模型中,两个厂商都是在给定对方的行为下采取自己所能采取的最好的行为。
区别:(1)两个模型的决策变量不同,古诺模型为产量,伯特兰模型为价格;(2)竞争的结果不同,在古诺模型中,两个厂商最终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高于垄断,两个厂商都有利润,而伯特兰模型中,两个企业最终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出生产,利润为零。
五十、为什么价格领导有时能在寡头垄断市场产生
1、 价格领导是寡头垄断行业一种普遍的价格操纵方式.指行业中有一家厂商作为价
20
格领导,决定商品价格,其他厂商按此价格跟进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格局.价格领导厂商根据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制定价格政策。
2、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由于囚徒困境的存在和厂商们避免商战的愿望,价格具有刚性,但当成本或需求的改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使得企业不得不改变价格时,就会出现一个价格领导制定新的价格并向其他厂商发出价格信号,其他厂商依次跟进,建立起价格领导的格局。
五十一、成功的卡特尔需要的条件
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它通过公开的协议规范成员的行为,以确保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但科特尔通常不能够涵盖该行业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而是只包括一部分生产者。成功的卡特尔需要以下条件:
(1) 其成员必须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议,并遵守该协议;
(2) 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性。成功的卡特尔需要一条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需求的弹性越小,垄断势力越大。当卡特尔不能够控制所有的市场供给时,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也不能很大。
五十二、引致需求
产品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不同的性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为引致需求。厂商购买原材料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生产和销售以获利的目的,因此引致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直接需求间接地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间接
21
需求。
五十三、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是指人们提供的劳动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因为,人们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随着劳动报酬的提高,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报酬提高后,闲暇的机会成本也越高了,闲暇更为昂贵了,因此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人们会消费更少的闲暇而更多的工作,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收入效应,即随着劳动报酬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也提高了,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会增加所有商品的消费量,而闲暇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它的消费量也会随收入增加。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报酬的提高会使人们更多地工作,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劳动报酬的提高会使人们享受更多的闲暇,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在劳动报酬水平较低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较低,工资的增加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当劳动报酬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人们不必提高更多的劳动就可以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因此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五十三、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市场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了反馈效应,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均衡状态的价格和产量.
22
五十四、反馈效应
某一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调整所导致的相关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调整.
五十五、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如果每个人都在竞争性市场进行贸易,则所有互利的贸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都将是有效率的。
五十六、效用可能性边界
效用可能性边界代表了所有有效率的配置,反映了两人在契约曲线上各点的满意程度.在该边界之外的点都是消费者不能达到的效用组合点,而对于边界之内的点都是消费者在既定约束下效用没有达到最大化的点,在边界上的点则是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实现交换的一般均衡的点。
五十七、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偏好是凸的,则每种有效配置,即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五十八、关于公平的四种观点
(1) 平均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都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
(2) 罗尔斯主义:使境况最糟的人效用最大化。
23
(3) 功利主义: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
(4) 市场主导:市场结果是最公平的。
五十九、罗尔斯主义
罗尔斯主义认为,在一个所有成员并不知道自己命运的社会里,个人将会选择某个社会安排,这个安排至少能够让境况最差的人得到恰当的关怀。最公平的配置是使社会中境况最差的个人效用达到最大化.罗尔斯主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罗尔斯主义认为给予生产力高的人较高的奖励可以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创造财富,增加全社会财富总量,从而通过适当的财富再分配,境况最差的人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
六十、技术上有效率的
指一种商品的产出在不使其他某种商品的产出减少的情况下就不能再增加。
六十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内的点表明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生产,边界之外的点是不可能达到的。
六十二、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 交换的效率
(2) 生产中投入要素使用的效率
24
(3) 产出市场的效率
(注意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与边际转换率MRT)
六十三、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则它在生产这中商品上存在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
六十四、为什么反馈效应使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发生很大差异
反馈效应指一个市场上价格和产量的调整对于相关市场价格和数量产生的影响。反馈效应导致了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结果的不同。
例如,对电影市场征税,在局部均衡分析时,这只会导致电影供给曲线左移,提高电影价格,而在一般均衡分析中,电影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电影价格上升,这会使作为电影替代品的DVD的需求增加,进而导致DVD的价格上升,而这又会反过来促使电影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抬高电影的价格.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两个市场都达到了新的均衡状态.由此可见,对于替代品来说,局部均衡分析低估了税收的效应,而对于互补品来说,高估了税收的效应.
六十五、边际转换率MRT
A对B的边际转换率指额外多生产一单位A所要放弃的B的数量。
25
六十六、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是向内凹的条件
大多数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向内凹的,原因是边际转换率递增,而边际转换率递增的原因是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当减少一种产品的产量来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时,为了使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值相同而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是递增的。
当两种产品具有相同生产函数时,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
六十七、在关于埃奇沃思生产盒形图的分析中,假定一种新的发明使得食品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过程变为规模报酬急剧递增的过程,这一变化会如何影响生产契约曲线
在埃奇沃思生产盒形图中,生产契约曲线是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线的切点形成的.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变为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并不意味着等产量线形状的改变。只需重新定义与等产量线相关的数量,使得投入的比例增加小于产出的比例增加。在这一假定下,边际技术替代率将不会改变,因此生产契约曲线也不会改变.
六十八、逆向选择
当买方和卖方没有充分的信息来确定产品质量时,不同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将会以单一价格出售,此时就会产生柠檬问题: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低质量商品会将高质量商品逐出市场,因而市场将会有太多的低质量商品和过少的高质量商品,出现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多出现在二手产品市场和保险市场。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