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典国学再现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我是小助手
显:显赫荣耀。
聿:发声助词。修:学习,发扬。厥:其,他们的。《大雅》:《诗经》二雅之一,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
我是小翻译
孔子说:“我们的身体、毛发和皮肤,都是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的,不敢让它们损坏受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声名到后世,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终极目标。孝,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忠心对待君主,最终目标是要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学习发扬先祖的美德啊!’”考考你的智慧
小学生出学品习 1.孔子为什么说不敢让我们的身体发肤受到伤害呢?
2.实行孝道的终极目标在文章中是哪两句?3.推行孝道的三个阶段都是什么呢?在原文中用
”画出来。“
弘扬传统文化
曹操割发代首
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通过麦田,只要有践踏的,全部斩首。”因此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走过,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按照规定处罚自己。
官员说:“我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这条规定我我亲自下的,现在我的马踩坏了麦田,我理应受到惩罚。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便要自刎,他的手下连忙上前拦住了他。
小学生出学品习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者。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这样说,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代替斩首的处罚。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大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我是小助手
慢:怠慢。
尽:尽心尽力。
一人:一个人,这里指在高位的人,即天子。
小学生出学品习 我是小翻译
孔子说:“爱护亲人的人,是不会在别人面前恶行恶言的;尊敬亲人的人,是不会去怠慢别人的。以爱护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去侍奉双亲,并将这种德行教化施加于天下百姓,使大众都效法遵从,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个人有了善行,万众黎民都会仰赖于他。’”考考你的智慧
1.文章中“不敢恶于人”中恶的含义是()。A不好B坏的行为C讨厌
2.天子之孝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原文中的句子表示。
3.下边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一个人在家里爱护亲人,到了外边就不敢面对恶人了。
B.君主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用来规范百姓的言行。
C.身教甚于言传,因此作为一个君主应该首先修养自己的身心。弘扬传统文化
大孝天下惠苍生
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
小学生出学品习 小学生出学品习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他母亲病了,他就亲自熬药,尝好了冷热才给母亲端过去。
然而,刘恒的孝,并非只针对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皇帝,他对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但他登基的第二道圣旨“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则是很多皇帝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表达了刘恒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的意愿,“对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90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送达;其他由啬夫来送达。”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刘恒可说是首开先河。这么仁德的皇帝,人民怎么会不拥护呢?
中华历史上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汉文帝刘恒以皇帝的身份入选,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以孝治天下,提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节俭敦朴、厚养薄葬,靠仁孝的表率作用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彪炳史册也就成了必然。
参考答案(一)
1.因为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因此我们要爱护它们。2.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3.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二)
1.B2.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3.C.
小学生出学品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