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教-演-练”
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姜晓利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需求也愈发激烈,同样的,社会对于音乐专业的人才的选拔标准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改革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结合当代教育环境大背景来研究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演-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探索出一种更能符合当代音乐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引言
社会注重将人才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接轨,早在2014年,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就下发了有关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的相关文件,力求扩大和改革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在这个以能力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大环境下,地方高校开始积极的探索、创新相关教育模式,而音乐学专业则是密切的与时代联系在一起,因其对于教育的方式、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软硬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音乐学专业教育的转型是每一所地方高校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将对“教、演、练”三种不同步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帮助各地方高校更好地完成转型。
二、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现状(一)地方高校不重视音乐学专业的发展以及改革
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并没有像特色专业得到高校的广泛重视,作为地方高校的一门小众学科,相比于专业音乐高校的音乐学专业来说,无论是从学校的专业培养能力以及各种音乐设施的配备等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虽然有着音乐学专业的文凭,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以至于从地方高校毕业的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大多都与本专业非常不符合,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一些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案
随着我国教学模式逐渐向大众化的趋势转变,高校就普遍开设了音乐学专业这门学科,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则是有双向的影响。由于招生门槛的降低,导致涌向音乐学专业的人才不断增多,但高校缺乏科学的教学战略,教学模式、理念、目标模糊不一,不仅降低了高校教学的质量,也使得音乐人才资源的在不断地流失。
三、“教-演-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价值
教-演-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学校的大小型演出以及比赛等各类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学生教学的途径,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练习,明白自身的短处,同时也会从演出中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内容,使得教学和实践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学生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对于音乐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入,全面发展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规划自身的发展途径。
四、实施教-演-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通过多种教学途径结合的方式来综合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音乐入门的引领者,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教
作者简介:姜晓利,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学,如通过欣赏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作品,不应该局限于以往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基础不同,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进行分层教学,并且结合多媒体以及现有的音乐设备通过声音去向学生传达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意义。(二)演——让学生享受舞台,体会音乐的魅力
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存在于听歌的软件上,还可以呈现在舞台上,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将作品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俗话说台下功夫练的好坏,在台上就见真知,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大小中晚会上以及一些音乐类比赛,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临场反应能力,以及对舞台的热情,使他们接触到真正的舞台,在表演的过程中享受音乐的魅力,领略作品中作者传达的情感,更深刻的感受音乐的意义。
(三)练——安排一些著名音乐作品的练习以及讨论
音乐的创作以及表演形式都是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呈现的,因此,学生要夯实自身的理论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每一个人对于音乐的认知不同,对于作品本身蕴含的情感亦不相同,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也会更深刻。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发表各自的见解,丰富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
五、结束语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整个社会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和标准的提高,社会对于艺术的鉴赏力也在不断变化,而音乐学专业则是这样一门高质量学科,包含高度的表达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的音乐学专业改变教学策略,结合当地的特色,将教-演-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则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也加快了学校快速发展的进程,使得音乐学专业的未来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刘鹏.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3):82-85.
[2]聂卫华.高校音乐学专业发展现状与思考——“音乐学”与“音乐教育”专业之比较[J].当代音乐,2017(23):11-17.
(责任编辑:付晓琳)
2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