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2023-05-05
来源:乌哈旅游
◎讲师论坛 谈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一吴琳 【摘要】:为歌曲作钢琴即兴伴奏。主要应该在。即兴…‘伴奏”两个方面下功夫。总结成两句话:增强“伴 奏”意识,充分发挥功能;增强“即兴”意识。多方训练能力。 【关键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 为歌曲作钢琴即兴伴奏,这是多种音乐专业的人必须掌握的技 能。钢琴专业的人自不必说,声乐、作曲、理论、师范专业的人, 也是要掌握的。教师怎样教好这门课?学生怎样学好这门课?这是 教师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得失,总结成两句话: 增强“伴奏”意识,充分发挥功能;增强“即兴”意识,多方训练 能力。 一.增强“伴奏”意识,充分发挥功能 “伴奏”意识,主要是两点:一是为演唱作“陪衬”,为其“服 务”,伴奏是第二位的;二是演唱的“伴侣”,与演唱者“共同”完 成好音乐表演,伴奏是不可缺少的。近现代的音乐创作,钢琴伴奏 都是作者精心写作的,它更侧重在第二点。因此,伴奏应该充分发 挥其功能,尽力服务好,使演唱与伴奏成为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一)充分发挥功能 歌曲伴奏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七个字:引、带、垫、衬、强、 填、补。 1.引(引导)歌曲的前奏段落,有引导演唱者和听众的情感的 作用,以及引导演唱者的调式感、调高感、音高感的作用。最简单 的前奏,也必须给演唱者一个音。 2.带(带动)在演唱进行中,带动演唱者渐强、渐快。 3.垫(铺垫)给演唱旋律以低声部的声调、节拍、节奏等做 铺垫。 4.衬(衬托)给音乐以旋律、节律、音高、繁简等衬托。如旋 律的音繁多时,伴奏要简约;演唱华彩乐段时,伴奏以长音和弦, 甚至是不发音,让演唱者自由地发挥。 5.强(加强)加强演唱者的强音段落,尤其是高潮段落。此时 的伴奏,要与歌唱旋律同音,使二旋律紧紧裹在一起,形成合力。 6.填(填空)填补歌曲中的长音段落,有些甚至添补一段 间奏。 7.补(补充)补充音乐形象,增加情景气氛。最典型的是阿里 亚比耶夫的《夜莺》,伴奏中塑造了一只夜莺,与演唱者“夜莺”相 互对答、呼应,使演唱生动、有趣。 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毋须赘述。 (二)注意“起伏、首尾 强弱 快慢” 伴奏是为演唱服务的。在正式表演时,伴奏者要配合演唱者, 事先一起对作品作细致分析,进行艺术设计,做到配合默契。在教 学时,要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并着重注意以下事项: 音乐生命的活力,在于其速度和力度。伴奏者要注意与演唱者 作“起伏首尾”“强弱快慢”八个字的临场配合。“起伏首尾”是 四个重点部位;“强弱快慢”即速度、力度两大可变因素及其结合。 田黄河之声2013年第13期 力度基本可分为:强f、更强ff、中强mf、弱p、中弱mp、渐强、渐 弱七项;速度基本可分为:中速、快、渐快、慢、渐慢、突快、突 慢、自由速度八项。速度与力度的结合,那就很多了。 首尾起伏四处,是设计它们的速度和力度。 首先是设计起伏: 1.起处。这里主要指的是高潮处。有全曲的高潮和段落的高潮 之分,又有大高潮和小高潮之分。音乐表演的艺术设计,首先要找 出作品全曲的高潮所在,它一般的力度是ff;而段落的高潮处,力 度可降一级,f即可。此外还要设计它的速度。 2.伏处。即找出歌曲的低谷处,一般力度是pp。此外还要设计 它的速度。 其次是设计首尾。 3.首处:包括前奏和歌唱开头,要设计它的力度和速度。从力 度看,歌唱的开始一般有三类:强起、中强起,弱起。前奏一般是 强起和中强起,极少弱起,因为弱起就起不到前奏的通常作用了。 即使是弱起的歌曲,前奏也多是先强后弱,然后歌曲弱起。 4.尾处:包括段落结尾和全曲结尾,也是要设计它的力度和速 度。从力度看,结尾多用两种:强结尾和弱结尾。还要分清段落结 尾和全曲结尾。段落结尾不要造成全曲结尾的效果,即强时不可成 ff,要f;弱时也不要延时过长,过长就会造成全曲结束的效果。 再是设计作品其他各处的速度和力度,即15个可变因素(力度7 个,速度8个)及其结合。 = 增强“即兴”意识,多方训练能力 “即兴”,就是要“快、简、效”。拿到一首歌曲乐谱(五线谱 或简谱,有伴奏谱和无伴奏谱),甚至是没有乐谱,只靠伴奏者对 歌曲的记忆、理解,不作长时间的准备,即时作应急的伴奏。既然 是“快”,就不能“繁”,必须从“简”,简单、易学,易于掌握。当 然,不能“简”到不起作用,而是要“简”出效果,而且是鲜明的 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具备五种能力:视谱演奏能力、移调能力、 掌握多种伴奏音型的能力、运用音型的能力、音乐总体设计能力。 (一)视谱演奏能力 所谓“即兴”,在于拿到乐谱只有极少的准备时间,就要立刻表 演。如果乐谱的技术性不强,自然就照谱演奏是了。如果乐谱的技 术性很强,伴奏者就得根据乐谱旋律,根据原谱的意图,作简化处 理。因此,要有很强的视谱演奏能力。 (二)移调能力 经常遇到两种情况:有歌曲的五线谱,但演唱者嗓音或高或 低,需要移调;只有简谱,演唱者随嗓音高低定调。 音乐中的各调,作为即兴伴奏者,只需熟练掌握升降号较少的 七个调即可:C、G、F、D、bB、A、bE。它 们最多是三个升降号。其他调与它们相近, 可以移为此七调。 要熟练地进行上述七个调的移调,可 以有以下四个办法: 1.首先熟练掌握七个调的音阶。 2.教材选择的所有曲目,基本不超过 三个升降号,并要由少到多:C、G、D、A、 F、bB、bE。 3.同音名升降调互移(升号多者调移 为降号少者调,降号多者调移为升号少者 调;升号不再移为升号调,降号调不再移为 降号调)。它们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一样, 只是调号改变,这取决于伴奏者调观念转 换,奏法转换:6升移为1降(#F—F),6降 移为1升(bG—G);5升移为2降(B—bB), 5降移为2升(bD—D);4升移为3降(E— bE),4降移为3升(bA—A)。 4.异音名上下大小二度调互移:6升移 为1升(#F—G),6降移为1降(bG—F);5 升移为无升降或3升(B—C或A),5降移为 无升降或3降(bD—C或bE);4升移为1降或 2升(E—F或D),4降移为1升或2降(bA—G 或bB)。 5.七种调互移:将一首简谱歌曲移作 上述七种调演奏。 (三)多种音型能力 学生应该熟练地掌握最常用的、最有 独特功效的几种伴奏音型的能力,它们主要 是: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低音与和弦、 分解和弦、琶音和弦、震音和弦、长音和 弦、军鼓节奏、切分节奏、圆舞曲节奏。即 时根据音乐性质,选择适合的伴奏音型。 1.柱式和弦 多用于进行曲或雄壮、 有力、沉重的音乐中。 例如:朱南溪《中国,中国,鲜红的太 阳永不落》;内蒙民歌《嘎达梅林》,桑桐配 伴奏;聂耳《码头工人歌》,邵敬贤配伴奏。 2.半分解和弦 多用于较轻松活泼的 音乐中。 例如:胡适熙《牧民歌唱毛主席》;施 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郑秋枫《生活是 这样美好》;冼星海《黄水谣》,刘庄配伴 奏;青海民歌《四季歌》,唐其竞配伴奏。 3.低音与和弦 强拍用低音,其他拍 用和弦,具有半分解和弦性质。 例如:陕北民歌《绣金匾》,杜鸣心配 伴奏;新疆民歌《曲蔓地》,辛上德配伴奏; 张敬安、欧阳谦叔《洪湖水,浪打浪》,杜 鸣心配伴奏;刘庄、延生《月之故乡》。 4.分解和弦 多用于较柔和、抒情的 音乐中。 例如:青主《我住长江头》;郑秋枫 《我爱你,中国》;马可《南泥湾》;江苏民 歌《茉莉花》,沈武钧配伴奏。 5.琶音和弦 多用于描写流水或流畅 似水的音乐中。 例如:聂耳《梅娘曲》,宋承宪配伴 奏;任光《渔光曲》,陈贻鑫配伴奏:张寒 晖《松花江上》,张栋配伴奏;王立平《大 海啊,故乡》;冰河《毛主席永远和我在一 起》,汪钟秀配伴奏。 6.震音和弦多用于激情、高潮中。 例如:冼星海《黄河颂》,黎英海配伴 奏;马可等《杨白劳》,黎英海改编并配伴 奏;罗斌《黄鹤楼》。 7.长音和弦与无音 多用于节奏较自 由的华采性质的段落,也用于轻声、亲情的 段落。 例如:贺绿汀《嘉陵江上》;马可等 《杨白劳》,黎英海改编并配伴奏;陈紫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茅沅 伴奏;郑 秋枫《春天来了》。 8.军鼓节奏多用于较轻快的进行曲中。 例如:施光南《打起手鼓唱起歌》:吕 其明、肖培珩《谁不说俺家乡好》,刘庄配 伴奏;石夫《牧马之歌》。 9.切分节奏多用于擅长手鼓的民族 音乐中,如我国的维吾尔族音乐。 例如:马骏英《驼铃》;李巨川《我骑 着马儿过草原》,邓尔敬配伴奏;石夫《牧 马之歌》(结尾处);田歌《草原之夜》,宋 承宪配伴奏。 10.圆舞曲节奏这是四三拍子中最多 用的节奏型,如西欧的圆舞曲,我国现在也 多用了。 (四)运用音型能力 运用音型能力,主要是在不同的节拍 和不同的调式情况下灵活运用伴奏音型的能 力。根据音乐实践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它们 的层次模式是:四二拍(宫及大调式、羽及 小调式、徵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四四 拍(同上各调式);四三拍(同上各调式); 八六拍(同上各调式)。这些,在音乐作品 中都是很明显的,不必举例了。 (五)音乐总体设计能力 音乐总体设计,主要有两点。一是掌 握、运用音乐表现的三条基本原则:统一 原则、对比原则、既统一又对比原则。要 根据音乐选择适合的伴奏音型。二是要掌 投稿热线01 0-65585731\6358501 5 投稿邮箱hhzszzs@8ina corn 握钢琴伴奏的两种写作方法,灵活地、综 合地运用它。 音乐发展的三条基本原则,主要有两 个内容:一是根据曲式结构选择适合的伴奏 音型,二是在统一的曲式内作适当的对比、 变化。 1.音乐表现三条基本原则在曲式中的 表现: 统一原则:音乐是一种形象,伴奏要 基本统一在一种音型之中,如A型曲式。 对比原则:音乐是多形象的,要根据 不同形象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如AB、ABC 型曲式。 既统一又对比原则:音乐是此种原则写 成,伴奏也要与其相符合,如ABA型曲式。 2.统一曲式中的对比、变化: 音乐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断新颖和 风格一致的辩证统一。要不断新颖,否则人 们不愿意听下去;要风格一致,否则难以成 为完美的艺术作品。因此,在即使是统一的 曲式中,也应有适当的对比和变化。 例如: [意]I・科特劳《桑塔・露 琪亚》,全曲基本上统一于一种伴奏音型之 中,但是,在第17--20、25--28d ̄节处,由 于歌曲到了高潮,伴奏中加上了三度双音的 旋律,伴奏有效地配合了歌曲情感的发展。 钢琴伴奏最基本的是两种写法:一是 带旋律的,二是不带旋律的。要掌握它们的 基本功效和速度、力度。带旋律者,旋律一 般在右手,与演唱者的旋律同声,主要作用 是引、带、强;其左手,主要作用是填、 补、垫、衬。其速度要与歌唱同步;其力 度,除了渐强、三种强(f、ff、fff)要与 旋律同样外,其他都要比歌唱稍弱。不带旋 律者,主要用于填、补、垫、衬,其速度要 与歌唱同步,其力度要比歌唱稍弱。总之, 要根据音乐,灵活、综合地运用这两种方法 及其速度、力度。■ 参考文献: [1]罗宪君,李滨荪,徐朗.声乐曲选 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徐雅琴.钢琴实用教程.南京:江苏教 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吴琳,女,出生于1974年,硕士,无锡 太湖学院音乐系,讲师。 (无锡太湖学院音乐系) 黄河之声2013年第13期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