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开展自然教育探索
作者:吴冬梅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9期
摘要:围绕环境、材料、 教师与孩子互动等三大课堂要素打造自然课堂,提高教师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美术课堂学习与活动的能力,同时,幼儿在自然、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中、在与自然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其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多种能力的发展。首先,通过自然、生态的课堂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其次,利用多样、环保的自然材料,促进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再者,与常态、轻松的自然互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关键词:自然课堂;和谐教育
“自然课堂”的提出源于对幼儿园整体特色的思考,我们认真分析园所实际情况以及社会教育大背景,确定了“自然和谐、快乐发展”的特色目标。几年来,随着对特色的研发与深入思考,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特色是一个整体。课程作为彰显特色的一个方面,我们提出自然课堂这一理念。经过实践,在自然课堂理念的支撑下,我园围绕环境、材料、 教师与孩子互动等三大课堂要素打造自然课堂,提高教师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同时,幼儿在自然、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中、在与自然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其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多种能力的发展。 一、自然、生态的课堂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纲要》中提出:“实施环境育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同时,也指出:“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从本园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现有资源。”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教育环境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自然材料与生态的自然资源,开展我园的教育活动,使儿童在融入情景的教育中,促进其主动发展。
室内,我们利用各种自然材料为幼儿创设可供幼儿欣赏、操作、思考、游戏的室内外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促进其主动发展。如:教师将幼儿常见的材料,制作成精美的画框、装饰物以及各种玩教具,同时,在美工区、自然角等区域提供各种自然物的半成品,引导幼儿开发想象,大胆制作。幼儿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创造与自然与朴实之美。在户外,沙、胶泥、石头、向日葵杆、竹竿、绳子等自然材料变成了游戏材料。孩子们做石头画、玩竹竿跳、爬绳子…,在欢快的运动中发展了大肌肉动作。种植园里,春天,孩子们动手种植各种蔬菜、花草。夏天、秋天,他们亲手收获各种果实。体验着四季的美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纲要》中提出:“尽量多利用室外空间开展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沐浴新鲜空气和阳光,回归自然”。幼儿园周边的田野、阳光、清风、绿树的自然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舒适、广阔的空间,因此我园开展“阳光大课堂”和“亲亲大自然”活动。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重视与开发的能力。 使教师从课堂就是教室的一节课中跳了出来,树立了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处处都有教育资源的教育观念。使我园的教育更自然、更贴近幼儿生活。
二、多样、环保的自然材料,促进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
材料物化着目标。《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利用废旧环保物品和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我园本着贴近幼儿生活,就地取材的原则。将自然物搬进课堂。为幼儿提供一个可看、可想、可探索的学习氛围。为幼儿探索提供适合的物质保障。
在活动中,与孩子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物品都成了孩子们课堂中的教具与学具。也是我园“自然小百科”的主要内容。如:孩子们很有创意地运用废报纸制作成望远镜、小飞机以及各种粘贴画。这些作品虽不算精美,但是孩子的宝贝,孩子们在“废变宝”中,感受到成功。枯草和枯枝在冬天的田野里随处可见,老师与孩子们将这些材料收集来,制作成艺术画,开展“做鸟窝”等活动,使幼儿在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物的价值所在。此外,我们还结合幼儿的需要,引导幼儿收集与利用各种材料。如在“制作稻草人”活动中,幼儿看到地里有很多稻草人,因此,也想为自己班级的菜园增加稻草人看护蔬菜。因此,孩子们在家里带来稻草、草绳、葫芦,旧衣服、竹竿等物品。自己制作稻草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合作,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自然物的利用,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激发了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孩子们在揭开这些物品背后故事的同时,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教师通过利用各种自然物,巧妙地开展教育活动。既拓宽了教师的思路,培养了教师设计与组织能力。同时,树立了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及结合幼儿生活开展教育的课程观。 三、常态、轻松的自然互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和班级要形成和谐、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感到安全、轻松和愉快。”良好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注重幼儿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首先,我们提出教师常态、自然的授课方式。引导教师工作自然常态,为幼儿营造一种安全、舒适的和谐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提倡教师穿着大方、举止自然。以轻松的语调、会心的笑容面对孩子。其次,我们鼓励课堂常态,不刻意去设计组织观摩课。而更多地关注在真实的工作中发现真实的问题。久而久之,使教师少去了摆样子的浮躁、而能够静下心来分析课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一次园内骨干教师做客。教师制作了很多教具。并采用了分组指导的策略。在大家讨论这节活动时,我首先肯定了教师为这节活动做出的努力与教师大胆的尝试。但同时,我也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出:“目前,我园每班两名教师的情况下,课前准备过多会牵扯教师相当多的精力,不现实。同时,我们在分组中,两名教师指导4组,在孩子没有分组活动经验的情况下,也达不到。最终,我们达成共识:教具尽量就地取材,或稍作加工。分组要从基础逐渐过渡,让孩子的经验逐步积累。通过这样的引导,使教师慢慢从从重形式向种孩子发展上靠拢。同时孩子在教师营造的自然氛围里,良好的人格特征逐步形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