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

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

2024-01-05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2期 2002年4月 宁渡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VOI 24 No 2 Apr 2002 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 金林祥赵会可 摘要: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晚清时期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国家财政形势恶化是教育经费不足的根 本原因,统治者不重视新式教育是经费不足的重要原因,无处不在的浪费叉占去了有限的经费.加剧了教 育经费紧缺的状况。 关键词:晚清;教育经费;不足:原因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2)02—0010--05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教育近代化的初始阶段。原有的封建教育体系因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 要而逐渐衰败,以科学性、实用性和初步普及性为特征的近代教育开始蹒跚起步。教育体系的这一 深刻变革带来对教育经费的大量需求 然而,纵观整个晚清时期,清政府对新式教育的资金投入严 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新式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新教育发展的“瓶颈 。许多兴学实践都因为 教育经费紧缺而缓办或停办,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因而放慢,丧失了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的契 机,其教训不可谓不巨。那么导致晚清教育经费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社会经济环境恶化是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原因 从国家财政看,巨大的财政赤字和濒临崩溃的金融体系,使清政府不可能做到全力以赴兴办教 育。退一步说,即使有兴学的热情,也无法从空荡荡的国库里拿出大把的银子 甲午前后,晚清政府 岁人约8 000万两。然而甲午战后,清政府向外国贷款7次,计34 000万两,加上利息,共60 000万 两。这7笔外债每年的本息偿付额达2 490万两,成为甲午以后清政府的常年负担。庚子以后,清政 府每年颓赔2 800万两,这样,清政府每年应付外债和赔款本息额高达5 290万两“ ,占去其总岁人 的68%。军费和新政投资又占去了赔款外支出的绝大部分,所以教育经费只能占国家总支出的一 小部分 据1991年财政预算,总岁出为298 448 365两,而学部和各省教育经费合计不过 2 747 477两,只占不足1% 。在学堂数和学生数高居全国之冠的四JII省,1908年总岁出为库平银 14 964 926两,其中解款、协款分别占43%和1 3%,余下的6 663 179两本省支款中,行政费.军政费 各为2 239 634两和3 773 004两,供占91%,而教育经费289 749两,仅占本省支款的4%和总岁出 的1 9%t l(I ,一㈣ 据宣统Z-年(1910)预算,清政府国库人不敷出达41 687 300两 ““ 金融形势的 恶化、财政的超负荷运转,使得晚清统治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不出钱来办教育。即使如张之洞、袁 世凯之能干,在他们所办的官立学堂中,经费也严重不足。如直隶省官办的】1所大学、高等学堂.专 门学堂中和2l所中学堂,共开支经费462 911两,其中经费最多的北洋大学堂为68 000两,最少的 曲阳县中学仅为96两 湖北省14所官立学堂的常年经费,除文普通中学堂达 56 784两,荆州驻防中学堂32 8l1两之外,其余大都在7 000至2 000两之间 经费人不敷出的4 所,勉强应付的4所 ” 其它经济落后,地方官无能的省份,就更不用说了。 从民间投资渠道来看,广大平民已被清政府搜刮净尽,鼠雀俱穷 他们维持生活尚且困难,自 收稿日期:2001--09-29 作者简介:金林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2);赵会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N ̄Ng ̄ (上海200062). 一...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金林祥等: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 然无法拿出钱来兴办地方教育事业。首先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病态的经济。1 887年,中国只有 土地79 152万亩,而人口却有45 000余万,人均耕地1 7亩。福建人均耕地下降至0.538亩,广东下 降至1.16亩。据一些学者估计,要想在当时维持“饥寒界限 ,人均耕地起码得4亩“1(3 。其次是 连年战争对生产国的破坏和转嫁到平民身上的军费开支、赔款开支。最后是新添名目繁多的捐税, 如竹捐、木捐、炭捐、肉捐、花布捐、人头捐、窗户捐等等,几乎是 无物不捐 。所以1 883年的江苏,农 民完租后,“食用所需几无斗升以髓妇子”,到冬天 一家数口,棉被质尽,而互抱通宵者 。在松江, 农民每年所产,“还租而外,更去工本,所余无几,实不足以度日用 。四川井研县, 佃户终岁勤劳, 仅仅白食其力,值歉收,虽罄其所有,不足输租税 J【_”)。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让他们的子弟免费接 受教育,他们也极不情愿,遑论让他们出钱办教育。 依民间之言,吾家子弟,每日以采薪拾柴为生, 入学堂是断我生路也 l(2” 。所 ,无论是从主观愿望上,还是从客观现实情况上,普通平民都无法 承担起出资办教育的重任。 晚清时期新式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除了国库拨款、绅民捐款外,主要措施还有整旧作新(把旧 有书院、社学、义学,贡院、考棚,文庙、学宫等传统教育与考试机构改为新式学堂,并将其学田、学 产、科举考棚费、宾兴杂费、祭祀典礼费等改作学堂经费)、破旧立新(把寺院道观等宗教迷信场所或 者民间宗祠、善堂等改造为学堂,把其田产.资财全部或部分征为堂经费,或者把司法部门没收的逆 产、绝嗣、逃亡家产、罚金等充作学堂校产和经费)、学费收入、分配学额的协款收入,学务贷款、存款 利息收入等。整旧作新、破旧立新在大规模兴学尹始,可 为教育提供较多的房产、资金支持,但可 供改造的资源毕竟有限,当寺院、书院被改造成学堂之后,这种经费来源也就枯蝎了。学费收入在 经费来源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但从提供膏火到收取学费的转变也引起生源减少、学堂风潮等问 题,不利于普及新式教育——“救死尚且不赡,奚暇治学? 。学务贷款对于留学生渡过难关不无小 补,但总的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对整个教育影响不大。协款收入和利息收入也只能部分解决兴学经 费,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对晚清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主要投资渠道的 国库拨款不足,教育经费短缺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二.最高统治者主观上不重视教育是教育经费短缺的重要原因 晚清最高统治者对兴办新学,引进西学并不十分感兴趣,甚至是心存疑虑、蓄意破坏。即使有 钱,他们也不愿用于新教育。作为封建文化的总代表,他们对即将引入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具有本 能的防范与抗拒意识,这是他们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清初杨光先在《不得己》中说: 宁可使中夏 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无好历法,不过汉家不知台朔之法,月食多在晦日,而犹享四年之 国祚。有西洋人,吾,瞑其挥金以收拾我天下之人心,如昔火积薪之下而祸发无日。 清束大学士 倭仁等人高举 夷、夏 、“义.利 , 道、器”,“人心,技艺 、 祖宗成法 的首先大旗,陶醉于夜郎白大 的 文化优越论 中,盲目反对西方文化教育。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外表,掩盖着害怕与外来文化接 触的自卑实质。杨光先.倭仁这种以牺牲理性和科学来保全封建文化的思想最能引起清朝最高统 治者的共鸣,露骨地表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恐,瞑心理和排斥态度,以后的禁教、闭关正是这一思想 的逻辑延伸.而1867年关于京师同文馆开办算学馆的争论,1881年留美幼童的撤回,1898年戊戌 变法的失败,也是这一思想的最好注脚。尤其是顽固不化的慈禧当政时更是如此。虽然形势逼迫她 不得不做出一点“新政 的架式,但她在骨子里一直不愿,甚至仇视兴办西学、洋务。即使国家可以 拿出来一点钱,他们也不愿意用到教育上。如从1888年开始,为修建颐和园,慈禧挪用海军经费 1 200~1 400万两[t o](21 51,至少是间接上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又如,甲午战后的第二年,清政府 割地赔款,致使国库空虚,又值全国大旱,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慈禧却以年久失修为名,把修建了22 年的她的陵墓的地上三殿全部拆除,重建工程一直持续了l4年,到其死才结束。重修后的三殿,装 饰得金碧辉煌,仅贴金一项,就用去黄金4 592两之多。1908年l1月慈禧死后,赔葬极为奢华。仅凤 冠上的一颗珍珠,就值1 000万两白银。其它随葬品也极为奢靡,据时入估计,仅皇家随葬品一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 宁渡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 即值5 0o0万两白银”“,而当年全国的教育经费岁人仅21 461 503两。其数目之悬殊、轻重之倒置, 显然不能仅仅用“头发长、见识短”几个字来解释。统治者对新式教育的偏见还表现为管理机制的 长期缺失。新式教育长期没有专门机构管理,任由各地自行其是、自生自灭,直到1906年中央才设 置有职无权的学部,管理全国新式教育,此时距l862年第一所新式教育机构京师同文馆设立已经 44年了学部成立之时,晚清政府已形将就木,根本无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中央既然如此,各级 地方官员 tb领神会,更是不把教育放在心上。对清政府的口头上的兴学诏令,他们并不积极作出反 应,总是找借口推诿。I903年,《大公报》载文:“支年迭逢明诏,令各省广建学堂,海内志士,欣喜奔 告,以为不数月可见三代庠序之盛。乃今几及一年,而综厥所见,闻见不逮所期。 作者一针见血的 指出,各级官吏将办理学堂不善归咎于 筹款无着 、“经费不足 ,根源在于各级政府不重视教育。 果其志在必行,虽剜肉补疮,亦所不恤 0 。 。这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严重的经费浪费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紧缺 晚清吏治百病丛生,这也必然影响到作为吏泊一部分的学堂教育。再者,学堂属于新生事物, 没有成例可循,没有统一的法令来规范,自然很容易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教育领域管理混乱,制 度缺失,导致教育经费的严重浪费。 1、膏火奖赏浪费 膏火叉名禀饩,是封建时代官学和书院对贫寒诸生的衣食补助,其本意是资助寒士顺利渡过十 年寒窗而无后顾之忧 在历史上,膏火曾对封建教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新式学堂中, 这种福利制度被保留下来,而且领受膏火的人数扩大,份额提高。同时,由于学生住校受教,吃住均 由校方提供,这部分钱不再具有补贴食伙食的功用,实际上成为俸禄。给学生发俸禄,就增加了教 育成本,挤占了教育经费。如在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的膏火奖赏共计1 910两“ ,占经费总预 算8 o00两的20%。1 893年该馆膏火奖赏支银1 460两,240元叉350千文¨ ㈣ ,合计约值银1 910 两,相当于其常年经费6 51)0两的29% l898年啦 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学生膏火(实即俸禄,不 包括伙食、奖赏等项)50 408两,占大学堂常年经费1 88 680两的27% 。 后来,一些学堂取消膏火制,而把省下来的钱作为奖赏发出去。这本来是一个激励学生认真学 习高深知识的好办法,然而当奖赏面太宽 次数太勤时,这就叉成了变相的膏火,或者说是俸禄。在 率先实行改革废除膏火制的两湖书院中, 学生的膏火与奖赏也相当多,每人每月可领膏火银4两。 另外,每月考试成绩列超等者获奖金12元(约合银8两6钱),特等者10元(约台银7两2钱),平等 者8元(约合银5两8钱)。事实上每月有80%以上的人得奖”。所以有人说:“年终大考成绩,各门 分别计算,共可得奖金百余元(合银70余两)。其待遇之丰,实足以养家。 …”无独有偶,在京师大 学堂中,人均膏火1 01两…Ⅲ 。而当时七品县令的每年官俸才45两 。 除此之外,学生还享受许多其它福利。如京师同文馆学生,无论留学还是外调,都由学堂发给 整装费 、 川资 等项;学生加家省亲、完婚、守孝,不但不扣膏火,而且也同样酌情给予川资。这种 福利性的优待,在当时官立学堂中是非常普遍的。这主要是因为,官办学堂大都属于一定的政府机 构,学生相当于候补官员,毕业后即可得到相应品秩,而且有些学生本身即为现任官员或者候补官 员。这种官场 学堂混而为一的角色混乱,是教育经费被挥霍掉的深层原团。 2、伙食浪费 学校经费的一部分用于学生的伙食,本是正常现象。然而当伙食标准过高、学生故意浪费粮 食、毁坏食器的时候,性质就不一样了 在清末的中等以上教育中,伙食方面的浪费与破坏非常突 出。在八旗中学中,伙食标准是每人每月纹银8两。每天的伙食是大米鱼肉,菜肴满桌。同文馆中 每餐8人一桌,六菜一汤,冬天是四菜一火锅,鸡鸭鱼肉都有 。学生甚至自拿私带学堂的白糖 。 鸡蛋、茶叶点心等食品,而且稍不如意,就借饮食闹事,毁坏食器。“一次一顿饭,(故意)烧坏了三十 几个火锅。叫厨子盛饭,来的稍迟,便把碗扔给他,接不住就摔碎了,一顿饭不知碎了多少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金林祥等: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 13 而在重庆府中学堂,免费饭菜毫无限制。如果哪一顿饭刚刚够,学生相约每人多吃一碗,结果就由 够变为不够了。投吃饭就不去上课,坐等着煮饭吃第二次,吃了再去上课。这样有时一天之内要吃 五次。有时晚饭不够,就发鸡蛋糕,每人三枚或四枚,经常这样搞 ‘ 。有人统计,清末由于饮食而 发生的学潮达21次 ”,而不轻不重的毁坏食器,浪费粮食,殴打、赶跑厨子,就更是见怪不怪了。 就连复旦公学这样非常重视自治,具有革命朝气的学校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伙食问题,成 了当时学校当局 最伤脑筋的事 ”。 这种故意性的浪费与挥霍,不能单纯全部归结于学生争吃争喝争待遇。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 痛心的挥霍与浪费,主要是学校当局投有制定明确的财务制度,学生不知道收缴的钱如何花掉了。 如重庆中学堂的“五顿饭 ,主要是学生对每学期32两学费银怎么用有疑问。而象八旗中学.同文馆 学生不交学费也出事,则是学校当局管理制度不健全,学府.官府角色混乱,纨绔腐败纠合在一起所 产生的恶果。 3、冗员过多 清末学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差过滥,教师与教学辅助 表1两江师范同东京高师学务比较表 ‘ 人员过多。学生数量少,师生比降低,学校分散且规模小,从 而使生均教育成本相应提高。 在京师同文馆中,配有多名苏拉.皂役伺应洒扫.茶水、 买办、灯烛等 bJ,-,不少学生还自带家丁随从。1890年, 因 馆中闲人太多,出人杂乱 ,及屡有失窃、酗酒、口角等事,学 堂不得不发布堂谕,加以限制; 酌定共用家人若干 名“”“ 。而在管理人员方面,则有总办.帮办、提调、监督、 文案、支应.坐办、襄办.司事等各种名目。这些冗员挤占了大量的学堂经费,降低了教育经费的利 用率。如果拿以办学扎实著称的两江师范与日本东京高师相比,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生均耗费过 高就显得非常明显。 由表1可见,前者经费多于后者而学生人数却不到后的1/3。江苏咨议局的调查报告揭穿了其 中的秘密。该校有监学4人,而实际任事都不过一、二人,有8名日籍教习,却配有11名翻译,另专 设编译讲义1人,司事多达26人,“为中外办学者所未闻见 。最可怪者, 东西洋专门学堂大学堂学 生多者数千,少亦千余,然而夫役之数不过一二十人 。而两江师范中杂役竟达1 35人之多,年费至 9 000余元。其中有亲兵、巡丁、茶房.鼓号兵.剃头匠,甚至用印家人,等等,简直就是一座封建衙 门 !而1874年,沈薛桢在奏请派送30名学生留学英法时,章程中规定要同时振去监督1人,委 员4人+厨子、剃头匠.裁缝等8人。学生住房,还要雇三.四名外国仆人[1 3]095)更可悲的是,有些人 明知冗员之弊,而犹不得不遵从俗例,造成浪费。如张謇在开办私立通州师范时,明知教学辅助人 员少,即便于管理+又可节省费用, 然犹不得不求适于通行之俗惯,故所定丁役,视日本为 多 [16](282)。有限的教育经费就 是这样被挤占了,使本来就不足 裹2中日学堂各学生数比较表 的教育经费更加不敷从事使用。 上述三校主事者张之洞、沈薛 桢、张謇都是当时学界精英,尤 以精通学务著称。他们办的学 校尚且如此,其它学堂更不用说 了。 而在一些财力不足的地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正 学校中,常见的浪费是学校设置分散,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低,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因而导致生均经 费过高.1909年,京师250所中小学堂中,学生人数低于4O人的有184所。l906年,天津 各高等班 人数有少至十五、六人者,更有七、八人者,甚至五、六十人绝之未见,是各学堂徒有六 七班之虚名, 岁费巨款,而造就却属无几 0 。山西中医学堂有学生6O人,却有教员5人,川资车马项下,岁支 银780两,几近学堂经费十分之一[1 6](545)。如果把1908年的中国学堂同l902年的13本学堂各项指 标逐一比较,就可以看得更为清楚(见表2): 除专门学堂之外,其它各校的校均人数,中国同13本都有很大差距。如此小的校均人数,只能 分散使用教育经费,无法产生规模效益。 4、其它浪费 除上述浪费以外,晚清学堂风潮、退学风波、乡民毁学等,都严重地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 序,人为地造成校产设备的损失。晚清时期,经济窘困,政治动荡,各种政治、军事势力都插手教育 界,使教育问题演化为社会政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1902~1911年,全国共发生学潮502次,波 及京师和2O个省份的各级各类学堂 】I” 仅1909 1911年,浙江、江苏、江西 福建、四川 广东等 省,就发生乡民毁学32起,乡民不但焚毁学堂校舍、设备、书籍,而且捣毁统计处、教育会、劝学所、 研究所,甚至拆毁校董房宅,殴打教师、学生。如1910年4月,长沙发生饥民暴动,中路师范被焚毁, 房舍 图书皆成烬,生徒数百,仅以身免 ”。这种阵发性 突发性事件,破坏性极大,造成教育界 的低效能高损耗。 正是以上几种原因,晚清的教育经费总是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时刻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晚 清新式教育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培养不出足够的近代人才,无法提高综合国力,在以后的残酷竞争 中步步落后,也就在所难免了。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深刻的教训,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机会,切 实增加教育投人,合理使用教育经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I】王开玺武昌起义君清政府财政的彻底崩溃[J]历史档案,1 993,【4) [2】桀义群庚子赔裁与晚清财政舶崩溃【J]杜会科学辑刊,3992,f3) [3】中国教育大事记[N】东方杂志,191 1-03・06 [4】桑兵晚清学堂学生和杜会变迁[咖.上海:学林出版杜,]995 [5】张研.清代经济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杜.1998 【6]许纪蒜等.中国现代化史[c】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7]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中国近代经济史(上)[c】北京:人民出版杜,1976 隅]朱有壤t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杜,]987 [9】金林样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杜.]995. 【10】苑书义李鸿章侍[咖.北京:^民出版社,199] 【1l】赵林涛慈槽睦纪略 中国教育报.1999_0】-26(7) 口2】闰杰近代中国杜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c】杭州:浙江^民出版杜,1998. [13】朱有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杜,1983 f141朱有舷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杜・1986 [1 5】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c】北京:』、民教育出版杜,]986 [16】来有味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cl上悔:华东师大出版杜・1989 (责任编辑赵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