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白的把酒问月[把酒问月翻译赏析

李白的把酒问月[把酒问月翻译赏析

2022-06-15 来源:乌哈旅游


李白的把酒问月[把酒问月翻译赏析

《把酒问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词全文如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

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历来为人所激赏。

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隐没。

⑷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问一问。人想攀登明月难啊难,月亮却老跟着人走。月亮如飞天明镜每天都照耀红色宫殿,云雾散尽,月亮皎洁的青辉流满天空与大地。每天都看到月亮从海中升起,也看到她每天从云间山后消失。春去秋来,月亮上的白兔总在那里捣药,月宫里的嫦娥与谁作邻居。现在的人有谁见过古时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人。古人和现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样,一波接一波的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没有改变的。其他的咱们不多想,就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时候,月亮的青辉总映照在金酒杯里。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悠悠万古,长

存不变的明月,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把酒问月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今人不见古时月,实际是在说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