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学的困惑思考
【摘 要】 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是美术作品欣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淡化甚至忽略了最关键的以培养学生审美功能为目的的美术教学重要环节,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达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目的。
【关键词】 学科定位 审美功能 弱化 实现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自开设美术欣赏课程以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几年的教学实践,伴随着不断探究、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当中,可谓喜忧参半,既有感悟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也产生了种种困惑迷茫,甚至无所适从。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为了寻找因应的操作策略,在教学中进行了自我反思、剖析,在此提出的问题,仅仅是肤浅表层的思考,现择其概要,抛砖引玉,以求广大同仁指正。
1 美术学科的定位
目前,各学科新课改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作为一门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为目的重要课程,其不可忽视及替代的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对我们的教育机构来说,对我们的学校管理者们来说,或者其它学科的教师们来说,美术学科的作用究竟是什么?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其审美功能是否真的不可替代?其认知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它是如何提高人的艺术素养的?是如何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的?它是如何驱动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它是如何开发人的右脑的?它与其他科学的区别又在哪里?这些问题我们都思考过吗?都了解吗?
体音美学科曾被称为“小三门”,各门学科中处于从属的作用,是陪衬,是装点门面。美术教育更甚,有则可,无也罢,美术教学们可谓“超凡脱俗”,事不关已,无论大小考试,只须作壁上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可以肯定,只要中考,考试形式不改变,这种现状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毕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可谓影响深远,长盛不衰,行之有效。所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在困惑中走过,在思考中度过,甚至徘徊过、怀疑过,问过自己究竟该如何去做。然而,当看到法国拉斯科洞穴中2万多年史前人类的原始壁画,看到商周的青铜、秦汉的葬俑、魏晋的石刻、盛唐的三彩、宋元的瓷艺、明清的精湛奇巧,看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寄托情怀、托物言志的山水花鸟、风俗人物,再看到打开互联网后无处不在,眼花缭乱地刺激着你的眼球的图形图像,你就会感到,美术和人类的思想,美术和人类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那么,美术的定位,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只能说,忽视美术教育,是一种短视的、功利的行为,是唯升学率、唯分数论的具体表现。但是,我们的家长,会容许一所不顾升学考试,只顾埋头课改的学校的存在么?我们的学生,会不顾成绩好坏,只管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吗?我困惑。
2 美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弱化
美术教材的导言中提到,美术欣赏教学具有四个主要功能,即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其中,美术的审美功能在美术的各种功能中是最关键的,因为美术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娱乐功能,都要通过审美功能去实现。但是,我们并不具有天生的审美能力,造物主赋予我们观看世界的眼睛和想象力,如何把它转化为审美的眼睛和审美的想象力则必须信赖学校、社会、家庭所给予的审美教育。
在美术的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感觉能力。实际上,审美能力不是那种能通过逻辑揄或仅凭直觉就能辨识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美术的审美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包括对美术的审美态度,对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特征、风格样式的感受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传授美术作品中的相关知识更为重要,这是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中真正重要的环节。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很多情况下,学生对这个重要的环节兴趣索然,要求学生回答对作品的形式结构的感悟理解时往往顾左右而言它,说不出所以然,最终是教师自问自答,包办一切。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往往注重介绍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画家生平,穿插一些趣闻轶事,对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刻意经营,以求收到奇效,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这很容易再次陷入美术教育的误区——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不重审美教育的实质。说实话,评述课堂上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勉为其难,“看上去很美”了,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是突出了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娱乐功能,而美术教育中最关键的审美功能却被弱化了,这当中,审美感悟的过程往往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这样的课堂,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美术审美教育。如果真要这样上课的话,随便一个语文科教师,或者历史、政治科的教师,都可轻松完成。换句话说:即使我们对《清明上河图》中所有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分析得头头是道,能将《清明上河图》的传承脉络说得清清楚楚,也不能证明我们在审美的意义上真正把握了这幅作品。只有把这些作品的形式,例如构图、色彩、线条、明暗、风格样式等等联系起来进行感受和领悟,这些知识才能转换成审美经验。再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由于学生对基督教产生的背景缺乏了解,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一知半解,对这张作品阴暗、模糊不清的画面毫无兴趣,却从没学生来否认说,哦,难道这是一张天才画家的“杰作”吗?既然大家都说这是“杰作”,是“名画”,那就“是”吧!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美术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精挑细选的结果,都是浓缩产生的精华,但风格都不尽相同,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但学生就不同了,他们有着个性差异,他们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应该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难道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但出现这个问题的症结不完全在于学生,可以说,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应当产生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我们常常习惯性地偏离了美术所学教学的初衷,我们没有从根本的出发点去完成美术欣赏教学的最终目标。
3 美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实现
由于推行应试教育的结果,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不二利器,且由于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手段“灌”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猛一些”。事实上,本人非常赞成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如果仍然延续“灌”的模式,于心何忍?学生已经被“灌”得麻木了啊!已经喜欢了这种每天被“灌”的感觉了啊!如何突然停“灌”,反而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任你口吐白沫,我自岿然不动。所以,我思考:该如何实现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呢?
3.1 在审美教育中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生活中本来就不缺乏乐趣,美术作品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体验和升华,是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做为欣赏者,完全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去体验、去感觉、去追摹前人的心境。这种体验的过程是快乐的,是有着不可言状的美,是可以意全的美,我们何必把这个体验美的过程变成呆板的说教,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呢,事实上,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的美所能感受的快乐,不仅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还包括体验西方现代美术中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及野兽派的作品中的怪诞、恐怖的形式与形象所引起的快乐。许多学生不太容易接受那些抽象化和强化了的视觉形象,这实际是对西方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的不了解造成的,许多西方现代美术作品是画家主观世界的写照和表达,实现表现为各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追求。受条件所限,我们并不能要求学生深入这种情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来说,这种要求是不公平的,是不太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告知什么是形式、比例、对称、对比、调和、节奏、韵律、构成方式,教会学生如何体会形象与色彩的美,因此,这个过程也并非毫无乐趣,并非无法感知。
3.2 审美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美术的审美所产生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约束强迫其接受,而是美术作品所包含的美和意义,熏陶、感染了接受的结果,美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不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它让我们无法视而不见,校园中苍劲浑朴的古树,色彩和谐的花草,风格各异的建筑,都给我们以自然的美感。艺术是相通的,试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能多些雕刻、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让我们的每一个感官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来感知生活,体验生命和自然的美,一定能使我们的心灵奏响和谐之音。接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精神境界和审美趣味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的提高。在现代社会,艺术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就得不到应该有的审美享受,也可以说他们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是狭窄和有限的,甚至是庸俗的丑陋的。而审美教育能使他们更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人生的悲欢苦乐、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使他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他们欣赏、感觉美的能力。
4 结语
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者的过程。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美术教学再次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能在困惑中不断反思,不断前进,使我们的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