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24-02-13 来源:乌哈旅游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爱好 B . 嗜好 C . 好学上进 D . 中国好声音

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消遣 班斓 绿树成阴 B . 俯瞰 竭力 气喘于于 C . 肺腔 走廓 切夜难眠 D . 按钮 咳嗽 胳膊肘

3. (2分)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概物极必反 , 最近书店里的生意也日渐冷淡下来,我想这就是“韩潮”(韩寒书潮)过后的一种必然现象吧。

B . 这是个不求甚解的年代,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虽处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但似乎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细心研习业务了,大多数的人只是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

C . 只有那些对学问永远虚怀若谷的人才是永远上进的人。

D . 学校图书馆是他每天光顾的地方,无论刮风下雨,他总能若无其事地静下心来学习。 4. (2分)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寂静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 。 , 。 , 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①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 ②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③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 ④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问津的山谷而消殒意韵 A . ③②④①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①②④③

第 1 页 共 9 页

5.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 . 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C . 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这又一次证明了人类的力量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 . 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 , 能够思维。 6. (2分) (2020九上·岑溪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秋游活动,我们接触了自然,开阔了视野。 B . 李明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全班同学效尤。 C . 看到王俊同学的滑稽动作,我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D . 为了增强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市交警大队深入各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专题讲座。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7. (2分) (2014·莱芜) 名著阅读。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 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7八上·宁江期中) 积累与运用 (1)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 (2) ________,小人长戚戚。 (3)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4) 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5)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6) 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 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9 页

(8) “游赤壁,杜牧之抒情怀”是将诗题、作者及诗的主题联系起来拟的上联,请以同样的方式对出下联。 上联:游赤壁,杜牧之抒情怀 下联: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1分)

9. (25分) (2017七上·泰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②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④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 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字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 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3) 第④段中划线的“这”具体是指什么? (4)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10. (21分) (2017九下·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空气中取水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

第 3 页 共 9 页

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 第②段中划线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11. (15分) (2020·广西模拟) 研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在京发布。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画面由双手、绿叶、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等构成。

【材料二】我国古代就有在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传统。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6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植树节逐渐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材料三】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 选出对上述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主要介绍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画面的构成元素。

B . 材料二,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1.66%,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C . 材料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知,我国植树节的意义包括纪念孙中山、传承民族传统、建设美丽中国。 (2) 请为即将举办的“桂林市播种绿色行动”挑选宣传标语,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 . 人人奉献爱心,共建绿色桂林。 B . 绿色城市,美丽中国。

第 4 页 共 9 页

C . 播撒一片绿色让桂林更美,爱惜万千树木让你我同行。 D . 大美大爱,图强图新。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 阅读下面苏轼小品文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皋闲题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 ,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⑦死法:死于军法。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②虽兵阵相接

胜:________ 虽: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B .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C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4) 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 (5) 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 (2020·宝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答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 5 页 共 9 页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________,两首诗都是作者在________(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2)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泺、闪闪发光的样子。 B . “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側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 . “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 . “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点 诗题 诗题提供的信息分析 天气情况或者季节 作者的行为 诗的写作特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初晴后雨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①________ 踏春 从远近或高低角度变化,写出景物特点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9·瓮安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走过十四个春秋,岁月已然流逝,记忆却依然鲜活。那些成长岁月里的成与败、聚与散、爱与恨、得与失,曾经让你那样感动,那样震撼,那样快乐,那样痛苦,那样骄傲,那样失落……人生就像一条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品咂这些记忆的结晶,百般况味,萦绕心头。

请以“我们毕竟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7-1、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

8-1、8-2、8-3、8-4、

8-5、

8-6、

8-7、8-8、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1分)

9-1、9-2、9-3、

第 7 页 共 9 页

9-4、

10-1

10-2

10-3、11-1、 11-2、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

12-1、12-2、 12-3、12-4、12-5、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3-1、13-2、

13-3、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