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1 1.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1 1.2 主要工程量------------------------------------------------------------------------------------------1 1.3 工程特点---------------------------------------------------------------------------------------------1 2.编制依据 --------------------------------------------------------------------------------------------------1 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2 4.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2 4.1人员组织、分工 ------------------------------------------------------------------------------------2
4.2人员要求-----------------------------------------------------------------------------------------------3
5.所需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4
5.1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 ------------------------------------------------------------------4 5.2所用机械、工器具的安全施工要求 ------------------------------------------------------------5
6.施工进度计划及要求 -----------------------------------------------------------------------------------8 7.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9 7.1总体施工方案 ---------------------------------------------------------------------------------------9 7.2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和方案 ---------------------------------------------------------------------9 7.3排架搭设 --------------------------------------------------------------------------------------------14 7.4二次灌浆内容见二次灌浆指导书 --------------------------------------------------------------15 8. 安全技术措施-------------------------------------------------------------------------------------------15 8.1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15 8.2 职业病预防 ----------------------------------------------------------------------------------------17 8.3台风应急措施---------------------------------------------------------------------------------------18 8.4暴雨防御措施 --------------------------------------------------------------------------------------18 8.5高温预防措施 --------------------------------------------------------------------------------------19 8.6作业风险的应急处置措施------------------------------------------------------------------------19 9.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低碳绿色施工措施及要求 ---------------------------------------------28 9.1文明施工 --------------------------------------------------------------------------------------------28 9.1低碳绿色设施 --------------------------------------------------------------------------------------29 10.本项目施工时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和具体措施 -----------------------------------------------29
11.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31 11.1质量标准指标-------------------------------------------------------------------------------------31 11.2安全技术规范要求-------------------------------------------------------------------------------32 11.3质量通病防治-------------------------------------------------------------------------------------33 11.4成品保护措施-------------------------------------------------------------------------------------34 12.应提交的技术资料-------------------------------------------------------------------------------------34 13.必要的计算书和相应的附图-------------------------------------------------------------------------34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和施工范围
本期工程为某电厂扩建工程。主厂房地下设施及附属设备基础位于4#主厂房,具体内容包括:循环水坑、凝结水泵坑、排污坑、磨煤机基础、主厂房及锅炉0m设备基础及沟道、锅炉电梯井、渣仓基础、一次风机基础、干式排渣机基础、密封风机基础及冷风道支墩等,内容复杂,高低差大,基础及底板底部均为原土层,上设100mmC20混凝土垫层。
钢筋采用HPB300、HRB400E。所有钢筋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及《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 50mm,侧壁外侧50mm,侧壁内侧30mm,集水坑50mm。混凝土强度为C35,沟道、坑、井等采用C35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6;垫层采用C20素混凝土。
±0.00m相当于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38.700m。
本施工方案用于指导该工程4#主厂房地下设施及附属设备基础施工。 1.2主要工程量
表1.2.1-1 主要工程量
序号 1 2 3 4 1.3工程特点 材料名称 混凝土 钢筋 模板 预埋件 数量 3200m3 265t 4200m2 5.7t 序号 材料名称 数量 4#主厂房地下设施及附属设备基础施工与主厂房基础位置相接,距离小、深度大、地下水位高、施工环境复杂,应组织好较高素质的劳力,各方面联系、环境协调好,突击施工,确保施工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2.编制依据
2.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GB50496-2018 2.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DL/T 5190.1-2012 2.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1-2012
页 第 3
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14 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2.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1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2.14《凝结水泵坑结构图》 (44-FA08671S-T0224) 2.15《磨煤机基础图》 (44-FA08671S-T0232) 2.16《循环水坑结构图》 (44-FA08671S-T0223)
3.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1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审核、批准完毕。
3.2施工前根据编写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施工方案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3.3人员准备:入场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前应确保相关施工人员到达指定作业地点。 3.4工器具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器具已准备就绪。一台16t吊车作为垂直运输工具。水平运输工具为拖拉机2辆。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浇筑,需泵车2辆,混凝土运输车3辆。 3.5施工道路:#4主厂房南侧道路、炉后道路。
3.6施工材料:施工用材料准备齐全并经验收批准使用,钢筋、架管、模板等均满足使用。 3.7施工用水、电:施工所需水电均已接至现场30m范围内。 3.8定位放线:控制桩已验收完毕,现场控制轴线已复核。
3.9易燃品摆放:现场易燃品应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妥善保管,周围应放置灭火器。
4. 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4.1人员组织、分工
表4.1.1-1 人员组织分工
工种 技术员 施工员 安全员 质检员 人数 2 1 1 1 职 责 负责相应的技术工作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负责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页 第 4
工种 测量员 试验员 班组长 架工 钢筋工 木工 瓦工 壮工 焊工 司机 电工 操作工 泵车操作工 4.2人员要求 人数 1 1 4 8 8 7 8 9 4 3 1 2 2 职 责 现场轴线、标高控制 现场抽检及委托试验 组织人员到位、内部协调 专业架工负责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钢筋制作、运输、安装 模板制作、运输、安装、拆除 砼浇筑、养护 负责材料运输及倒运,配合技术工种工作 焊接对拉螺栓、支撑架等 运输车辆司机 电气系统的接、拆线,电源盘、电源线的日常管理维护 操作塔吊、吊车等起重机械作业 操作拖泵及检修 4.2.1所有施工人员年龄必须在18-50周岁之间,进厂前必须经工地医院体检合格后执证上岗(高血压及其他不宜从事高空的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并经安全监察部、培训考试合格。驾驶员、架工、焊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及测量工等专业施工人员必须有有效资格证书及相关部门颁发有效施工证件。严禁无证、证件不全、证件不符的人员参与施工。 4.2.2 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参加由技术人员组织的现场技术、安全交底,并在交底上“一对一”亲笔签字,方可参与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一对一”结伴工作,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保护。
4.2.3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劳保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颌带、穿好劳保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做到高挂低用。若无可靠挂点,必须在合适位置设置安全绳,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登高作业要穿防滑鞋。
4.2.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应首先熟悉和掌握施工区域的环境及施工区域的危险因素,必须检查施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机具是否牢固、完好,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严禁盲目施工。
4.2.5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酒后施工、严禁带情绪施工。严禁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和打架、斗殴。严禁穿高跟鞋、拖鞋、裤头背心和有铁钉的鞋进入施工现场。各施
页 第 5
工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4.2.6所有施工人员要具有较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懂规章,知法规,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自觉做到“四不伤害”。各工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的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严禁越工种施工。
4.2.7所有施工人员应时刻注意安全,按规程作业,听从指挥。不得攀坐不安全位置,不得行走不安全通道,不得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或别的施工区域。决不从事有可能引起危险发生或导致伤害的活动。遇到问题及时向上反映,不得擅作主张。
4.2.8施工人员严禁到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场所闲逛或干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触摸电器设备的按钮、开关等。
4.2.9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严禁野蛮施工。同时,施工人员有权拒绝任何对安全不利的不合理要求及违章指挥。
4.2.10技术员、施工员、施工负责人、监护人在每天的班前分工及安排施工时,必须进行三交、三查,以保证消除存在的危险因素;必须指导施工人员以安全的方法作业;必须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对新入场人员和变换了工种、岗位、施工对象与环境的人员,要重新培训及交底。
4.2.11施工范围中所有的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设可靠的围栏、挡脚板及警告标志。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他用。夜间施工时,应有充足的照明,安全措施未到位之前严禁施工。
4.2.12所有机械均需专人定员操作,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操作,操作人员在每次操作机械前必须先全面检查机械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对机械进行定期维修、保养,严禁机械超负荷运行。
5所需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5.1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
表5.1.1-1 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
序 号 1 2 3 4 5 名 称 拖拉机 48m泵车 66m泵车 混凝土运输车 插入式振捣器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台 数 量 3 1 1 3 6 页 第 6
用 途 水平运输 砼浇筑 砼浇筑 砼运输 砼振捣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混凝土磨光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直螺纹机 切割机 磨光机 火焊工具 TS06plus全站仪 NA2水准仪 经纬仪 50m钢卷尺 5m钢卷尺 木工机械 手持电钻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把 把 套 台 2 3 3 2 1 3 4 1 1 1 1 4 2 4 砼修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安装 测量,已检测 测量,已检测 测量,已检测 测量,已检测 测量,已检测 模板加工 模板加工、安装 5.2所用机械、工器具的安全施工要求 5.2.1中小型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并执行公司准入制度:
(1)各种施工机具(小型电动工器具除外)运到施工现场,必须经工地资产部门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办理入场准入证,获得授权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基座除必须与PE线连接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装设漏电保护器。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其金属基座、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两处。
(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设置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并按设备的计算负荷设置相匹配的控制电器。
(4)各种设备应按规定装设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 (5)机械运转中不得进行维护保养。 5.2.2 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Ⅰ类或Ⅱ类手持电动工具。若采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将其金属外壳与PE线连接,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用品。
(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手持式砂轮等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安装防护罩。 5.2.3移动式电动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页 第 7
移动式电动机械(如振动棒)的扶手应有绝缘防护,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移动电动机械时要切断电源。 5.2.4 固定式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泵车作业前,应支牢支腿,周围无障碍物,无电源线;混凝土浇筑人员不得在布料杆正下方作业;泵车操作人员业务熟练,人员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指挥操作,当布料杆呈全伸状态时,不得移动车身。
(2)针对现场的地质土壤条件较差,承载力低的情况,泵车、吊车支车、及混凝土运输时需提前检查场地及道路,不能满足要求的提前修筑临时道路和停车位置。
(3)木工平刨、电锯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严禁随意拆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方可操作。严禁其它人员随意使用。
5.2.5驾驶员应持有特种作业人员合格证。行车时必须将车斗锁牢,严禁车斗内载人。在坑边卸料时,应设置安全档块,接近终点时应减速行驶。司机离机时,应将内燃机熄火,并挂挡、拉紧手制动器。拖拉机、翻斗车:应有专人驾驶及养护,驾驶人员应持驾驶许可证上岗。使用前应检查制动器、喇叭、方向机构等是否完好。厂内驾驶严禁超速行驶。 5.2.6电焊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焊机露天放置应有防雨设施。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开关箱,使用断路器控制,一次侧应装设漏电保护器,二次侧应装设空载降压装置。焊机外壳应与PE线相连接。
(2)电焊机二次侧进行接地(接零)时,应将二次线圈与工件相接的一端接地(接零),不得将二次线圈与焊钳相接的一端接地(接零)。
(3)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超过3m,且不应拖地,与焊机接线柱连接牢固,接线柱上部应有防护罩。
(4)焊接电缆应使用防水橡皮护套多股铜芯软电缆,且无接头,绝缘良好,电缆经过通道和易受损伤场所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严禁使用脚手架、金属栏杆、钢筋等金属物搭接代替导线使用。
(5)焊钳必须采用合格产品,手柄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性能,与电缆连接牢靠。严禁使用自制简易焊钳。
(6)焊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操作,并按规定穿工作服、绝缘鞋、戴手套及面罩。 (7)焊接场所应通风良好,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否则应予清除或采取防护措施。 (8)焊修其它机电设备或进行下列作业时必须首先断开该机电设备的电源,并暂时拆除该机电设备的PE线后。a)改变焊机接头; b)更换焊件、改接二次回路; c)焊机转移作
页 第 8
业地点; d)焊机检修; e)暂停工作或下班时。 5.2.7 气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气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氧气瓶应有两道防护圈和安全帽,瓶阀不得粘有油脂。场内搬运应采用专门抬架或小推车,不得采用肩扛、高处滑下、地面滚动等方法搬运。
B 严禁氧气瓶和其它可燃气瓶(如乙炔、液化石油等)同车运输和在一起存放。 C 氧气瓶距明火应大于10m,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应留有0.2Mpa以上的余压。 D 夏季应防止爆晒。
(2)乙炔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乙炔瓶存放和使用必须立放,严禁卧放。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剩余压力符合要求。 B 乙炔瓶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ºC,夏季应防止爆晒。 (3)胶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气焊、气割应使用专用胶管,不得通入其它气体和液体,两根胶管不得混用。 B 胶管两端应卡紧,不得有漏气,出现折裂应及时更换,胶管应避免接触油脂。 C 操作中发生胶管燃烧时,应首先确定哪根胶管,然后折叠、断气通路、关闭阀门。 (4)气焊设备安全要求:
A 氧气、乙炔瓶必须有安全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方可使用,必须装有减压器、防震圈,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不得有松动、漏气、油污等。工作结束时应先关闭瓶阀,放掉余气,表针回零位,卸表妥善保管。
B 氧气瓶和乙炔瓶同时使用时,两瓶间距不小于10m。
C 乙炔瓶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当使用水封式回火防止器时,必须经常检查水位,每天更换清水,检查泄压装置保持灵活完好;当使用干式回火防止器时,应经常检查灭火管具并应防止堵塞气孔。 5.2.8起重及吊装机械
(1)一般规定
A 起重机械应标明最大起重量,并悬挂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起重机械的制动、限位、联锁以及保护等安全装置应齐全并灵敏有效。
B 起重机上应备有相应的灭火装置。操作室内应铺绝缘垫,不得存放易燃物。 C 未经机械主管部门同意,起重机械各部的机构和装置不得变更或拆换。 D 起重机械不得超负荷起吊。
页 第 9
E 起重机作业时速度应均匀平衡,不得突然制动或在没有停稳时作反方向行走或回转。落钩时应低速轻放。
F 起重机应在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作业,不得利用限位器的动作来代替正规操作。 G 起重机作业完毕后,应摘除挂在吊钩上的千斤绳,并将吊钩升起。
H 所有起重机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遇到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必须立即停止起重作业。
(2)绳索、吊钩和滑轮
钢丝绳选用应符合GB /T8918中规定的多股钢丝绳,并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及配合滑轮的直径应不小于《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中表10.5.1-1的规定。钢丝绳应防止打结和扭曲。不得与物体的棱角直接接触,应在棱角处垫以半圆管、木板等。在机械运动中不得与其他物体或相互间发生摩擦。严禁与任何带电体接触。 钢丝绳不得相互直接套挂连接。
(3)卸卡
卸卡不得横向受力。不得扣在活动性较大的索具内。使卸卡处于吊件的转角处,必要时应加衬垫并使用加大规格的卸卡。
(4)吊钩
吊钩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经检验,查明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应设有防止脱钩的封口保险装置。吊钩上的缺陷不得进行焊补。 吊钩的检验应按GB/T6067或GB5144的有关规定执行。
5.2.9照明灯具:夜间施工必须具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设支架,支架应稳固,支架不得带电移动。照明灯线应采用软橡胶电缆,照明灯应设有安全防护罩。
5.2.10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组装经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现场所有施工机械必须性能良好,刹车、制动装置、润滑、转动系统及灯光系统良好。现场使用的工器具必须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机械性能良好,电路系统运转正常,漏电保护系统灵活可靠。
6.施工进度计划及要求 7.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7.1总体施工方案
由于地下设施结构复杂,高低差悬殊,工期紧、任务重。为此本着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及
页 第 10
先深后浅的原则,根据设备到位情况进行施工,先施工部分主要有:磨煤机基础、凝结水泵坑、循环水坑等,其余均位于现在-4.5米以上,需待以上部分施工完毕回填土后方能施工。循环水坑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浇筑底板及板墙(板墙第一次施工至-6.8m),第二次施工至顶标高;凝结水泵坑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浇筑凝结水泵基础,第二次施工凝结水泵坑板墙及循环水泵坑后室;磨煤机基础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至地脚螺栓下口,第二次施工至基础顶标高;其余设备基础、支墩及零星沟道等均做一次性施工。 7.2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和方案
具体施工工序如下:垫层浇筑→测量放线(轴线定位,模板边线)→模板支设、加固→钢筋绑扎→质量验收→混凝土浇灌、养护→拆模清理→测量放线(中心线、标高)→整体验收→土方回填。 7.2.1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请监理人员进行地基验槽,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质根据设计院处理意见进行处理。按照图纸要求,其中磨煤机基础及循环水坑等坐落在桩基上。
混凝土垫层施工采用100mm高的方木、模板、钢筋等材料加固支撑结构,围护结构必须牢固。垫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用木抹子将其表面抹平。垫层混凝土由搅拌楼集中供料,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至浇筑地点,搅拌车直接供料或泵车浇筑。 7.2.2定位放线
施工前将垫层顶部清理干净,由测量人员组织木工在基础边线垫层上放出各中轴线及基础中心线,用红油漆涂三角符号标志,经复核无误后验收。
中轴线及基础中心线经复核验收后,木工人员根据各基础中心线分别将基础模板内边线在基础边线处用墨线弹出,四角用红油漆三角符号标志,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2.3 钢筋工程 7.2.3.1 钢筋选材
(1)所有进场使用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使用的钢筋,加工过程中,若发现力学性能显示不正常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钢筋成品、半成品运至现场后,分别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底部用方木等垫高防止钢筋污染。
页 第 11
(3)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污、油漆、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柱段外露钢筋在浇灌混凝土前予以保护,用塑料薄膜缠绕或刷一层水泥浆,防止被污染。 7.2.3.2钢筋加工
(1)钢筋下料之前首先根据图纸要求作出钢筋翻样单,经施工技术负责人、钢筋分队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配料,钢筋配料包括套丝在内统一在钢筋场制作。
(2)钢筋下料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尽量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损耗。断料时不得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计量误差。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及时向上一级技术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3)钢筋下料长度偏差控制在±10mm。 (4)钢筋套丝
钢筋套丝时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当采用套丝机加工螺纹时,必须采用套筒厂家提供的配套套丝机,加工前首先进行钢筋机械连接工艺检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结构钢筋的加工,钢筋下料要用砂轮切割机(无齿锯)进行,确保钢筋平直,切口无马蹄形且不挠曲,杜绝用气割或电焊切割钢筋,以免钢筋产生脆变。套丝机加工时采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或不加润滑液套丝,丝头中径、牙型角及丝头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规定,丝头有效螺纹中径的圆柱误差不得超过0.2mm,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不小于套筒长度的1/2,允许误差为+2P(P指螺距),丝头表面不得有影响接头性能的损坏及锈蚀,加工好的丝头用专用的螺纹环规检验,其环通规应能顺利地旋入,环止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2P ;经检验合格的丝头,带上保护帽,整齐的放到一边。
(5)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翻样单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标出。划线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可从钢筋一端开始,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再重新调整。钢筋弯曲要求形状正确,平面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2.5倍,钢筋弯曲点不得有裂缝,Ⅱ级钢筋一次弯曲成型,不得二次弯折。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全长±10mm,箍筋边长±5mm。
加工完毕的钢筋必须按规格挂好标志牌,注明钢筋规格、型号、使用部位及试验结果、状态、情况。 7.2.3.3钢筋安装
(1)钢筋运至现场后,分别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底部用方木等垫高防止泥水污染。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污、油漆、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须平直,无局部弯折。
页 第 12
(2)钢筋绑扎时要先确定合理的绑扎顺序,主筋位置要正确,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设计规格、间距施工。钢筋绑扎点要求:基础底板底层钢筋除边缘外可间隔绑扎,其余顶层钢筋与柱钢筋全部绑扎。钢筋安装时主筋位置要正确,需先画出位置线,不得目测间矩,排列整齐。纵向钢筋交叉点必须扎牢,绑扎钢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柱子钢筋绑扎时必须搭设固定支架,各固定支架相互连接成整体,利用排架上的小横杆捆绑柱子钢筋顶部。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钢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3)保护层垫块厚度根据图纸标示单独加工;垫块安装时应绑扎牢固,垫块安放间距应适宜,确保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4)钢筋绑扎连接时确保同一截面的接头率不大于50% (5)钢筋绑扎要点
A 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间距、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将钢筋保护层垫块放好绑牢。
B 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设计规格、间距施工。钢筋绑扎点要求:基础底板底层钢筋除边缘外可间隔绑扎外其余全部绑扎,并用双股扎丝。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C 钢筋绑扎前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误遗漏及时纠正增补。钢筋绑扎时,钢筋的相交点应每点绑牢,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D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
E 浇灌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4)钢筋安装质量及工艺要求: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A 钢筋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质量要求: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需符合
页 第 13
下列规定: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②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大于50%;③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大于50%。
B 钢筋绑扎搭接质量要求: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下列规定: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②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大于50%;③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③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要求。 7.2.3.4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50mm,板15mm,水池50mm。 7.2.4模板施工
4#主厂房设备基础及水坑、沟道等均采用采用规格为1220mm×2440mm厚12mm的多层模板板,支模前,要先根据图纸对模板进行准确翻样,充分考虑振捣砼用门子洞的留设,对拉螺栓的位置。尽量使配模做到布置合理、整齐,规格尽量统一。模板的支撑系统依靠排架、方木和对拉螺栓。
1.模板材料选用:
所用覆膜多层板应表面平整,无凸凹现象;平面应棱角齐全、方正,无扭曲变形现象;表面应清洁干净,无孔洞;所用钢模板板应表面平整,无凸凹现象;表面应清洁干净。
2.模板支设:
模板按所弹模板边线支设,内侧边与墨线平齐。模板拼缝较大的全部采用5mm厚双面胶带压填,以免漏浆影响外观质量。底层模板支设加固完毕,进行上层模板施工,支模时,要按翻样的设计配模,在现场进行拼装,不得随意调换型号。
3.模板加固:
模板外支撑采用直径Φ48*3.5钢架管,内加固采用Φ14对拉螺栓。横竖架管支撑均采用双架管,每对横杆、立杆间距600mm,对拉螺栓间距600mm。独立基础相互之间用钢架管锁牢成一体,确保相互之间在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位移。每个基础外侧四周设斜撑,倾斜角不能大于45度,一般30度为宜。斜撑间距600mm,上端部用扣件与模板横杆紧固,根部支撑在地基上,先在地基上用冲击电锤钻Φ22孔,配长度40—50cm直径 20短钢筋砸入孔内30cm作为斜撑根部支撑点,支撑点间距不能大于100cm,一般控制在90cm。斜撑长度不宜大于2m,若大于2m者,须加设辅助斜撑,且斜撑相互间加设连杆(钢架管)。 7.2.5预埋件安装
页 第 14
预埋件由铁件班统一制作,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求铁件必须平整,钢筋与铁件焊接必须牢固,且焊接的饱满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钢筋与铁板接触处不能有焊渣。铁件要在混凝土已不收缩时,按照图纸施工,使中心线位移偏差不大于5mm。 7.2.6混凝土施工
基础模板、钢筋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签证完毕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送料,泵车浇筑。 7.2.6.1混凝土原材
进场的水泥需有质量保证书或产品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砼使用的粗细骨料由试验室按规定抽样试验合格后使用;砼外加剂必须有质量保证书;所以原材料进场后必须经试验室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2.6.2浇筑方法
钢筋、模板、埋件验收合格后,由单项工程技术人员开出砼浇灌通知单,土建试验室开出砼配合比,递交混凝土搅拌站,浇灌砼的道路要畅通,振捣设备要齐全。
沟道混凝土浇筑一次施工到顶,底板施工时表面必须进行压光。浇筑时先在下料部位铺一层同标号砂浆再浇筑混凝土。纵向伸缩缝处必须对称浇筑,沟壁两侧模板也必须对称浇筑。浇筑采用分层赶浆法,不准跳跃打料。混凝土振捣必须由有经验工作可靠的工人进行操作。
混凝土浇灌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固定架;并应使泵管端口近可能的靠近底板顶层。砼每层厚度40-50cm,砼倾角不能大于30度。砼应连续进行施工,当必须间歇时,其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并应在前层砼凝结前将上层砼浇筑完毕。为保证砼的强度,砼在搅拌车内的时间不能太长,当浇灌速度太慢时,搅拌车要按顺序放料。
砼振动棒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接缝,插点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均可,但不能混用,防止漏插,以砼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不能漏振或过振,振动器距模板不能超过20cm,不能紧靠模板。
7.2.6.3混凝土养护
本工程浇筑完成后基础表面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土工布,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及时覆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并结合现场情况对塑料薄膜及土工布进行调整。养护时,塑料薄膜应覆盖严密,无缝隙,接茬处严密,不漏气,并用沙或石子压好,以避免风吹漏气。根据现场情况,塑料薄膜内有水蒸气时,可不浇水养护,若无水蒸汽,则需浇水,并重新用塑料薄膜盖好。
页 第 15
7.2.6.4混凝土工程的应急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情况,避免在雨天进行露天混凝土的浇筑。如在浇筑的过程中突然下雨,应对已浇筑完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布,防止雨水冲刷;如下小雨则继续浇筑,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如混凝土表面积水过多,可在模板上开洞放水,或采用人工排水;如遇大雨,则需在现场进行坍落度测试,超过规范范围则停止浇筑,如停止时间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须经工程部及监理业主同意后作施工缝处理。
如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堵管、泵车故障等现象,可使用备用泵管、泵车配合。 如发现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或离析严重,应将该车混凝土做退货处理。
如浇筑过程中发现供料慢应放缓浇筑速度,并对浇筑部位进行二次振捣并按原浇筑顺序依次布料,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一层混凝土;如因混凝土供应问题,导致初凝前仍未浇筑混凝土,则经工程部及监理业主同意后作施工缝处理。 7.3排架搭设
7.3.1脚手架管统一刷橙色。排架搭设均采用ф48×3.5mm钢架管搭设,脚手架立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立杆可直接座于承台上。 7.3.2排架必须按设计搭设,搭设前须对立杆进行认真挑选、调直,原则上立杆尽可能用新的,立杆根部必须坚实稳固。搭设前先放出立杆的位置线,不能按目测定立杆位置。排架搭设时要保证立杆的垂直度,立杆全部采用对接。木脚手板(一般常用杉木或松木)应用5cm厚,宽度以20cm~30cm为宜,长度4m为宜。凡腐朽、扭曲、破裂的,或有大横透节及多节疤的,严禁使用。脚手板的两端绑扎牢固,严禁出现探头板。
7.3.3 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搭设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部门及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7.3.4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钢管立杆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横杆应平行并与立杆成直角搭设。
7.3.5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 7.3.6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40cm。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双排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 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 脚手板应铺设平稳并绑牢,不平处用木块垫平并钉牢,但不得用砖垫。 在架子上翻脚手板时,应由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工作时必须挂好安全带,下方应设安全网。
7.3.7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脚手架拆除前将施工区域封闭,并派专人监护,禁止人员随便进出。拆除
页 第 16
安全技术措施应交底到每一个作业人员。
7.3.8 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时作业人员应挂好安全带,递杆、撑杆作业人员应密切配合。施工区周围应设围栏或警告标志,并由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7.3.9拆除脚手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绑者先拆,先绑者后拆,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要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构件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立管高度较高,拆立管时必须两人以上。可根据立管接头相互错开拆除,利用横管支撑立管,拆除时应抓牢钢管,防止高空落物。
7.3.10拆除的扣件、3型卡必须用灰桶盛放,并用铁丝栓在架管上,防止倾倒落下伤人。严禁从上向下抛掷钢管、脚手板及扣件等。 7.4二次灌浆内容见二次灌浆指导书
8.安全技术措施
8.1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8.1.1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深坑及高压带电区等危险区域均应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等均应加设警告标志。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他用。
8.1.2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服装并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以及短袖上衣或短裤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1.3 现场施工必须设置足够的安全设施,安全措施未到位之前严禁施工。
8.1.4 现场道路不得任意挖掘或截断,如必须开挖,应事先征得现场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限期修复。开挖期间必须有保证安全通行的措施。
8.1.5 现场的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时速一般不得超过15km,转弯处限速5 km。危险地区应设“危险”、“禁止通行”等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8.1.6 材料、设备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定的地点定值定位堆放整齐,并符合搬运及消防的要求。堆放场地应平坦、不积水,地基应坚实。
8.1.7 各类脚手管、脚手板、紧固件以及安全设施、防护用具等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并符合防腐、防火等要求;木杆应去皮竖放,钢管应除锈刷漆,新工程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检查、鉴定,合格者方可使用。
8.1.8 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及射源等应分别存放在普通仓库隔离的专用仓库内,并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汽油、酒精、油漆及其稀释剂等挥发性易燃物品应密封存放。
页 第 17
8.1.9 施工用电设施应有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8.1.10 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使用,闸刀型电源开关严禁带负荷拉闸。不同电压的插座与插头应选用不同的结构,严禁用单相三孔插座代替三相插座。单相插座应标明电压等级。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手动操作开启式空气开关、闸刀开关及管形熔断器时,应戴绝缘手套或使用绝缘工具。熔丝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更换熔丝、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非电工严禁从事电气作业。
8.1.11 连接电动机械与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设开关或插座,并应有保护装置。移动式电动机械应使用橡胶软电缆。严禁一个开关接两台及两台以上的电动设备。电焊机及电动工具性能良好,外壳、手柄无裂纹,应使用绝缘良好的橡皮软线,开关及插头应完整、良好,且经过电工检查工作性能良好后再使用,使用时严禁直接将电源线插入插座。放置现场必须有可靠的防雨、防潮措施。不漏电,接地良好,开关动作灵活,电源线、电焊皮线绝缘良好,对电源线及电焊皮线的裸露部分应用绝缘胶带包扎好。
8.1.12 现场的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应不低于3m,并不得任意挪动;低于3m时应设保护罩。
8.1.13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与金属架杆上,电源线不得挂于导电器具上,一次线不超过5m,电焊机二次线严禁铜芯裸露,一、二次线不能混用,对电源线及用电设备应定期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8.1.14 在光线不足及夜间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上应装设路灯。搬运、传递钢筋时,应与照明灯及其它带电设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m,且严禁碰撞。施工过程中严防钢筋与任何带电体接触。
8.1.15 电动机械及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
8.1.16在高处安装或拆除模板时应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施工人员应从梯子上下,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攀登、行走。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由上下两道栏杆(上道栏杆高1.05m~1.2m,下道栏杆高0.5m~0.6m)和栏杆柱组成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斜道板、跳板的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1.5m,并应钉防滑条。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cm。
8.1.17 当高处行走区域不能够装设防护栏杆时,应设置1.2m高的安全水平扶绳,且每隔2m应设一个固定支撑点。
8.1.18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页 第 18
8.1.19 钢筋、模板吊运时必须绑扎牢固,长钢筋须采用两点起吊。起吊钢丝绳要定期检查,破损超标时要及时更换。起重工必须清楚吊车的起重参数及起吊物的重量,严禁超载起吊。起重工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起重工在高空进行指挥时,必须正确挂好安全带,衣着灵便,穿软底鞋。材料吊运时要绑扎牢固,严禁几种材料混吊。重物吊离地面后要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重物落放处必须牢固可靠,降落时起重工要指挥落点处的人员躲避,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时方可发出降落信号。当遇有大雾、雷雨或风力达到六级或六级以上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夜间吊运材料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起重指挥坚持十不吊原则,严禁超载起重物品,严禁单根钢丝绳起吊和不同物件混吊,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8.1.20 多人抬运钢筋时,起、落、转、停等动作应尽量一致,人工上下传递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拖拉机运输钢筋,钢筋必须固定在托盘上,悬挑出托盘部分用铁丝捆紧,使其无法大范围摆动。抬运钢筋经过交通道路时,避让机动车辆,注意警告路过人员,防止钢筋摆动伤人。按施工工序绑扎钢筋,不得随意更改。钢筋绑扎点绑扎牢固。搬运钢筋时与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严防碰撞,施工过程中应严防钢筋与任何带电体接触。动用电火焊时须戴防护眼镜及防护面罩。
8.1.21 模板安装按工序进行,支撑和对拉螺栓应随模板的铺设及时固定,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模板装车应平放,装车高度以5~6层为宜,每层模板间应垫垫木。模板顶撑应垂直,底端应平整并加垫木,木楔应钉牢,支承必须用横杆和剪刀撑固定,支承处地基必须坚实,以防支撑下沉、倾倒。
8.1.22电动振动棒用绝缘良好的四芯橡皮软线并应接地良好,开关、插头应完整。严禁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搬移振动棒或暂停工作时应切断电源。不得将振动着的振动棒放在模板、脚手架或已捣固但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上。浇筑时注意脚下站稳,移动位置注意所踩支撑无松动。注意现场杂物等,防止磕跘碰伤。
8.1.23 模板拆除应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施工,拆除模板时应按顺序自上而下分别进行,严禁猛撬、硬砸及大面积撬落,在拉倒,拆除、支设、加固模板时应选择稳固可靠的立足点,高处施工必须扎挂好安全带。 8.2 职业病预防
8.2.1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
预防控制措施:
a、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
页 第 19
人不得随意拆除。
b、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8.2.2可能引起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眼病;
预防控制措施:
a、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b、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8.2.3可能引起的职业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
预防控制措施:
a、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 b、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8.3 台风应急措施
当天气预警有台风、暴雨灾害天气时,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加强脚手架安全管理。排查所有内外脚手架、模板支架、卸料平台,特别是加强对脚手架基础、架体结构、拉结点、剪力撑的检查,严把脚手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验收关,确保脚手架安全。
2)加强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排查所有塔吊、龙门吊及搅拌站等大型机械设备,重点检查大型机械设备的基础、附墙、拉结点、缆风绳等涉及结构稳定的关键设施。对存在问题的,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四级风时,一律停止大型设备拆装作业;六级风或暴雨时,一律停止大型垂直运输设备作业,保证大型机械设备安全。
3)加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排查高处作业情况,重点检查建筑工地“三宝”使用情况和临边洞口的防护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立即予以整改。遇暴雨、六级以上强风,一律禁止进行攀登、悬空露天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4)加强工地临时设施安全管理。排查建筑工地临时工棚、材料仓库、围墙等临时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做好修缮加固工作,防止坍塌事故发生;对建筑工地出现堵水或内涝的,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加强工地应急处置准备管理。做好建筑工地应急处置的准备用工作,储备应急物资、检查应急设备,组织应急队伍,要确保排水设施、机电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确保垂直运输设施的稳固和防风安全,确保临时用电设施防水防触电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页 第 20
6)注意及时收听收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本市气象台、电视台、广播电台、12121气象专线等媒体发布的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做好工地防汛防台风工作。根据气象信息的预警信号,工地各相关部门立即采取以下相应行动: 8.4暴雨防御措施
1)检查排水设施或通道的可用性,检查应排水设备的可用性,收盖露天存放的物品疏散低洼易浸地区物资,要注意天气预报有关暴雨信息的最新信息。发现险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抢险。雨后组织检查,排除险情和隐串。
2)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外出应考虑天气和道路情况是否许可;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及交通挤塞;检查户外电气设备、临时电气设备的抗风、抗雨措施;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开放现场避险场所;危险地带及危房的人员;发现险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抢险。雨后组织检查,排除险情和隐患。其它同黄色暴雨信号。
3)员工留在室内,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则报警,组织救援,到安全地方暂避;停止户外作业;停止非事故抢险的交通运输活动;如“黑”色信号在上班前发出,工地一律停工,除非有关暴雨时的情况下,组织抢险。雨后组织检查,排除险情和隐患。其他同红色暴雨信号。
8.5 高温预防措施
1)酷暑季节,尽量避免中午11-14点高温时间施工,确需施工时,保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和必备的防暑药品。
2)各作业队应做好后勤保障,每天午餐和晚餐供应绿豆汤。为各作业组配置保温桶,确保施工人员的饮水需要。
3)为每个作业班组配备一些防暑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根据施工情况适当配备遮阳伞。
4)高温时段进行现场作业时,施工负责人应安排足够的替班人员,暴露在阳光下连续工作2小时应安排人员轮换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避暑。
5)施工中,工班长要密切观察班组人员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安排休息,补充饮水或服用应急常用药物。
6)一旦出现重症患者,立即向作业队领导报告,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8.6作业风险的应急处置措施
8.6.1根据项目特点,设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结构如下:
页 第 21
8.6.2 应急响应重点
根据本工程施工情况,主要危险源及应急响应重点见表8.6.2-1。
表8.6.2-1 主要危险源
序号 1 2 3 4 5
危险源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倾覆 坠落 触电 主要发生部位 设备运行 设备拆、装;维修、保养、设备运行 设备拆、装、设备运行 设备拆、装、设备检修 配电线路铺设、检修、用电设备使用、检修 8.6.3 现场应急设备 8.6.3.1应急电话 1)应急电话的张贴宣传
基坑开挖及支护现场设置应急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标志牌,其上张贴常用紧急查询电话、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便于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的情况下方便联系使用。 2)应急电话的正确使用
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拨打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施工,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伤事故现场重病人抢救应拨打120 救护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火警、火灾事故应拨打119 火警电话,请消防部门急救。目的是通过应急电话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 8.6.3.2 急救箱
1)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 有专人保管,但不要上锁;
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现场人员都知道。 8.6.3.3 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等设备。
由于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就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还必须配置安全带、安全绳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 8.6.4 事故应急预案
页 第 22
8.6.4.1 倾覆、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为防止施工设备倾覆事故发生,施工设备必须由专业队伍安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安全员、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土坑或软弱土层。 2)应急响应
如果有设备倾覆、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首先旁观者在现场高呼,提醒现场有关人员躲避。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由安全员负责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通知有关部门和附近医院。相关负责人带领有关人员,分别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电工先切断相关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班组长等人员协助生产负责人对现场清理,抬运物品,及时抢救被砸人员或被压人员,重伤人员由管理人员负责送外救护,门卫值勤人员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辆及人员。轻伤人员可采取简易现场救护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重伤程度,以免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8.6.4.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防触电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对现场的线路、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记录存盘备查。现场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各类配电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内电器必须完好可靠,无杂物。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照明灯线路的敷设,除带护套缆线外,应分开设置或穿管敷设。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连接的的金属架,必须采取妥善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施工现场使用的移动式机械设备及掌上型电动工具,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维修应按《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中相关规定进行。
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不得指派无电工执照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等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现场用电的有关规章制度,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电设备。要经常检查用电线路、设备的完好性和绝缘情况,供电线路要架空或埋入地下,防止机械碰扎。对电器系统要有专人负责并配备电器保护措施。各操作人员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服从电工的安全技术指导。基槽、施工场地内和生活区,照明须用安全电压。 2)应急响应
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
页 第 23
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如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8.6.4.3基坑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如发生基坑坍塌倒塌事故,采用以下倒塌坍塌应急预案:
1)不论任何人,一旦发现基坑有倒塌的可能性,应立即呼叫在场的全体人员进行撤离。 2)现场人员应迅速通知对应管理人员,并打电话及时向项目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请求项目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的支援。
3)在没有人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应立即停止对发生危险征兆的边坡附近的土石方进一步开挖施工,防止基坑状况进一步恶化;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立即将基坑中央附近尚未运出的土运至发生危险征兆的边坡坡脚处进行堆放,对坡脚进行反压,维持边坡稳定,为进一步边坡加固处理争取时间。
有关方及时查明边坡发生危险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般可能由于设计强度或基坑开挖方法不当、支护到位不及时、坑底有过量回弹隆起现象引起。处理措施有:在薄弱部位紧贴土面设置临时支撑,控制围护结构继续位移;对周围管线进行跟踪;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如增设土钉数量,对坑内土增设木桩或注浆加固等。 4)如造成人员伤亡,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挖掘被掩埋的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
页 第 24
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受伤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页 第 25
9.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低碳绿色施工措施及要求 9.1文明施工
9.1.1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和机械器具必须按批准的施工平面布置存放,摆放整齐稳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现场材料堆放场地,并按规划好的图纸进行材料摆放。 9.1.2施工范围内的施工、仓储区域道路保证全过程畅通。
9.1.3服从项目法人和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保持现场清洁卫生。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现场施工坚持“三无一整齐”,无垃圾、无废料、无余料,待用料要求摆放整齐、横竖大小一致摆放。自觉遵守文明施工“五清”,即随干随清,谁干谁清,一日一小清,一周一大清,工完料尽场地清。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9.1.4在施工现场,设置分类“废料箱”,将各种不同的废料进行分类存放,定期安排专人清理。
9.1.5电焊机、空压机等小型机械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和防雨措施,无裸线。电、火焊的皮线用完盘好排列整齐。
9.1.6施工人员在工作结束或暂时离开施工地点时随时带走所有工器具、电缆线头、废铁等施工废弃物,清理灰浆、混凝土滴痕,全员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1.7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实行标准化。
9.1.8始终保持施工道路畅通和路面情况良好。如施工需要挖掘或截断道路时,必须征得项目法人或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采用可靠措施,确保不影响正常施工。
9.1.9严禁在道路内存放车辆或堆放任何材料设备。在道路两侧放置设备时,必须留出安全距离,在拐弯处放置设备的高度不得影响司机的视线。
9.1.10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成型钢筋绑好后,不准踩踏。运输过程注意轻卸,不能随意抛掷。使用时注意算好,用多少,拿多少,不能在现场乱扔。严禁随意割断钢筋。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9.1.11模板存放场地要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方木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面要垫方木,以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也不可在模板上随意堆放其它物品。
9.1.1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位移。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浇筑混凝土时,要采取措施不要浪费混凝土,撒的到处都是或让混凝土污染模板架管,余料严禁随地倒掉,要交由搅拌站统一处理。泵车、拖泵浇筑混凝土时,卸料口下方必须铺设薄铁皮或塑料布,严禁混凝土直接掉在地上。
页 第 26
9.2低碳绿色措施: 9.2.1节约施工用水。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养护、冲洗等施工用水宜优先采用地下水。 9.2.2统筹合理安排机械作业,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9.2.3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9.2.4周转材料:现场使用的周转性材料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模板施工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模板工程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竹胶板。
10、本项目施工时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和具体措施
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版
第5.2.1条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控制措施:钢筋进场时,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现场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1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第1.3.4.1条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控制措施:水泥进场时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10.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14
10.3.1 第17.2.1条 手工加工钢筋时:作业前应检查板扣、大锤等工具是否完好;在工作台上弯钢筋时,工作台上的铁屑应及时清理,以防铁屑飞溅入眼。切短于30cm的短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严禁直接用手把持。钢筋碰焊工作必须在碰焊室内或碰焊棚下进行,且:碰焊室顶棚、墙面应使用防火材料;室内电源应设箱、上锁;碰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碰焊时严禁带电调整电流;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材。 具体措施:
工作前检查工作器械,并做好记录,交接班时给下一班人员交代清楚。工作台上的铁屑及时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切短于30cm的短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不许用手把持。搭设碰焊棚,棚内配备灭火器,碰焊机外壳接地良好,严禁带电调整电流。 10.3.2 第17.1.1条 模板安装、拆除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页 第 27
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模板及支撑应满足结构及施工荷载要求,不得使用严重锈蚀、腐朽、扭裂、襞裂的材料。 具体措施:
模板安装、拆除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模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提前设计模板及支撑方案,模板及支撑满足结构及施工荷载要求。模板选用合格的材料,杜绝使用严重锈蚀、腐朽、扭裂、襞裂的材料。
10.3.3第17.3.3条 混凝土浇筑:浇灌混凝土前应先制定运输及浇灌施工措施,检查模板及脚手架的牢固情况。运输道路应畅通。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串筒之间应连接牢固。串筒连接较长时,挂钩应予以加固。严禁攀登串筒疏通混凝土。 具体措施:混凝土浇筑前疏通施工道路,检查模板及脚手架支撑是否符合要求,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守模板及脚手架情况,当脚手架及模板出现变形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加固。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使用溜槽,溜槽应固定牢固。 1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0.4.1 第7.2.3条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第7.2.5条 每台用电设血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第7.2.7条 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具体措施:电缆线路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每台设备必须一机一闸,不得一闸多机,对此需由安监管理人员及专业电工每天检查,发现一闸多机现象时对相关责任人严厉处罚。所有用电设备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10.4.2 第1.0.3条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3.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1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5.1 第2.0.1条 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部门颁发的机动车加强执照后,方可持证上岗。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工作。
具体措施:项目开工前,所有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试、身体检查合格后方能参加施工,做到持证上岗。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清楚掌握项目的特点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特殊工种如电工、驾驶员、特殊机械操作员等必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方可施工
10.5.2 第2.0.8条 机械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页 第 28
具体措施: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11.质量标准指标及验收要求
11.1质量标准指标 11.1.1钢筋:
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下列项目:
11.1.1.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主筋的位置;
11.1.1.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规定; 11.1.1.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11.1.1.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11.1.1.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11.1.1.5混凝土浇筑前需确保钢筋各项实验报告已合格。 11.1.2模板
11.1.2.1模板及其支承结构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11.1.2.2模板及支撑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与变形,模板的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11.1.2.3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 11.1.2.4现浇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轴线位移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柱、墙、梁 层高垂直(1)全高≤5m (20)全高>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允许偏差(mm) 5 ±5 +4,-5 6~8 2 5 页 第 29
11.1.2.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11.1.3混凝土 11.1.3.1混凝土质量标准:
(1)严禁有如下缺陷: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缺棱、掉角、麻面、掉皮起砂、沾污。
(2)交接过渡平滑,施工缝无穿裙流坠现象。
(3)不允许有跑模、胀模、模板接缝不允许有明显错台现象,错台最大不超过1mm,模板接缝处不允许有明显的砂带,外表色泽一致,表面光洁无污染。
(4)混凝土表面气泡最大直径不超过3mm,表面气泡每平方米不多于30个,并不得集中。 (5)尺寸偏差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mm;预埋件与混凝土表面平整偏差不大于2mm;
(6)成品保护要求:混凝土表面和边角做好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有污染和损坏。 (7)孔洞、埋管与混凝土交接处不允许有漏浆砂面。 (8)模板接缝一致。
(9)其它未尽事宜详见《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 土建工程) DL/T5210.1-2012 11.2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本工程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2.1钢筋施工
11.2.1.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1.2.1.2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2.1.3 手工加工钢筋时:作业前应检查板扣、大锤等工具是否完好;在工作台上弯钢筋时,
页 第 30
项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截面内部尺寸 允许偏差(mm) 3 3 10 +10,-0 工作台上的铁屑应及时清理,以防铁屑飞溅入眼。切短于30cm的短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严禁直接用手把持。钢筋碰焊工作必须在碰焊室内或碰焊棚下进行,且:碰焊室顶棚、墙面应使用防火材料;室内电源应设箱、上锁;碰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碰焊时严禁带电调整电流;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材。 11.2.2模板工程
11.2.2.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1.2.3 混凝土工程
11.2.3.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11.2.3.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11.2.3.3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11.2.3.4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11.2.4 安全用电
每台用电设血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11.2.5 施工机械使用
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部门颁发的机动车加强执照后,方可持证上岗。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工作。 11.3质量通病防治 11.3.1模板施工 11.3.1.1模板漏浆
防治措施:a)模板在拼接前要认真的进行调直、整平。b)模板和模板之间的连接,木模板上表面要刨平。c)严格控制垫层的标高,在垫层局部不平部位要用砂浆坐底。 11.3.2钢筋工程
11.3.2.1钢筋焊接接头不正
页 第 31
钢筋轧钢技术有好有坏,轧钢过程中未能轧正,出现弯头、焊工质量意识差。加强钢筋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和焊工质量思想意识。 11.3.2.2成型钢筋变形
预防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11.3.3混凝土工程 11.3.3.1蜂窝、孔洞
预防措施: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b)混凝土落差不提超过2m,否则用串筒下料。c)混凝土振捣应分层,每层不超过30cm。d)加强混凝土操作工的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到位。e)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若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11.3.3.2混凝土麻面
预防措施: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b)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c)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11.3.3.3混凝土烂根
预防措施:a)混凝土浇筑前模板与垫层接触面用水泥砂浆将其堵严。b)模板接触面要调平且进行调直。c)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按照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自由倾落时按要求用串筒下料。d)浇灌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如发现模板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11.4成品保护措施
11.4.1浇筑混凝土时,在工作面下方派人对飞溅的砂浆立即进行清理并擦洗干净。 11.4.2拆模板时禁止猛撬,禁止抛掷模板或钢管等周转性材料,防止砸坏混凝土表面或棱角。 11.4.3混凝土施工时,要将插筋及预留钢筋部分用彩条布进行围护,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污染钢筋。
11.4.4止水带利用模板、方木、腈纶毯进行包裹,防治钢筋绑扎时碰坏。 11.4.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防护。
12.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12.1 4#主厂房地下设施及附属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12.2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12.3单位工程定位放线质量检验评定表 12.4图纸会审记录
页 第 32
12.5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2.6机械施工车辆合格证及工器具检验合格证 12.7设计变更单 12.8隐蔽验收记录 12.9检验批记录
12.1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3、必要的计算书和相应的附图/表
13.1承台侧模刚度及支撑系统验算
磨煤机基础高度最大为5.8m,本计算以磨煤机基础为例。 13.1.1荷载计算
(1)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计算 F1=0.22γc t0β1β2V F2=γcH
根据GB 50204-2015《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取上述公式中较小值。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根据实验室数据,取γc=23.5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T0=200/(T+15),浇筑温度取20℃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本工程取β1=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mm~90mm时,取1.0;110mm~150mm时,取1.15。本工程β2=1.15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取V=0.5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本工程取5.8m 经计算侧压力:F1=0.22γc t0β1β2V1/2=0.22×23.5×5.72×1.2×1.15×0.5 1/2
=28.9kN/m2
F2=γcH=23.5×5.8=136.3kN/m2 F3=min(F1,F2)=28.9kN/m2
(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4=2.0kN/m2
页 第 33
1/2
(3) 根据规范得侧模所受最大侧压力 F5=28.9×1.2+2.0×1.4=37.48kN/m2 F6=28.9×1.2=34.68kN/m2 13.1.2侧模支撑系统计算
外模15mm厚,第一次外楞为80×50mm木方,间距250mm,第二层外楞为2根Φ48×3.5钢管,间距400mm,第三层外楞为2根Φ48×3.5钢管,对拉螺栓M12,间距为600mm.
(1) 模板验算
取板宽1m为计算单元,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250mm,计算简图如下
q 作用于梁上的线荷载设计值: q=37.48×1=37.48kN/m qˊ=34.68×1=34.68kN/m A 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 Mmax =0.1ql1 2=0.1×37.48×0.25×0.25=0.23kN.m 截面模量W=bh/6=1×0.015×0.015/6=3.8×10m
抗弯强度σ=M/W=0.23/3.8×10=6.05×10kN/m2 最大挠度µmax=0.667qˊl14 /100EI=0.667×34.68×0.2/100×5×10×0.3×106 =0.326 mm < 200/400=0.5mm 其中E为模板的弹性模量,取5×10 N/mm2 (2) 方木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3 4 3 -3 3 -64 -5 3 3 2 -53 q 页 第 34 跨度为400m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q=37.48×0.25=9.37kN/m qˊ=34.68×0.25=8.67kN/m A 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 Mmax =0.1ql1 2=0.1×9.37×0.4×0.4=0.15kN.m 80×50木方截面模量W=3.34×10m 抗弯强度σ=M/W=0.15/3.34×10=4.5×10kN/m2 最大挠度µmax=0.667qˊl14 /100EI=0.667×8.67×400/100×10×10×8.34×10 =0.18 mm <0.6/500=1.2 mm,符合要求。 其中E为木材的弹性模量,取10×10 N/mm2 (3)外楞验算 外楞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荷载,计算跨度为600mm,计算简图如下 p3 4 3 5 5 4-5 3 3 -53 p=0.25×0.4×37.48=3.75kN pˊ=0.25×0.4×34.68=3.47kN a)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 Mmax=0.267pl=0.267×3.75×0.6=0.66kN.m Φ48×3.5钢管截面模量W=5.08×10m 抗弯强度σ=M/W=0.66/2×5.08×10=65×10kN/m2 =1.833×3.47×0.6/100×206×10×2×12.19×10 =0.32 mm <0.6/500=1.2 mm,符合要求。 页 第 35 3 6 -8 -84-6 3 3 -63 其中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取2.06×10 N/mm2 4)对拉螺栓验算 每根对拉螺栓所受荷载为F=37.48×0.6×0.6=13.49KN<17.8kN M14对拉螺丝的容许拉力为17.8kN,取自《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模板工程。 2、钢筋支撑架计算 2.1 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 q=γ0×max[1.2(G1k+G2k+ G3k)+1.4×Q1k,1.35(G1k+G2k+ G3k)+1.4×0.7×Q1k]=1×max[1.2×(0.04+0.525+0.75)+ 1.4×0.51,1.35×(0.04+0.525+0.75)+1.4×0.7×0.51]=2.292kN/m q1=γ0×1.2×(G1k+G2k+ G3k)= 1×1.2×(0.04+0.525+0.75)=1.578kN/m q2=γ0×1.4×Q1k= 1×1.4×0.51=0.714 kN/m 计算简图 Mmax=0.100qll2+0.117q2l2=0.100×1.578×1.52+0.117×0.714×1.52=0.543kN·m Rmax=1.100q1l+1.200q2l=1.100×1.578×1.5+1.200×0.714×1.5=3.889kN Vmax=0.6q1la +0.617q2la =0.6×1.578×1.5+0.617×0.714×1.5=2.081kN τmax=2Vmax/A=2×2.081×1000/506=8.22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剪力图(kN) Rmaxf=4.797kN Vmaxf=2.903kN τmax=2Vmax/A=2×2.903×1000/506=11.47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2.2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钢管类型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次梁增加根数n4 0 Ф48×3 15.9 立柱截面面积A(mm2)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24 4.49 5 页 第 36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 0.2 剪刀撑设置类型 满足规范要求 0.193 立杆底部荷载:NG1=gk×H+la×n4×Nc=0.193×5.8+1.5×0×0.04=1.119kN NG2=g2k×la×lb=0.35×1.5×1.5=0.787kN l=max{la,lb}=max{1.5,1.5}=1.5m NG5=g5k×la×lb=0.5×1.5×1.5=1.125kN NQ1=qk×la×lb=0.34×1.5×1.5=0.765kN NQ4=F1=1kN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ωfk=1.5×0.161=0.241kN/m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0.5×5.82×0.241=7.194kN.m 立杆考虑风荷载造成的立杆附加轴力Nwtk,计算如下: Nwtk=6n×Mok /[(n+1)(n+2)B]=6×5×7.194/[(5+1) ×(5+2) ×6.7]=0.767kN 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时: Nd1=γ0×max[1.2×(NG1+NG2+NG5)+1.4(NQ4+0.7 × NQ1),1.35×(NG1+NG2+NG5)+0.7×1.4×(NQ1+NQ4)]=1×max[1.2×(1.119+0.787+1.125)+ 1.4×(1+0.7×0.765),1.35×(1.119+0.787+1.125)+0.7×1.4×(0.765+1)]=5.822kN 考虑立杆附加轴力时: Nd2= Nd1+ 1×1.4×0.6×Nwtk=5.822+1×1.4×0.6×0.767=6.466kN 1)、长细比验算 l0=h+2a=1800+2×200=2200mm λ=l0/i=2200/15.9=138.365≤[λ]=210 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查表得,φ=0.357 考虑风荷载 根据《规范》GB51210-2016第6.2.10~6.2.13条文说明,立杆产生的最大附加轴力与最大弯曲应力不发生在同一位置, 页 第 37 可视为不同时出现在所选择的计算单元内,因此,风荷载组合计算时,分别进行组合计算。 架体背风面,考虑立杆附加轴力,不考虑风荷载造成的弯曲应力: σ=Nd2/(φA)=6.466×103/(0.357×424)=42.716 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架体迎风面,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考虑风荷载造成的弯曲应力: Mwd=γ0φwγQMwk=γ0φwγQ(ζ2wklah2)=1×0.6 ×1.4×(1×0.032×1.5×1.82/10)=0.013kN·m σ=Nd1/(φA)+Mwd/W=5.822×103/(0.357×424)+0.013×106/4490=41.369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2.3、抗倾覆验算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ΣGjkbj ≥3γ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ΣGjkbj =B2la[qH/(la×lb)+ la×n4×Nc+g2k+ g5k]+ 2×F1×B/2=6.72×1.5×[0.193×5.8/(1.5×1.5)+1.5×0×0.04+0.35+0.5]+2×1×6.7/2=97.435kN.m≥3γ0Mok =3×1×7.194=21.582kN.m 满足要求! 页 第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