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2024-04-08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气候、河流湖泊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从“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来说明我国地势地形特点,运用了剖面图、地形示意图、空白图、景观图片、表格、统计图表来表现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文字与图片相结合,步步展开,逐层深入。课后穿插活动题,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世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地势和地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运用了大量的图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习兴趣,同时,教材内容层层深入,一环紧扣一环,开发了头脑的灵活性,又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设计思想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学习要面向全体同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图象资料和文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总特征,提高读图的能力;在图上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分析说明地势特点对于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形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分组讨论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提高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通过情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在读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团结协作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认识地势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黄河滚滚东流入海的片段,有些河段汹涌澎湃,有些河段平缓蜿蜒。)

大家想知道为什么我国大多的大江大河都东流入海吗?为什么有的地方汹涌澎湃,有的地方平缓蜿蜒呢?它与什么关系密切呢?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开动脑筋。

(过渡)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来学习《地势和地形》。

【设计意图】用播放录像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为本节课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习热情。

(二)层层深入,逐步点拨 1、中国的地势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

根据以前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学习,分析你看到的地理信息。 教师将收集的有关资料、图片进行整理,制成有利于教学的课件,在课件中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从而使学生发现中国的地势高低不同,而且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明显地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

学生在读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上,认识到了中国的地势总特征。

在学生读图分析解答时,如果知识点准确,教师只适当点拨,不作总结

(过渡)那么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探究一:对中国地势特征的验证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 引导学生自由读地形剖面图,并且验证自己的看法。 (小结)我国的地势确实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强调)北纬32度线穿过的地形区各是什么,东临哪个海洋? 【设计意图】地势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不作总结,让学生自己验证自主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探究二:巩固学习中国地势总特征

(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课件中不同的阶梯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并闪烁。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地势有三个不同的等级,形状像一个个台阶,并组织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绘制中国地势特点示意图

【设计意图】在总结了中国地势总特征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自

制示意图,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动手动脑,锻炼发散思维。

(过渡)既然地势三阶梯这么明显,那么有没有分界线呢? 2、中国地势分界线

(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利用课件在图中展示海拔不同的三级阶梯,颜色最深的是第一阶梯,中间的是第二级阶梯,最低的是第三级阶梯。阶梯之间都有明显的分界山脉,依次展示分界山脉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影响 气候 交通 河流流向、水能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课件依次展示分界山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学生读图,找出分界山脉,然后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空白示意图上,标出三级阶梯的名称

【设计意图】内容简单,不需要教师多讲解,依靠学生自己读图,找出地势分界线,在地理学习中,对于图像的把握尤为重要,空白练习图的训练加强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3、中国地势三阶梯的特点

(展示中国地形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并用课件展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每一级阶梯平均海拔是多少?主要是哪个大地形区?

学生读图分析总结,教师作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巩固了对地势特点的学习。通过读图找出主要地形区,为第二课时中国地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过渡)上课前,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地势对于河流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对于气候、交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4、我国地势对于气候、河流、交通往来的影响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表意见

学生发言之后,用图片的形式展示我国主要的水电站都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东流,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的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

能积极参与,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小组之间的讨论,是学习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的体现。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了解我国地势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团结协作的观念。

(三)总结强化、迁移拓展

假设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将会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表明我国地势对我国自然特征的影响。

【设计意图】地理学习中,如何建立知识的联系性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这种逆向思维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发散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