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题
1、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
3、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
4、金融性资产:是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应者融通资金时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是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的手段、对象。
5、财务关系: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的,企业作为法人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必然与企业内外部有关各方发生广泛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就是企业的财务关系。
6、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企业财务关系包括的内容? 答:企业财务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 (3)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4)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5)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2.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答: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资金耗费管理、资金收入和分配管理。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
3、论述公司的最优理财目标? 答:
主张 优点 缺点 未考虑时间价值,未考虑风利润最大化 代表新创造的财富 险因素,未考虑投入产出关系,易导致短期行为 资本利润率或每 考虑了投入与产出关系 股利润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考虑了时间价值,风险因素、反(股东财富最大映了资本保增增值的要求,有利克 未考虑时间价值,未考虑风险因素,易导致短期行为 计量较困难 化、每股市价最大服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化)
4.试评价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具体观点。 答: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具体观点:
(1)产值最大化。以产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存在许多缺点:①只讲产值,不重视产品配套性、同步化、多批次生产结果产值上去了,但不能形成适销对路的商品产品。②只重视产品的数量,不重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③只讲产值,不讲效益。④只抓生产,不抓销售。⑤只重投入,不重挖潜。因为产值最大化目标存在上述缺点,因此,把产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财务活动的规律。
(2)利润最大化。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如下弊端:①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②没有考虑利润和所承担风险大小。③没有考虑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④往往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只顾企业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现代财务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3)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这两个指标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自有资本或股本股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但仍不能避免上述缺陷。
(4)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而且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殖的要求,有利于制约企业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倾向。
5.金融市场有哪些种类?
答:按交易对象分为有形资产市场和金融资产市场 按实际交割日期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交易凭证期限的长短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按证券的发行时间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6、 如何理解股东财富最大化,即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答:因为: (1)企业的价值是指企业未来能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所折成的现值,既然要折现,所以,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配置 (2)由于企业未来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是带有不确定性的,所以是有风险的,既然有风险,所以,将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折成现值的时候,其选择的折现率应是包含有风险因素的折现率,即考虑了风险因素;
(3)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其市价总值等于其总股数乘以其每股市价,在股数不变的情况下,其市价总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每股市价的高低;而每股市价的高低,从公司管理当局可控制的因素(内部因素)看,取决于公司的报酬率和风险,而报酬率的高低主要看每股利润的大小,每股利润恰恰反映了投入资本与获得利润之间的配比关系,因此,考虑了投入资本与获得利润之间的配比关系。即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克服了前两种观点的缺陷。 7、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影响企业外部财务环境有各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
(1)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法、税收法规、财务法规、其他法规
(2)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微观管理活动,与其所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3)金融市场是指资金筹集的场所。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2、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其相对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3、优先股:是相对普通股而言的,是比普通股股东拥有某些优先权利的股票。 4、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5、系统风险:是指市场报酬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报酬率的变动性,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体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
6、方差:是各种可能的结果偏离期望值的总和差异,它是反映离散程度的一种量度。 7、非系统风险: 是指由于某一种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报酬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它是一种特定公司或行业所特有的风险。
8、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是对人们所遇到的风险的一种价值补偿,也称风险报酬。
9、期望值:是指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各自概率之积的加权平均值,反映投资者的合理预期。
10、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值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反映风险的大小 11、标准差系数:是指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也称离散系数
12、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13.终值: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现金在将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14、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某一项行动具有多种可能但结果不确定。 15、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的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习性。
16、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的数额支出不受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影响。 17、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的数额支出,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够改变。 18、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预计)的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量或实际(预计)的销售额与保本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有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额两种形式。
19、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的比例,它是一个相对量,用来评价不同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20、保本点作业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的百分比,也可称危险率。
二、简答题
1.何谓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当利息在一年内要复利几次时,给出的年利率叫做名义利率,此时真正的利率叫实际利率,一年复利多次的情况下,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复利次数)复利次数-1
2.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实际内容是什么?
答:资金时间价值的大小通常以利息率(或利息额)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实际内容是社会资金利润率。各种形式的利息率(贷款利率、股利率、债券利率等)的水平,就是根据社会资金利润率确定的。但一般的利息率除了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外,还要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作为资金时间价值表现形式的利息率,应以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础,而又不应高于这种资金利润率。
3.简述年金的概念和种类?
答: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年金按收付款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 (2)先付年金,又称预付年金,是指每期期初收款、付款的年金。 (3)延期年金,是指距今若干期以后发生的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3)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连续收款、付款的年金。 4、风险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简要概述每一种风险的含义。
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两种:市场风险和企业特有风险。
(1) 市场风险是指影响所有企业的风险。它由企业的外部因素引起,企业无法控制、无法分散,涉及到所有的投资对象,又称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如战争、自然灾害、利率的变化、经济周期的变化等。
(2) 企业特有风险是指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它是随机发生的,只与个别企业和个别投资项目有关,不涉及所有企业和所有项目,可以分散,又称非系统风险和可分散风险,如产品开发失败、销售份额减少、工人罢工等。非系统风险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不同,又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5、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哪些?简要概述这些指标。
利用概率分布,期望值和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来计算与衡量风险的大小,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概率是用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期望值、标准差、标准差系数见本章名词解释。
6、简述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又称商业风险。这些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原因,也可能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原因,如顾客购买力发生变化、竞争对手增加、政策变化、产品生产方向不对路、生产组织不合理等。这些内外因素,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确定性,最终引起收益变化。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举债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又称筹资风险。企业借款,虽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提高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但也改变了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自有资金利润率,还须还本付息,并且借入资金所获得的利润是否大于支付的利息额,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借款就有风险。在全部资金来源中,借入资金所占的比重大,企业的负担就重,风险程度也就增加;借入资金所占的比重小,企业的负担就轻,风险程度也就减轻。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既提高资金盈利能力,又防止财务风险加大。
第三章 筹资决策
一、名词解释
1、直接筹资:是指筹资者不通过金融机构直接从最终投资者手中获得资金的筹资方式。 2、股票包销:是指证券公司将发行人的证券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
3、参与优先股:是指其股东在获取定额股利后,还有权与普通股股东一起参与剩余利润的分配的优先股。
4、周转信贷协定:是指银行具有法律义务的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借款总额没有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
5、直接租赁:是承租人直接向生产厂商或有关租赁机构租赁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机器、设备,以取得资产使用权的租赁形式。
6、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资本租赁。它是承租人为融通资金而向出租人租用由出租人出资按承租人要求购买的租赁物的租赁。
7、杠杆租赁:是由资金出借人为出租人提供部分购买资产的资金,再由出租人购入资产租给承租人的方式。
8、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预收货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
9、权证,是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10、销售百分比法:是依据某财务项目与销售之间固定的百分比以及已知的预计销售水平估计资金需求量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
1.债券筹资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答:发行公司债券来筹资,有优点也有缺点。债券筹资的优点有(1)由于债权人不参加公司利润分配,债券资金的成本有确定的限制。(2)债券的成本低于普通股和优先股。(3)债权人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一般情况下不分享公司股东的控制权。(4)债券的利息可在税前支出,可为公司带来税收屏蔽方面的好处。(5)债券的利息可列入税前支出,还可以利用债券的可收回性在需要时及时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债券筹资的缺点有:(1)债券必须按时还本付息,若公司因一时资金周转不畅而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将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公司破产。(2)发行债券提高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从而要求公司为所有者提供更高的报酬率,加大了公司经营者的难度。(3)长期债券的偿还期限很长,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使公司面临较大的偿还风险。(4)严格的债券合同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司的经营决策。
2.普通股和优先股在权利义务方面有何主要区别?
答:股票按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是公司发行的具有管理权而股利不固定的股票。其权利义务方面的特点是:(1)普通股股东对公司有经营管理权;(2)普通股利分配在优先股分红之后进行,股利多少取决于公司的经营情况;(3)公司解散、破产时,普通股股东的剩余财产求偿权在公司各种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之后;(4)在公司增发新股时,有认股优先权。而优先股是较普通股有某些优先权利同时也有一定限制的股票。相比而言,其优先权表现在:(1)优先获得股利;(2)优先分配剩余财产。但是优先股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无表决权,在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上受到一定限制,仅对涉及优先股权利问题时有表决权。
3.简述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答: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按承租单位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契约或合同期内提供给承租单位使用的信用业务。它是以融通资金为主要目的的租赁。其主要特点有: (1)出租的设备由承租企业提出要求购买或者由承租企业直接从制造商或销售那里选定。 (2)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在租赁期间双方无权取消合同。 (3)由承租企业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保险,承租企业无权拆卸改装。 (4)租赁期满,按事先约定的方法处理设备,包括退还租赁公司、继续租赁、企业留购(即以很少的,相当于设备残值的市场售价的“名义货价”买下设备)。
4.简述银行借款这种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答:银行借款这种筹资方式的优点是: (1)筹资速度快。与发行各种证券的方式相比,取得借款所需时间较短,可以较快地满足企业资金需要。 (2)筹资成本低。与发行债券相比,借款利息率较低,且无需支付数量很大的发行费用,与发行股票等筹资方式相比,因借款属于债务资金,筹资成本则更低。 (3)借款弹性好。企业可以与银行直接接触,协商借款的金额、期限和利率,借款后情况变化还可再次协议,灵活性较大。银行借款的缺点是: (1)筹资数额有限。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承担较大风险,因此利用银行借款筹资都有一定的上限。 (2)限制条件较多。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不准改变借款用途等,有的还要规定一些比较苛刻的借款信用条件,这些限制条款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 (3)筹资风险较大。企业举借长期借款,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导致破产。
5.可转换债券的优缺点
答:1)可转换债券的优点:(1)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2)有利于筹集更多的资金;(3)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增加资本结构的弹性;(4)赊回条款的规定可以避免公司的筹资损失。
2)可转换债券的缺点:(1)转换为股票后,可转换债券将失去利率较低的好处;(2)增加管理层的压力;(3)存在股价大幅度上扬,导致公司筹资额大幅度减少的风险;(4)因公司市场价格连续低于转换价格,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回售而导致发行公司损失的风险。
6.简述普通股筹资与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答: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资金不需要偿还;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 普通股筹资缺点:资金成本高;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2.债券筹资优点:资金成本低;能够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保障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债券筹资缺点:筹资风险较高;限制条件多。 7.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哪几项因素?
答: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四项因素:(1)债券面值。债券售价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面值大小,但面值是企业将来归还的数额,而售价是企业现在收到的数额。(2)债券利率。债券利率是企业在债券发行期内付给债券购买者的,债券利率越高,则售价也越高。 (3)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利率的参照指标,与债券售价成反比例关系。(4)债券到期日。债券发行的起止日期越长,则风险越大,售价越低。
第四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一、名词解释
1、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以各种资金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综合资本成本。
3、边际资本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4、经营杠杆系数:也称经营杠杆率(DOL),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
5、财务杠杆系数:也称财务杠杆率(DFL),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6、综合杠杆系数:也称复合杠杆系数,又称总杠杆系数(DTL),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
7、资金结构:是指企业的长期资金中不同资金来源的比重结构。广义的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中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8、最优资本结构,是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业风险最小、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
结构。
9、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二、简答题
1.简述资金成本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答:资金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
资金成本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资金成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产物;②资金成本具有一般产品成本的基本属性,即同为资金耗费,但又不同于账面成本,而属于预测成本,资金成本一部分计人成本费用,相当一部分则作为利润分配处理;③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时间价值,但通常还要包括投资风险价值和物价变动因素。 资金成本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资金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②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标准。③资金成本是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的最低尺度
2.应如何计算个别资本成本?
答:(1)、长期借款成本=利息(1-所得税税率)
利息(1所得税税率)1发行成本费率 (2)、长期债券成本=
(3)、普通股成本 ①股息率加增长率法
预期股利预期增长速度资金成本=实收股金
②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金成本=预期收益率+(所有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β系数
③ 债券收益率加风险溢价法
资金成本=长期负责利率+风险溢价
3.什么是财务杠杆作用,如何衡量?
答:财务杠杆作用是指那些仅支付固定性资金成本的筹资方式(如债券、优先股、租赁等)对增加所有者(普通股持有者)收益的作用。因为在企业资金总额中有一部分仅支付固定性资金成本(如债券利息)的资金来源,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在一般情况下,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性资金就相对减少,从而使得每一普通股分得的利润有所增加。
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的比率,能够反映这种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程度,称为财务杠杆系数(DFL)。用公式表示如下:DFL=(△EPS/EPS)/(△EBIT/EBIT
4.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如何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
答: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能够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质就是寻找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EBIT-EPS分析法等。
(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该方法是在做出筹资决策之前,先拟定若干筹资方案,然后根据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高低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2) EBIT-EPS分析法
EBIT-EPS分析法的计算程序是:首先计算出每股盈余,然后确定出每股盈余无差别点的销售水平或息税前盈余。这应通过不同筹资方案之间的EPS之间的方程求得,这应通过不同筹资方案之间的EPS之间的方程求得,当销售额高于每股盈余无差别点销售额时,运用负债筹资可以获得较高的每股盈余,当销售额低于每股盈余无差别点销售额时,运用权益融资可以获得较高的每股盈余。
5.什么是总杠杆?试说明总杠杆的财务意义?
答:总杠杆又称联合杠杆或复合杠杆,是指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复合作用。其效果为:销售的任何变动都两步放大为每股收益的更大的相对变动。即营业杠杆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盈余,财务杠杆通过扩大息税前盈余影响收益。总杠杆系数是指每股盈余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或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总杠杆作为一项财务指标具有重要的财务意义。首先,他能够估计出销售额的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其次,它能够确定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项目投资决策
一、名词解释
1、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直接投放于能够形成生产经营能力的实体性资产,以获取利润的投资活动。
2、永久性资产:是指企业为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一直需要的,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长的资产。
3、风险型资产组合:是指企业安排流动资产时,只安排正常经营需要量,而不安排或者只安排很少的保险储备量,以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水平。
4、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的,是已经支付过款项而发生的成本。
5、联营投资:是指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投向联营单位,期望在未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6、收购:是指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该企业的控制权。
7、肯定当量法:是按照一定肯定当量系数,把项目每年现金净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净流量,然后根据无风险的报酬率计算净现值,并据此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法。
8、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金循环而引起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增加的数量。
9、机会成本:在投资决策中,如果选择了某一投资项目,就会放弃其他投资项目,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就是本项目的机会成本。
10、投资回收期:是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11、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一定贴现率计算的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
的代数和。
12、现值指数是指项目投产后按一定贴现率计算的在经营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与投资现值合计的比值
13、内含报酬率又称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在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合计数等于零时的贴现率,亦可将其定义为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二、简答题
1.净现值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1)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2)反映了投资项目在整个经济年限内的总效益;(3)可根据需要改变贴现率计算净现值。
缺点:(1)与不考虑时间价值的评估方法相比,不易理解; (2)与内部报酬率法相比,它只能揭示该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是否大于资金成本(净现值为正,内部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净现值为负,内部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但该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率究竟是多少无法确定。
2.比较净现值法与内部报酬率法的异同?
答:(1)相同处: a:都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b:用两种方法评估现金流量规则变动的独立项目时,会得到一致的结论。(2)区别: a:评估替代项目时,两种方法有时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b:净现值法的再投资率假设为资金成本,即项目前几年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进行再投资并赚取相当于资金成本的报酬率。而内部报酬率法的再投资假设为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高,再投资率也高,反之亦然。净现值法所暗含的假设更接近于现实,因此它优于内部报酬率法。 3.简述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1)估算出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2)估计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3)确定资本成本的一般水平(4)确定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现值(5)决定投资方案的取舍。
4.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含义及计算?
答: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指将与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报酬,加入到资本成本或必要投资报酬率上,构成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据以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对于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对于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则采用较低的贴现率。以此来体现风险因素。1.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调整贴现率。2.按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来调整贴现率。3.用风险报酬率模型来调整贴现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调整贴现率(K)=无风险报酬率(RF)+风险报酬系数(b)×标准离差率(V) 上式中,RF一般取同期国债利率值;把上式计算出的贴现率作为必要报酬率,用于计算净现值,净现值率等,进而评价投资方案的可行性。
5.现金流量的具体含义?现金流量包括哪些内容?估算现金流量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所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金循环而引起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增加的数量。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 为了正确计算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沉落成本
沉落成本是过去发生的支出,而不是新增成本。这一成本是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的,对企业当前的投资决策不产生任何影响。
(2)机会成本
在投资决策中,如果选择了某一投资项目,就会放弃其他投资项目,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就是本项目的机会成本。
(3) 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
一个项目建成后,该项目会对公司的其它部门和产品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所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应计入项目现金流量。
(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一个新项目投产后,存货和应收帐款等流动资产的需求随之增加,同时应付帐款等流动负债也会增加。这些与项目相关的新增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即净营运资金应计入项目现金流量。
3.非贴现投资决策指标有哪些?评价其优缺点。
答:非贴现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非贴现指标的优点:计算简单、明了、容易掌握。
非贴现指标的缺点:这类指标的计算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另外投资利润率也没有考虑折旧的回收,即没有完整反映现金净流量,无法直接利用现金净流量的信息;而静态投资回收期也没有考虑回收期之后的现金净流量对投资收益的贡献,也就是说,没有考虑投资方案的全部现金净流量,所以有较大局限性。
5.贴现投资决策指标有哪些?评价其优缺点。
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
净现值是一个贴现的绝对值正指标,其优点在于:一是综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能较合理地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正经济价值;二是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现金净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三是考虑了投资风险性,因为贴现率的大小与风险大小有关,风险越大,贴现率就越高。但是该指标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即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收益率水平;当各项目投资额不同时,难以确定最优的投资项目。
净现值率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克服了净现值法的缺点,当投资额不同时,可以确定最优投资项目,其缺点是计算比较麻烦。
第六章 证券投资决策
一、名词解释
1、证券:是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和债权,可以有偿转让的凭证,如股票、债券等。
2、证券投资的风险性:是指证券投资者达不到预期的收益或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 3、证券投资:是指企业为获取投资收益或特定经营目的而买卖有价证券的一种投资行为。 4、信托投资证券是由公众投资者共同筹集、委托专门的证券投资机构投资于各种证券,以获取收益的股份或收益凭证,如投资基金
5、固定收益证券:是指在证券票面上规定有固定收益率,投资者可定期获得稳定收益的证券,如优先股股票、债券等。
6、变动收益证券:是指证券票面无固定收益率,其收益情况随企业经营状况而变动的证券。 7、组合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同时投放于债券、股票等多种证券,这样可分散证券投资风
险,组合投资是企业证券投资的常用投资方式。
8、基金:就是投资者的钱和其他许多人的钱合在一起,然后由基金公司的专家负责管理,用来投资于多家公司的股票或者债券。
9、债券的价值:是指进行债券投资时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10、股票的价值:又称股票的内在价值,是进行股票投资所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11、期权:是指未来某一时间对交易标的(股票、外汇、期货、债券)买卖的权利。
二、简答题
1、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那些方面?
答:与证券投资活动相关的所有风险统称为总风险。总风险按是否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加以回避及消除,可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变动而影响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风险。它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自然因素导致的社会风险等。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行业以及企业本身等因素影响个别企业。它包括行业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违约风险等。
2、简述投资组合的策略与方法。 答: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 (1)冒险型策略
这种策略认为,只要投资组合科学而有效,就能取得远远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收益,这种组合主要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成长性股票,对于低风险低收益的股票不屑一顾。 (2)保守型策略
这种策略是指购买尽可能多的证券,以便分散掉全部可分散风险,得到市场的平均收益。 (3)适中型策略
这种策略介于保守型与冒险型策略之间,采用这种策略的投资者一般都善于对证券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选择高质量的股票或债券组成投资组合。 证券投资组合的方法: (1)选择足够数量的证券进行组合 (2)把不同风险程度的证券组合在一起 (3)把投资收益呈负相关的证券放在一起组合
3、简述证券投资目的。
不同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各有千秋,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闲置资金,获取投资收益 (2)为了控制相关企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3)为了积累发展基金或偿债基金,满足未来的财务需求 (4)满足季节性经营对现金的需求
4、如何衡量系统性风险?
答:值是衡量系统性风险的指标。值就是用来测定一种证券的收益随整个证券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变化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一种证券收益相对于整个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变动性或波动性。如果某种股票的系数为1,说明这种股票的风险情况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情况一致,即如果市场行情上涨了10%,该股票也会上涨10%;如果市场行情下跌10%,该股票也会下跌10%。如果某种股票的系数大于1,说明其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如果某种股票的系数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风险。
5、什么是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举例说明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发行和行权的操作过程。
答:认购权证是指权证持有人有权在约定期间,以约定的价格买进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认沽权证是指权证持有人有权在约定期间,以约定的价格卖出约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例:2005年8月1日,发行武钢认购权证,权利金0.7元,行权日期为2006年8月1日,行权价为5元,比例1:1。2006年8月1日,武钢正股价若高于5元,则选择行权,可获利;武钢正股价若低于5元,则选择不行权,损失0.7元。
2005年8月1日,发行武钢认沽权证,权利金0.5元,行权日期为2006年8月1日,行权价为5元,比例1:1。2006年8月1日,武钢正股价若高于5元,则选择不行权,可获利,损失0.5元;武钢正股价若低于5元,则选择行权,可获利。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交易动机:是指公司为了应付日常经营中的交易需要而应该保持的货币资金。
2、现金周转期:是指企业从购买原材料支付货款起至产品销售收回货款所需的时间,即企业从支付应付账款时现金流出至收回应收账款时现金流入的这段时间。
3、成本分析模型:是根据对企业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的分析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4、收账政策:是指公司向客户收取预期尚未支付的应收账款的策略与措施。
5、缺货成本:是指因为存货储备不足而给公司造成的停工损失、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以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机会损失等。
6、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是企业用以维持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用流动资产的净额。
7.现金的持有成本:是指因置存货币资金而丧失的投资收益,这是一项机会成本,它与置存货币资金的数量有关,货币资金置存越多,持有成本越大。
8.现金浮游量:由于企业开出支票到开户银行实际划出这笔款项总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形成企业货币资金账户余额与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余额有一定差额,我们称之为货币资金“浮游量”。
9.信用标准信用标准(也称5C标准),是指客户获得本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则本企业将不给信用优惠,或只给较低的信用优惠。
10.信用政策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是指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政策。
11.存货经济批量:经济批量是指能使一定时期内某项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小时的订货批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营运资金,有何特点?
答:狭义的营运资金指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营运资金特点:(1)流动资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流动性强,占用形态的并存性,占用数量的波动性。(2)流动负债的特点:筹资及时、速度快,筹资具有弹性,筹资成本低,筹资风险大。 营运资金的特点也可以答: (1)流动性
流动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虽需经历供产销循环周转过程,但这一过程时间很短,使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 (2)继起性
流动资产的价值表现就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态在时间上表现为依次继起、相继转化。流动资金以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它的每一次转化都是一种形态的结束和另一种形态的开始。这就是继起性。 (3)并存性
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态从空间上看是并存的,各种占用形态同时分布在供、产、销各个
过程中,这是由生产经营的连续不断所决定的。这就是并存性。 (4)补偿性
流动资产的投资回收期短,它的耗费能较快地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即流动资产的实物耗费与价值补偿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同时完成的。
2.试述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
答:信用政策是企业根据自身营运情况制定的有关应收账款的政策。它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内容构成。
(1)信用期限。指企业给予用户的付款时间,即用户购货后到必须付款为止的时间间隔。通常,信用期限是企业根据其自身的标准制定的,但在促销时,信用期限可能相应延长,这样,应收账款的数额也会相应增加。 (2)信用标准。指企业接受用户赊销条件时,用户必须具备的最低财务能力。如果用户不符合普通的信用条件时,就必须在较为苛刻的条件下购货。信用标准通常用预计的坏账损失率来衡量。 (3)现金折扣。是企业制定信用政策时应当考虑的一个因素,它是通过平衡不同折扣期的成本费用和收益来进行权衡的。企业提供现金折扣的好处在于将吸引一批视现金折扣为降价出售的新用户,扩大产品销售量;同时,可以尽早收回应收账款,因为折扣可能促使老用户尽早付款。 (4)收账政策。是当企业的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应采取的收账策略。收账政策的确定是通过对收账过程的成本与收回账款的收益权衡来实现的。
3.企业现金的持有动机与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答:现金的持有动机: (1)交易动机。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企业为了组织日常生产经 营活动,必须保持一定数额的现金余额,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缴纳税款、偿付到 期债务、派发现金股利等。 (2)预防动机 。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指企业在正常业务活动现金需要 的基础上,追加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随机波动。 (3)投机动机。 企业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的利益而准备的现金余额。 企业在确定现金余额时,一般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持有动机。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1)持有成本。现金的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2)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严格地讲,转换成本并不都是固定费用,有的具有变动成本的性质,如委托买卖佣金或手续费,这些费用通常是按照委托成交金额计算的。(3)短缺成本 现金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4.简述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以及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 答:导致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商业竞争(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权衡应收账款的收益与成本,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有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5、最佳现金持有量如何确定?
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就是指使有关成本之和最小的货币资金持有数额,它的确定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分析模式两种方法。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企业置存货币资金的各相关成本,测算各相关成本之和最小时的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在成本分析模式下应分析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存货分析模式是借用存货管理经济批量公式来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存货分析模式下有两项相关成本:置存成本和交易成本。 6、如何搞好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主要把握两个方面: (1)监督应收账款的收回
企业对应收账款要落实专人做好备查记录,通过编制应收账款帐龄分析表,实施对应收账款收回情况的监督。 (2)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坏帐损失难以避免。为使各会计年度合理负担坏帐损失,减少企业的风险,应当建立应收账款坏帐准备金制度。 7、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主要有三项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帐成本。 8、什么是5C评估法?
答:5C评估法是指重点分析影响信用的五个方面的一种方法。这五个方面是: A、品德:愿意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品德因素在信用评估中是最重要的。
B:能力:顾客的偿债能力。主要根据顾客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来判断。
C:资本:公司财务状况,主要的财务比率。主要根据有关的财务比率进行判断。 D:抵押品:提供担保财产。如有担保财产,则对顺利收回货款比较有利。 E:情况:经济情况对顾客的影响。 9、什么是存货管理的ABC分析法?(了解)
ABC控制法的要点是把企业的存货物资按其金额大小划分为A、B、C三类,然后根据重要性在控制管理中分别对待。
A类物资是指品种少、实物量少而价值高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70%,而实物量不超
过20%。
C类物资是指品种多、实物量多而价值低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10%,而实物量不低于50%。
B类物资介于A类、C类物资之间,其成本金额约占20%,而实物量不超过30%。 对于A类物资应经常检查库存、严格管理、科学地制定其资金定额并按经济批量模型合理进货。对于C类物资不必严加控制,一次进货可适当多些,待发现存量已经不多时再次进货即可。对于B类物资采取比较严格的管理,视具体情况部分参照A类,部分参照C类控制。
第八章 收益分配管理
一、 名词解释
1、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分割成面额较小的股票行为。
2、股票回购:是指股份公司出资将其发行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回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3、负债股利:是指以公司的负债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以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 4、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将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 5、剩余股利政策;企业如果有盈余,从优化资本结构考虑,优先考虑投资的需要,如果满足投资需要后还有剩余,就用来发放股利。
6、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企业一般每年都支付较低的固定股利,当盈利增长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付额外股利。
7、股票股利:是指应分给股东的股利以额外增发股票形式来发放。
二、简答题
1、企业利润分配应遵循什么顺序?
非股份制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应按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作相应的调整,然后依法交纳所得税。交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支付优先股股息(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5)支付普通股股利。
2.股利政策的类型?企业如何选择股利政策?
答:(1)剩余股利政策:公司生产所获利的税后利润首先应较多地考虑满足公司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的需要,即增加资本或公积金。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如
有剩余才派发股利。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确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并长期按此比率从净利润中支付股利的政策。其理论依据是“一鸟在手”理论。
(3)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只有企业对未来利润增长确有把握,并且这种增长被认为是不会发生逆转时,才增加每股股利额。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一般情况下,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额支付正常股利,只有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3、简述收益分配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3)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第九章财务预算
一、名词解释
1、全面预算:是展示企业在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的各项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的定量说明。
2、现金预算:是对公司在未来特定时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所作的预计,也是对现金收支差额提出平衡措施的计划。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的作用是什么?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总称。具体包括反映现金收支活动的现金预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预计损益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
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它在全面预算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财务预算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 (2) 财务预算是总预算,其余预算是辅助预算 (3) 财务预算有助于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编制财务预算,并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指导与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提高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使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把企业预算期的业务量固定在某一预计水平上,此为基础来确定其它项目预计数的预算方法。
弹性预算是固定预算的对称,它关键在于把所有的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变动本与固定成本两大部分。
(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是指在基期成本费用水平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原有成本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零基预算,或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础,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研究分析各项预算费用开支是否必要合理,进行综合平衡,从而确定预算费用。
(3)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定期预算就是以会计年度为单位编制的各类预算。
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其主要特点:在于不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挂钩,而始终保持十二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钉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预算基础上增补下一个月预算,从而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形式规划未来经营活动。
第十章 财务控制
一、名词解释
1、财务控制:是指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影响或调节,以保证其财务预算实现的全过程。
2、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是一个责权利结合的实体。
3、成本中心:是指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
4、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是处于比成本中心高一层次的责任中心,其权利和责任都相对较大。
5、自然利润中心:是指能直接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取得收入而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利润
中心。
6、人为利润中心:是不能直接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只能在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按照内部转移价格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利润中心。
7、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
8、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内部结算和进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计价标准。
二、简答题
1、简述财务控制的特征。
财务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以下特征:
(1)价值控制。财务控制对象是以实现财务预算为目标的财务活动,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决定了财务控制必须实行价值控制。
(2)综合控制。财务控制以价值为手段,可以将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各种业务活动综合起来,实行目标控制。
2、简述财务控制原则。
(1)经济原则。实施财务控制总是有成本发生的,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目标要求,有效地组织企业日常财务控制,只有当财务控制所取得的收益大于其代价时,这种财务控制措施才是必要的、可行的。
(2)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原则
企业的目标管理要求已纳入财务预算,将财务预算层层分解,明确规定有关方面或个人应承担的责任控制义务,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使财务控制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成为考核的依据。
(3)例外管理原则
企业日常财务控制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财务控制人员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重要的、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预算执行差异上。通过例外管理,一方面可以分析实际脱离预算的原因来达到日常控制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检验预算的制定是否科学与先进。 3、内部转移价格有哪些形式?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内部转移价格主要有市场价格、协商价格、双重价格和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四种。
(1)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应价格作为计价基础。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
价格的责任中心,应该是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
优点:市场价格客观公正,对买卖双方无所偏袒,而且还能激励卖方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每个利润中心都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以利于相互竞争,最终通过利润指标来考核和评价其工作成果。
缺点: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计价基础,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企业内部相互转让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往往是本企业专门生产的,具有特定的规格,或需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的中间产品,因而往往没有相应的市价作为依据。
(2)协商价格
协商价格,简称“议价”,它是指买卖双方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定期共同协商,确定出一个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
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具体价格应由买卖双方在其上下限范围内协商议定。
采用协商价格的缺陷是:在双方协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当买卖双方的负责人协商相持不下时,往往需要企业高层领导进行裁定。这样就丧失了分权管理的初衷,也很难发挥激励责任单位的作用。
(3)双重价格
双重价格是由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的基础。
采用双重价格的好处是:既可较好地满足买卖双方不同的需要,也便于激励双方在生产经营上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4)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是制定转移价格的最简单方法。由于成本的概念不同,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也有多种不同形式,它们对转移价格的制定、业绩评价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A.标准成本法。即以各中间产品的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优点:以标准成本作为转移价格能促进企业内买卖双方改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 缺点:是不一定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如中间产品标准成本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24元,卖方有闲置生产能力,当买方只能接受26元以下的内部转移价格时,此法不能促成内部交易,从而使企业整体丧失一部分利益。
B.标准成本加成法。即根据产品(半成品)或劳务的标准成本加上一定的合理利润作为计价基础。当转移产品(半成品)或劳务涉及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时,可以将标准成本加
利润作为转移价格,以分清双方责任。但利润的确定,难免带有主观随意性。
C.标准变动成本。它是以产品(半成品)或劳务的标准变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符合成本习性,能够明确揭示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便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也利于经营决策。不足之处是产品(半成品)或劳务中不包含固定成本,不能鼓励企业内卖方进行技术革新,也不利于长期投资项目的决策。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利润表:是在动态基础上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盈利或亏损情况的会计报表。
2、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
3、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
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4、环比动态分析:是对于多期数据,以本期数据同上期数据作比较,通过连续地计算相对于上期地变动率,分析有关事项地变化趋势。
5、财务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
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过程。
6、比率分析法: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情况的分析方法。
7、产权比率:又称资本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
8、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能力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的方法。
二、简答题
1、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那些?简述其内容。
财务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情况
的分析方法。比率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类:
A.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反映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比率,以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及资本利润率等指标。
B.结构比率
结构比率又称构成比率,是某项经济指标的某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利用结构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部分形成与安排的合理性,以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C.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将两个不同但又有一定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得出的比率,以反映经济活动的各种相互关系。实际上财务分析的许多指标都是这种相关比率,如流动比率、资金周转率等。
(2)因素分析法
一个经济指标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们各自对某一个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将这一综合性的指标分解成各个构成因素,才能从数量上把握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给工作指明方向,这种通过逐步分解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某一综合性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叫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颇为广泛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主要有三种比较方式:
A.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相同的重要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幅度及发展趋势。它又分两种比率:
(a)定基动态比率。它是将分析期数额与某一固定基期数额对比计算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指标/固定基期指标
(b)环比动态比率。它是将每一分析期数额与前一期同一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得出的动态比率。
B.会计报表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有关数字并行排列,比较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及幅度,以此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变化。一般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比较损益表及比较现金流量表来进行,计算出各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金额及变动百分比。
C.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以会计报表中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报表各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依次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及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并且还可以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助于正确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
2、偿债能力衡量指标主要有那些财务比率指标?
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其分析指标主要有三项: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3、简述营运能力衡量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方面。其中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4、盈余能力衡量指标主要有那些?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5、杜邦分析法中主要财务指标关系有那些?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