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情绪ABC理论管理资料

情绪ABC理论管理资料

2021-08-23 来源:乌哈旅游


情绪ABC理论 -管理资料

引言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做生意,大女儿是卖扇子的,小女儿是卖雨伞的,

情绪ABC理论

。天晴时,老太太就为小女儿担忧,担心雨伞卖不出去;天阴时,老太太就为大女儿忧虑,担心扇子卖不出去。如此一来,老太太的日子过得很忧郁。邻居问她为何总是满脸忧伤。老太太说明情况。邻居笑着说:“老太太,你真好福气呀!天晴时,你的大女儿生意很好;天阴时,你的小女儿生意兴隆。”老太太听了,登时豁然开朗,转忧为喜。

这其中蕴含怎样的道理呢?同样一件事,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想,心情就会很不一样,人生的境界也会很不一样!

理论简介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波特 艾里斯已经把中国的俗语“想得开”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ABC理论,也称晴雨ABC理论。他以一句很有名的话作为ABC理论理念上的起点:“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所谓ABC,A指事件(Accident);B指信念(Beliefs),也称为非理性信念,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这件事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即A→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情绪更为直接的原因,即A→B→C。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秘诀在于从不合理想法转到合理想法。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要记住:你可以希望成功并祈求成功,但是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

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

化为“总是”、“所有”等,

管理资料

《情绪ABC理论》。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糟糕至极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契诃夫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幸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

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